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0)
- 2023(11045)
- 2022(9061)
- 2021(8485)
- 2020(7133)
- 2019(16361)
- 2018(16379)
- 2017(31065)
- 2016(16649)
- 2015(18347)
- 2014(17914)
- 2013(17163)
- 2012(14725)
- 2011(13059)
- 2010(13443)
- 2009(13008)
- 2008(12847)
- 2007(11154)
- 2006(10054)
- 2005(9396)
- 学科
- 企(76440)
- 企业(76440)
- 业(73294)
- 济(67079)
- 经济(66980)
- 管理(66463)
- 方法(33429)
- 财(28329)
- 数学(25662)
- 数学方法(25112)
- 业经(23021)
- 务(20615)
- 财务(20573)
- 财务管理(20552)
- 企业财务(19484)
- 制(17643)
- 贸(16531)
- 贸易(16523)
- 易(16255)
- 理论(15750)
- 技术(15695)
- 中国(15587)
- 农(14165)
- 和(13358)
- 体(13347)
- 划(13071)
- 策(12869)
- 企业经济(12503)
- 出(12285)
- 体制(11725)
- 机构
- 学院(227051)
- 大学(221641)
- 管理(94877)
- 济(94846)
- 经济(93001)
- 理学(81159)
- 理学院(80449)
- 管理学(79072)
- 管理学院(78637)
- 研究(65158)
- 中国(54407)
- 财(49117)
- 京(45446)
- 财经(37688)
- 科学(35977)
- 江(35344)
- 经(34083)
- 所(30771)
- 中心(30665)
- 经济学(28741)
- 北京(28456)
- 州(27819)
- 财经大学(27799)
- 业大(27646)
- 研究所(27170)
- 商学(26829)
- 商学院(26561)
- 范(26164)
- 农(25947)
- 师范(25944)
- 基金
- 项目(144229)
- 科学(116258)
- 研究(109296)
- 基金(106156)
- 家(90036)
- 国家(89212)
- 科学基金(79979)
- 社会(70968)
- 社会科(67478)
- 社会科学(67458)
- 省(57269)
- 基金项目(54699)
- 教育(51894)
- 自然(51024)
- 自然科(50004)
- 自然科学(49994)
- 自然科学基金(49147)
- 划(46635)
- 编号(45307)
- 资助(44236)
- 成果(35769)
- 创(32389)
- 部(31793)
- 重点(31792)
- 课题(30492)
- 创新(30052)
- 发(29399)
- 项目编号(29291)
- 国家社会(29171)
- 制(28773)
- 期刊
- 济(107989)
- 经济(107989)
- 研究(67412)
- 中国(44757)
- 财(43786)
- 管理(42303)
- 科学(27146)
- 教育(26636)
- 学报(26088)
- 技术(23973)
- 农(22867)
- 融(22553)
- 金融(22553)
- 大学(21597)
- 学学(20207)
- 财经(19374)
- 业经(19169)
- 经济研究(17936)
- 经(16772)
- 农业(14963)
- 财会(13398)
- 技术经济(13274)
- 贸(13023)
- 问题(12984)
- 统计(12532)
- 策(11966)
- 商业(11430)
- 会计(11179)
- 现代(11100)
- 国际(10773)
共检索到345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碧华
分类改革是我国此轮国企改革的核心。要实现分类改革的目标,必须对关乎国企管理体制的国有出资人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我国国有出资人模式主要有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两种。但无论是以国资委为代表的集权出资模式,还是以行业或地域为标准的分权出资模式,其主要缺陷在于没有回应国企分类改革的要求,没有区分商业类国企与公益类国企而分别构建出资人制度。实际上,在国企分类改革下,有必要确立集权模式与双重模式并行的混合出资人模式。针对商业类国企应采国资委集权出资模式,由国资委专司"管资本",剥离其监管企业的职能;而针对公益类国企应采功能双重出资模式,由多个部门分工协作,既"管资本"也"管企业",实现有效监管的职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家福
完善国有出资人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建立有效治理结构的关键环节。本文认为,完善国有出资人制度要从作为国有出资人代表的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载体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及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控股、参股经营的国有资产具体经营企业三个层次上进行制度建设。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建华
市场经济体制下,股权结构不应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赋予企业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在所有者缺(虚)位情况下,提高委托———代理制度的有效性。国有资本是进是退,由资本经营者根据市场情况决定。解决出资人及其监管到位的问题,必须将委托经营权和经营监管权分离,形成权力制衡的体系。作者设计了多方权力制衡、激励到位的国企管理制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出资人 监管 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尚琳 徐光华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出资人特殊信息需求和现有财务报告提供信息不足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以重大事项管理信息、企业拥有但不易控制资产管理信息、内部分配信息、影响经营业绩客观性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报告,以解决出资人与被出资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满足出资人监管需要。
关键词:
专项报告 国有出资人 国有资产 监督管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天勇
国有企业难以全面振兴的深层次原因是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后 ,财政从生产建设财政转变为借债吃饭型财政后 ,它们失去了资本金注资来源 ,而银行注资形成的高负债发展模式 ,又会形成金融风险 ;工资成本上升趋势和资本利润率下降规律同样在国有企业发生作用 ,冗员过多的工资上升侵蚀利润 ,使国有企业难以为继 ;将企业作为一级党政社团组织办和企业办社会 ,使企业的体制成本很高 ,并内化了许多社会成本 ;所有者多头代理 ,导致管事的不管人 ,管人的不管事 ,所有者的权力、责任和应当承担的风险不对称。从放权让利改革开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虽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管用的所有者 ,且形成...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出资人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灵翔
