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0)
2023(8639)
2022(7207)
2021(6530)
2020(5664)
2019(12574)
2018(12357)
2017(24594)
2016(13324)
2015(14941)
2014(15261)
2013(15157)
2012(14028)
2011(12323)
2010(12836)
2009(12572)
2008(13109)
2007(12008)
2006(10989)
2005(10497)
作者
(37454)
(31269)
(31004)
(29886)
(19996)
(14655)
(14220)
(11857)
(11834)
(11442)
(10749)
(10502)
(10357)
(9922)
(9852)
(9591)
(9304)
(9191)
(8827)
(8734)
(7841)
(7542)
(7468)
(7211)
(7154)
(7103)
(7011)
(6783)
(6211)
(6071)
学科
(74247)
企业(74247)
(71419)
管理(66150)
(59032)
经济(58897)
(28621)
方法(25031)
业经(21896)
(21815)
(21097)
财务(21068)
财务管理(21031)
企业财务(19973)
数学(17251)
数学方法(17065)
(15864)
技术(14575)
体制(14345)
中国(14104)
(13383)
(12830)
银行(12824)
(12642)
(12289)
(12267)
理论(12198)
企业经济(12179)
(12159)
(11350)
机构
学院(197755)
大学(195278)
(88156)
经济(86392)
管理(81698)
理学(68184)
理学院(67597)
管理学(66910)
管理学院(66520)
研究(60559)
中国(52992)
(49785)
(40441)
财经(37393)
(33569)
(32828)
科学(30731)
(29484)
中心(28919)
财经大学(27407)
经济学(27278)
北京(25842)
(25406)
研究所(25214)
商学(24490)
经济学院(24490)
商学院(24290)
(22035)
(21973)
业大(21482)
基金
项目(116346)
科学(94274)
研究(89354)
基金(87133)
(72943)
国家(72232)
科学基金(64646)
社会(60106)
社会科(57024)
社会科学(57009)
基金项目(45336)
(44887)
教育(40803)
自然(39844)
自然科(38972)
自然科学(38963)
自然科学基金(38361)
(36447)
资助(35634)
编号(35344)
成果(30023)
(29510)
(27086)
(25980)
重点(25643)
国家社会(25024)
(24817)
(24584)
课题(24463)
教育部(24436)
期刊
(108505)
经济(108505)
研究(64216)
(45823)
中国(41339)
管理(39256)
(25826)
金融(25826)
科学(23337)
学报(21781)
财经(20377)
(20234)
技术(18659)
大学(18273)
(17552)
学学(17342)
业经(16954)
教育(16923)
经济研究(16515)
问题(13622)
财会(13595)
农业(12410)
会计(12219)
技术经济(11783)
(11559)
经济管理(10713)
现代(10446)
(10149)
国际(9857)
理论(9785)
共检索到320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济广  刘倬  
董事长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我国政府对其激励与监督机制存在很多问题。在任职方面,选拔任用机制缺乏竞争性与决策机制的严谨性,应通过相关改革给予维持国有企业董事长足够的动力和压力。在物质激励方面,存在董事层薪酬自定机制、薪酬过高和有奖无罚问题,应由监管机构进行直接薪酬管理,对董事长实行准公务员薪酬制,建立董事的民事赔偿责任和经济处罚制度。在监督制约方面,存在监事会虚置、股东(大)会走过场等问题,应通过改革实现监管机构科学而严密的监管,让全民所有者切实掌握监督权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济广  刘倬  
董事长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我国政府对其激励与监督机制存在很多问题。在任职方面,选拔任用机制缺乏竞争性与决策机制的严谨性,应通过相关改革给予维持国有企业董事长足够的动力和压力。在物质激励方面,存在董事层薪酬自定机制、薪酬过高和有奖无罚问题,应由监管机构进行直接薪酬管理,对董事长实行准公务员薪酬制,建立董事的民事赔偿责任和经济处罚制度。在监督制约方面,存在监事会虚置、股东(大)会走过场等问题,应通过改革实现监管机构科学而严密的监管,让全民所有者切实掌握监督权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钢  李随成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的独立董事监督机制现状以及失效的原因,并对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五个基本假设,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次级委员会设置是影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内部监督是否有效的因素,并且呈正相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磊   陈镜西   苏春   李先洪  
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超额聘任独立董事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超额聘任独立董事对企业环保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验证了超额聘任独立董事属于一种“监督机制”;超额聘任独立董事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和大股东掏空行为来促进企业进行环保投资;在重污染行业、两职合一以及独立董事薪酬较低的企业中,超额聘任独立董事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缪艳娟  
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法律规范对监事会职权等的规定本身存在诸多缺陷,是导致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 的重要制度原因。在当前董事会仍为大股东或内部董事控制的情况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不仅难以发挥预期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与监事会功能的交叉、机构重叠,为此建议借鉴德国监事会成功的经验,重整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德胜   徐建  
由于行政任免体制,国有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权力显著高于其他董事和高管,二者之间的领导权结构是高管团队中最重要的权力关系。本文结合代理理论、高阶理论和权力循环理论,考察了国有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的领导权结构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基于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所有权和薪酬、职位、职业经历和专业技能、社会和政治声望及荣誉等个人特征构建了度量二者权力的基础指标,构建了总经理与董事长之间的相对权力变量。研究发现:(1)历史绩效调节了总经理—董事长相对权力与战略变革之间的关系:当绩效较差时,总经理—董事长相对权力与战略变革规模正相关;当绩效较好时,总经理—董事长相对权力与战略变革规模负相关。(2)高管团队变更是总经理—董事长相对权力影响战略变革的一个渠道。(3)异质性分析表明,历史绩效的调节作用主要发生在环境不确定性较低和环境丰裕度较高的情境下。本文丰富了国有企业领导权结构方面的研究,对国有企业领导人选聘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董事会无法对董事长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形下,高管团队权力排名第二的总经理可以自下而上监督董事长;上级部门应选聘拥有足够职业经历、专业技能、声望的总经理来制衡董事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二明  张晗  
