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9)
- 2023(11210)
- 2022(9487)
- 2021(8725)
- 2020(7614)
- 2019(17779)
- 2018(17217)
- 2017(34111)
- 2016(18601)
- 2015(20705)
- 2014(20886)
- 2013(20863)
- 2012(19471)
- 2011(17579)
- 2010(18077)
- 2009(17174)
- 2008(17664)
- 2007(16203)
- 2006(14427)
- 2005(13246)
- 学科
- 济(82904)
- 经济(82799)
- 业(79940)
- 企(78581)
- 企业(78581)
- 管理(72520)
- 方法(38508)
- 财(30168)
- 数学(29896)
- 数学方法(29540)
- 业经(24615)
- 务(21974)
- 财务(21942)
- 财务管理(21913)
- 企业财务(20802)
- 农(20136)
- 中国(18926)
- 制(17780)
- 策(17311)
- 技术(16489)
- 贸(16179)
- 贸易(16170)
- 和(16014)
- 易(15759)
- 理论(15573)
- 划(14739)
- 地方(13775)
- 学(13537)
- 农业(12983)
- 体(12508)
- 机构
- 学院(273767)
- 大学(271272)
- 济(117814)
- 经济(115396)
- 管理(111354)
- 理学(94685)
- 理学院(93765)
- 管理学(92372)
- 管理学院(91832)
- 研究(88407)
- 中国(70095)
- 财(58857)
- 京(56676)
- 科学(50813)
- 财经(45496)
- 所(44865)
- 江(44205)
- 农(41599)
- 中心(41217)
- 经(40981)
- 研究所(39978)
- 业大(36834)
- 北京(35945)
- 经济学(35310)
- 州(34287)
- 财经大学(33256)
- 范(33026)
- 师范(32761)
- 农业(32504)
- 经济学院(31858)
- 基金
- 项目(170042)
- 科学(135298)
- 研究(126900)
- 基金(124357)
- 家(106524)
- 国家(105522)
- 科学基金(91831)
- 社会(80883)
- 社会科(76730)
- 社会科学(76705)
- 省(66628)
- 基金项目(64950)
- 自然(59031)
- 教育(58583)
- 自然科(57700)
- 自然科学(57678)
- 自然科学基金(56712)
- 划(55482)
- 编号(52331)
- 资助(51571)
- 成果(43111)
- 部(38635)
- 重点(37889)
- 创(36666)
- 发(36172)
- 课题(35559)
- 创新(34044)
- 教育部(33522)
- 业(33472)
- 性(33052)
- 期刊
- 济(135241)
- 经济(135241)
- 研究(81852)
- 中国(53184)
- 财(51021)
- 管理(46015)
- 学报(36869)
- 农(36498)
- 科学(36061)
- 大学(28413)
- 融(27547)
- 金融(27547)
- 教育(26750)
- 学学(26620)
- 技术(25965)
- 农业(23738)
- 财经(23436)
- 业经(22121)
- 经济研究(21360)
- 经(20193)
- 问题(17359)
- 技术经济(16320)
- 贸(15812)
- 业(14993)
- 财会(14858)
- 统计(13593)
- 现代(13387)
- 国际(13264)
- 商业(13159)
- 会计(12859)
共检索到420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萍 谌新民
在企业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固定情况下,内部薪酬差距对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有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中,而在中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中,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没有那么强烈。撇开国企资本规模和劳动力规模的优势,薪酬差距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也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是随着生产率分位数的提高而加强的。在不同情况下,薪酬差距对国企长期发展能力的影响迥异,薪酬差距的灵活调整能给企业带来更优的可持续增长和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国企薪酬差距 国企改革 企业激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玉德 张昉
本文以信息租金作为薪酬激励成本的替代变量,以2005-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政治动机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薪酬管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企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较低,并且受政治动机影响容易获得更多超额薪酬。用员工平均薪酬倍数来限定国企高管薪酬上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超额薪酬,但是政治动机弱化管制的效率。上述研究显示,"一刀切"实施酬管制只能作为现行体制下的权宜之计,明确国企高管身份以使隐性的激励成本和收益显性化,同时加强竞争性市场建设才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国企经理人激励不相容问题。
关键词:
薪酬管制 超额薪酬 信息租金 政治动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春雷 马林梅
薪酬管制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国企改革的一个特殊的制度背景,薪酬管制的有效性需要一个规范研究的理论解释。通过推演企业高管效用与企业支付之间的均衡模型,研究高管薪酬管制与外生监督力变化强度共同作用下的有效性,结果发现:薪酬管制的效果表现为高管控制权收益对薪酬的替代以及基于替代的企业业绩变化,而且薪酬管制的综合效果因监督力变化方向和强度的差异而不同;如果实施薪酬管制并忽视或减弱了监督力,那么高管控制权收益的增长和企业业绩的下降幅度都是最大的,从而解释了薪酬管制如何通过替代性传导机制导致高管腐败频发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薪酬管制与高管腐败和企业业绩下降是否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取决于监督力的变化方向和强...
