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9)
- 2023(9399)
- 2022(7324)
- 2021(6409)
- 2020(5461)
- 2019(12234)
- 2018(11955)
- 2017(24177)
- 2016(12886)
- 2015(14437)
- 2014(14597)
- 2013(14607)
- 2012(13062)
- 2011(11288)
- 2010(11366)
- 2009(10956)
- 2008(11578)
- 2007(10481)
- 2006(9303)
- 2005(8725)
- 学科
- 企(75605)
- 企业(75605)
- 业(73155)
- 济(68121)
- 经济(68033)
- 管理(61697)
- 方法(35760)
- 数学(27847)
- 数学方法(27764)
- 财(27154)
- 业经(22567)
- 务(22301)
- 财务(22285)
- 财务管理(22264)
- 企业财务(21358)
- 中国(14904)
- 技术(14515)
- 制(13386)
- 农(12478)
- 划(12390)
- 企业经济(12193)
- 理论(11984)
- 策(11861)
- 和(11783)
- 经营(11213)
- 体(10867)
- 技术管理(10584)
- 贸(10497)
- 贸易(10492)
- 易(10217)
- 机构
- 学院(195507)
- 大学(193651)
- 济(89404)
- 经济(88020)
- 管理(85512)
- 理学(73527)
- 理学院(72978)
- 管理学(72251)
- 管理学院(71876)
- 研究(53964)
- 财(45852)
- 中国(45499)
- 京(38424)
- 财经(36747)
- 经(33382)
- 江(30086)
- 经济学(28381)
- 财经大学(27352)
- 科学(27017)
- 商学(26733)
- 商学院(26521)
- 经济学院(25850)
- 中心(25497)
- 所(25069)
- 北京(23785)
- 州(23426)
- 业大(22548)
- 经济管理(22186)
- 研究所(21837)
- 农(21676)
- 基金
- 项目(122270)
- 科学(100449)
- 基金(94189)
- 研究(90942)
- 家(79195)
- 国家(78450)
- 科学基金(71369)
- 社会(62866)
- 社会科(59907)
- 社会科学(59889)
- 基金项目(49451)
- 省(46282)
- 自然(45401)
- 自然科(44468)
- 自然科学(44459)
- 自然科学基金(43793)
- 教育(42206)
- 资助(38663)
- 划(37632)
- 编号(35286)
- 部(28594)
- 成果(27640)
- 创(27063)
- 国家社会(26763)
- 重点(26389)
- 教育部(26158)
- 人文(25984)
- 业(25913)
- 创新(25113)
- 制(24896)
- 期刊
- 济(99210)
- 经济(99210)
- 研究(56653)
- 财(42046)
- 管理(38436)
- 中国(32928)
- 科学(23522)
- 学报(22288)
- 融(21644)
- 金融(21644)
- 财经(20295)
- 大学(18628)
- 技术(18431)
- 学学(17882)
- 农(17837)
- 经(17386)
- 经济研究(16255)
- 业经(15771)
- 财会(13158)
- 教育(13057)
- 问题(12937)
- 技术经济(12810)
- 贸(11611)
- 农业(11284)
- 会计(10978)
- 商业(10665)
- 现代(10199)
- 国际(10171)
- 经济管理(9832)
- 统计(9627)
共检索到290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柏源 张雪梅 张洁 夏静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国企发行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尤为凸显,它是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国有企业(简称"国企")打破传统融资模式的限制,拓宽融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改善现金流状况。同时,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国企上下游企业提高资金周转率,缓解现金流压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尤为凸显,是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发挥
关键词:
国企资产证券化 压力与诉求 设计与发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思润 刘淮金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广义资产证券化主要包括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现金资产证券化四类业务。狭义资产证券化一般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测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从而获得融资并最大化提高资产流动性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手段。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洪祥骏 宫蕾
资产证券化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投资者定价时具有"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同一原始权益人/发起人之前发行的ABS产品债券评级上调能降低新发行的ABS产品债券发行利差,而原始权益人/发起人的主体信用风险会对冲上述影响。本文发现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失效促使投资者会从相关市场信息中推断ABS产品债券的底层资产质量。本文建议通过加强信息披露机制和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的方式降低金融市场信任成本。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洪艳蓉
投资者的保护水平决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程度。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者保护有其特殊性并开始成为证券化推广阶段的核心问题,试点时期的证券化制度已难以适应此时的投资者保护需要。应重新厘定监管者、金融中介和投资者的角色和功能,并在他们之间进行有效的证券化制度配置,以建立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价值传承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形成可持续自我发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信贷资产证券化 金融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玉洁
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于2005年3月21日正式启动,为了保证资产证券化市场操作的规范性,其试点工作启动伊始,市场规定其交易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随着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成熟,资产证券化投资产品的丰富和个人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加,个人投资者进入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间接方式模式是比较可行的。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个人投资者 资产支持证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宸刚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结构化融资方式,其实质是发起机构向代表投资者的信托机构转移信贷资产风险和收益的过程,整个交易过程中,对CDO产品各档次证券的评级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购买预期和对其的保护。
关键词:
信贷资产 证券化 CDO 信用评级 保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邓观明
