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8)
2023(8170)
2022(6738)
2021(6036)
2020(4675)
2019(10776)
2018(10588)
2017(21172)
2016(11134)
2015(11864)
2014(11818)
2013(12064)
2012(11694)
2011(10968)
2010(10809)
2009(9961)
2008(9960)
2007(8993)
2006(8267)
2005(7961)
作者
(32386)
(26890)
(26830)
(25482)
(17207)
(13005)
(12038)
(10449)
(10268)
(9737)
(9345)
(8953)
(8830)
(8823)
(8695)
(8351)
(7977)
(7974)
(7873)
(7557)
(6968)
(6631)
(6479)
(6263)
(6201)
(6025)
(6013)
(5824)
(5545)
(5242)
学科
(54448)
经济(54404)
(26201)
管理(25861)
(19249)
企业(19249)
方法(18303)
中国(17873)
地方(17731)
(17412)
银行(17388)
(16480)
数学(16354)
数学方法(16277)
(14297)
(14090)
(13443)
金融(13443)
业经(12164)
(10883)
(10205)
贸易(10191)
地方经济(10076)
(9824)
农业(9815)
(9504)
(8832)
制度(8830)
业务(8417)
环境(8326)
机构
学院(155901)
大学(153772)
(71825)
经济(70413)
研究(59895)
管理(55016)
中国(53180)
理学(45339)
理学院(44811)
管理学(44181)
管理学院(43898)
(35230)
科学(33857)
(33258)
(30914)
(27928)
中心(27926)
研究所(27631)
财经(26945)
(24784)
(24509)
(24101)
经济学(23659)
银行(23232)
北京(21806)
(21698)
农业(21618)
经济学院(21424)
(21246)
(20915)
基金
项目(96537)
科学(75956)
研究(71264)
基金(69558)
(60462)
国家(59938)
科学基金(50903)
社会(47012)
社会科(44871)
社会科学(44863)
(37962)
基金项目(35935)
(31744)
教育(31565)
自然(30663)
自然科(29923)
自然科学(29919)
资助(29401)
自然科学基金(29395)
编号(27693)
(27086)
成果(22565)
发展(22137)
重点(22124)
(21741)
(21301)
课题(20370)
(20195)
国家社会(20028)
创新(19026)
期刊
(84612)
经济(84612)
研究(56518)
中国(36236)
(36132)
金融(36132)
(27144)
(25510)
学报(22659)
管理(21713)
科学(21357)
大学(17293)
农业(17225)
学学(16438)
教育(15817)
经济研究(14794)
业经(14288)
财经(14022)
技术(12812)
(12039)
问题(11049)
国际(9349)
(9306)
(8952)
世界(8206)
商业(8187)
理论(8067)
技术经济(7611)
现代(7207)
实践(7116)
共检索到263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毓敏  
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连通效应庄毓敏1994年财税改革所推出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彻底取消财政向中央银行的透支或借款,财政所发生的赤字全部以举借国债的方式弥补。这一举措的出台,着实使不少人松了一口气。因为,按照以往理论界普遍认同的定式,财政赤字,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任凤泽  
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任凤泽自1981年起,我国每年部发行大量国债,发行国债对金融的冲击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部分人士认为,大量发行国债,必然引起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大量发行国债,使资金分流,必然造成政府预算排挤企业资金需求。本文以会计借贷法则...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汤凤林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巨大;同时本文还从理论角度解出了国债发行规模的最优货币效应条件,分析了由不同对象购买国债对各层次货币的影响,以及国债发行时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时间结构的影响,相应提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策,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志远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考察我国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发现1981-1997年我国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中性”的;而1998年以后,我国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扩张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原擒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平贵  
本文从货币当局无力同时控制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利率管制与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利率管制条件下,以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即实际货币供给量偏离中介目标货币供给量以及实际收入水平偏离最终目标收入水平的深层原因;指出了近年来我国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效果不佳,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客观存在的利率管制和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是这种矛盾的必然结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慧莲  
近期,关于中国货币发行是否应转向"国债锚"的问题引发了一番热议。缘起于2019年伊始,财政部有领导提及准备研究扩大国债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运用,推动实施国债作为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工具的货币政策机制。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回应,有人撰文认为中国货币发行转向"国债锚"既无必要性,也无可行性。那么到底中国货币的发行能否以国债为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从长远计,要有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月晓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储备货币的创设主渠道,由外汇储备转向了公开市场和贷款、贴现窗口,这一转变正在发生并仍将延续。中国储备货币创造来源现状,表明人民币信用是显性国家信用和隐性国家信用的混合体,同时具有独特的"美元信用"特征。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国家债务通过充当储备货币创设过程中的抵押物,使主权货币具备了显性国家信用。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使得国债不再是单纯"债务",而且还是主权货币发行的基础和保证;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体现国家信用的国债规模不足、中短期限比重过低。从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出发,需要重新设计国债发行管理的政策框架和发展思路,建立起债务可持续、宏观调控和货币增长的"三位一体"管理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月晓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储备货币的创设主渠道,由外汇储备转向了公开市场和贷款、贴现窗口,这一转变正在发生并仍将延续。中国储备货币创造来源现状,表明人民币信用是显性国家信用和隐性国家信用的混合体,同时具有独特的"美元信用"特征。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国家债务通过充当储备货币创设过程中的抵押物,使主权货币具备了显性国家信用。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使得国债不再是单纯"债务",而且还是主权货币发行的基础和保证;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体现国家信用的国债规模不足、中短期限比重过低。从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出发,需要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旺实  
第一部分:国债与铸币税的新关系一、问题的提出第一个(初始)问题。中国财政债务的规模是大了还是小了,是少量地举债好,还是大量举债好。我们已经有这样的判断:目前,进入了“稳健财政政策”时期,表明前一段用周期性赤字刺激经济的任务已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旺实  
第二部分:适度发国债可以缓解本币升值的压力一、要研究的问题1.汇率与国债的关系问题。研究为什么央行外汇储备会超常增加,形成“货币超经济发行”,并且挤掉了央行资产中的国债的空间。2.央行能不能减少购汇发行,增加国债回购发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戴建军  
本文利用1999年2月~2006年9月的月度数据,并引入利率、投资和消费,利用现代计量技术,检验了 GDP、货币供应量 M2以及利率之间的协整关系,并检验了货币供应量 M2与消费、投资之间的关系。一、经济变量的平稳性检验为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我们用到的月度数据序列有国内生产总值 GDP、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一年期的存款利率 Rate、固定资产投资 Inv,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Cons。除利率外,所由这些变量,均采用 X-11方法进行了季节调整,取其自然对数后,其变量形式分别为 LnGDP、LnM2、LnInv、LnCons、LnRate。采用 ADF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明珠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指出,货币的供应量以及货币的价值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假设其他的物价影响因素保持不变,货币的供应量与物价水平是呈反向变动的关系。但是从我国经济长期状况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货币都存在着超发的现象。市场中实际投放的货币量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这为讨论我国当前体制下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便利条件。鉴于此,本文研究了货币供给量对物价水平影响的传导机制,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志良  赵春玲  
一、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 1998年和1999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808.7亿和4015.3亿,1998年的数字尚不包括面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30年期记账式特别国债2700亿元。2000年财政部全年累计在国内发行国债4657亿元。凭证式国债共发行三期,发行1900亿元,占全年国债发行总额的41%;记账式国债全年发行2519.5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