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4)
2023(11890)
2022(9846)
2021(9249)
2020(7910)
2019(18052)
2018(17388)
2017(34574)
2016(18143)
2015(19771)
2014(19340)
2013(18702)
2012(16459)
2011(14059)
2010(13755)
2009(12648)
2008(12742)
2007(10809)
2006(9071)
2005(8061)
作者
(46329)
(38484)
(38456)
(36486)
(24682)
(18349)
(17508)
(15021)
(14655)
(13529)
(13150)
(12845)
(12165)
(11924)
(11866)
(11793)
(11703)
(11278)
(11158)
(10985)
(9366)
(9209)
(9138)
(8872)
(8572)
(8560)
(8551)
(8162)
(7471)
(7416)
学科
(87871)
企业(87871)
(85847)
管理(76929)
(76871)
经济(76783)
方法(42289)
数学(34140)
数学方法(33778)
(33734)
(27948)
财务(27916)
财务管理(27882)
企业财务(26734)
业经(24221)
(16769)
技术(16249)
(14972)
中国(14820)
(14770)
(14325)
理论(13833)
(13818)
企业经济(12909)
(12824)
经营(12520)
体制(12165)
(12140)
贸易(12132)
(11894)
机构
学院(249728)
大学(246529)
管理(111290)
(107162)
经济(105463)
理学(97475)
理学院(96699)
管理学(95484)
管理学院(94996)
研究(66590)
中国(54067)
(53565)
(47971)
财经(43859)
(40097)
科学(35773)
(35033)
经济学(33310)
财经大学(33135)
中心(32700)
商学(32463)
商学院(32194)
业大(30886)
经济学院(30365)
(29228)
北京(28825)
经济管理(28676)
(27551)
(26925)
(26252)
基金
项目(171005)
科学(139945)
基金(130869)
研究(126287)
(111294)
国家(110349)
科学基金(100158)
社会(85285)
社会科(81207)
社会科学(81185)
基金项目(69853)
(65439)
自然(65160)
自然科(63863)
自然科学(63851)
自然科学基金(62811)
教育(58788)
(54184)
资助(52339)
编号(49509)
(39433)
(38075)
重点(37550)
成果(37507)
国家社会(36135)
教育部(35600)
创新(35427)
人文(35282)
(34481)
(34404)
期刊
(110369)
经济(110369)
研究(66150)
(49505)
管理(46985)
中国(36034)
科学(31144)
学报(29386)
大学(24811)
技术(24191)
学学(24024)
财经(22753)
(21588)
(21559)
金融(21559)
(19518)
业经(18434)
经济研究(17893)
财会(17409)
教育(16404)
技术经济(14419)
农业(14400)
问题(14159)
会计(14134)
现代(12295)
商业(12108)
统计(11670)
通讯(11644)
会通(11616)
(11527)
共检索到344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秦海林  段曙彩  
在国企混改中,上市公司的"一毛不拔"还会依然如故吗?本文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在理论方面,运用代理成本理论、"结果假说"和"替代假说"来分析其内在机制;在实证方面,利用我国A股2010-2019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其一,国企混改提升了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符合"结果假说"理论;其二,该正向促进效应在地方国企、竞争性国企中更为显著;其三,国企混改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作用于现金股利。因此,在国企混改的进程中要顺势而为,利用现金股利政策来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力  项露菁  
本文利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2007—2012年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控制公司规模、盈利性、成长性、杠杆水平和生命周期等公司特征变量的情况下,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样本公司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现金股利分配力度有显著的影响,而管理层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相应的政策建议是: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中小投资者保护,限制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推进优先股制度的实施,加强管理层持股激励,培育发展机构投资者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晓玫  罗鹏  
本文利用1991—2011年的中长期信贷/GDP面板数据,运用IV-2SLS方法考察了商业银行中长期信贷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长期信贷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U型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由地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共同作用造成;中长期信贷对规模效率影响的门槛值小于中长期信贷对技术进步影响的门槛值。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为了增强银行信贷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应该加大中长期信贷在信贷总额中的比重,提高对民营企业信贷资金投放比例,利用中长期信贷资金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资约束,引进并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而达到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志典  李宜训  
本文建立"公司治理-现金股利-公司价值"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公司治理水平对公司价值与现金股利的影响,并分析现金股利在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发现,良善的公司治理可以提升公司价值与现金股利,而且现金股利在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本文也发现,融资限制高的公司,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价值的效应更为明显,说明了对融资限制高的公司而言,良善的公司治理更能向市场传递正面的信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志典  李宜训  
本文建立"公司治理-现金股利-公司价值"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公司治理水平对公司价值与现金股利的影响,并分析现金股利在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发现,良善的公司治理可以提升公司价值与现金股利,而且现金股利在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本文也发现,融资限制高的公司,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价值的效应更为明显,说明了对融资限制高的公司而言,良善的公司治理更能向市场传递正面的信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晓红  姜百灵  张雪  
文章以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2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有显著影响;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当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两因素共同作用于过度投资时,派发现金股利能显著地影响过度投资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国柳  黄景贵  蒋顺才  李伟铭  
文章以2004-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理论视角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分配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倾向于现金股利分配,但这种情况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有所改变;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以及独立董事人数等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无关。同时,股改哑变量、盈利能力、成长性、偿债能力、公司规模与现金股利分配的关系可以用代理理论加以解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志军  
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样本,本文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考察了异质机构的公司治理功能,检验了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对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效应也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独立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信元  陈冬华  时旭  
本文从佛山照明的高额现金股利入手,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高额现金股利并没有提高公司的价值,主要原因在于现金股利可能是大股东转移资金的工具,并没有反映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与愿望。本案例研究的发现可以帮助未来的大样本实证研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重新思考我国现金股利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战篪  
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模式可以划分为单一大股东控制型,多股东共同控制型与管理层控制型、本文对客车行业三家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表明:在上述治理结构模式下,其分红动机出于“利益输送”、“政策驱动”以及“为管理层收购筹集资金”;在上述动机下,股利发放并不能提升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会导致流通股价格的下跌,因此现金股利的政府规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背景下是无效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玉荣  周坤鹏  唐吉洪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以主成分分析法权衡公司治理水平,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相较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且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越高,其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越高;风险投资对现金股利的作用是通过改善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实现的,风险投资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治理改善越明显,进而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其表现为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彦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文章通过分析格盟国际内部治理和法人治理结构,探讨解除国企混改中的障碍,打造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司治理模式,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国柳  李伟铭  张长海  蒋顺才  
以2004~2007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LOGISTIC回归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决策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呈现增多的趋势,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以及董事会人数越多,公司越倾向于现金股利分配,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同时,企业成长性强的公司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而现金流量好的公司往往不发放股票股利,企业规模与股票分配决策无关。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陆贤伟  王建琼  
代理冲突和外部融资约束同时制约着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本文研究代理冲突与外部融资约束相互制衡时,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代理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迫于股东的压力而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当上市公司同时面临代理问题和外部融资约束时,公司治理较好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银国  焦健  张琛  
过度投资广泛存在于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尤其突出。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6-2013年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在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股利政策、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结果验证了Jensen的自由现金流假说。可以通过发放现金股利来抑制由自由现金流引起的过度投资行为,但增加了该行为的不确定性。公司治理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均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两者结合使用则能增强这种抑制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