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2)
- 2023(6552)
- 2022(5252)
- 2021(4655)
- 2020(4168)
- 2019(9179)
- 2018(9049)
- 2017(17972)
- 2016(9374)
- 2015(10117)
- 2014(9961)
- 2013(10051)
- 2012(9054)
- 2011(7512)
- 2010(7876)
- 2009(7695)
- 2008(8128)
- 2007(7486)
- 2006(6641)
- 2005(6327)
- 学科
- 业(71121)
- 企(69036)
- 企业(69036)
- 管理(50613)
- 济(48771)
- 经济(48715)
- 业经(23743)
- 财(22154)
- 方法(21567)
- 务(19443)
- 财务(19440)
- 财务管理(19430)
- 企业财务(18491)
- 农(17038)
- 数学(14467)
- 数学方法(14429)
- 技术(14404)
- 农业(13461)
- 制(12527)
- 策(11941)
- 企业经济(11848)
- 划(11371)
- 经营(10947)
- 体(10735)
- 体制(10098)
- 技术管理(10008)
- 和(9857)
- 理论(9355)
- 决策(8740)
- 中国(8288)
- 机构
- 学院(141336)
- 大学(133984)
- 济(65853)
- 经济(64922)
- 管理(64058)
- 理学(54637)
- 理学院(54284)
- 管理学(53913)
- 管理学院(53660)
- 研究(37393)
- 中国(34143)
- 财(33473)
- 京(26466)
- 财经(26343)
- 经(23908)
- 江(22195)
- 农(21047)
- 商学(20476)
- 商学院(20328)
- 财经大学(19304)
- 经济学(19094)
- 科学(18696)
- 所(17849)
- 经济管理(17493)
- 业大(17429)
- 中心(17411)
- 经济学院(17379)
- 州(17149)
- 农业(16473)
- 北京(16317)
- 基金
- 项目(85249)
- 科学(70321)
- 研究(65012)
- 基金(64732)
- 家(53783)
- 国家(53218)
- 科学基金(49324)
- 社会(44246)
- 社会科(42183)
- 社会科学(42172)
- 基金项目(34599)
- 省(34164)
- 自然(31462)
- 自然科(30858)
- 自然科学(30852)
- 自然科学基金(30401)
- 教育(28449)
- 业(27452)
- 划(26368)
- 资助(25818)
- 编号(25384)
- 创(21895)
- 部(19369)
- 创新(19322)
- 制(19171)
- 成果(18634)
- 国家社会(18274)
- 重点(18071)
- 发(17952)
- 人文(17939)
共检索到214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军
本文以2007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企最终控制人性质与高管投资寻租动机两个视角,重新审视和考察了国企高管权力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终极控股人性质,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两类上市公司,同时通过测度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在职消费程度,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高在职消费和低在职消费两类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地方国企高管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而中央国企高管权力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另外,低在职消费的国企高管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过度投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军
本文以2007~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企最终控制人性质与高管投资寻租动机两个视角,重新审视和考察了国企高管权力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终极控股人性质,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两类上市公司,同时通过测度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在职消费程度,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高在职消费和低在职消费两类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地方国企高管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而中央国企高管权力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另外,低在职消费的国企高管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而高在职消费的国企高管权力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上述关系在地方国企中尤为明显,而在中央国企中并不显著。这些结论表明,地方国企中高管权力的约束比中央国企小,其高管更容易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引发过度投资;由于国企在职消费的刚性,较低的在职消费会增强国企高管利用手中权力进行投资寻租的动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红晔 李小荣
公司治理和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是解释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理论,但是,新时代背景下,难以解释公司治理机制相同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却迥然不同,以及政府干预逐步降低而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依然严重的现象。本文尝试采用高管权力这一新的视角,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高管权力理论,解释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严重的问题。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高管权力的增大是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严重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当政府干预低时,高管权力能很好地解释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高管权力与过度投资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只在法律环境差和未在香港上市的样本中存在,说明良好的法律环境能对高管产生约束力。同时,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体...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权力 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书松 陈悦
以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选取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作为高管妒忌心理的替代变量,研究高管妒忌心理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妒忌心理越强,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特征对两者的相关性具有调节作用。当公司属于非垄断性行业或所处行业景气度较低时,高管妒忌心理更强,并显著影响企业过度投资。当公司属于垄断性行业或所处行业景气度较高时,高管妒忌心理对企业过度投资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管妒忌 行业垄断 行业景气度 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文超 李任玉 何勤英
本文以2004-2009年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高管参政议政对公司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参政议政能够显著降低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高管参政议政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强。上述结论说明,国有企业高管参政议政体现了政治激励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与已有文献多关注薪酬激励不同,本文以高管参政议政这一普遍现象为切入点,考察了政治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的结论表明,高管政治激励能够有效地改善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这一发现为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规范国有企业投资体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
