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5)
2023(11048)
2022(8971)
2021(8273)
2020(7106)
2019(16045)
2018(15949)
2017(29404)
2016(16517)
2015(18078)
2014(18520)
2013(17514)
2012(15917)
2011(14210)
2010(14753)
2009(14444)
2008(14691)
2007(13172)
2006(11849)
2005(11167)
作者
(46210)
(38284)
(38088)
(36532)
(24619)
(18020)
(17485)
(14993)
(14682)
(13945)
(13165)
(12979)
(12697)
(12549)
(12141)
(11699)
(11371)
(11190)
(10894)
(10839)
(9694)
(9515)
(9416)
(8986)
(8769)
(8533)
(8497)
(8453)
(7695)
(7618)
学科
(73656)
企业(73656)
(70547)
经济(70431)
(69960)
管理(69171)
方法(31381)
(28018)
数学(23035)
数学方法(22633)
业经(22306)
(19073)
财务(19027)
财务管理(18999)
(18645)
企业财务(18045)
理论(17788)
中国(16945)
(15766)
技术(15446)
(13926)
(13907)
(13727)
(13296)
体制(12779)
(12522)
企业经济(12418)
经营(11591)
地方(11029)
(10941)
机构
学院(236008)
大学(234974)
(95151)
经济(93210)
管理(93185)
理学(78897)
理学院(78087)
管理学(76696)
管理学院(76204)
研究(75224)
中国(59275)
(52008)
(49716)
科学(43433)
财经(39160)
(38051)
(37654)
(35393)
中心(33560)
研究所(33336)
北京(31525)
(30683)
(30626)
师范(30333)
(29831)
业大(29536)
经济学(28879)
财经大学(28760)
(27178)
商学(26252)
基金
项目(146023)
科学(116763)
研究(109627)
基金(106651)
(91506)
国家(90646)
科学基金(79646)
社会(70512)
社会科(66718)
社会科学(66699)
(58000)
基金项目(54777)
教育(52149)
自然(50569)
自然科(49523)
自然科学(49512)
自然科学基金(48662)
(48024)
资助(44015)
编号(43979)
成果(37476)
重点(32736)
(32444)
(32103)
课题(31641)
(29909)
创新(29810)
国家社会(28928)
教育部(28686)
(28631)
期刊
(114393)
经济(114393)
研究(75889)
中国(51332)
(47037)
管理(43242)
学报(33862)
教育(32165)
科学(31355)
大学(26645)
(26562)
学学(24855)
技术(23626)
(21819)
金融(21819)
财经(21776)
(18877)
经济研究(18238)
业经(17333)
农业(16932)
问题(13966)
技术经济(13300)
财会(12804)
统计(12755)
会计(12013)
(11980)
(11445)
现代(11341)
经济管理(10960)
科技(10738)
共检索到371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解龙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以政府为主导,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始阶段的必然选择,但在改革深化过程中不能固守这一模式。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到了转型阶段,必须走多元主体协同推动之路。新阶段的改革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人大、市场、企业经营者或企业家、劳动者、社会中介组织等。本文对形成多元改革主体的原因与方式,地位与功能,多元主体协同推动改革模式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闫秀丽  
审计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种形式,三种审计作用的领域既应相互严格区分,在监督检查这一核心功能上又有立体协同需要。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建议向立法型转变,加大处理处罚权和增强审计报告信息含量;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于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建议保障独立性、鼓励自由竞争和加大违规成本;内部审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建议专门立法、明确价值增值目标、强化与业务职能部门及管理层的利益趋同。监督是审计的共性功能,建议强化三种审计形式的立体协同,有效利用对方工作成果和相互质量检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翔  向立群  
深圳推行了市场化的城市更新模式,通过打破“政府收储—拆迁安置—政府出让土地”的“旧制度”,促进政府、市场、社区三方利益共享,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然而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市场化的城市更新模式未能促进三方利益共享,项目实施困难。基于合作型治理理论,指出深圳市场化的城市更新模式存在市场主体的领导力不足、多元主体的参与规则不清晰、政府的审核监管不足、共识形成的协商过程缺乏、社区的参与文化不成熟等问题。因此,市场化的城市更新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权力、明确参与规则、强化政府监督、构建多方共识、塑造社区参与文化,以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成安  杨青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国企改革的主体。然而 ,我国理论界在国有企业改革主体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 ,国有企业改革应该以企业本身和广大职工为主体 ,本文则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分析、论证了“政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主体”这一命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月  侯卫真  
[目的 /意义]针对目前我国政府独立开展大数据应用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紧缺、效率低下问题,探索一种多元主体协同的政府大数据应用策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大数据价值。[方法 /过程]以纽约市政府大数据应用的实践案例作为分析对象,对政府大数据应用的参与主体以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过程进行归纳,并对保障协同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我国政府在应用大数据过程中,可以借鉴纽约市的实践经验,设立职责明确的统筹机构,对业务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借助大数据企业的力量,并且鼓励公众对政府大数据进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定庆  姚振华  
当代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就是对经典的国有制理论进行实践尝试和不断检验的过程:20年代原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就是对经典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适用性作全面反思的开端;进而唤起了50年代原苏联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改革,其基本线索是:模拟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重塑市场主体,大量培育非国有制经济;我国80年代的国企改革基本沿袭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90年代以后,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市场化,探求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和途径以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成果,在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必须强化国企的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可侠  
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大难题是政府体制改革滞后。只有在改革国有企业的同时解决好政府职能的转换问题,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为此,应该扶持一批大型或特大型国有企业进入中观经济领域,以逐步替代地方政府的决策职能,同时进一步“放活小的”,在客观上削弱政府主体的经济职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一璞  
精准扶贫政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治理贫困事业的重大战略转型,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在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之下,我国推行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的扶贫运行机制,构建了政府、企业、社会、农户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遵循有利于扶贫对象发展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加强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多元主体协同运行机制研究,有利于准确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要义,把握政策实施走向,探索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强  徐勇  
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需要重新认识和思考国企改革中的有些理论和观念 ,本文正是对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问题的重新认识和再思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颂杨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维护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骨干力量。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以来,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纷纷开始了改革探索与实践,顺应国际潮流、立足中国国情,通过一系列脚踏实地、先行先试、真抓实干、稳步向前的措施,开启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报告》杂志社共同编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项安波  
1.提升改革目标。鉴于国有资本"全民所有"的基本属性,国企改革必须超越本位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与竞争政策提升整体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一致起来。因此,国企改革需要适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和国家经济竞争力为目标,以提升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构建国民共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正  郑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经济结构严重畸形,集中力量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着重发展重工业,成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除了没收、接管旧政府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工商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