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2)
- 2023(9370)
- 2022(7817)
- 2021(7316)
- 2020(6294)
- 2019(14827)
- 2018(14568)
- 2017(28305)
- 2016(15485)
- 2015(16881)
- 2014(16857)
- 2013(16647)
- 2012(15081)
- 2011(13582)
- 2010(14356)
- 2009(14090)
- 2008(14711)
- 2007(13314)
- 2006(12585)
- 2005(11872)
- 学科
- 企(82064)
- 企业(82064)
- 业(78947)
- 管理(70760)
- 济(65001)
- 经济(64889)
- 财(32963)
- 方法(26705)
- 务(25301)
- 财务(25274)
- 财务管理(25243)
- 企业财务(24169)
- 业经(22596)
- 制(20098)
- 数学(18327)
- 数学方法(18059)
- 策(17417)
- 中国(15726)
- 理论(15523)
- 体(15511)
- 技术(15102)
- 农(13988)
- 体制(13776)
- 划(13464)
- 和(13411)
- 企业经济(12642)
- 经营(12113)
- 贸(11259)
- 贸易(11247)
- 易(10891)
- 机构
- 学院(222754)
- 大学(221202)
- 济(96267)
- 经济(94386)
- 管理(91170)
- 理学(76324)
- 理学院(75653)
- 管理学(74806)
- 管理学院(74328)
- 研究(70326)
- 中国(58463)
- 财(55194)
- 京(46184)
- 财经(41007)
- 江(37496)
- 经(36950)
- 科学(35888)
- 所(34720)
- 中心(31362)
- 北京(30003)
- 财经大学(29938)
- 研究所(29921)
- 州(29073)
- 经济学(28326)
- 范(27657)
- 师范(27507)
- 商学(27358)
- 商学院(27121)
- 院(25188)
- 经济学院(25118)
- 基金
- 项目(126223)
- 科学(101961)
- 研究(99379)
- 基金(93193)
- 家(77836)
- 国家(77003)
- 科学基金(68753)
- 社会(64456)
- 社会科(61096)
- 社会科学(61078)
- 省(48329)
- 基金项目(47597)
- 教育(46855)
- 自然(42586)
- 自然科(41677)
- 自然科学(41667)
- 自然科学基金(41010)
- 编号(40849)
- 划(39827)
- 资助(38780)
- 成果(35864)
- 部(29559)
- 课题(28416)
- 创(27860)
- 性(27848)
- 重点(27750)
- 制(26808)
- 教育部(26727)
- 项目编号(26588)
- 人文(26176)
- 期刊
- 济(119845)
- 经济(119845)
- 研究(76990)
- 财(51423)
- 中国(48168)
- 管理(43096)
- 教育(28688)
- 融(27331)
- 金融(27331)
- 科学(25903)
- 学报(25069)
- 财经(23087)
- 农(21767)
- 技术(21220)
- 大学(20943)
- 经(19887)
- 学学(19117)
- 业经(18511)
- 经济研究(18422)
- 财会(14913)
- 问题(14518)
- 贸(13980)
- 会计(13646)
- 农业(13308)
- 技术经济(12708)
- 国际(12453)
- 现代(11845)
- 经济管理(11662)
- 世界(10641)
- 务(10589)
共检索到368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麟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产权改革主线论,它认为国企种种弊端的主要根源在于产权制度的不合理。不合理的产权安排使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的决策者以自己的偏好或政治需要进行经营决策,存在着不能维护国有资产利的“廉价投票权”现象;企业内部也缺乏内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春雷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两个有争议的问题:一是存量分解与存量返还问题,二是债权换股权问题。本文试从制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一、是“存量分解“还是“存量返还”? 我国国有企业隐性失业问题严重,据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丽华 王娟 陈龙
薪酬体系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必须了解本企业的员工持有什么样的公平观与接受何种分配律。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运营的国有企业,薪酬体系不是个简单的工资政策和工资发放的问题,它是企业的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运行情况的具体表现,它将决定一个企业能否保持持续发展与竞争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铭宇
2015年中央和地方出台了多项推动国企改革的重磅政策,同时涌现了多单国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改革的成功案例,实现了提升证券化率、优化股权结构、健全激励机制等目标。伴随上述令人瞩目的成绩,国企改革过程中也凸显了若干值得关注的现象,例如国企交易积极性不及民企、部分国企交易未能顺利完成或效果不彰、资本型投资人的持股稳定性和其对公司治理、经营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等情况,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国企改革 资本市场 金融监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兴旺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资国企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就目前推进改革的态势而言,其进展还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对35年来国企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分析,透视了当前国资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外国企改革经验与启示,研究提出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国资国企 管理体制 改革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在两权分离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将企业的评价和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和奖惩由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来完成。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和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为了有效选择和监督经理。产权改革和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两种改革思路,都是为了创造有效的竞争,达到合理选择和监督经理的目的。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改革可从退出竞争性行业、剥离政策性负担、全面分权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产权 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文章提出了研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必须坚持的三条原则,分析了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对策建议:(1) 转变观念,走出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误区;(2) 建立健全机制,培养中国职业企业家队伍;(3) 为国有企业重新定位,抓住改革的实质;(4) 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抓重放轻”的改革战略;(5) 利用非公有制经济的机制优势,盘活国有资产;(6) 走出认识误区,正确对待职工下岗;(7) 打击假冒伪劣公司,规范改制行为。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制度创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祥
文章就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实证考察与理论辨析。从股份制改革的目的谈起,到股份制改革的规范与到位;从企业竞争力、多角化经营的“角”、低成本扩张几个方面谈组建大集团要澄清的一些认识问题;文章最后指出国有企业精减增效,必须清楚到底应“减什么”
关键词:
国有企业,股份制,组建大集团,精减增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国企结构改革成功不能代替企业制度改革。要警惕各类“消解论”企图消除全民所有制的主张。国企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所有权制度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特殊性在于所有权本身的制度安排存在缺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随着国企改革配套方案接连下发,地方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也在持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山东、江西、重庆等30个省市制定相关细化方案。而2016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北京、深圳地方国企改革更是全面加速,走在地方国企改革进程的前列。据记者了解,11月1日,上海市政协开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年末专题考察。上海将继续提升国资国企的活力,聚焦整体上市公司,推进市管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随着国企改革配套方案接连下发,地方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也在持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山东、江西、重庆等30个省市制定相关细化方案。而2016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北京、深圳地方国企改革更是全面加速,走在地方国企改革进程的前列。据记者了解,11月1日,上海市政协开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年末专题考察。上海将继续提升国资国企的活力,聚焦整体上市公司,推进市管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伟
央企能否经营房地产不应以主业和非主业来分。应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锁定在"三个行业和两类重要骨干企业"。国企应"为社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保值增值"。国企应退出竞争领域,不与民企争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作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流程是:改革方案是由政府领导人和智囊班子制订的,改革政策要靠各级政府机构推行下去;同时,又只有政府才能对改革措施加以修正,相应地改革的荣誉由政府享有,改革的责任也由政府承担。这一事实表明,政府已成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推进力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龙华
适应两个转变,深化统计改革龙华ABSTRACTAround"ProgrammeofNationalStatisticalRegulationsandMethodologyRe-form(1990—2000)",thepaperdiscussesin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