董事会的监督机制———领导权结构、董事会构成和董事会持股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不是孤立的,不同的监督机制的组合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不同的绩效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督机制之间的相互替代。公司绩效依赖于一系列董事会监督机制在维护公司整体利益问题上的效率性,而不是依赖于任何单一的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秀云  
本文以2013年受到证监会惩罚的8家财务造假上市公司(含拟上市)为基础研究样本,探析我国上市公司外部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自发监督方即新闻媒体和证券维权律师对上市公司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在法定监督中,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证券交易所和证券服务机构的法定监督责任执行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的内涵也正在发生着变革。目前,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会计监督的意义,重新看待和分析会计监督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公共预算,是财政理论和财政实际工作的结合点。公共预算制度,是公共财政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公共预算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于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对于提高公共预算的绩效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公共部门自身和社会各界正在越来越多地对公共预算投以关注的目光,这恰恰反映了公共顶算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关键地位,也体现着监督机制对公共预算程序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晓瑜  
记者:吴董事长,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内部审计》的采访。我们知道,能源行业既关系国家的经济命脉,又与万家灯火、袅袅炊烟息息相关。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浙能集团的基本情况。吴国潮:浙能集团成立于2001年2月,以原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和浙江省煤炭集团公司为基础组建而成。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浙能集团坚持"发展能源为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玉洁  
以1999-201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法研究董事会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监督收益、利益冲突和建议收益正相关,与监督成本负相关;监督职能和建议职能对董事会规模的解释程度不存在差异,但建议职能对董事会规模变动的解释程度更高,上市公司主要出于对建议职能的需求调整董事会规模。本文最后指出不存在适合所有公司的最优的董事会规模,监管机构若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作出硬性规定,则可能使上市公司偏离最优董事会规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为宾  周建  
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备受管理学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已有研究所采用的结构性特征视角,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推论跳跃",使得关于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经验证据比较混乱甚至相互冲突,严重减低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超越结构特征的边界,从董事会资本概念出发,探究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其作用机制在于监督效应和资源效应。其中,董事会资本的资源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关键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为宾  周建  
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备受管理学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已有研究所采用的结构性特征视角,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推论跳跃",使得关于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经验证据比较混乱甚至相互冲突,严重减低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超越结构特征的边界,从董事会资本概念出发,探究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其作用机制在于监督效应和资源效应。其中,董事会资本的资源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关键在于资源效应。上述研究结论为董事会治理有效性问题提供了解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治理领域争论的焦点问题——董事会究竟发挥何种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焰  秦义虎  
以2006—2009年媒体负面报道过的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了媒体监督对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独立董事声誉机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本文发现,媒体负面报道量和独立董事的辞职概率显著正相关,而且影响力越大的媒体对独立董事辞职概率的影响越大。这说明媒体报道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媒体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证明,媒体报道之后,越重视自己声誉的独立董事辞职的概率越大,说明就独立董事这一群体而言,声誉机制可以发挥很好的治理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