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1)
- 2023(6715)
- 2022(5418)
- 2021(4980)
- 2020(4275)
- 2019(9758)
- 2018(9796)
- 2017(18042)
- 2016(9893)
- 2015(10799)
- 2014(10995)
- 2013(10787)
- 2012(9708)
- 2011(8319)
- 2010(8775)
- 2009(8816)
- 2008(9378)
- 2007(8114)
- 2006(7649)
- 2005(7327)
- 学科
- 企(66725)
- 企业(66725)
- 业(60330)
- 管理(51255)
- 济(43324)
- 经济(43241)
- 财(22045)
- 业经(18580)
- 方法(18211)
- 务(17577)
- 财务(17571)
- 财务管理(17554)
- 企业财务(16708)
- 制(14556)
- 技术(12724)
- 企业经济(11863)
- 体(11503)
- 策(11427)
- 理论(11339)
- 数学(10995)
- 划(10873)
- 数学方法(10871)
- 和(10580)
- 体制(10576)
- 经营(10351)
- 技术管理(9627)
- 中国(9488)
- 决策(8542)
- 计划(8337)
- 经济理论(7478)
- 机构
- 学院(143122)
- 大学(140295)
- 济(61056)
- 经济(59907)
- 管理(59639)
- 理学(50220)
- 理学院(49750)
- 管理学(49234)
- 管理学院(48922)
- 研究(45331)
- 中国(38382)
- 财(33965)
- 京(29458)
- 财经(25386)
- 科学(24763)
- 江(24529)
- 经(22924)
- 所(22466)
- 中心(20680)
- 研究所(19776)
- 财经大学(18700)
- 北京(18698)
- 州(18443)
- 商学(18214)
- 经济学(18138)
- 商学院(18049)
- 农(16820)
- 业大(16610)
- 院(16534)
- 范(16329)
- 基金
- 项目(86089)
- 科学(69776)
- 研究(64878)
- 基金(63853)
- 家(54709)
- 国家(54117)
- 科学基金(48448)
- 社会(42717)
- 社会科(40357)
- 社会科学(40341)
- 省(33614)
- 基金项目(33206)
- 自然(31108)
- 自然科(30474)
- 自然科学(30461)
- 教育(30314)
- 自然科学基金(29999)
- 划(27507)
- 资助(25798)
- 编号(25678)
- 成果(21111)
- 业(20285)
- 创(20014)
- 部(19416)
- 重点(19230)
- 创新(18508)
- 制(18167)
- 课题(17972)
- 国家社会(17568)
- 性(17556)
共检索到232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玉明 高广阔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许多困难,鉴于国有企业的现状,继续深化改革既是必要的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关于如何深化改革,采用何种途径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学界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形成一定的理论流派特色,对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改革策略、措施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深化改革关键问题上,有的认为是企业经营管理,有的认为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有的认为是政企分开,本文有必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层面的改革实践来探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突破口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分为两个层次来考虑和进行:(1)宏观的层次,这就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确定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继续保留和发展,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退出,而在国有企业需要保留和发展的部门中,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保持垄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凡
通过对大量文献分析归纳的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致沿着"集群外部层面→集群层面→集群异质性主体层面"的逻辑演进,其中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从产业集群外部层面探寻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和模式,而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观点、结构观点和演化观点从产业集群整体层面探究集群资源、能力与网络的演化升级过程。从未来研究趋势来看,从集群内主体的"同质性假定"过渡到"异质性假定",从"外因决定论"过渡到"内因决定论"或"内外因综合决定论",从"结构主义导向"过渡到"行为主义导向",将是未来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升级 演进逻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水生
铁路运价的宏观、中观、微观管理──关于铁路运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铁道部财务司邮编:100844王水生中国铁路运价的管理和运价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贯彻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二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三是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斌
三资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宏观中观及微观经济问题杨斌近年来,西方工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连续保持十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来华投资进入了一个新迅猛发展的阶段。我国曾于1985年、1988年两度出现外商投资高潮,但最近这次新的高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金珊 张默含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十年来大幅提升,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维度,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代表性文献。述评结果显示,现有文献在各维度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未来跨维度关联性研究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适用性和理论创新上需进一步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位一体探讨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有利于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架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宏观 中观 微观 研究述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锋
演化语言学是以演化的理念研究人类语言。它有三个时间尺度:宏观史、中观史、微观史,反映出语言研究的广阔视野。宏观史考虑的是语言的涌现、成熟、发展、衰亡;中观史大体相当于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范畴;微观史主要是利用直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演化语言学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实证研究。语言学者必须更新观念和方法,才能做出新的成果。
关键词:
语言演化 宏观史 中观史 微观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日清 金国相
税收负担,是税收科学的核心.随着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贯彻,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模式和运行机制正在形成,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三资”企业的逐步发展,横向税负的公平合理,探讨适度的数量界限,为国内外投资者和研究者所关注.税负适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我国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分就业.因此税负适度,大至有关安国兴邦、长治久安,小至企业经济活力、居民安居乐业. 一、从社会主义税收偿还性谈起税收是随着国家出现的产物,它可以说同国家同生,将来是不是同死还待探讨.国家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刚毅 王俊 张智峰 黄学升
从2001年开始,中央和地方大力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在央行与财政的推动下,"横向到面,纵向到底"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及相应的配套改革也已展开,2011年度,又全面推向县级财政,对预算资金的支付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总结和评价。
关键词:
国库集中支付 宏观成效 微观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白远
一、宏观层面的分析(一)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取得经济的长期发展在新世纪拉开帷幕之际,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国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末适时提出了"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丰
运用差分法研究思路,本文考察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对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确定1027家改革企业和1367家改制企业以后,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企业规模、市场竞争、贸易开放、技术溢出、行业、地区、经营年限等因素后,将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资本仍占主体的国有性质企业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非创新效率的;相反,将国有企业改制成非国有企业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创新效率。这一结论在区分样本企业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征以及所属的东中西部区域特征都较为稳健。本文结论表明,实现长期的股权激励改革方案应该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生产效率 创新效率 股权激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正 郑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经济结构严重畸形,集中力量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着重发展重工业,成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除了没收、接管旧政府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工商企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法鸣 郭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勇 蔡根女
文章构建了基于宏观层面的农村微型企业创业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具体包括四个要素:城乡居民收入比、城市化程度、工业化程度、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出比重。选取三个区域31个省市2000~2007年期间共8年的面板数据,经EVIEWS软件通过回归计算方法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工业化程度对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有显著反向影响;城市化程度、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出比重对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农村微型企业创业 区域 影响因素 实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文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减贫取得了巨大成就。从宏观逻辑看,经济高速增长自发带来市场的减贫力量,原因在于我国形成了农户收入增加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基本同步的关系,且农村和城市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关系。同时,政府主导下推行切合实际又与时俱进的减贫战略和实践,带来强大的国家减贫力量,与市场减贫力量相得益彰。从微观逻辑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劳动分工得以恢复,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分工不断演化和向非农领域延伸,使家庭收入结构不断改善、家庭总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贫困 减贫战略 家庭分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