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0)
2023(8894)
2022(7095)
2021(6756)
2020(5610)
2019(12642)
2018(12524)
2017(22700)
2016(12311)
2015(13513)
2014(12979)
2013(12678)
2012(11002)
2011(9509)
2010(9988)
2009(9770)
2008(10358)
2007(9487)
2006(8822)
2005(8104)
作者
(31655)
(26336)
(26307)
(24813)
(16973)
(12217)
(11859)
(9967)
(9946)
(9587)
(8944)
(8812)
(8787)
(8454)
(8081)
(7922)
(7820)
(7695)
(7583)
(7452)
(6552)
(6379)
(6199)
(6119)
(6089)
(6041)
(5786)
(5709)
(5192)
(5123)
学科
(76987)
企业(76987)
(70859)
管理(66632)
(44488)
经济(44406)
(25380)
业经(20960)
(20251)
财务(20229)
财务管理(20205)
企业财务(19218)
方法(18415)
技术(17676)
(16568)
理论(13526)
技术管理(13322)
(12853)
(12657)
企业经济(12477)
(12382)
经营(12331)
(11805)
中国(11795)
体制(11311)
决策(10396)
数学(10364)
数学方法(10278)
计划(9882)
(9571)
机构
学院(165862)
大学(162236)
管理(75202)
(68666)
经济(67171)
理学(61960)
理学院(61433)
管理学(60986)
管理学院(60595)
研究(47460)
中国(42394)
(39413)
(33958)
(28913)
财经(28581)
(25779)
科学(24300)
中心(22772)
(22374)
商学(22227)
商学院(22008)
(21988)
北京(21665)
财经大学(20972)
经济学(19490)
研究所(18944)
(18369)
师范(18234)
经济管理(17826)
(17553)
基金
项目(98351)
科学(80466)
研究(78517)
基金(71483)
(59558)
国家(58879)
科学基金(54133)
社会(51229)
社会科(48560)
社会科学(48547)
(40190)
基金项目(37309)
教育(36693)
自然(33118)
自然科(32438)
自然科学(32432)
自然科学基金(31979)
(31835)
编号(31791)
(28296)
资助(27098)
成果(25989)
创新(25103)
(24192)
(22271)
课题(22192)
(21472)
项目编号(21435)
重点(21418)
国家社会(21048)
期刊
(87864)
经济(87864)
研究(53740)
中国(41688)
管理(40075)
(38830)
教育(22997)
(19570)
金融(19570)
技术(19158)
科学(19049)
学报(15647)
财经(15466)
业经(14168)
大学(13713)
(13484)
(12914)
财会(12815)
经济研究(12717)
学学(12452)
会计(11901)
技术经济(11202)
现代(9622)
科技(9438)
问题(9432)
经济管理(9428)
通讯(8821)
会通(8794)
(8379)
企业(8379)
共检索到276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永  
本文对转型30余年来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考证与梳理。尽管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是两者都是推动国企发展的缺一不可的重要途径。在转型期间,国企改革是管理创新的推动者,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之间存在着发展周期的大体同期性和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性。但是,随着转型的渐次深入,国企管理创新出现了领先于国企改革,并反向诉求加快国企改革的发展特征,环境变化和国企的发展迫切要求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因此,重新定位国企改革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科学选择国企改革的路径,是新时期推动国企管理创新和推动国企发挥引领我国市场经济向成熟市场经济转变作用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令斌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和指引创新创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国家工程,应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推进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在改革逻辑上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为改革旨趣,以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为改革内涵,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改革核心;在改革路径取向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主动融入高等教育战略发展,协同"政府主导、高校主推、社会助力",结合"双一流"建设、高校内涵发展、高校类型与特色系统地推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正>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企业管理》杂志社征集对象:各级政府国资监管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各会员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心城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企业管理有关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等。征集截止时间:2024年7月30日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正>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企业管理》杂志社征集对象:各级政府国资监管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各会员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心城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企业管理有关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等。征集截止时间:2024年7月30日征集方向:2024年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成果(案例)征集方向与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范围:(一)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二)科技创新,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
关键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自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宇  
学术界对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术创新层面上,无论是单纯技术推动的自主创新还是需求推动的自主创新都有其自身不足。创新资产和增值性资本是企业获取创新收益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取创新自主性的必要条件。持续竞争战略导向下的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未来的努力方向。企业需要的是系统创新能力,不仅要考虑到内部条件、外部市场,还要整体考虑到竞争对手的竞争态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路璐  盛宇华  董洪超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企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是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国企的垄断程度普遍较高,因此,找到导致国企创新动力不足与创新效率低下问题的制度性根源自然成为破解国企改革路径僵化的破冰之举。本文利用2008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全行业中,垄断程度越高,创新投入越少;竞争程度越高,创新投入越高。垄断性行业中,国企的垄断程度越高,创新积极性越弱,且经营效率低下;竞争性行业中,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国企的创新投入会增加,但垄断阻碍市场竞争,导致创新效率仍旧低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沚清  韩瑞雪  
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管理会计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管理会计内部结构、管理会计权变性及其相关理论、管理会计工具创新三个视角,系统分析了管理会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得出结论是:管理会计的内部结构、权变性、管理会计工具创新对应着促进经济发展的微观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需求侧的弹性要求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对应着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环境支撑,两方面相互协调与协同。管理会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都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实现价值增值和创造顾客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银  
在艺术市场中,艺术价值是核心;资本围绕着艺术价值获得投资回报,资本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促进艺术价值的发展;市场确定艺术交易的程序与规则,在市场各方的参与下形成具有一定公信力的艺术价格;金融是创新手段,通过挖掘、整合艺术市场中的价值交换方式,将大量的零散资金与大众投资者吸引到艺术市场中。艺术市场金融化创新模式的建立需要分析艺术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其内在逻辑,平衡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使它们相互制约、共同发展,促进艺术市场的理性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纯华  
国企改革要勇于创新金融体制江西省人民银行研究员彭纯华最近,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作出了整顿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的重大决策。这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战略措施,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努力开创金融改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美平  陈霞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批判性反思,认为国企第一次历史性改革走进了承包制的误区,第二次历史性改革则步入了形式化的公司制误区,而这正是引发政府指导国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层原因。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路巧玲  
本文分析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体系面临的挑战,提出从宣贯变革理念、创新思维模式、提升沟通能力和实施知识管理四个层面入手,推进整个审计体系能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