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2)
- 2023(8377)
- 2022(6914)
- 2021(6229)
- 2020(5355)
- 2019(11710)
- 2018(11552)
- 2017(22265)
- 2016(12090)
- 2015(13474)
- 2014(13563)
- 2013(13455)
- 2012(12184)
- 2011(10723)
- 2010(11006)
- 2009(10933)
- 2008(11404)
- 2007(10471)
- 2006(9402)
- 2005(8934)
- 学科
- 企(75455)
- 企业(75455)
- 业(70345)
- 管理(65402)
- 济(49806)
- 经济(49676)
- 财(28084)
- 方法(22518)
- 务(22275)
- 财务(22255)
- 财务管理(22226)
- 企业财务(21231)
- 业经(20534)
- 制(17621)
- 数学(14792)
- 数学方法(14695)
- 技术(14260)
- 划(13253)
- 体(13107)
- 企业经济(12226)
- 体制(11873)
- 和(11781)
- 策(11483)
- 理论(11301)
- 经营(11016)
- 技术管理(10933)
- 中国(10069)
- 决策(9138)
- 农(9016)
- 计划(8742)
- 机构
- 学院(181023)
- 大学(179001)
- 济(77763)
- 管理(76888)
- 经济(76219)
- 理学(64932)
- 理学院(64369)
- 管理学(63835)
- 管理学院(63457)
- 研究(51606)
- 财(44951)
- 中国(44463)
- 京(36498)
- 财经(34120)
- 经(30774)
- 江(29329)
- 科学(26119)
- 财经大学(25199)
- 所(24625)
- 中心(24130)
- 经济学(23845)
- 商学(23166)
- 商学院(22973)
- 北京(22873)
- 州(22412)
- 经济学院(21411)
- 研究所(21045)
- 业大(20516)
- 农(19493)
- 经济管理(19056)
- 基金
- 项目(109616)
- 科学(89070)
- 基金(83224)
- 研究(83166)
- 家(69688)
- 国家(69033)
- 科学基金(62357)
- 社会(56580)
- 社会科(53723)
- 社会科学(53707)
- 基金项目(43562)
- 省(41978)
- 自然(39077)
- 自然科(38123)
- 自然科学(38108)
- 教育(37560)
- 自然科学基金(37544)
- 划(34024)
- 资助(33512)
- 编号(32774)
- 制(28739)
- 成果(27059)
- 部(25342)
- 创(24639)
- 业(23903)
- 国家社会(23730)
- 重点(23598)
- 教育部(22973)
- 创新(22925)
- 人文(22801)
共检索到282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颖杰 李茂华
企业分立改制是传统国企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过于疏漏和不尽合理,导致实务中企业分立操作极为混乱和不规范,借企业分立改制之名行恶意侵害债权人权益之实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而司法上的裁判依据也显得严重不足。当务之急是以世界各国及地区立法通例为基础,对包括新公司法在内的相关规范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从而真正使企业分立或公司分割制度能够真正平衡股东、债权人等之间的利益,规范企业分立的实务操作,进而巩固和促进国企改制的胜利成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世军 陈起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企业在出现破产情形时,其往往存在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死掉”,另一种则是进行企业重整进而使企业“活过来”。从实践操作层面上看,当企业经营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时,宣告企业死亡往往是最先被考虑的选择,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破产制度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破产清算这一层面。而随着清算制度的过度使用,清算制度的弊端日趋明显,如何解决企业困境,让企业起死回生被纳入考虑范围,破产重整制度也因此开始慢慢地衍生出来。破产重整制度在给予企业希望和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其中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即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处于弱势地位,如何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成为一大问题。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债权人利益 救济和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颖杰 徐春荣
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高院")为了规范企业兼并改制行为,于2003年1月发布了《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针对企业兼并改制行为从司法层面作出了规范解释,对充分保护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小洪
保护企业债权人利益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由于多种原因,在已往的企业改革中,保护企业债权人利益问题(简称保护企业债权)未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随着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深入,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日益突出。应当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进程中,从制度到具体操作系统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纯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确立了企业破产重整制度,既为债权人实现债权提供了新的途径,又为债权人维护债权带来了重大影响。加强对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的研究,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及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破产重整法律制度,对我国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在债权人权益维护方面具有的制度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完善我国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债权人 利益保护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威宇
