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9)
- 2023(5384)
- 2022(4308)
- 2021(3806)
- 2020(3256)
- 2019(7258)
- 2018(6894)
- 2017(13396)
- 2016(7087)
- 2015(7891)
- 2014(7825)
- 2013(7750)
- 2012(6861)
- 2011(5778)
- 2010(5975)
- 2009(5959)
- 2008(6494)
- 2007(5961)
- 2006(5172)
- 2005(4820)
- 学科
- 企(68374)
- 企业(68374)
- 业(59914)
- 管理(49183)
- 济(31766)
- 经济(31708)
- 财(21043)
- 务(19076)
- 财务(19072)
- 财务管理(19065)
- 企业财务(18208)
- 业经(17378)
- 方法(16212)
- 技术(12019)
- 企业经济(11844)
- 制(10741)
- 经营(10310)
- 划(10124)
- 技术管理(9641)
- 和(9443)
- 策(9436)
- 数学(9107)
- 数学方法(9071)
- 理论(9041)
- 体(8860)
- 决策(8647)
- 体制(8539)
- 计划(7938)
- 经济理论(7380)
- 人事(7165)
- 机构
- 学院(108171)
- 大学(103981)
- 管理(50672)
- 济(46238)
- 经济(45474)
- 理学(43122)
- 理学院(42810)
- 管理学(42567)
- 管理学院(42343)
- 财(25977)
- 研究(25849)
- 中国(24934)
- 京(20743)
- 财经(20458)
- 经(18488)
- 江(17467)
- 商学(16555)
- 商学院(16420)
- 财经大学(15192)
- 经济学(13629)
- 州(13401)
- 科学(13034)
- 中心(12776)
- 北京(12772)
- 经济管理(12412)
- 经济学院(12305)
- 工商(12107)
- 所(11871)
- 公司(11584)
- 业大(11442)
- 基金
- 项目(65279)
- 科学(54280)
- 基金(50637)
- 研究(48579)
- 家(42378)
- 国家(41922)
- 科学基金(39235)
- 社会(33557)
- 社会科(31903)
- 社会科学(31893)
- 基金项目(26730)
- 自然(25908)
- 自然科(25412)
- 省(25410)
- 自然科学(25407)
- 自然科学基金(25071)
- 教育(22005)
- 划(20263)
- 资助(19965)
- 编号(18657)
- 业(17997)
- 创(16085)
- 企(15713)
- 企业(14813)
- 部(14781)
- 创新(14738)
- 制(14528)
- 成果(14205)
- 国家社会(13884)
- 重点(13823)
共检索到162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猛 张晨宇 叶陈刚 陈彦亮
本文基于现金持有价值视角,以优序融资理论和代理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外部投资者对国企高管晋升激励行为的反应。研究发现,国企高管面临晋升激励时,外部投资者对公司持有的超额现金给予折价,超额现金持有价值显著减少,这说明超额现金持有体现了晋升高管的"代理观"。产品市场竞争与投资者保护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有效地降低了晋升高管的超额现金持有,缓解了外部投资者对超额现金持有价值的折价。进一步研究表明,晋升高管更可能利用超额现金从事过度投资、低质量并购等非现金分红活动。本文研究说明晋升激励并未有效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研究结论对于当前推进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松勤 凌方 廖飞梅
文章选择2004~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的公司数据,就管理层防御行为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现金持有行为中,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因管理防御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并且管理层防御程度越高,企业持有现金的价值越低;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管理防御行为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损害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晋升机制对公司高管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效应,能有效制约经营者管理防御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同民营企业相比,晋升机制对国有企业高管的激励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为晋升激励有效缓解管理防御代理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管理防御 晋升激励 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馨 何雨晴 吴婷
本文参考地方政府政绩需求和国资委对国企高管的考核标准,将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和盈余管理行为视为政治迎合行为,并搜集了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2009—2013年的数据,研究了国企高管政治晋升激励与政治迎合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政治晋升激励会导致国企高管为了获得政治晋升而迎合地方政府的政绩需求,做出过度投资和盈余管理行为,且董事长的过度投资行为尤为明显。进一步探究则发现,薪酬激励会削弱这种正相关关系。综合来看,对国企高管的政治晋升激励并不是可以彻底改善我国公司激励机制的长久之计,只是具有短暂成效、虚假繁荣,却仍会带来诸多政治迎合行为这样饮鸩止渴的激励方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钱爱民 张晨宇
本文以2007~2015年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国企高管政治晋升对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企高管政治晋升时,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增加,现金持有价值显著降低,体现了现金持有的代理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的内外部治理机制(管理层持股、两职分离、产品市场竞争、投资者保护)能够约束政治晋升高管的私人收益行为,降低现金持有的代理动机。本文的研究表明,政治晋升使国企高管利用企业资源获取私人收益,增加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该研究结论对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经理人市场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钱爱民 张晨宇
本文以20072015年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国企高管政治晋升对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企高管政治晋升时,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增加,现金持有价值显著降低,体现了现金持有的代理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的内外部治理机制(管理层持股、两职分离、产品市场竞争、投资者保护)能够约束政治晋升高管的私人收益行为,降低现金持有的代理动机。本文的研究表明,政治晋升使国企高管利用企业资源获取私人收益,增加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该研究结论对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经理人市场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李慧聪
结合激励替代效应、资源依赖理论和管理者自利理论,以2009年和2014年两次"限薪令"为背景,以2001—2008年和2009—2014年"限薪令"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限薪环境下的晋升激励与国企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都会刺激高管承担风险且两种激励手段对高管风险承担的动机存在替代效应,即限薪前两种激励手段对国企风险的影响都比较显著,限薪后,薪酬激励对国企风险的影响下降,晋升激励对高管承担风险的影响显著提高。其他外部环境变量,如国企所在的行业和所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限薪 晋升激励 风险承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李慧聪