随着国资监管模式的逐步完善,审计监督在国企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国资委,也正努力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措施。本文从国企出资人审计监督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国企审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目前的具体实践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出资人审计监督工作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国资监管工作的完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出资人 审计监督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婧 谭超
反腐败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审计战略部署的重中之重,对我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塞贝利斯(Tsebelis)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只有内部审计的一级监督机制和出资人-内部审计的二级监督机制博弈模型,探讨什么样的机制设计和奖惩制度能更好地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进而完善对国企经济责任人不敢腐、不能腐的监督治理体系。研究发现,一级监督机制下,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容易偷懒从而纵容腐败的发生,所以在审计全覆盖要求下,有必要建立健全国企出资人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再审计的二级监督机制,并通过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惩罚力度、适当调节出资人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奖励力度、减小对经济责任人腐败的惩罚力度,进而降低经济责任人腐败的概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燕春 史安娜
理论界基于不同的视角、秉持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定位问题上形成了全民论、国家论、政府论、综合论、缺位论等理论解释。但从国家所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所有权的真正主体是全体人民、国家政府只是国家所有权的代理人。而且,从这一定位角度来审视,我国现有的国资委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需要从法律上建构一个独立的人民代表股东会,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丽琼
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个人资产、法人资产的产权主体是十分明确而具体的,而国有资产则不一样。从理论上讲,我国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是明确的,即全体人民;但实际上又是模糊的,人人都是所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加奇
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江西省体改委林加奇建立有效的国有资本管理、监督和营运制度,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这项改革的出发点在于:明晰出资者与企业法人财产之间的关系,使产权主体人格化,资本经营责任化,产权效益确定化,从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万国华
在我国企业制度转轨或并轨背景下,国有企业整体上市中出资人监督机制应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重构出资人监督机制以避免两种不同法律性质的监事会衔接的困难;外派监事将面临监督或负责对象、问责机制等变化带来的法律障碍及风险进一步研究;外派监事会治理机制内生化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之修改与完善也刻不容缓;如果要推进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直接持股实践,应尽快解决其法律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位以及民商事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等问题。
关键词:
外派监事会 监督机制 治理机制 直接持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长春 伍中信
为了弥补国企出资人缺位所导致的财务监督弱化,政府推行了会计人员委派制、财务总监制或稽察特派员制。比较分析这三种财务监督的方式可见,会计人员委派制适用于非企业单位和机关;财务总监制适用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稽察特派负制改为外派监事会制,不仅是把政府行为转变为代表国有资本所有者的企业行为,而且更适用于对重点国有企业的监督。所以,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国企出资人财务监督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崔光庆 厉萍 朱永
现代公司本质上仍是资本制企业,从理论上讲公司的一切权力属于出资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客观上要求出资人全面监督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而审计的本质就是监督受托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受托责任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对于国有金融机构来讲,受托责任包括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内容,目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依据职责定位监督检查部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基于对审计本源的思考和现有审计模式的研究以及金融系统特征的分析,结合审计实践,我们提出了国有金融机构出资人审计理念,阐述了其理论依据、审计目标、审计内容以及必要性和实践意义。国有金融机构出资人审计的目标是维护出资人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有机...
关键词:
国有金融机构 受托责任 出资人审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亚林 唐松松 王孝德 马泽忠
本文以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为背景,从法理支撑性、属性特征差异性、与改革一致性以及监管便利性等方面,对出资人职责履行主体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前强
建立医院出资人制度要与强化治理和监督同步推进,要有进有退, 分类治理;把法治思想和原则引入国有资产治理,以分权制衡的原则来构建国有医院出资人制度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国有医院出资人制度 战略 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