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0)
2023(15041)
2022(13160)
2021(12295)
2020(10146)
2019(23186)
2018(23171)
2017(44818)
2016(24303)
2015(27173)
2014(27026)
2013(26816)
2012(24769)
2011(22475)
2010(22448)
2009(20713)
2008(20098)
2007(17629)
2006(15721)
2005(14165)
作者
(69632)
(57276)
(57175)
(54051)
(36696)
(27451)
(26054)
(22518)
(21999)
(20672)
(19587)
(19345)
(18215)
(18086)
(17917)
(17591)
(17040)
(16861)
(16521)
(16392)
(14468)
(14168)
(13898)
(13137)
(12985)
(12846)
(12811)
(12755)
(11560)
(11247)
学科
(99011)
经济(98908)
管理(66516)
(63570)
(52435)
企业(52435)
方法(41773)
数学(35834)
数学方法(35472)
中国(28684)
(26117)
地方(25156)
(23219)
业经(22695)
(21950)
银行(21905)
(21129)
(20762)
(20169)
(18575)
贸易(18559)
(18372)
金融(18370)
(17921)
农业(17628)
理论(16736)
(15618)
环境(15492)
技术(14989)
(14684)
机构
学院(336682)
大学(336659)
(133615)
管理(131288)
经济(130528)
研究(115930)
理学(112201)
理学院(110907)
管理学(108955)
管理学院(108370)
中国(92365)
(72808)
科学(70951)
(62921)
(58742)
(54122)
研究所(53181)
中心(52912)
(50190)
财经(49542)
业大(48214)
北京(46674)
(45940)
师范(45514)
(44939)
农业(42184)
(42012)
(41786)
经济学(39598)
财经大学(36877)
基金
项目(224328)
科学(175716)
研究(166424)
基金(160708)
(139060)
国家(137832)
科学基金(118232)
社会(103362)
社会科(97852)
社会科学(97830)
(88132)
基金项目(85181)
教育(76628)
自然(76308)
自然科(74500)
自然科学(74484)
(74052)
自然科学基金(73132)
编号(69249)
资助(66873)
成果(56569)
(50862)
重点(50099)
(48962)
课题(47979)
(46600)
创新(43340)
项目编号(42774)
科研(42470)
教育部(42161)
期刊
(152630)
经济(152630)
研究(106242)
中国(68788)
学报(50786)
(50045)
管理(49064)
科学(47717)
(46539)
(44514)
金融(44514)
教育(41213)
大学(38264)
学学(35823)
农业(33885)
技术(29107)
业经(26133)
经济研究(24621)
财经(23910)
(20290)
问题(19271)
图书(18576)
理论(17480)
(17099)
实践(16089)
(16089)
科技(15941)
商业(15896)
技术经济(15833)
现代(15499)
共检索到515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旺实  
第二部分:适度发国债可以缓解本币升值的压力一、要研究的问题1.汇率与国债的关系问题。研究为什么央行外汇储备会超常增加,形成“货币超经济发行”,并且挤掉了央行资产中的国债的空间。2.央行能不能减少购汇发行,增加国债回购发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旺实  
第一部分:国债与铸币税的新关系一、问题的提出第一个(初始)问题。中国财政债务的规模是大了还是小了,是少量地举债好,还是大量举债好。我们已经有这样的判断:目前,进入了“稳健财政政策”时期,表明前一段用周期性赤字刺激经济的任务已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任凤泽  
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任凤泽自1981年起,我国每年部发行大量国债,发行国债对金融的冲击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部分人士认为,大量发行国债,必然引起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大量发行国债,使资金分流,必然造成政府预算排挤企业资金需求。本文以会计借贷法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毓敏  
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连通效应庄毓敏1994年财税改革所推出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彻底取消财政向中央银行的透支或借款,财政所发生的赤字全部以举借国债的方式弥补。这一举措的出台,着实使不少人松了一口气。因为,按照以往理论界普遍认同的定式,财政赤字,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慧莲  
近期,关于中国货币发行是否应转向"国债锚"的问题引发了一番热议。缘起于2019年伊始,财政部有领导提及准备研究扩大国债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运用,推动实施国债作为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工具的货币政策机制。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回应,有人撰文认为中国货币发行转向"国债锚"既无必要性,也无可行性。那么到底中国货币的发行能否以国债为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从长远计,要有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汤凤林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巨大;同时本文还从理论角度解出了国债发行规模的最优货币效应条件,分析了由不同对象购买国债对各层次货币的影响,以及国债发行时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时间结构的影响,相应提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策,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原擒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月晓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储备货币的创设主渠道,由外汇储备转向了公开市场和贷款、贴现窗口,这一转变正在发生并仍将延续。中国储备货币创造来源现状,表明人民币信用是显性国家信用和隐性国家信用的混合体,同时具有独特的"美元信用"特征。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国家债务通过充当储备货币创设过程中的抵押物,使主权货币具备了显性国家信用。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使得国债不再是单纯"债务",而且还是主权货币发行的基础和保证;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体现国家信用的国债规模不足、中短期限比重过低。从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出发,需要重新设计国债发行管理的政策框架和发展思路,建立起债务可持续、宏观调控和货币增长的"三位一体"管理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月晓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储备货币的创设主渠道,由外汇储备转向了公开市场和贷款、贴现窗口,这一转变正在发生并仍将延续。中国储备货币创造来源现状,表明人民币信用是显性国家信用和隐性国家信用的混合体,同时具有独特的"美元信用"特征。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国家债务通过充当储备货币创设过程中的抵押物,使主权货币具备了显性国家信用。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使得国债不再是单纯"债务",而且还是主权货币发行的基础和保证;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体现国家信用的国债规模不足、中短期限比重过低。从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出发,需要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欧平  
买入国债和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都以有价证券为担保,但其经济意义却相去甚远。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能应对我国目前的经济问题,但是,因为采取这种发行方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缺失,继续这种发行方式则会使我国管理层在缓解旧的矛盾的同时,面对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方式一定要尽快向买入国债的货币发行方式转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志良  赵春玲  
一、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 1998年和1999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808.7亿和4015.3亿,1998年的数字尚不包括面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30年期记账式特别国债2700亿元。2000年财政部全年累计在国内发行国债4657亿元。凭证式国债共发行三期,发行1900亿元,占全年国债发行总额的41%;记账式国债全年发行2519.5亿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国家资本结构与企业资本结构由于含义不同、考察的目标不同,二者不能简单地联系、类比。一国央行发行供给的货币和以本币发行的国债能不能都视为国家股权,必须从我国人民币的性质和供给机制论起。衡量一国最优资本结构的标准有二:一国最优的资本结构要与一国的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紧密联系;一国最优资本结构要求避免国家破产的风险与增加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这二者达到平衡。考察国家资本结构优或不优应从评析国家主权资产负债表着手。把中央银行发行供给的货币和财政部门以本币发行的国债视为股权,主张中国要大力发展国家层面的股权融资推动经济发展,这样的主张可不可取,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评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宏  
国债发行时机管理是国债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国债透明度建设的重要方面,也会对货币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但在我国的实践中却一直没有引起重视。作者通过对美国的国债发行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美国发行时点的安排主要由未来财政支出情况决定,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财政存款余额的影响,从而减小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以美国经验为基础,作者分析了我国国债发行时点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