2013年我国开始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尽管认缴制的施行进一步提高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该制度在保障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上尚有不周之处,仍存在现实之困境。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股东认缴的出资与公司实际拥有的资产不一致,使得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没有保障。其根源主要是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股东与债权人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披露制度缺乏制度供给、催缴制度缺位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缺陷则是公司债权人无法得到完满保护的具体困境。在《公司法》即将修订之际,应当以此为契机,从修法角度探讨制度完善之可行性,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规制视角对信息披露、催缴制度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并予以解决,以期更好地保护债权人之权益,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童盼 支晓强
本文研究股权流动性对股东-债权人冲突引起的投资不足的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讨论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经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目标的差异,股权流动性越低的企业越容易发生股东-债权人冲突引起的投资不足行为,也就是说,股东对债权人利益的侵害越严重。相对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流动性较差,这就使得非上市公司债权人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关键词:
股权流动性 投资不足 债权人利益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杰杰 林爽
关联企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对陷入经营僵局的关联企业合并破产有利于降低破产成本,提高破产效率,保证债权清偿的公平性,实现债权人利益的最大化。在处理关联企业的破产问题中,关联交易的隐蔽性和多样性使其正当性难以认定,针对一般企业破产的制度不能满足关联企业破产的需要,并且在合并破产的处理上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故此,应当以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为目标,完善破产法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破产撤销权和无效行为制度,对由债权人申请的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的证明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更好地保护外部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关联企业 破产 外部债权人 利益保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日贵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破产重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结合我国在此方面的现实状态,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西方国家在此方面的立法和其他方面的做法,分析了公司破产制度和重整程序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破产法 重整 债权人利益 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薇 陈丽敏
关联交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等弊端,一些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滋生而来,对公司的股东以及公司外部债权人造成了利益上的损害。文章针对从属公司债权人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关联交易 从属公司 债权人利益保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立春 陈信元
论保护债权人利益及其对会计的影响张立春,陈信元近几年来,我国进行了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试点,1993年岁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并于1994年7月1日起生效实施,公司法是一部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法律。它的作用在于保护公司、...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忠利
有限责任原则是现代公司最本质的属性特征之一,是各国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司立法的财产责任形式.由于有限责任原则的存在,公司债权人不能向公司股东的个人财产提出请求。因此,需要通过完善公司法及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公司法规定了一系列保护公司债权人的方式。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所以,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以更有力地保护债权人.
关键词:
有限责任原则 债权人 法律保护 制度完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艳
企业破产应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丁艳《企业破产法(试行)》自1988年11月1日生效,至今已实施6年多。全国破产案件立案总数逐年增加,1991年117件,1992年428件,1993年710件。从1994年初开始,国家选择若干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怡 龙宗智
文章认为,在我国企业破产案件审理中存在的债权人权益受到不合理侵犯的现象,目前已达到危及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地步。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体制上的缺陷,中层原因是法制本身的不完善,表层原因则是执行破产法时有关主体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而产生的行为偏差。为此,文章重点论述了改革、完善破产法制的5项具体措施:(1)加强债权人会议职能;(2)改革清算组的组成方式;(3)对破产财产的界定和处置作出合理规定;(4)追究破产违法责任,惩罚破产犯罪;(5)逐步限制破产免责的范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圣连 董金玲
由于一人公司存在着易滥用公司人格,进而危及债权人利益等问题,如何对债权人利益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是目前法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公司的设立、营运及清算三个阶段,分别对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进行了论述,以期找到遏制一人公司易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方法,促进一人公司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一人公司 债权人 法律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