关键词:
高管参政议政 过度投资 制度环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婷 程博
考察了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因企业所有权性质和机构持股比例不同而发生改变,以此为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微观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整体来看,高管团队薪酬差距每上升一个标准差,将使得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平均下降12%。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样本中。
关键词:
薪酬差距 过度投资 所有权性质 机构持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珍义 贺秋桐 谢萌 何胡琴
在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政治关联作为投资保护的一种替代机制,是影响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沪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11—2013年为检验区间,考察政治关联、自由现金流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结果显示,政治关联对过度投资存在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政治关联可以部分通过自由现金流对过度投资产生影响,即自由现金流在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中具有中介效应的作用。
关键词:
政治关联 过度投资 自由现金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婷 程博
考察了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因企业所有权性质和机构持股比例不同而发生改变,以此为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微观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整体来看,高管团队薪酬差距每上升一个标准差,将使得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平均下降12%。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样本中。
关键词:
薪酬差距 过度投资 所有权性质 机构持股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莉 顾春霞 于嘉懿
本文基于国企高管"政治人"和"经济人"的双重身份,利用2000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国企高管政治晋升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背景特征下政治晋升对企业过度投资的不同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政治晋升会加剧国企的过度投资,且该现象在地方国企中更为突出,在中央企业中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高管年龄越小、任期越短对政治晋升越敏感,企业过度投资程度也越高,而高管性别和学历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拓展了国企过度投资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同时政治晋升是加重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原因之一这一研究发现也为国有企
关键词:
国企高管 政治晋升 背景特征 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邬烈岚 徐雯
基于沪深A股2008—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薪酬粘性越强,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越严重;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削弱高管薪酬粘性对过度投资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区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负向调节高管薪酬粘性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调节作用只在强高管薪酬粘性组成立。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完善企业薪酬制度、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引导机构投资者健康长足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李念 任莉莉
本文选取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数据,以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作为高管妒忌心理的替代变量,对企业投资效率进行了衡量,发现94.14%样本存在过度投资现象。然后,进一步建立逻辑模型,推导了高管妒忌心理可能引发企业过度投资的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对此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妒忌心理对企业过度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学历不但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而且通过调节效应,有效地抑制了高管妒忌心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
关键词:
高管 妒忌 过度投资 外部公平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建廷 胡国柳
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考察自由现金流对企业过度投资影响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水平越高,企业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起负向调节作用,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所发挥的"监督效应"可以减少自由现金流的滥用,对企业过度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建廷 胡国柳
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考察自由现金流对企业过度投资影响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水平越高,企业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起负向调节作用,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所发挥的"监督效应"可以减少自由现金流的滥用,对企业过度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勇 尹思 张峻康
文章从行为财务的角度研究高管过度自信影响企业过度投资进而损害企业价值的问题。首先,构建了高管过度自信、企业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三者逻辑关系的分析框架;然后,选取暴风集团作为纵向案例研究对象,在测度了暴风集团高管的过度自信、企业过度投资以及企业价值后,研究发现,暴风集团高管过度自信引发了过度投资问题,进而导致企业价值随着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张而下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白俊 姚盛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本文研究宏观金融环境对微观企业资金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高管权力与企业现金持有成正比,这符合代理理论的解释。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集中的银行业结构可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强化银行治理作用,进而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对高管依托权力的现金操纵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信息基础假说的解释相吻合,即集中的银行业结构有益于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同时也增强了银行甄别、监督借款企业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