关键词:
薪酬管制 控制权收益 在职消费 企业绩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丽华 王娟 陈龙
薪酬体系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必须了解本企业的员工持有什么样的公平观与接受何种分配律。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运营的国有企业,薪酬体系不是个简单的工资政策和工资发放的问题,它是企业的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运行情况的具体表现,它将决定一个企业能否保持持续发展与竞争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汉民 刘艳秋 康丽群
通过对中国企业高管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正向攀比和负向攀比与高管薪酬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业绩薪酬、激励性薪酬与正向攀比呈正相关关系,业绩薪酬与负向攀比也呈正相关关系。经理市场失灵、行业垄断是引发正向攀比行为的重要因素,从众心理是引发负向攀比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管薪酬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高管薪酬 攀比行为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海 张勉
本文以Mintzberg的五字组织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五字组合薪酬模式,即在一个组织中将员工分为五类,对不同类型的员工采用不同的薪酬制度,以使薪酬体系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本文还给出了一个应用案例。
关键词:
薪酬 薪酬模式 综合 案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成赖 王易
反贫困的优先次序:一个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世界银行研究顾问委员会鲍里斯·普雷斯科维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帕特劳斯·斯威坦尼茨本文试图提出一个确立反贫困的优先次序的理论框架和相应的社会支出政策,并以摩洛哥为例讨论其应用情况。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骋骋 冯金玲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民间借贷规制模型来分析需求弹性和行政执法成本对规制效率的影响。模型表明:在民间借贷缺乏需求弹性时,由于高昂的禁令规制成本,对政府而言更为合适的手段是将民间借贷采取合法化、并加以征税的规制政策。在我国,除了通过"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等机构创新来实现民间金融规范化以外,更主要地是打破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高度管控的体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使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邹菊方 谭庆华
政策性金融自从在我国正式运行以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更深入地把握政策性金融不同于一般商业性金融的特有功能,有必要对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内部机制进行细致分析。本文在对机制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对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内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由此提出了政策性金融功能机制研究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以进一步促进对政策性金融功能内部机制的深入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志勇 崔雪娟
近些年来录用研究生的用人单位对这些毕业生的能力提出诸多质疑,这引起了大学的反思。本研究从对中国研究生培养的政策文本入手,分析官方文件中规定的研究生需要培养的能力,基于对这些能力的编码分析以及研究者个人的反思和经验研究,建构出一个关于学术组织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的理论框架,认为学术能力涉及与学科、研究以及实践三个维度相关的能力。本文也指出,在开放的学术组织的环境中,诸如学术文化、学术职业、学术理念等许多因素会对研究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三个维度的学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能力 学术组织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雪松 孙博文
复合型、区域性大气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既存的强调单一目标污染物末端治理、区域大气污染属地治理以及公众参与机制匮乏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亟待完善。现阶段,治理大气污染应构建包括目标协同、政策协同、主体协同、区域协同、技术协同在内的五大协同机制。从具体策略来看,要调整大气污染物控制战略,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政策体系;完善大气污染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大气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惩罚和监督力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创新大气污染治理的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联峰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作为监测目标,确定了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执行情况。1998年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的贷款规模控制,央行宏观调控转为主要调控货币供应量,并灵活运用利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货币政策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新章 胡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上仅考虑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政策的适用性值得重新思考。当考虑了贸易因素时可通过采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对最优的竞争政策进行论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国内企业最优数量和在自由贸易背景下的全球最优企业数量是不尽相同的。采用“过于严格”竞争政策的国家会有相对全球最优企业数量更多的企业,这也意味着竞争政策的协调将减少该国的企业数量。在检验了存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内和国外竞争政策的战略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大国和小国对其他国家政策的反应机制完全不同。
关键词:
竞争政策 贸易自由化 跨国并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闫坤 鄢晓发
一、总需求结构与消费不足我国经济总需求的基本特征是低(居民)消费、高投资和高净出口。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判定经济是否动态无效率(消费不足与资本积累过度)的方法。(一)总需求结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金珊 叶托
全球层次上的公共政策实践早已超越了公共政策的传统分析范式。虽然全球公共事务层次的治理、全球公私伙伴关系等理论性的分析框架已相对成熟,但它们还存在不少缺陷。公共政策学科亟需突破其"国界"的局限性,构建一个关于全球公共政策的系统的分析框架。文章试图通过回应"为何提供全球公共政策"、"谁来提供全球公共政策"、"如何提供全球公共政策"三个问题做此尝试,并提出推动全球公共政策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三个问题:如何定位民族国家在全球公共政策中的角色?全球公共领域的结构如何影响全球公共政策网络的结构?如何认识政策过程理论的不足?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全球公共政策 全球公共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