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9)
2023(8806)
2022(7129)
2021(6784)
2020(5784)
2019(13111)
2018(13218)
2017(24015)
2016(13117)
2015(14488)
2014(13978)
2013(13790)
2012(12035)
2011(10599)
2010(11120)
2009(10840)
2008(11530)
2007(10454)
2006(9823)
2005(8962)
作者
(34681)
(28921)
(28764)
(27271)
(18676)
(13548)
(13007)
(11004)
(10850)
(10529)
(9885)
(9723)
(9671)
(9249)
(8918)
(8652)
(8554)
(8384)
(8355)
(8256)
(7273)
(7043)
(6841)
(6690)
(6677)
(6580)
(6377)
(6281)
(5714)
(5696)
学科
(77506)
企业(77506)
(72254)
管理(68878)
(48052)
经济(47966)
(25617)
业经(21030)
(20327)
财务(20301)
财务管理(20276)
方法(19909)
企业财务(19287)
技术(17870)
(17012)
理论(14298)
(13593)
技术管理(13397)
中国(13250)
(13236)
(12950)
经营(12555)
企业经济(12522)
(12468)
数学(11738)
数学方法(11640)
体制(11364)
决策(10591)
计划(10098)
(9656)
机构
学院(178732)
大学(175271)
管理(80386)
(73582)
经济(71922)
理学(66242)
理学院(65668)
管理学(65118)
管理学院(64713)
研究(52905)
中国(46473)
(41102)
(37487)
(31076)
财经(30009)
科学(28596)
(27034)
(25499)
中心(25169)
(24295)
北京(24122)
商学(23345)
商学院(23120)
研究所(22240)
财经大学(21978)
经济学(20882)
(20512)
师范(20370)
(19197)
经济管理(19167)
基金
项目(107223)
科学(86945)
研究(83970)
基金(77467)
(65199)
国家(64499)
科学基金(58559)
社会(54118)
社会科(51295)
社会科学(51278)
(43784)
基金项目(40751)
教育(38901)
自然(36699)
自然科(35798)
自然科学(35789)
自然科学基金(35277)
(34798)
编号(34380)
资助(30128)
(29568)
成果(27885)
创新(26359)
(25262)
课题(23600)
(23430)
重点(23366)
(23186)
项目编号(22703)
国家社会(22148)
期刊
(93008)
经济(93008)
研究(55996)
中国(45443)
管理(41458)
(39864)
教育(23591)
科学(21439)
技术(19863)
(19788)
金融(19788)
学报(18557)
财经(16135)
大学(14963)
业经(14920)
(14688)
(14078)
学学(13340)
经济研究(13210)
财会(13010)
会计(12122)
技术经济(11811)
问题(10209)
现代(10073)
科技(9964)
经济管理(9823)
图书(9516)
通讯(8948)
农业(8942)
会通(8906)
共检索到296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剑锋  
我认为,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优化产权结构,实行混合所有制,淡化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界限,使国有企业真正回归现代企业本位;二是通过人才机制与制度创新,引入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为国企引入市场化动力,激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创造的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纯竞争性领域,将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而只有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或社会资本构成的现代公司治理体。因此,国有企业要与一流企业对标,不仅要将眼光投向国外世界500强,同时也要研究国内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振慧  
本文从系统管理的角度,指出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针对如何成功实施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HR管理的转向,作者提出了清查现状、高管参与、体系化建设等方面的框架式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存素  
面对入世后全新的经营和竞争环境,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和创新。依据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变革和创新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适应入世后企业竞争加剧的新形势,建立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入世以后,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变,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更为繁重和复杂。要做好这一工作,不仅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自身的科学和高效。具体来讲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素质两个方面。同时还要求管理者进行适当的角色转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朝奋  
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已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创新有赖于人才。激烈竞争的市场,把重建传统的人事管理、展开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摆到了企业面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连才  程接力  
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特别其法人治理结构的设计,是决定国企改革中人力资源变革有效与否的关键。而这一问题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变得愈加突出。因此如何设计人力资源的选拔机制、绩效评价和薪酬激励制度成为国企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企人力资源改革的人才选拔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薪酬激励制度的设计和绩效考评的执行系统分析目前的现状和产生的历史原因,并在分析问题的同时给予初步的思考和一般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志明  武欣  
组织公民行为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课题。必须了解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分析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有效运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了对组织公民行为进行管理,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所进行的创新举措。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井润田  龙立荣  田也壮  张莉  
随着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正变得激烈、复杂和多变。创新在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被认为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企业创新是产品、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协同创新,需要组织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现组织与个体的同步创新激活。组织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在工作中的创新活力,实现人力资源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专栏介绍INTRODUCTION TO COLUMN随着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复杂和多变。创新在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并被认为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企业创新是产品、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协同创新,需要组织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现组织与个体的同步创新激活。组织只有进行管理上的转变,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在工作中的创新活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创新需求的结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建伟  
■调查背景2006年,国家在医药注册、流通领域的严格管理使医药行业传统经营模式和营销运作手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经营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将不再适用。市场规则的变化将带来新的竞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任艳玲  
低碳经济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低碳经济发展视域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回顾低碳经济视域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基础上,分析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明确低碳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应趋向知识、经验、技能、协调能力的综合性发展方向,提出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管寅杰  
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这使得国有企业必须面对更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优化其人力资源管理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同时需要识别和解决现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林泽炎  
企业是由“人”(含管理者和员工)来做的。一个企业的繁荣与衰败,无不与“人”有关。但是,如何看待“人”、保护“人”、管理“人”、开发“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却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企业成功了,人们朦胧地觉得:那是企业不仅拥有一流的人才,而且有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宁  张正堂  
跨部门整合包括部门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两个方面,是推进企业新产品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推进企业跨部门整合的关键支持体系之一。本文基于对新产品创新中企业跨部门整合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促进跨部门整合、推进新产品创新的管理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