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3)
- 2023(7370)
- 2022(5887)
- 2021(5503)
- 2020(4635)
- 2019(10566)
- 2018(10331)
- 2017(19367)
- 2016(10756)
- 2015(11732)
- 2014(11835)
- 2013(11516)
- 2012(10299)
- 2011(9176)
- 2010(9633)
- 2009(9604)
- 2008(10323)
- 2007(9289)
- 2006(8698)
- 2005(8271)
- 学科
- 企(70470)
- 企业(70470)
- 业(64122)
- 管理(56522)
- 济(48775)
- 经济(48692)
- 财(24785)
- 方法(21091)
- 业经(20234)
- 务(19331)
- 财务(19321)
- 财务管理(19304)
- 企业财务(18438)
- 制(16586)
- 技术(14083)
- 体(14042)
- 数学(13105)
- 数学方法(13023)
- 理论(12836)
- 体制(12822)
- 企业经济(12300)
- 划(11624)
- 和(11523)
- 策(11364)
- 中国(11096)
- 技术管理(10777)
- 经营(10700)
- 决策(8879)
- 计划(8465)
- 经济理论(8223)
- 机构
- 学院(163998)
- 大学(162734)
- 济(71157)
- 经济(69926)
- 管理(67800)
- 理学(57244)
- 理学院(56725)
- 管理学(56246)
- 管理学院(55883)
- 研究(49547)
- 中国(40110)
- 财(39636)
- 京(33383)
- 财经(30309)
- 经(27300)
- 江(26906)
- 科学(25625)
- 所(23875)
- 经济学(22177)
- 财经大学(22167)
- 中心(21328)
- 北京(21129)
- 商学(20971)
- 研究所(20825)
- 州(20804)
- 商学院(20793)
- 范(19889)
- 经济学院(19837)
- 师范(19746)
- 院(17828)
- 基金
- 项目(95691)
- 科学(78137)
- 研究(74168)
- 基金(71519)
- 家(60108)
- 国家(59496)
- 科学基金(53576)
- 社会(50312)
- 社会科(47752)
- 社会科学(47734)
- 基金项目(36933)
- 省(36914)
- 教育(34501)
- 自然(32358)
- 自然科(31666)
- 自然科学(31658)
- 自然科学基金(31213)
- 划(29961)
- 编号(29186)
- 资助(28393)
- 成果(24973)
- 部(22097)
- 创(21818)
- 重点(21344)
- 业(21271)
- 国家社会(21140)
- 制(21019)
- 课题(20253)
- 创新(20239)
- 性(20223)
共检索到258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鹏飞
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激励或利润激励对提高企业效率发挥作用 ,而超产权论进一步阐明了激励机制只有在竞争条件下才能产生影响 ,对我国上市公司效益的实证分析支持这一命题 ,目前我国的股份制改制并没有促进企业效益真正好转。企业改革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界定产权归属是基础 ;治理结构须与股权结构相兼容 ;市场竞争的完备性是企业效益真正好转的前提。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鹏 韩东平
人类行为的基本事实表明,市场经济的本质并不是竞争,而是在有效的产权保护条件下的自愿交易,这必然内在地要求明晰的产权,交易的自愿性和产权具有统一性和绝对性。以此为基础,国企改革不仅仅是为了单纯提高企业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整个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据此,应遵循系统化的思路解决国企问题,而"超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片面的。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国企改革 超产权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增基 张宗益 秦奋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产权私有化与市场竞争理论的缺陷,认为超产权论对国有企业改革有较好的解 释说服力,并根据该理论,提出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产权私有化 市场竞争 超产权论 国企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锦
产权改革论和竞争环境论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两种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这两种理论分别从内部产权激励和外部竞争激励角度提出一系列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率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进入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阶段,一种新的国有企业理论——"政策工具论"正在逐步形成。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有企业是政府的一种公共政策工具。从这一视角出发,政策工具论不仅能够解释国有企业的最优化(国企改革)问题,也能够解释国有企业的存在性问题,因此是一种比较完整的国有企业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云力 李福纯
产权切换并非国企实现扭亏增盈的契机 ,产权改革过程中的非规范性以及附随的非理性行为 ,使得“产权效应”依附于沉重的磨擦成本 ,而且表现出时间上的滞后性。所以 ,国企改革的核心在于产权机制与竞争机制的协同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小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孟亮
超产权论在传统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国有银行遵循"先竞争后产权"的改革逻辑,这是对超产权论的灵活运用,目前我国国有银行进入产权改革阶段,国有银行上市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在金融开放的形势下,应该将重点放在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培育真正的金融企业家等方面,同时继续增强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创造条件放宽对民营银行的限制。
关键词:
国有银行 超产权论 金融开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于军威
产权论与超产权论的争论焦点在于哪个才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根本道路。本文认为产权不清,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是造成国企无效治理的主要根源。在产权被清晰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相互追逐将能够实现治理机制在根本上的转变,因此产权改革应是国企下步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必然归宿。超产权论是产权论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产权 竞争 剩余索取权 控制权 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军威
产权论与超产权论的争论焦点在于谁才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根本道路。作者认为 ,产权不清 ,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是造成国企无效治理的主要根源。在产权被清晰界定的基础上 ,通过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相互追逐将能够实现治理机制在根本上的转变 ,因此 ,产权改革应是国企下一步改革主要方向和必然归宿。超产权论是产权论的重要补充 ,市场竞争是产权改革必要的外在环境 ,但不能将市场竞争看成是一条与产权改革殊途同归的道路 ,市场竞争对治理的改善和绩效的提高仍要通过产权改革来发挥作用。
关键词:
产权 竞争 剩余索取权 控制权 治理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戎
一、引言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整。经过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执行的“放权让利”到“承包制”,跨入90年代,国家开始围绕“制度创新”作文章,试图使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选择了100户国有企业、18个城市、56个企业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泽华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方案主要有三种,或侧重于产权,或侧重于治理结构等,而正确的思路应当是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垄断现状,引入更多的竞争者,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要将建立和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贯彻整个改革始终。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产权 治理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中祥
WTO加入在即 ,国企靠什么与别人竞争 ?国企的成功在于一把手 ,更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帮企业现有业务结合在一起的胶水 ,也是新业务的发动机 ,多样化的形式及市场进入由它们引导。核心竞争力更是一种竞争者难以模仿的能力。衡量国企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否增强。核心竞争力如何识别、开发、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从企业角度作了深入分析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核心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范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