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2)
2023(13531)
2022(11932)
2021(11026)
2020(9257)
2019(21437)
2018(21225)
2017(41938)
2016(22645)
2015(25471)
2014(25556)
2013(25321)
2012(23156)
2011(20890)
2010(20787)
2009(19194)
2008(18993)
2007(16837)
2006(14703)
2005(13174)
作者
(64353)
(53436)
(53078)
(50455)
(34162)
(25518)
(24106)
(20780)
(20392)
(19207)
(18439)
(17946)
(16921)
(16826)
(16522)
(16506)
(15831)
(15706)
(15361)
(15297)
(13093)
(13029)
(12780)
(12124)
(11892)
(11886)
(11829)
(11740)
(10764)
(10316)
学科
(92912)
经济(92772)
管理(72487)
(67001)
(57270)
企业(57270)
方法(45429)
数学(39886)
数学方法(39537)
(27963)
(23830)
中国(22803)
(21648)
业经(20274)
(18175)
财务(18107)
财务管理(18064)
(17851)
企业财务(17247)
(16605)
贸易(16594)
地方(16527)
(16065)
(15707)
银行(15670)
(15651)
金融(15648)
(14814)
农业(14802)
(14668)
机构
大学(327352)
学院(323207)
(134251)
管理(132456)
经济(131432)
理学(114765)
理学院(113596)
管理学(111937)
管理学院(111334)
研究(104274)
中国(80345)
(68661)
(66469)
科学(60520)
财经(52862)
(50979)
(48091)
中心(47761)
(46915)
(46886)
业大(45567)
研究所(45526)
北京(43514)
经济学(41336)
(39963)
师范(39625)
财经大学(39613)
(37739)
(37519)
经济学院(37394)
基金
项目(218911)
科学(173487)
研究(162327)
基金(161576)
(138776)
国家(137682)
科学基金(119974)
社会(103918)
社会科(98678)
社会科学(98654)
基金项目(85771)
(83491)
自然(77439)
自然科(75622)
自然科学(75608)
教育(74369)
自然科学基金(74287)
(70084)
资助(67173)
编号(65741)
成果(53660)
(49704)
重点(47984)
(45488)
(44985)
课题(44475)
(44098)
教育部(43551)
国家社会(42893)
人文(42639)
期刊
(144853)
经济(144853)
研究(99275)
中国(60326)
(51958)
管理(48918)
学报(47281)
科学(43885)
(41756)
大学(36860)
学学(34679)
(32941)
金融(32941)
教育(32692)
农业(28335)
财经(27044)
技术(26676)
经济研究(22891)
(22868)
业经(22575)
理论(19086)
问题(18813)
实践(17445)
(17445)
技术经济(15657)
图书(15211)
现代(14588)
科技(14470)
(14360)
商业(14117)
共检索到475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楼小飞  
我国国债市场的人为分离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交易所市场也呈现出越来越边缘化的趋势。通过对跨市场国债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国债的收益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的国债价格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交易所市场比银行间市场的国债对信息的反应更为敏感;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国债的价格变化相互引导,但交易所占主导地位。最后给出了针对交易所国债市场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潘婉彬  缪柏其  靳韬  
我国的国债市场被人为的分成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不同的国债投资主体被限制在不同的国债流通市场进行交易。本文将G ranger线性因果关系模型应用于分析同一国债价格和交易量在两个不同市场的关系。对跨市场发行的2002年记账式(十五期)国债在银行间国债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净价和交易量进行了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对于价格,交易所市场对银行间市场具有引导作用,反之结论不成立;而对于交易量,银行间市场对交易所市场具有引导作用,反之结论不成立。一个统一的国债市场有利于构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收益率曲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裕,梁婷  
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是我国国债二级市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个市场由于在交易主体、交易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价格和收益率的一定差别。本文以有代表性的2002年15期国债为例,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两个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发现其相互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但主要是交易所价格领先于银行间价格,交易所价格对银行间价格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泽云  
本文分析了目前交易所国债市场流动性的一般状况,并从各角度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交易所国债价格和流动性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措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茂军  李昊  南江霞  王国栋  
用VAR模型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中国银行间和交易所国债市场信息溢出效应的方向、水平和动态趋势及其原因。研究表明:银行间和交易所国债市场之间收益与波动溢出效应均呈现上升动态特征;在收益溢出效应中银行间是国债市场信息传导者,在波动溢出效应中交易所是国债市场信息传导者;利率变化和市场流动性显著负向影响收益总溢出和波动总溢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细松  
交易所国债市场有边缘化的倾向,交易所股票市场结构也很不完善,有碍于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功能的发挥。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中国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国债市场对于股票市场的重要意义;最后得出几点重要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莹  
本文考察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期限风险溢价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决定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平均风险溢价越高;通过对不同期限债券组合的风险溢价序列建立回归模型,发现长短期利差及风险溢价的前期值对中长期债券期限风险溢价的时变性具有明显的解释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世武  陈健恒  
利率期限结构是国外金融界长期的热门研究。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形成有市场代表性的基准利率是关键所在。研究国债的利率期限结构,为资金市场提供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利率,从而为市场上的各种利率产品进行定价以及进行风险管理,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本文希望根据国外成熟的模型和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本文先通过对两种模型的分析比较,选择了合适的方法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之上,对利率的变动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利率曲线的主要变动形式,为利率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满池  郑江南  
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指数收益率序列波动特征的研究发现,上交所国债市场指数收益率不但具有非正态性和条件异方差的特点,还具有长记忆性特征。实证研究表明,FIGARCH(1,d,1)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上交所国债指数收益率波动的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新国  
我国自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以来,累计国债发行额已达550多亿元。巨额的国债收入为平衡财政收支和支持重点建设都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机制的影响,国债市场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其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它阻碍着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说点个人看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鲁秀  胡海鸥  
引入虚拟变量建构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之间的国债价格差异。主要发现: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在不同的债券市场交易对国债的无风险收益率有显著影响;流动性变量对到期收益率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两类市场对流动性风险的补偿系数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金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泓  杨之曙  
新券和旧券流动性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学术界被广泛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本文选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7年期,10年期和20年期国债,利用日内交易数据,实证研究了新券与旧券的流动性问题。研究发现新券和旧券在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新券的流动性要明显好于旧券的流动性。论文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焰  曹晋文  
本文从流动性的宽度和深度两个角度,对上海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进行量化分析,分析中使用一阶序列自协方差模拟估计有效价差(宽度),用换手率和Amivest流动性比率估计深度及宽度。经研究发现:两个市场的流动性具有结构性特征,不能简单比较,得出孰高孰低的结论;在回购交易品种中,银行间市场的7天回购流动性最佳,其价格可以作为基准利率;债券市场存在新券和旧券之间的流动性替代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超  刘辉  
国债市场流动性决定政府融资成本,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定价基准,以及央行货币政策有效实施,一个发达、深度的国债市场对建立成熟的金融体系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把作为市场参与,及公共信息和服务提供双重角色的央行纳入国债市场交易过程框架内,建立模型并实证模拟分析市场流动性产生的根源,表现和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