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7)
2023(2406)
2022(2043)
2021(2004)
2020(1595)
2019(3828)
2018(3637)
2017(7660)
2016(4178)
2015(4790)
2014(4832)
2013(4888)
2012(4505)
2011(4000)
2010(3915)
2009(3608)
2008(3774)
2007(3554)
2006(3077)
2005(2981)
作者
(11735)
(9672)
(9578)
(9205)
(6298)
(4659)
(4373)
(3773)
(3654)
(3559)
(3493)
(3315)
(3205)
(3105)
(3095)
(3055)
(2971)
(2885)
(2795)
(2533)
(2361)
(2340)
(2269)
(2242)
(2227)
(2217)
(2152)
(1963)
(1930)
(1916)
学科
(21338)
经济(21318)
管理(13498)
(12578)
方法(11489)
(11004)
企业(11004)
数学(10776)
数学方法(10749)
(6796)
市场(5983)
(5297)
财务(5296)
财务管理(5286)
企业财务(5137)
(4899)
(4608)
金融(4608)
(4213)
(4070)
贸易(4065)
(4046)
银行(4043)
中国(3972)
(3932)
(3786)
(3683)
产品(3309)
(3090)
国家(2941)
机构
大学(62338)
学院(60971)
(31443)
经济(30930)
管理(25373)
理学(21537)
理学院(21372)
管理学(21180)
管理学院(21066)
研究(20094)
中国(18794)
(16688)
财经(13216)
(12508)
(12179)
经济学(10552)
财经大学(10186)
中心(10069)
(9890)
经济学院(9540)
(9446)
金融(9280)
科学(9114)
(8996)
(8485)
研究所(8355)
北京(8183)
商学(7675)
商学院(7606)
(7200)
基金
项目(36424)
科学(29629)
基金(29302)
研究(25718)
(25063)
国家(24917)
科学基金(22107)
社会(17975)
社会科(17306)
社会科学(17298)
基金项目(15189)
自然(14728)
自然科(14426)
自然科学(14424)
自然科学基金(14208)
资助(13213)
(12229)
教育(11773)
(10639)
编号(9725)
(9320)
教育部(8421)
人文(7959)
国家社会(7873)
重点(7838)
成果(7304)
大学(7279)
社科(7225)
(7210)
科研(7201)
期刊
(32211)
经济(32211)
研究(20406)
(13879)
(12164)
金融(12164)
中国(10511)
管理(9765)
财经(7622)
科学(7276)
学报(7043)
理论(7004)
价格(6670)
(6497)
实践(6449)
(6449)
(6414)
大学(5723)
经济研究(5618)
学学(5551)
业经(4297)
问题(4177)
农业(4075)
(3994)
技术(3980)
(3909)
国际(3631)
统计(3524)
技术经济(3344)
月刊(3296)
共检索到98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常  马天平  朱如飞  
中国的国债交易场所分割为交易所场内市场和银行间场外市场,两市场国债价格是否存在差异、两市场是否存在套利?如果存在差异和套利,套利是否会让差异消失?这一问题值得研究。本文按照5年期、10年期、15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分类方式,用银行间市场会员数作为债券投资资金量的代理变量,发现场外会员数不仅影响自身市场价格,而且影响场内市场价格。本文发现两市场存在套利行为,但由于受到交易成本限制,套利的程度在长期平均水平上较为微弱,表现为有限套利,有限套利并不能使两市场价差收敛。因此,制度设计上应适度降低交易成本,以实现分割的国债市场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颖  
国债期货是中金所即将推出的期货合约,新市场往往存在较多的套利机会。本文根据持有成本模型,计算摩擦市场中的国债期货理论价格区间,市场价格运行超出无套利带,则意味着产生套利机会。本文通过检验美国CBOT和CME市场中13个国债期货合约近两年的交易数据,总结出各个国债期货合约的套利空间、时间与频率等,以期为投资者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铁锋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建立了国债回购套利模型。研究发现,当国债现券在回购期间的收益大于现券交易手续费、回购手续费以及回购利息费用之和时,就可获得"放大"的投资收益,反之会"放大"投资损失。因此,国债回购放大套利模型通过杠杆效应放大了投入资金,改变了国债投资低风险低收益的特征,同时也增大国债投资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健  
国债期货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因固定利率国债的持有者对风险管理和债券保值的强烈需求,使得具备套期保值功能的国债期货应运而生。我国曾于1992年推出国债期货试点,但因当时交易所分散,市场分割,交易制度差异很大,交割制度欠合理,市场成为高度投机的场所,导致"国债327事件"爆发,随即国债期货交易终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磊  
在套利理论的基础上,以我国橡胶期货市场和日本橡胶期货市场为代表进行期货市场价格关系分析。在跨市套利理论的基础上对两个市场进行合理价格区间界定,分析数据研究两个市场的价格相对关系;以此为基础,筛选出价格异常信息,通过结合天然橡胶的周期特性,对异常信息进行解读,最终分析异常剩余信息的形成机理,更好地解读了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体现了其作为高效价格信号市场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澄  王峰  刘祥东  刘磊  
本文利用我国国债期货的真实数据首先从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两个方式出发对我国国债期货的套利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市场中存在套利机会;其次分别利用静态套期保值模型和动态套期保值模型对我国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国债期货可以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最后,分别对不同机构投资者的国债期货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小华  何佳  吴冲锋  
