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3)
- 2023(14829)
- 2022(12430)
- 2021(11265)
- 2020(9660)
- 2019(21307)
- 2018(20974)
- 2017(40626)
- 2016(21910)
- 2015(23605)
- 2014(22739)
- 2013(22439)
- 2012(20167)
- 2011(17992)
- 2010(18141)
- 2009(17365)
- 2008(17576)
- 2007(16044)
- 2006(14097)
- 2005(12904)
- 学科
- 业(94641)
- 济(90800)
- 经济(90658)
- 企(86511)
- 企业(86511)
- 管理(85155)
- 方法(39017)
- 财(35462)
- 业经(31129)
- 数学(30347)
- 数学方法(30126)
- 农(28854)
- 务(24356)
- 财务(24338)
- 财务管理(24305)
- 制(23717)
- 企业财务(23151)
- 中国(22136)
- 技术(21250)
- 农业(20579)
- 体(17339)
- 划(17118)
- 策(16183)
- 贸(16107)
- 贸易(16097)
- 理论(15760)
- 易(15675)
- 银(15061)
- 体制(15046)
- 银行(15022)
- 机构
- 学院(310191)
- 大学(306086)
- 济(134942)
- 经济(132626)
- 管理(126476)
- 理学(109168)
- 理学院(108162)
- 管理学(106841)
- 管理学院(106256)
- 研究(97433)
- 中国(77513)
- 财(68283)
- 京(62150)
- 科学(56178)
- 农(54522)
- 财经(53063)
- 经(48313)
- 所(47990)
- 江(47438)
- 业大(45709)
- 中心(44616)
- 研究所(42821)
- 农业(42802)
- 经济学(41460)
- 财经大学(39344)
- 北京(38282)
- 经济学院(37585)
- 商学(36742)
- 州(36437)
- 商学院(36430)
- 基金
- 项目(203997)
- 科学(163179)
- 基金(151934)
- 研究(147632)
- 家(132369)
- 国家(131204)
- 科学基金(114655)
- 社会(98574)
- 社会科(93699)
- 社会科学(93675)
- 基金项目(80687)
- 省(80108)
- 自然(73861)
- 自然科(72279)
- 自然科学(72256)
- 自然科学基金(71116)
- 教育(66220)
- 划(65944)
- 资助(60454)
- 编号(56368)
- 创(48861)
- 部(45554)
- 重点(45433)
- 创新(44773)
- 业(44556)
- 成果(44164)
- 制(43643)
- 发(42831)
- 国家社会(41791)
- 教育部(39700)
- 期刊
- 济(151786)
- 经济(151786)
- 研究(90916)
- 中国(60938)
- 财(58646)
- 管理(53443)
- 农(50629)
- 学报(46290)
- 科学(44003)
- 大学(36215)
- 学学(34946)
- 农业(33856)
- 融(31273)
- 金融(31273)
- 财经(27555)
- 技术(26530)
- 业经(26110)
- 经济研究(24620)
- 教育(23999)
- 经(23752)
- 业(20707)
- 问题(19800)
- 技术经济(17796)
- 财会(16469)
- 贸(16084)
- 科技(15604)
- 现代(15483)
- 商业(15328)
- 版(14695)
- 世界(14642)
共检索到46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为宾 周莉莉 陈梦媛
探讨混合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非国有股权比例对于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混合所有权方式对国有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外资+国有以及外资+民营+国有的混合所有权结构对企业创新投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而混合股权结构中只有民营股东时,非国有股权比例与企业创新投资水平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政府干预效应,代理效应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主导机制,即经理人观对国企创新问题的解释力更强。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创新投资 政府干预 代理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建 许为宾
本文检验了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差异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率,以及具体影响这一重要经济后果的路径。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治理水平改善能够对民营企业生产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核心机制在于市场效应和代理成本效应。其中,市场效应占主导地位,政府治理水平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关键在于市场效应。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水平影响了企业产出对资本投入和中间投入的敏感性。其中政府治理的市场效应主要影响产出对资本投入和中间投入的敏感性,而代理成本效应主要影响产出对中间投入的敏感性。
关键词:
政府治理 生产率 市场效应 代理成本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浩 吴海军 张杰
用地成本增加能否倒逼制造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对政府在“十四五”阶段合理推进中国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制造业创新结构差异研究用地成本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主要发现:第一,用地成本增加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存在U型影响;第二,企业创新结构和创新要素的联动变化是用地成本U型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第三,在中国东部、城市群等用地高成本区域,用地成本增加对企业创新存在促进效应,而在中西部、非城市群等用地低成本区域,用地成本增加对企业创新存在抑制效应。建议政府制定适宜的创新政策优化企业创新结构并配合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共同推动制造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明 张可欣
实体企业配置金融资产不断增长,企业创新投资必然发生相应变化。运用2012-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依据金融资产持有时间长短,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分为流动性和非流动性两大类。实证研究不同种类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对实体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效应,并基于产权性质和技术属性做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流动性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创新投资没有产生显著的"蓄水池"效应,而持有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对创新投资则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其中,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挤出"效应更强。公司治理上的差异是影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弱化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对创新投资"挤出"效应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为宾 周建
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备受管理学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已有研究所采用的结构性特征视角,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推论跳跃",使得关于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经验证据比较混乱甚至相互冲突,严重减低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超越结构特征的边界,从董事会资本概念出发,探究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其作用机制在于监督效应和资源效应。其中,董事会资本的资源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关键在
关键词:
董事会资本 投资效率 监督效应 资源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为宾 周建
