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9)
2023(10534)
2022(8981)
2021(8148)
2020(6535)
2019(14834)
2018(14672)
2017(28387)
2016(15162)
2015(17064)
2014(17119)
2013(16855)
2012(16036)
2011(14577)
2010(14865)
2009(14056)
2008(14075)
2007(13098)
2006(11983)
2005(11355)
作者
(43733)
(36350)
(36251)
(34467)
(23424)
(17411)
(16576)
(14099)
(13927)
(13280)
(12665)
(12178)
(12001)
(11731)
(11717)
(11145)
(10838)
(10640)
(10555)
(10358)
(9381)
(8821)
(8799)
(8420)
(8312)
(8278)
(8252)
(8192)
(7353)
(7126)
学科
(66595)
经济(66418)
管理(47696)
(44474)
(37357)
企业(37357)
中国(22710)
(22534)
方法(21096)
(19843)
银行(19828)
地方(19285)
(19269)
(18783)
(18766)
业经(18565)
数学(16128)
数学方法(15997)
(15433)
金融(15430)
(12754)
农业(12728)
(12328)
制度(12326)
(11253)
(11126)
(11108)
理论(11063)
环境(10978)
(10894)
机构
学院(218087)
大学(217126)
(93388)
经济(91293)
管理(81153)
研究(78369)
理学(67449)
理学院(66640)
中国(65872)
管理学(65713)
管理学院(65284)
(49452)
(47258)
科学(43653)
(39507)
财经(36840)
中心(36143)
(35867)
(34812)
研究所(34715)
(33154)
北京(30590)
(29383)
师范(29097)
(28911)
经济学(28774)
(27908)
业大(27488)
财经大学(27090)
农业(26544)
基金
项目(133656)
科学(106530)
研究(102588)
基金(96635)
(82090)
国家(81310)
科学基金(70501)
社会(68504)
社会科(63914)
社会科学(63894)
(52803)
基金项目(50162)
教育(46924)
(43681)
自然(42145)
编号(41761)
自然科(41152)
自然科学(41144)
自然科学基金(40436)
资助(39241)
成果(35682)
(33714)
(30621)
重点(30243)
课题(30191)
(30188)
(28194)
国家社会(27767)
发展(27714)
(27236)
期刊
(117657)
经济(117657)
研究(76270)
中国(54822)
(39397)
(36830)
金融(36830)
(34851)
管理(33641)
学报(29452)
科学(29150)
教育(27448)
大学(23768)
学学(22164)
农业(21979)
业经(19787)
财经(19542)
技术(18614)
经济研究(18164)
(16686)
问题(14823)
(11130)
世界(10622)
(10509)
理论(10465)
现代(10367)
(10355)
论坛(10355)
国际(10286)
技术经济(10185)
共检索到366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强  
作为需求管理的政策手段 ,以增发国债、扩大支出为内容的财政政策不会改变社会的货币供给规模 ,因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长期拉动效应有限。应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以便从根本上产生对社会总需求的长期拉动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春荣  
国债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工具之一,其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需要在《预算法》中明确国债发行管理的法律框架。在预算编制阶段,应明确国债的发行目的与用途;扩大国债统计口径,以真实反映政府负债的情况,增强国债管理决策的广泛性和权威性。在预算审批阶段,应明确完善全国人大对政府举债规模的管理制度。在预算执行阶段,应禁止国债的定向发行,强化国债管理的信息披露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玲  张志超  
从1996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招标方式时起,我国国债发行机制逐步地市场化、规范化。但应注意的是,我国国债招标发行机制还很不完善,在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完善国债发行机制,必须坚持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坚持规范与发展相结合,以严格规范的制度来促进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伟华  
我国目前还没有地方政府债券,本文从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资本市场的需要以及发行地方债券的外部条件等多角度分析,指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其客观必然性,积极探索地方债券发行的可行性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津  
与现代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中国的国债发行是很不规范的。本文从准确认识国债的性质出发,对我国今后的国债发行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提出转变国债发行对象、转变国债发行品种、财政部门自设国债发行机构的观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芬菲  周子康  杨衡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预计在较长时期内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将持续保持高位。在此背景下,研究优化国债发行结构、控制国债发行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国债发行结构不合理、国债还本不均匀、举债成本较高等突出问题,本文以国债发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面向财政需求的国债发行随机优化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国债发行应满足的财政需求、余额管理、利率风险、期限结构、平滑性及自身限制等约束条件,同时也刻画了国债发行中利率变化、财政收支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在提高模型普遍适用性的同时,有助于降低举债成本,促进国债结构的均衡合理,优化国债发行体系,防范和控制国债市场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文奇  
我国资金市场主导利率是官方利率,国债发行利率是其从属利率。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尽管人民银行的存款利率仍然是决定国债发行利率的主导因素,但由于国债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它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作为基准利率的功能,现阶段主要表现在国债发行利率对利率的变动有了很强的预测作用。本文通过对二者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Chow检验来实证这个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振伟  
本文回顾了我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10多年来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出版发行体制中的新裂痕,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一个以提高出版物质量为中心,兼顾出版与发行经济利益的双向制约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鑫  龚仰树  
与国外发达的政府债券市场相比,我国在通过续发行制度提高国债流动性、提高关键期限国债的市场地位、促进国债定价效率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以意大利国债市场为分析对象,对其相关的续发行制度设计、国债期限安排、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国债市场存在流通期次过多、单期国债流通量过低的问题,并从国库现金管理、交易机制和投资者结构等方面,尝试为未来我国国债续发行制度框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月晓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储备货币的创设主渠道,由外汇储备转向了公开市场和贷款、贴现窗口,这一转变正在发生并仍将延续。中国储备货币创造来源现状,表明人民币信用是显性国家信用和隐性国家信用的混合体,同时具有独特的"美元信用"特征。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国家债务通过充当储备货币创设过程中的抵押物,使主权货币具备了显性国家信用。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使得国债不再是单纯"债务",而且还是主权货币发行的基础和保证;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体现国家信用的国债规模不足、中短期限比重过低。从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出发,需要重新设计国债发行管理的政策框架和发展思路,建立起债务可持续、宏观调控和货币增长的"三位一体"管理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月晓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储备货币的创设主渠道,由外汇储备转向了公开市场和贷款、贴现窗口,这一转变正在发生并仍将延续。中国储备货币创造来源现状,表明人民币信用是显性国家信用和隐性国家信用的混合体,同时具有独特的"美元信用"特征。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国家债务通过充当储备货币创设过程中的抵押物,使主权货币具备了显性国家信用。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使得国债不再是单纯"债务",而且还是主权货币发行的基础和保证;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体现国家信用的国债规模不足、中短期限比重过低。从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出发,需要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书文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我国国债发行从行政摊派走向市场化的竞标承销 ,国债发行制度已日臻完善 ,国债市场的功能也得到了发挥 ;然而 ,我国国债发行制度的缺陷和不足 ,制约了国债发行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剖析我国国债发行制度创新的误区入手 ,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债发行制度做现实剖析和前瞻性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日本国债的发行方法国债发行方法有四种:(1)集团收购、(2)公募招标、(3)大藏省资金运用部等政府机构认购、(4)私募。此外,还有日本银行认购。但是日本银行认购国债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因而根据财政法第5条,原则上是禁止日本银行认购国债的。但是,日本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德凤  
西方国家发行国债的方式/李德凤根据市场经济理论,政府发行债券是为居民、企业、金融机构提供一种投资选择。因此,债券价格、回报率以及偿付期限是影响购买者的重要参数。另外,政府发行债券也要占用资源,例如发行机构的维持费用,相应工作人员的工薪支出等等。政府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