本文应用STAR-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来检验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效应存在情况,发现交易所债券市场价格波动中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而银行间市场却不存在,这说明两个债券市场对不同的政策干预和信息冲击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应,论文对这个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管理层在制定宏观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这种现象,并推动债券市场的统一进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丽健  
中国近代债券的发行始于1894年,而债券的交易则发生在民国成立以后。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其债券价格也经常发生大的变动。本文试通过对这一时期相关历史资料的分析,揭示影响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债券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担保基金的确定、债券的收益率、投机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遵华  
债券价格的决定理论主要有古典利率理论、流动偏好理论、可贷资金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本文采用协整和因果检验方法,研究宏观经济变量、货币金融变量与我国债券市场价格波动的联动和因果关系。我国债券市场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贷款和外汇储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居民储蓄和净出口对我国债券市场价格走势具有单向引导关系,我国债券市场价格对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机构存款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智伦  
本文从分析国债和国债回购的风险收益特征出发 ,提出国债回购套利的投资策略 ,并分析了该策略的经济学原理及其在我国市场中的运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小华  陈琦  
基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分割状态,本文从重大宏观经济信息公告(包括预期公告及意外公告)的角度运用GARCH扩展模型考察两者对公告的反应差异,结果发现:交易所债券市场吸收重大信息能力较强,而银行间债券市场波动呈现非对称性;与国债相比,企业债券市场对重大信息的反馈及吸收能力较低;近几年来两市场对重大信息吸收效率都有所提高。这些分别与交易机制差异、交易品种差异、商业银行重回交易所市场等有关。最后提出继续打通各市场主体、创新债券品种、加强跨市场监管协作等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鲍建平  杨建明  
本文考察了利率期货交易对提高现货市场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对发达和新兴市场国家开展利率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经验都表明,利率期货交易能够有效提高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江林  姜光明  
本文基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研究,在对上交所国债市场、交易所企业债市场、交易所转债市场和上交所国债回购市场,以及作为对比的上海股票市场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序列分布作了广义误差分布(GED)的假设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各市场日收益率拟合最优的EGARCH模型的阶数,度量了各市场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序列经过EGARCH回归后的残差的波动性,并分析和比较了各市场日收益波动性的风险特征,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了若干投资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少波  崔萍  
一、无套利均衡的内在规定及其现实冲突套利和均衡是现代金融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无套利均衡分析是现代金融学的基本范式之一。一般认为,无套利分析方法是由Modigliani和Miller (1958)首创,后经Cox和Ross(1976)、Harrison和 Pliska(1979)等人加以发展。但关于"套利"这一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标金  谭莹  
通过构建期现差价、期期差价与持有成本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利用2004年1月—2014年1月中国玉米、强麦、棉花、黄大豆二号期货与现货价格日序列资料进行的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50%以上的单个合约期现价差率与市场利率、合约到期时间的变动关系与套利决定论不符;14%~60%的单个合约期现价差率与合约到期时间不存在显著关联或反相关;玉米、棉花期货的连续合约期现价差率、期期价差率与市场利率变动反相关;市场利率既不是这四种农产品期货连续合约期现价差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也不是期期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