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9)
2023(5327)
2022(4216)
2021(3944)
2020(3359)
2019(7767)
2018(7578)
2017(13922)
2016(7618)
2015(8108)
2014(8346)
2013(8065)
2012(7018)
2011(6044)
2010(6304)
2009(6393)
2008(6913)
2007(5956)
2006(5607)
2005(5320)
作者
(20127)
(16786)
(16784)
(15889)
(10832)
(7827)
(7661)
(6359)
(6306)
(6019)
(5814)
(5785)
(5640)
(5388)
(5216)
(4993)
(4959)
(4946)
(4744)
(4697)
(4183)
(4115)
(3997)
(3932)
(3883)
(3793)
(3731)
(3593)
(3279)
(3257)
学科
(65224)
企业(65224)
(57112)
管理(46698)
(33015)
经济(32941)
(20057)
业经(17181)
(16649)
财务(16645)
财务管理(16635)
企业财务(15819)
方法(15136)
(11899)
技术(11791)
企业经济(11764)
(10161)
经营(9845)
理论(9771)
(9630)
(9621)
(9619)
体制(9538)
技术管理(9318)
决策(8159)
数学(8128)
数学方法(8065)
计划(7598)
经济理论(7258)
中国(6574)
机构
学院(109384)
大学(106028)
管理(49648)
(47978)
经济(47193)
理学(42006)
理学院(41664)
管理学(41302)
管理学院(41048)
研究(31499)
中国(27651)
(27495)
(21931)
财经(20484)
(18469)
(18264)
商学(15967)
商学院(15832)
科学(15305)
财经大学(15004)
(14990)
北京(14209)
中心(14109)
经济学(13777)
(13712)
研究所(12882)
经济学院(12259)
经济管理(12158)
工商(12004)
(11605)
基金
项目(63294)
科学(52626)
研究(49107)
基金(48017)
(40076)
国家(39580)
科学基金(36857)
社会(33082)
社会科(31340)
社会科学(31329)
基金项目(24903)
(24441)
自然(23629)
自然科(23155)
自然科学(23149)
教育(23026)
自然科学基金(22846)
(19650)
编号(19477)
资助(19034)
(17141)
(15783)
成果(15469)
(15127)
(14664)
(14506)
创新(14413)
企业(14233)
国家社会(13589)
重点(13584)
期刊
(60578)
经济(60578)
研究(35087)
(27494)
管理(26999)
中国(22919)
科学(12192)
技术(12144)
教育(11922)
(11553)
金融(11553)
财经(11240)
业经(9855)
(9729)
学报(9648)
财会(9450)
经济研究(9061)
大学(8524)
学学(7882)
会计(7710)
技术经济(7657)
经济管理(6956)
(6732)
问题(6594)
现代(6573)
通讯(6516)
会通(6509)
(6081)
商业(5754)
(5531)
共检索到17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明  
本文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发现改革思路的焦点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何者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并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开始的阶段以不改变所有权基础上的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而在后一阶段则以所有权改革来推动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同时,文章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转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激发出了强大的企业活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有经济效益实现了持续增长。要实现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与影响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国有企业改革开启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也带动了其他重要领域改革的推进,但前期改革的经验教训同样值得总结和反思。时至今日改革仍未完结,国有企业现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还需调整优化。未来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南,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是以分类改革为前提,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与全局性突破;二是把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保障;三是坚持正确科学的改革方法论以有效推进改革。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义奇  
40年的国企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阶段,从改革初期一直到1992年前后;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抓大放小"并行阶段,从1993年到2003年前后;三是大型央企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现在。国企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统领下,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渐进推动的,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已经证实国企改革的成效。但是,经济效率和活力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改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梁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实现,这是我国基本上平稳地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变的主要标志。在肯定改革成就、坚持改革方向的同时,也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特别要正确处理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正确认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解决好体制和管理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天林  
中国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吴天林一、我国企业改革的简单回顾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企业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是我国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扩权让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德伟  阎长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十五个年头了,其间从理论到实践都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历程。目前,中国经济改革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头,就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而言,同样如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正  郑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经济结构严重畸形,集中力量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着重发展重工业,成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除了没收、接管旧政府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工商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中国近二十年历史,是一部在稳定中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历史,不仅有利于对过去二十年的正确认识,而且有利于廿一世纪明天更好的发展。一、前十年的改革中国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贯穿历史的始终。这是历史发展的红线,这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昕墨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金融已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消除农村贫困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不同阶段的思路、政策指引、实践及阶段成果发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突出成就表现在改革思路实现较大突破、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生态基本形成、金融扶贫作用日益突出三个方面,但也存在着农村金融制度政策意图不连贯、供给效率不高、需求识别不足、交易成本较高以及农村民间信用监管缺失等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立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把握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构建符合"三农"发展需求的农村金融生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文  
我国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联系紧密。2001年实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首次正式提出"非税收入"概念,并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为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建立了有效的执行机制,并直接推动了整个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与现代财政制度相适应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一、中国企联40年发展情况中国企业联合会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发展的。1979年,为加强对国内外企业管理问题研究,交流推广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经国务院同意,成立了中国企业管理协会,这是改革开放之初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经济类型的社会团体。1999年,适应我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本刊采编中心  
国有企业改革是贯穿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可大致分为"放权让利,破冰探索""制度创新,脱困攻坚""国资监管,结构调整""分类推进,全面深化"四个时期,分别对应了不同形势下的改革任务,体现了不同时期改革发展的不同特点和路径,构成了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实践的主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丽平  吴奇飞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出发点一直都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这导致了部分决策者在设计医改方案时,总是想套用国企改革的模式,让公立医院像企业一样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但是,基本医疗服务与一般产品和服务具有迥然不同的伦理、经济和技术特征:其特有的人道主义色彩和正外部性要求政府必须对国民的健康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基本医疗服务之质量高低和适宜与否的低度量性决定了市场无法对医疗机构形成有效的约束,且这一点不因医疗机构的所有制、设置目的、法律性质和经营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基本医疗服务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公立医院必须遵循与国有企业不同的改革逻辑。效仿国有企业的改革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卫生领域最突出的“看病贵”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