- 年份
- 2024(4968)
- 2023(7215)
- 2022(6287)
- 2021(5705)
- 2020(5091)
- 2019(12007)
- 2018(11894)
- 2017(24057)
- 2016(12945)
- 2015(14977)
- 2014(15253)
- 2013(15416)
- 2012(14678)
- 2011(13362)
- 2010(13471)
- 2009(12754)
- 2008(13069)
- 2007(11874)
- 2006(10027)
- 2005(8993)
- 学科
- 济(64070)
- 经济(64001)
- 管理(39454)
- 业(39402)
- 方法(36731)
- 企(33082)
- 企业(33082)
- 数学(32795)
- 数学方法(32583)
- 财(18190)
- 农(14621)
- 中国(13649)
- 学(12326)
- 务(12210)
- 财务(12197)
- 财务管理(12164)
- 贸(11687)
- 贸易(11687)
- 企业财务(11674)
- 业经(11423)
- 易(11299)
- 制(10468)
- 地方(10397)
- 理论(9812)
- 农业(9683)
- 融(9416)
- 金融(9414)
- 银(9223)
- 银行(9203)
- 和(9174)
- 机构
- 大学(203249)
- 学院(199712)
- 济(87704)
- 经济(86024)
- 管理(79568)
- 理学(69311)
- 理学院(68610)
- 管理学(67659)
- 管理学院(67273)
- 研究(62881)
- 中国(48841)
- 财(42152)
- 京(40974)
- 科学(36893)
- 财经(34122)
- 所(31640)
- 农(31639)
- 经(31073)
- 中心(29765)
- 江(28862)
- 经济学(28685)
- 研究所(28572)
- 业大(28204)
- 经济学院(26245)
- 北京(25718)
- 财经大学(25604)
- 农业(25196)
- 范(24640)
- 师范(24406)
- 州(22914)
- 基金
- 项目(129533)
- 科学(102573)
- 基金(96271)
- 研究(93859)
- 家(82643)
- 国家(81985)
- 科学基金(70882)
- 社会(61036)
- 社会科(58006)
- 社会科学(57989)
- 基金项目(50784)
- 省(49374)
- 自然(45627)
- 自然科(44584)
- 自然科学(44569)
- 教育(44561)
- 自然科学基金(43829)
- 划(41828)
- 资助(40957)
- 编号(37753)
- 成果(30972)
- 部(30652)
- 重点(29052)
- 发(26915)
- 教育部(26850)
- 创(26579)
- 人文(25862)
- 科研(25385)
- 课题(25384)
- 大学(25334)
共检索到282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文忠桥
国债市场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债价格成为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关键变量。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重要的进展,将西方成熟的国债定价理论应用于我国的国债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分析了均衡模型和无套利模型、单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的特征,并利用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回归得到几个随机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利用这些期限结构模型给我国国债定价。根据国债定价结果,对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期限结构模型 国债 定价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白静 李艳芳
本文以2000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经验数据,构建出我国国债金融债利差定价模型,用于预测国债和金融债一级市场的定价。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严武 吴恒煜 李冰 吕江林
利用KMV模型估算出各债务人的违约概率,并用Copula函数分别估算出债务人之间的违约相关系数,模拟出各债务人的违约时点,在此基础上对债务抵押债券各系列进行定价;进一步应用Gaussian Copula和Student-t Copula对中国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信贷抵押债券08招元一期产品各系列价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种Copula方法在估计优先A1级系列与B级系列时出现低估现象,而在估计优先A2级时出现高估;但一般都在5个基点的可接受误差范围之内。这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并可对高收益级的到期收益率进行估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张人骥 刘弘
关于应不应该利用国家债务筹集资金问题,现在已经不再有什么争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债务都已成为政府弥补财政的重要来源。中国自1949年起的一段相对长的时期内,国家债务不仅处于非常不重要的地位,而且逐步地萎缩以至消亡。80年代以来,由于新的经济政策,国家债务又被重新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认识,并且在近15年来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国家债务可利用到何等程度,在什么条件下国家债务不仅对国家财政有支持作用,而且还不会形成沉重的负担,中国的国家债务应当具有怎样的发展轨迹,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部门。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张人骥 刘弘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债的发行经历了两个模式。第一个模式的时间跨度为1981-1993年,其特点是:(1)国债发行的计划性强,对财政、经济变动的应变性较差,通常当年计划的发行任务一次完成;(2)国债收入归国家财政收入,国债还本付息归国家财政支出;(3)国债的用途主要包括弥补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满足宏观调整的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国平 李光升 马林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以行政性分权和减税让利为主的经济改革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与此同时,中国国债在经历了20年的空白之后被重新启用。国债发行对平衡财政收支、支持重点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债务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债务负担日益加重,在目前财政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是否会发生债务危机,是人们十分关心,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我国国债规模演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利君 朱柏铭
国债发行条例和复式预算的特定安排使得人们对国债资金的投向产生了错觉。本文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当前国债资金主要被用于行政管理费、社会文教费、还本付息和以财政补贴为主的经常性支出,并提出从降低公务员净收益、压缩财政补贴和推进高校改革等角度来促使国债资金投向的合理化。
关键词:
国债 投向 建设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纪凤兰 张巍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EViews软件分析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多种因素,确定财政赤字与还本付息额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并对1979—2001年的国债规模进行了拟合。我们的结论是发行国债额几乎等于财政赤字与还本付息额之和,而这一债务格局难以实现长期稳定性。
关键词:
国债 财政赤字 还本付息额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傅道忠
目前 ,我国的国债风险主要表现在内债风险方面 ,因此 ,国债风险的防范应以内债风险的防范为重点 ,同时兼顾外债风险的防范。具体为 :整顿财政分配秩序 ,提高财政收入集中度 ;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 ;强化国债资金使用过程的管理 ;适度降低财政政策的力度 ;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将国债利息列入经常性支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奇 李艳
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债对民间投资是否存在挤出作用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投资主体投资份额、总量的相关分析以及国债投资方向的聚类分析,认为现阶段由于国债投资方向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国债发行对民间投资挤出作用较小,带动作用较大。
关键词:
国债 挤出效应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敬水,朱云高
In recent years,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tive financial policy,the National Debt(N D)policy makes great difference,but meanwhile we have to care about consequence it maybe lead to.The paper analyses the N D scale and structure and come to conclusion:there are much potential credit risks in our Debt.In addition some advice are given to prevent and dissolve the risks.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国债结构 国债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玉栋 吴哲方
近20年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了避免过高债务规模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潜在风险,将国债发行规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证明对当前国债规模的适度性作出判断,从而对未来我国国债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对历年国债各相关指标的理论分析,以及时间指数模型、ARMA模式、KMV模型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国债规模已经超出安全范围,并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为了扭转不良趋势,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势在必行。积极预防未来国债发行和偿还可能引发的风险,不仅可以促使国债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更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改革以来中国国债的实证分析高培勇-、1959-1978年:并非真正的国债“空白”当1979年中国政府再度举借外债,特别是1981年决定在国内发行国库券的时候,它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引起的震动决不是轻微的。因为,中国的老百姓毕竟已在“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庞介民 扬烈
我国债券尤其是国债具有较大的保值功能,能使投资者较好地回避购买力风险,也意味着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无风险收益率是较高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