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9)
- 2023(15699)
- 2022(13304)
- 2021(12365)
- 2020(10823)
- 2019(25003)
- 2018(24752)
- 2017(47830)
- 2016(25519)
- 2015(28599)
- 2014(28629)
- 2013(28324)
- 2012(25850)
- 2011(23081)
- 2010(23152)
- 2009(21764)
- 2008(21906)
- 2007(19719)
- 2006(17268)
- 2005(15693)
- 学科
- 济(107870)
- 经济(107704)
- 业(95887)
- 管理(95062)
- 企(91407)
- 企业(91407)
- 方法(52416)
- 数学(42840)
- 数学方法(42301)
- 财(38779)
- 业经(29646)
- 务(27511)
- 财务(27445)
- 财务管理(27396)
- 制(26696)
- 企业财务(26071)
- 中国(24992)
- 农(24659)
- 技术(19972)
- 理论(19746)
- 和(19198)
- 贸(18879)
- 贸易(18869)
- 体(18809)
- 学(18668)
- 易(18389)
- 银(18283)
- 银行(18245)
- 划(18206)
- 行(17312)
- 机构
- 大学(367718)
- 学院(366515)
- 济(152561)
- 管理(150697)
- 经济(149484)
- 理学(128821)
- 理学院(127591)
- 管理学(125613)
- 管理学院(124913)
- 研究(113387)
- 中国(90408)
- 财(76987)
- 京(76174)
- 科学(66219)
- 财经(60390)
- 江(56772)
- 所(55653)
- 中心(54783)
- 经(54637)
- 农(53910)
- 业大(51028)
- 研究所(49730)
- 北京(47308)
- 经济学(46715)
- 财经大学(44793)
- 州(44228)
- 范(43527)
- 师范(43091)
- 经济学院(42236)
- 农业(42075)
- 基金
- 项目(240672)
- 科学(191947)
- 基金(178291)
- 研究(176160)
- 家(153743)
- 国家(152460)
- 科学基金(133606)
- 社会(114039)
- 社会科(108308)
- 社会科学(108278)
- 基金项目(94362)
- 省(93554)
- 自然(86760)
- 自然科(84858)
- 自然科学(84831)
- 自然科学基金(83375)
- 教育(81689)
- 划(78134)
- 资助(72584)
- 编号(71310)
- 成果(57927)
- 部(54312)
- 重点(53540)
- 创(51350)
- 发(49520)
- 制(48337)
- 创新(47941)
- 国家社会(47667)
- 课题(47565)
- 教育部(47507)
- 期刊
- 济(166556)
- 经济(166556)
- 研究(104105)
- 中国(70884)
- 财(66892)
- 管理(59949)
- 学报(53101)
- 科学(49652)
- 农(46732)
- 大学(41097)
- 学学(38555)
- 融(35251)
- 金融(35251)
- 技术(34766)
- 教育(33278)
- 财经(30982)
- 农业(30685)
- 经(26506)
- 业经(26441)
- 经济研究(26224)
- 问题(21624)
- 财会(20198)
- 技术经济(20045)
- 业(18674)
- 理论(18531)
- 图书(18453)
- 统计(18287)
- 会计(17697)
- 贸(17694)
- 策(17154)
共检索到547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玉德 张昉
本文以信息租金作为薪酬激励成本的替代变量,以2005-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政治动机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薪酬管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企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较低,并且受政治动机影响容易获得更多超额薪酬。用员工平均薪酬倍数来限定国企高管薪酬上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超额薪酬,但是政治动机弱化管制的效率。上述研究显示,"一刀切"实施酬管制只能作为现行体制下的权宜之计,明确国企高管身份以使隐性的激励成本和收益显性化,同时加强竞争性市场建设才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国企经理人激励不相容问题。
关键词:
薪酬管制 超额薪酬 信息租金 政治动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春雷 马林梅
薪酬管制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国企改革的一个特殊的制度背景,薪酬管制的有效性需要一个规范研究的理论解释。通过推演企业高管效用与企业支付之间的均衡模型,研究高管薪酬管制与外生监督力变化强度共同作用下的有效性,结果发现:薪酬管制的效果表现为高管控制权收益对薪酬的替代以及基于替代的企业业绩变化,而且薪酬管制的综合效果因监督力变化方向和强度的差异而不同;如果实施薪酬管制并忽视或减弱了监督力,那么高管控制权收益的增长和企业业绩的下降幅度都是最大的,从而解释了薪酬管制如何通过替代性传导机制导致高管腐败频发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薪酬管制与高管腐败和企业业绩下降是否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取决于监督力的变化方向和强...