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备受管理学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已有研究所采用的结构性特征视角,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推论跳跃",使得关于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经验证据比较混乱甚至相互冲突,严重减低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超越结构特征的边界,从董事会资本概念出发,探究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其作用机制在于监督效应和资源效应。其中,董事会资本的资源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关键在于资源效应。上述研究结论为董事会治理有效性问题提供了解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治理领域争论的焦点问题——董事会究竟发挥何种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董事会资本 投资效率 监督效应 资源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建华 冉晨欣
科技衍生企业从创生起就因与母体科研组织的关联关系而具有先天的创新优势。然而,随着规模壮大、外来资本进入,我国科技衍生企业的创新优势并未凸显,甚至不断曝出标杆企业陷入破产危机的案例,其中公司治理问题导致创新不足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为此,以我国189家上市科技衍生企业为样本,探讨公司治理中股权集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创新投入和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代表企业创新,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代表企业股权集中度,运用Stata 15.0软件工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与企业创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创新投入具有规模效应而非存在“硅谷悖论”现象,表明决策权力相对集中更有利于我国科技衍生企业创新;母体关联关系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但仍主要停留在创新投入层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涌 王坤 张影 谢磊
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短期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抑制企业长期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水平;高管股权激励和政府补助均对金融科技的创新投资驱动效应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金融科技对于创新投资的驱动效应更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飞鹏 霍文希
产业政策滋生了大量的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激起了创新泡沫。如何有效施策引导高质量创新成为政府面临的难题。从企业“迎合式创新”的假设出发,构建了一个嵌入地方政府税收治理行为的理论模型,发现提升税收治理能力能减少企业低质量创新产出。以“金税三期”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数字化治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能显著抑制企业策略性创新,但对实质性创新无明显影响,从而有效挤出了创新泡沫,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对创新禀赋较高、委托代理问题较严重、透明度较低、处在成长期或营商环境较好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佳。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通过增加企业预期面临的涉税风险和强化企业内部管控能力,实现企业创新的去泡沫化,发挥了“良性引导式”的治理效应,而非通过挤占现金流或收紧融资约束产生“增负挤出式”的阻滞效应。研究结论对中国未来培育高质量研发创新企业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剑兵 朱芳芳
本文选取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CTO持股和CEO-CTO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CTO持股比例越高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CEO-CTO薪酬差距促进CTO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促使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CTO持股与CTO晋升存在着替代效应,晋升比持股所产生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CTO持股的激励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晓燕 徐崇波
本文以卡斯-库普曼斯-拉姆齐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动态分析了政府投资、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狭义货币供应量对民间投资的影响,并利用1990-2014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显著性影响。大规模、长时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对民间投资产生短期的挤入效应和长期的挤出效应。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以创新为驱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民间投资走上持续、快速、健康、稳步之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毛宁 杨运杰 尹志锋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日益普遍,但是关于哪种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才能“合得来、混得好”,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创新这一问题,现有研究对此尚未得出一致结论。本文利用第十四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既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引入国有资本的“双向混改”路径较仅选择“单向混改”路径更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民营企业选择“双向混改”路径较“单向混改”路径,能更好地促进不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资源协同,有效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税费成本,使民营企业获取更多的政府补贴资源,进而减少创新成本,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双向混改”对认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理念的民营企业和设立党组织的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双向混改”路径不仅会提高民营企业自身创新水平,而且对社会创新会产生正的外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选择的相关研究,而且为实现“两个毫不动摇”的发展理念,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平 梁琼芬
本文以我国2009~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战略性金融投资和投机性金融投资为中介变量,建立并利用单步多重中介模型分析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中介效应。实证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挤入”作用,战略性金融投资和投机性金融投资在其中承担重要中介渠道,且战略性金融投资比投机性金融投资中介作用更强;政府补助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战略性金融投资对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产出间作用起遮掩效应;政府补助在中介模型下对不同规模企业作用差异显著。本文为政府补助发放后在企业内部通过不同类别金融投资配置渠道作用于企业创新投资的微观机制研究提供经验证据,并对政府创新鼓励政策和补助发放对象选择有一定参考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刚 宋夏云
本文考察了政府创新鼓励措施对企业创新投入价值性的影响及其制度基础。研究表明,创新投入能够增加企业价值,但政府补助对创新投入价值相关性的显著正向作用仅表现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以2009年初实施的涉及企业研发的税改为外生事件,研究发现税改后企业创新投入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且这一改善不受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该文从企业创新融资角度,研究了政府补助与政府税收减免两项干预企业创新活动的机制对创新投入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政策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孔凡萍 尹翀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收政府工业研发投入和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内部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激励效应,对企业新产品收入分别具有综合和间接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具有关键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