结合激励替代效应、资源依赖理论和管理者自利理论,以2009年和2014年两次"限薪令"为背景,以2001—2008年和2009—2014年"限薪令"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限薪环境下的晋升激励与国企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都会刺激高管承担风险且两种激励手段对高管风险承担的动机存在替代效应,即限薪前两种激励手段对国企风险的影响都比较显著,限薪后,薪酬激励对国企风险的影响下降,晋升激励对高管承担风险的影响显著提高。其他外部环境变量,如国企所在的行业和所处的年度,对研究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限薪 晋升激励 风险承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富碧 邓葛涛
本文以2009年至2015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多元化经营以及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关系,以及多元化经营在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和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国企高管的政治晋升会使得高管倾向于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国企高管在政治晋升时,会加大现金持有水平;国有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负相关,并对国企高管政治晋升和现金持有水平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即弱化了高管政治晋升下的现金持有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志强 胡小璐
高管市场化选聘与激励能否改进经营绩效是国企改革中亟待回答的问题。本文以2004-2015年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股权激励对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的"市场高管"与上级组织任命或委派的"行政高管"现金持有行为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股权激励对上市国有企业高管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股权激励强度越高,高管的现金持有水平越趋向于目标现金持有水平;与"行政高管"相比,对"市场高管"实行股权激励并未在现金持有方面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进一步分析显示"八项规定"颁布和高融资约束是导致"市场高管"股权激励效果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在投资机会较少的企业中,"市场高管"股权激励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青松 肖星
基于国企高管的"政商"双重身份的视角,研究其在晋升和薪酬激励下的行为差异,指出晋升和薪酬的激励目标是不同的。研究发现:国企高管的晋升与业绩不相关,而与非经济指标相关;不同的晋升途径导致高管的行为不同,政治晋升与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非效率投资正相关,非政治晋升与关联方占用正相关;在高管晋升前的任职期间即晋升激励较强时,薪酬与业绩正相关,而与非经济指标不相关;晋升激励非经济目标,而薪酬只激励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钟高 李帽帽
本文以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晋升压力这一隐性激励机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管晋升压力的加大削弱激励机制的效果,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与意愿下降,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弱由于晋升压力过大导致的风险承担不足的行为,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研究表明,高管晋升压力过大不利于激励管理层的风险承担,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调节激励效应中的失灵现象。因此,企业既要重视隐性激励机制的适度性,更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确保适度的风险承担对企业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
关键词:
风险承担 隐性激励 晋升激励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亚伟
本文运用高层梯队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从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角度,对晋升激励如何影响非效率投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晋升激励对非效率投资有抑制作用;高管团队的性别和年龄异质性未对晋升激励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产生影响;高管团队的学历和任期异质性越大,团队对晋升激励的敏感性越小,从而使得晋升激励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弱。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立彬 赵妍
本文以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政治晋升角度考察了企业高管年龄与并购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47岁(57岁)以下群体的高管年龄与并购行为之间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对年龄与并购之间这种负相关系具有弱化作用。我们的实证结果与职业生涯关注影响高管投资决策的假说是一致的。本文将政治晋升话题的研究对象与范畴从政府官员拓展到企业层面,深化了官本位思维对经济微观层面影响的理论认知。
关键词:
职业生涯 政治晋升激励 CEO年龄 并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浩 刘春林
基于代理理论的研究框架,研究了高管晋升激励与并购支付决策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研究发现:高管晋升激励能够显著提高并购支付决策的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为更有可能选择风险较高的现金支付,而不是相对谨慎的股权支付;高管任期和产权性质能够负面调节高管晋升激励与现金支付之间的正向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世辉 刘琦 卿水娟
职位晋升带来的利益差距在激励高管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可能诱发高管自利性动机,带来激励负效应。基于此,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高管晋升激励对审计定价及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审计定价的提高源于审计投入的增加和风险溢价的收取。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在CEO变更频繁时更为明显,此时审计师会进一步收取风险溢价以增加审计费用;产权细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时,高管薪酬激励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差异显著;代理成本在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定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论不仅丰富了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师定价行为的文献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高管晋升激励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