关键词:
薪酬管制 控制权收益 在职消费 企业绩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萍 谌新民
在企业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固定情况下,内部薪酬差距对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有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中,而在中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中,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没有那么强烈。撇开国企资本规模和劳动力规模的优势,薪酬差距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也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是随着生产率分位数的提高而加强的。在不同情况下,薪酬差距对国企长期发展能力的影响迥异,薪酬差距的灵活调整能给企业带来更优的可持续增长和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国企薪酬差距 国企改革 企业激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再胜 王玉
转型期,政府主管部门为何要对国企高管薪酬进行严格的管制?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政府主管部门公平偏好的薪酬激励模型,强调薪酬管制内生于政府对社会公平问题的关注和转型期国企高管身份的模糊性。出于对国企初次收入分配的公平偏好,政府主管部门对国企高管薪酬有进行管制的冲动或倾向;而转型期国企高管的身份模糊性,直接导致其保留收入的不确定性,进而为政府主管部门实施薪酬管制提供了现实条件。
关键词:
薪酬管制 公平偏好 身份模糊 保留收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汉民 刘艳秋 康丽群
通过对中国企业高管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正向攀比和负向攀比与高管薪酬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业绩薪酬、激励性薪酬与正向攀比呈正相关关系,业绩薪酬与负向攀比也呈正相关关系。经理市场失灵、行业垄断是引发正向攀比行为的重要因素,从众心理是引发负向攀比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管薪酬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高管薪酬 攀比行为 公司治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热
证券市场管制效率问题,可以从“上市公司—投资者博弈”这一常常为学术界所忽视的视角中取得一定的理论解答。本文发展了一个无限期重复模型和一个简化的KMRW声誉模型,从上市公司声誉缺失角度入手,认为声誉的建立与维持对于证券市场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证券管制政策能否有效的有力指针。并且,由于投资者投资心理作用以及博弈双方局中的战略特征,声誉一旦缺失很难重建,管制当局有必要在教育投资者以及建立企业声誉测量机制方面取得突破。
关键词:
证券管制 无限期重复博弈 声誉模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梁 马文博 唐梦蔚
国企高管薪酬管制政策已逐渐在全国推行。现有文献对薪酬管制政策效果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争论,且使用理论模型进行研究的较少,更少有文献将公平与绩效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分析。在建立的理论模型中,政府效用源于国企营利、公共服务、薪酬分配的公平性,高管效用源于两种努力及政府的两种激励。模型显示,限制国企高管薪酬将缩小高管与公众、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并降低企业效率。薪酬差距的缩小将提高政府效用,而企业效率的下滑将降低政府效用。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选取2008—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国企高管限薪的效果进行验证,发现薪酬管制政策显著降低了两类收入差距及企业绩效。进一步分析表明,国企高管的绝对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相对薪酬与企业绩效负相关。理论模型与实证结果意味着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存在不一致性。解决政府效用与企业绩效的矛盾,成为国企薪酬政策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结论对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欧绍华 吴日中
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是中国国企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变迁具有强制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是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国企高管薪酬制度仍需改革,其改革的路径选择是:要坚持走以国家为主导的渐进性道路;要重视非正式制度建设,注意路径依赖的问题;效率与公平要相互协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朝华
基于银行管制的自由——管制——放松管制——再管制的历史过程,如果说20世纪30—70年代银行监管理论的核心是银行体系的安全性,20世纪70—80年代银行监管理论的核心是银行体系的效率,那么20世纪90年代银行监管理论的核心就是如何协调安全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安全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均衡。协调安全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安全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均衡,从理论上讲就有必要分析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效率均衡偏离及其存在的环节,穷举针对这些环节和偏离可能存在的管制措施,结合制度环境分析这些措施的实施对银行业安全和效率的影响,以及所有措施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为银行监管提供一个动态的、基本的框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再胜 王玉
转型期,出于对国有企业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偏好和国有企业经营者身份的模糊性,政府主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水平进行直接的动态管制。这种来自政府的直接管制,造成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的扭曲和低效率。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和定价机制,明晰国有企业经营者身份和薪酬增长合理化,是弱化当前国有企业收入初次分配中公平偏好约束,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增长机制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薪酬管制 公平偏好 身份模糊 保留收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惠 田蒙蒙 余涛
薪酬委员会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良好的薪酬制度而设立,那么我国薪酬委员会是否促进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验证这一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薪酬粘性加入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中。首先验证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作用,然后检验了薪酬粘性是否存在,并进一步验证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作用。研究发现:(1)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不兼任委员会成员时,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粘性";(3)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并不能抑制高管薪酬粘性现象。可见,目前我国薪酬委员会独立性虽增强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但并未抑制高管薪酬粘性,薪酬委员会对薪酬契约的治理需进一步加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惠 田蒙蒙 余涛
薪酬委员会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良好的薪酬制度而设立,那么我国薪酬委员会是否促进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验证这一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薪酬粘性加入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中。首先验证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作用,然后检验了薪酬粘性是否存在,并进一步验证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作用。研究发现:(1)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不兼任委员会成员时,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粘性";(3)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并不能抑制高管薪酬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储幼阳
基于近年来演化博弈理论、理性人模型和可控实验方面的进展,本文尝试勾勒普世化的行为模型,搭建初步的统一框架。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将心理学(认知)和广泛意义上的经济学(动机)联系起来,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尽可能少的工具构建统一的理论,为经济不确定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认知 行为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钰 孟全省
资本市场的灵魂是信托责任,然而由于不断加深的"利益私有化"趋势,企业高管们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显得难以避免,造成了"信托责任"危机。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的资本市场才刚刚起步,国有企业牢牢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其产权关系的多级委托代理特征使得高层管理人员激励问题更加突出,建立起完善、科学、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是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燕 张册
文章以创新效率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高管间的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会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即企业高管间的薪酬差距越大,企业的创新效率越低。进一步研究表明,二者的负相关程度还与企业的产权性质和行业性质有关,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