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3)
2023(13086)
2022(10668)
2021(9997)
2020(8202)
2019(18380)
2018(17870)
2017(33606)
2016(18222)
2015(20596)
2014(20431)
2013(20245)
2012(18635)
2011(16725)
2010(16860)
2009(16195)
2008(16681)
2007(14970)
2006(13491)
2005(12841)
作者
(51302)
(42988)
(42917)
(41086)
(27437)
(20240)
(19429)
(16535)
(16355)
(15397)
(14874)
(14494)
(14153)
(13647)
(13507)
(13129)
(12800)
(12594)
(12285)
(12022)
(10855)
(10456)
(10362)
(9719)
(9712)
(9700)
(9450)
(9417)
(8552)
(8496)
学科
(78678)
(77916)
企业(77916)
(77221)
经济(77072)
管理(75440)
方法(31881)
(31397)
业经(25678)
(24363)
数学(23758)
数学方法(23516)
中国(23420)
(22345)
财务(22312)
财务管理(22277)
企业财务(21169)
(18954)
(17430)
(16452)
贸易(16441)
技术(16242)
(16183)
(16048)
银行(16038)
(15885)
(15450)
体制(15258)
(15174)
(15145)
机构
学院(267398)
大学(266154)
(119340)
经济(117133)
管理(104732)
研究(91050)
理学(88045)
理学院(87153)
管理学(86185)
管理学院(85654)
中国(76932)
(62329)
(56453)
科学(49598)
财经(47993)
(45091)
(43586)
(41499)
中心(41442)
研究所(39904)
经济学(37690)
北京(36483)
财经大学(35539)
(34515)
经济学院(33806)
(33324)
(32242)
(31705)
师范(31468)
业大(31450)
基金
项目(166516)
科学(134471)
研究(126007)
基金(125109)
(107602)
国家(106680)
科学基金(92909)
社会(84202)
社会科(79873)
社会科学(79853)
基金项目(64890)
(61669)
自然(57430)
教育(57106)
自然科(56136)
自然科学(56123)
自然科学基金(55202)
(52376)
资助(50637)
编号(49206)
成果(41389)
(38932)
重点(37818)
(37796)
(36260)
国家社会(35957)
(35226)
教育部(34424)
课题(34420)
(34040)
期刊
(140430)
经济(140430)
研究(86535)
中国(56108)
(53698)
管理(46108)
科学(36008)
学报(34337)
(32223)
(31295)
金融(31295)
大学(27688)
学学(26185)
财经(25654)
教育(25108)
技术(23147)
经济研究(22357)
(22194)
业经(21275)
农业(21083)
问题(18038)
(17226)
国际(15167)
财会(14521)
技术经济(14442)
世界(14324)
会计(13803)
现代(13057)
(12995)
经济管理(11963)
共检索到424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楼秋然  
在国企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高管薪酬问题始终受到广泛关注。以美国为参照,中国国企的高管薪酬分别在"制定"和"规制"方面,呈现"董事会俘获"和"侧重实质公平"的特征。受此两项特征的影响,在过去四十余年的实践过程中,国企高管薪酬在一般性的不公平和无效率之外,呈现出更加复杂多样的特殊问题表现。既存的法律规制试图通过"实质公平"和"程序正义"作出回应,但这些规制手段,或由于自身设计存在缺陷,或对本土问题缺乏回应,并未完全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带来了预想不到的副作用。未来国企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必须同时完成包括"思维转换""侧重转移""结构优化"在内的系统性调整,方能助力国企深化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欧绍华  吴日中  
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是中国国企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变迁具有强制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是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国企高管薪酬制度仍需改革,其改革的路径选择是:要坚持走以国家为主导的渐进性道路;要重视非正式制度建设,注意路径依赖的问题;效率与公平要相互协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佳  刘道云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畸高问题至今尚无妥善而根本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当今不同立法例采用的各种解决途径进行比较后发现,似乎没有任何单一措施能够使该问题得到彻底的遏制。某些立法例的情势更加复杂,亟待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深化改革措施以使该问题从公司日程中消失。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建议在上市公司建立一个至少大多数由真正独立的独立董事组成的实质独立的薪酬委员会,改革薪酬方案的制定标准和程序,采取合理化薪酬规则,提高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透明度,加强上市公司自律和内部管理,增强董事会的责任感和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王娜  
目前我国国企高管薪酬频遭非议。国企高管的高额薪酬是真正给股东创造了价值而得到的,还是凭借实际控制权和某种垄断地位而获得的额外报酬,值得深思和讨论。文章以2008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浦勇超  
近年来国企高管的薪酬问题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关注的焦点。合理的薪酬方案不仅是对高管人力资本的尊重,更是提高高管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良好发展的良方。本文以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公平理论以及锦标赛理论为依托,深入剖析国企高管薪酬失控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获宝  陈春艳  付从荣  