在美国国会关于"金融海啸"问题的听证会上,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被认为是此次"金融海啸"的"元凶"。该判断的主要依据在于:由于利益冲突和评级方法的缺陷,评级机构对证券化产品的评级存在虚夸,而投资者又过度依赖评级结果。导致投资者过度依赖评级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其中证券化产品过度复杂是主要原因,证券化产品的复杂性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基础资产池中的资产数量庞大,品种多样,二是债券的分级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另外,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监管方面的历史渊源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证券化 评级依赖 评级机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丽君 杨宜
资产证券化一般被认为是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非信息敏感"设计,但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大量质量良好的资产支持证券却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获得流动性。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将投资者信心引入资产证券化流动性问题分析,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并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对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资产证券化设计所传递的积极信号能够有效提升投资者信心时,投资者就会提高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从而提升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体现在随着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增强,投资者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会出现显著的超额收益;在投资者信心大幅度丧失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会迅速枯竭,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建议在资产证券化监管与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投资者的信心,加强资产证券化相关信息的披露,合理安排对资产证券化设计创新的限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吕科 王高望
在金融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对资产的利用效率不同,面对经济冲击时的稳健性不同。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使得破产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得以传染和扩散。本文构建了一个三期模型,刻画了银行证券化资产出售与非同质投资者和金融稳定性的关系。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来自中间时段的经济冲击和资产价格波动。资产价格取决于经济中流动性的高低,由市场均衡决定。本文的研究显示,资产证券化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危机发生的概率。在投资者非同质的情况下,面临较大的负面经济冲击时次级投资者将首先陷入金融混乱,进而带来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政策制定者应根据不同投资者的资产利用能力,设置不同的投资门槛,以有效促进金融稳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盛 柯英中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企股份化、证券化的全面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着一方面优化自身资产质量,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在确保自身资产安全增值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水准和规模的双重要求。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企资本中,选择一部分符合条件的资本进行资产证券化,可以为实现上述双重要求作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国企资本 相关分析 资产证券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志勇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虽然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已经具备了相当规 模可证券化的资产,并且资产证券化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 该大力推广。由于国内不具备大规模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条件,所以进行资产 证券化的国际运作将成为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并具有较为广阔的 发展空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静然 姚王信
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信息披露是强化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措施。在会计准则强制披露要求的基础上,鼓励知识产权证券化各参与主体自愿披露与活动相关的信息,并结合监管和法制建设等途径,保护知识产权证券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投资者保护 会计信息 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蔚华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应尽快完善有关配套机制,具体建议如下:兼顾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会计核算出表规范。资产核算出表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和必要条件,尽管国内外会计准则已经有原则性规定,但具体的会计操作标准并不统一。特别是,我国主要商业银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艳
虽然企业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早已成为流行的金融创新技术,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作为会计实务操作的指南和规范——会计准则的建设相对于会计实务就有一定的滞后。2006年年初,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准则,旨在系统全面地解决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雷明峰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10余年。本文说明了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趋势和对经济的效用,并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疑虑的发展问题做了分析解释,认为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较为健康,后续工作除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之外,还需要加强投资人教育,并增强信息披露促进市场共识和市场惯例的形成。资产证券化市场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始应用在住房按揭贷款领域,后来逐渐到了车贷、信用卡、学生贷款等个人资产的证券化,1990年之后获得大发展。和企业
关键词:
企业资产证券化 证监会 原始权益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