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4)
2023(5687)
2022(4533)
2021(4099)
2020(3405)
2019(7725)
2018(7442)
2017(13899)
2016(7738)
2015(8929)
2014(9323)
2013(9065)
2012(8026)
2011(6983)
2010(7190)
2009(6848)
2008(7361)
2007(6844)
2006(6084)
2005(5705)
作者
(22022)
(18371)
(17863)
(17081)
(11680)
(8685)
(8387)
(6965)
(6902)
(6759)
(6218)
(6138)
(6058)
(5863)
(5613)
(5494)
(5473)
(5392)
(5340)
(5064)
(4455)
(4434)
(4391)
(4287)
(4271)
(4215)
(3981)
(3902)
(3673)
(3613)
学科
(65198)
企业(65198)
(57585)
管理(47497)
(32950)
经济(32881)
(21266)
业经(17751)
(17516)
财务(17504)
财务管理(17483)
企业财务(16591)
方法(15126)
技术(12373)
企业经济(11790)
理论(11077)
(10110)
经营(9937)
(9924)
(9510)
技术管理(9461)
(9321)
决策(8239)
数学(7788)
数学方法(7711)
计划(7604)
(7584)
经济理论(7481)
体制(6913)
中国(6178)
机构
学院(117871)
大学(111003)
管理(50374)
(46417)
经济(45400)
理学(42092)
理学院(41751)
管理学(41358)
管理学院(41116)
研究(28606)
(26762)
中国(25806)
(22765)
(20746)
财经(20468)
(18246)
(16370)
商学(15960)
商学院(15824)
科学(15277)
财经大学(14786)
北京(14353)
中心(13892)
(13736)
经济学(13427)
技术(13049)
职业(12454)
经济管理(12196)
公司(12185)
(12106)
基金
项目(66206)
科学(53253)
研究(52469)
基金(47624)
(39234)
国家(38721)
科学基金(35728)
社会(33246)
社会科(31387)
社会科学(31376)
(27628)
基金项目(24864)
教育(24720)
自然(22697)
编号(22559)
自然科(22225)
自然科学(22219)
自然科学基金(21902)
(21277)
资助(19247)
成果(17942)
(17432)
(16147)
项目编号(15247)
课题(15190)
(15102)
创新(14731)
(14647)
(14414)
重点(14128)
期刊
(60238)
经济(60238)
研究(34092)
(28189)
管理(26310)
中国(23955)
技术(14137)
教育(13470)
科学(12667)
学报(11228)
财会(11170)
财经(10999)
业经(10830)
(10203)
金融(10203)
(9532)
大学(9328)
学学(8710)
会计(8615)
经济研究(8510)
技术经济(8072)
通讯(7952)
会通(7932)
(7904)
现代(7118)
问题(6689)
商业(6521)
经济管理(6468)
(6049)
(5807)
共检索到185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林裕宏  
当前上缴的国企红利大部分流向国企内部形成体制内循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于保障民生。制约国企红利扩大民生分配比例的因素主要有:民生分红比例的提高不仅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国企经营利润最大化,而且不具备实现的制度安排。实现国企红利分配的民生导向,需要在完善国企红利分配制度安排的基础上优化国企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增强国企的盈利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裕宏  
2007年,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发布实施《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文中简称《暂行办法),结束了国有企业只纳税不向上缴利润的历史。然而,上缴的国企红利大部分流向国企内部,形成体制内循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于保障民生。显然,国企红利分配只在必要时流向民生领域的制度安排亟待改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林裕宏  
目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不断完善,国企利润征缴的主体范围逐步扩大,征缴的红利比例日益提高,但如何实现国企红利的合理再分配、平衡国企红利用于自我发展和保障民生的比例,仍然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国企红利流向民生领域已成为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国企红利分配失衡(一)国企红利大部分流向国企内部,形成体制内循环。据财政部预算报告显示,2011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为769.54亿元,主要用于国有经济和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裕宏  
一、完善国企红利分配的制度安排。根据新制度学理论,制度变迁过程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即由于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会使得制度变迁在朝着既定方向的发展过程中自我强化。有鉴于此,国企红利分配的制度完善应朝着有利于扩大民生分配比例的方向。首先,明确规定国企红利用于民生的比例。国企红利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国企红利应该为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道忠  
近年来,民生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财政改革的"民生"色彩愈加凸显。尽管如此,民生领域的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要促使民生不断改善,具体要求在财政决策上以民生为导向,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增强民生之安全感;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较好地解决民生之源;建立充分反映民意的利益表达机制,真正了解民生之需求;规范权力运作机制,为财政关注民生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之间在民生事务方面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阎达五  耿建新  
我国企业集团利益分配探讨阎达五,耿建新组建企业集团,发挥其群体优势和规模效益,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认为,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合理进行企业集团的利益分配,处理好利益分配过程中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拟从保证企业集团顺利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淑颖  
本文利用现代企业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国有大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隐性福利"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大型国企隐性福利的形成既受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外在因素的制约,也受各种内在因素的影响。作为方法论选择,本文认为建立合理的风险审计模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风险审计的自觉性和可行性,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宏观治理,当是避免国企隐性福利滋生的首要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新疆兵团分行课题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司金銮  
本世纪初 ,我国国企内部审计面临改革和发展的挑战 ,其重心将转移到促进国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上 ;其方法需要更新 ;其责任更加复杂化。为此 ,我国国企内部审计必须创新。其具体途径包括 ::( 1)加强国企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 2 )加强对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指导和管理 ;( 3)国企内部审计的重点应从经济监督转向管理审计 ;( 4 )改进审计方式 ;( 5 )加强对国企内部审计创新的理论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康文军  
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自然人股东可能存在获取红利的情况,由于目前税收法规存在着模糊和不清晰之处,不同地区的自然人股东上交个人所得税情形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两家已上市公司案例的详细分析,提出相关税收法规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任佳  
当前广西各级财政部门正在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提出的打造"发展财政、民生财政、和谐财政、绩效财政、透明财政"的要求,大力加强民生财政建设。要打造民生财政,既需要不断增加财政对民生的投入,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民生投入机制。本文拟对此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明义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一个显著的亮点,就是从民生角度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倡导文明健康的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丽玲  
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实行按劳分配,当前一些教材中普遍用多因素并列来解释。既有劳动力方面的(如还存在劳动差别)、又有上层建筑(如思想觉悟)、所有制方面的(如说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分配上的实现)。我认为欠妥。本文想从所有制与分配的联系中探讨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洪涛  
一、传统预算管理体系的缺陷(一)传统预算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发展需求传统预算管理一般由企业经营预算、企业财务预算、长期资本投资预算组成。该预算管理体系的流程可以归纳为企业根据年度经营目标或者预测的企业利润为基础,结合市场成本编制经营预算和长期投资预算,在编制经营预算时,企业以市场份额为基础,根据市场预测销售数量进行预算制定,长期投资预算则是在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成本、设备折旧等基础之上进行初步编制,结合经营预算和长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