利用2005—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保险行业1654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年度薪酬数据,结合企业特征,对不同类型企业的高管薪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细化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可能形成的差异化实施效应。结果显示: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比较适宜采用锦标赛理论制定高管薪酬激励政策,竞争性的高管薪酬结构对于提升企业绩效具有正面作用,均等化高管薪酬结构不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相对于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低成长企业而言,我国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高成长企业更宜采用锦标赛理论设计企业高管薪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晶  孟德芳  
本文基于国有企业"二重性"理论,将国有企业高管依据不同的选用方式划分为"行政高管"和"市场高管"两类,并主张对组织任命、上级委派或调任等行政任命方式选拔的高管参照实行与公务员工资制度,而对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非行政任命方式选拔的高管则实行市场化薪酬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黎明  陈丹蕾  
国企高管的"高薪低能"问题一直以来都广受社会关注和质疑,虽然随着相关改革文件的出台,这一问题有望得到改观,但实现"高薪高能"依旧路漫漫,需要几代人的上下求索。文章将对比分析中外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特点和类型,探究国际上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从而对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提高国企的效率、保障社会的公平,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恒贵  
作为国有企业的掌控人,政府在追求企业盈利的同时更兼顾社会公众的利益,其价值取向体现在其所颁布的国企高管薪酬政策中。为研究以个人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投资者对政府政策的态度,本文就投资者对薪酬政策的反应做了全样本和分组样本的相关性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政府出台国企高管薪酬激励型政策,投资者一般持认同态度,但当投资者认为高管薪酬偏高,实施激励带来的价值提升不能弥补高额代理成本时,对政策持抵制态度。政府出台国企高管薪酬管制型政策,投资者一般持抵制态度,但当投资者认为高管薪酬偏高,代理成本减少大于实施管制导致的企业价值降低时,则对政策持认同态度。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江伟  刘丹  李雯  
通过总经理薪酬—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来考察薪酬委员会特征(独立性、规模以及成员平均报酬)对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薪酬委员会特征确实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差异。对于国有公司而言,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尤其当薪酬委员会成员全部为独立董事时,以及薪酬委员会规模越大,总经理薪酬—业绩之间的敏感性越强;对于民营公司而言,当总经理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或者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越低,以及薪酬委员会规模越大,总经理薪酬—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烜  吴春雷  张秋生  
基于三个悖论,从努力成本补偿的角度提出了国企高管超控制权薪酬的概念,并构建了嵌入超控制权薪酬及其成本的高管效用模型,进一步推演薪酬替代机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薪酬管制的背景下,由于超控制权薪酬对货币薪酬的替代性,监督力必须随之调整至最佳点以使超控制权薪酬和企业业绩均保持在市场均衡的水平;而在最佳点以外,随着监督力调整方向和程度的不同,超控制权薪酬和企业业绩也会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方向和幅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再胜  
现实生活中,企业高管薪酬实践受到来自政府及相关机构税收、会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政策的制约和影响。由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限薪"浪潮,使得企业高管薪酬治理带有越来越浓厚的政府规制色彩。本文主要对企业高管薪酬规制的动因、全球实践和主要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而对如何提升政府薪酬规制效率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建兵  邓德胜  
高管薪酬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一直广受关注。高管薪酬的经典理论是建立在董事会与高管公平交易的基础上,有其现实局限性,后续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从不同角度或是支持该理论范式、或是提出新的解释。文章从企业激励与政府规制的视角,对高管薪酬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就企业激励而言,需要通过薪酬机制设计以激励高管努力工作(表现为高管高薪),而影响高管薪酬的市场因素包括公司业绩、管理层权力、股东干预和企业规模等。对高管薪酬进行政府规制的呼声主要受社会公平和信息公开等因素的影响,包括税收规制和直接的数量限制。来自新兴市场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旭  孔玉生  
本文选取2011-2014年"八项规定"政策执行前后四年之间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八项规定"政策执行后,地方政府控制的国企在职消费水平显著下降,企业绩效与民营企业相比也出现下降。原因是由于国企薪酬管制存在,在职消费成为高管获得个人隐性福利的替代方式,"八项规定"的执行使得高管隐性福利取得受限,一定程度影响了高管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