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
2023(1653)
2022(1326)
2021(1224)
2020(902)
2019(2041)
2018(1869)
2017(3144)
2016(1682)
2015(1794)
2014(1671)
2013(1638)
2012(1470)
2011(1217)
2010(1169)
2009(1066)
2008(933)
2007(868)
2006(752)
2005(705)
作者
(4422)
(3820)
(3674)
(3595)
(2336)
(1759)
(1686)
(1475)
(1382)
(1348)
(1327)
(1220)
(1205)
(1184)
(1178)
(1125)
(1111)
(1066)
(1048)
(980)
(924)
(915)
(904)
(862)
(844)
(833)
(782)
(757)
(751)
(746)
学科
(9093)
经济(9078)
管理(4860)
(4845)
(4165)
企业(4165)
方法(4106)
数学(3916)
数学方法(3892)
(3715)
业经(2898)
农业(2625)
中国(2560)
(2497)
(2321)
劳动(2318)
(1920)
农业经济(1866)
人事(1671)
人事管理(1671)
(1517)
发展(1436)
(1435)
(1397)
财务(1395)
财务管理(1395)
建设(1370)
(1352)
企业财务(1351)
贸易(1350)
机构
学院(23216)
大学(23055)
(10757)
经济(10624)
管理(8736)
理学(7825)
理学院(7773)
管理学(7606)
管理学院(7581)
研究(7010)
中国(5871)
(5007)
(4383)
财经(4247)
(3975)
科学(3888)
经济学(3752)
经济学院(3441)
(3380)
中心(3346)
财经大学(3332)
(3268)
业大(3175)
(3004)
研究所(2977)
商学(2765)
商学院(2739)
北京(2704)
农业(2658)
(2598)
基金
项目(16478)
科学(13288)
基金(12684)
研究(11933)
(10956)
国家(10873)
科学基金(9564)
社会(8355)
社会科(7975)
社会科学(7974)
基金项目(6562)
(6065)
自然(6006)
自然科(5914)
自然科学(5914)
自然科学基金(5813)
教育(5493)
资助(5222)
(4986)
编号(4627)
(3800)
国家社会(3665)
重点(3605)
(3485)
成果(3481)
教育部(3433)
人文(3420)
创新(3259)
科研(3259)
大学(3256)
期刊
(10388)
经济(10388)
研究(5808)
中国(5486)
(3835)
学报(3700)
(3512)
管理(3334)
科学(3270)
大学(3064)
学学(3005)
农业(2621)
(2313)
金融(2313)
财经(2207)
技术(1954)
业经(1948)
经济研究(1936)
(1913)
(1610)
(1610)
劳动(1610)
理论(1461)
教育(1427)
问题(1319)
统计(1311)
实践(1293)
(1293)
(1211)
(1088)
共检索到33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万明  金日天  齐英杰  徐杨  
研究高把油锯振动传递路线,并与和其类似的前苏联产"Дружба"型和"Урал-2"型油锯(锯把)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油锯振动是随机振动,其影响因素很多,要从振源上解决振动问题,必须考虑采用其他类型的发动机;油锯振动能量的分布复杂,通过振动传递路线测试和分析可以找出相对合理的锯把安装位置;锯把本身的振动值特性是影响手感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产油锯的锯把具有机械放大特性,而国外样机具有机械衰减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守谦  王平  宋国育  
油锯是林区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动力工具。从人类工效学的角度来看,油锯的剧烈振动直接影响着操作者的身心健康。回顾了国产高把油锯振动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论述了十几年来我国高把油锯减振研究过程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减振研究的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爽  徐红梅  李航  王成龙  姜威  董佳俊  
以某手扶插秧机手柄和接振人员手臂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振动总值的日振动暴露量的评价方法对手扶插秧机在2种不同工况下的手传振动进行了复合试验评价,计算结果显示,该手扶插秧机日振动暴露量为2.442 m/s~2,满足欧盟指令规定的要求。对人体手臂进行了振动响应分析和振动传递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工况下手扶插秧机手柄处的振动传递到手臂上时,振动呈逐渐衰减的趋势;操作手扶插秧机时,手腕对振动能量的吸收最多;手部对8~16 Hz和100 Hz附近的振动能量吸收较差,考虑到100 Hz左右的中频振动是造成雷诺氏症的主要原因,因此,100 Hz左右的中频振动应为今后插秧机扶手振动研究控制的重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维  王春耀  王学农  蔡菲  张敏敏  
【目的】研究果树在外激励载荷作用下树枝能量的传递过程,揭示振动采收果实的落果机理,为机械振动式采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机械式激振器为果实树枝提供振源进行振动采收,通过高速摄像仪对整个采收过程进行记录,再用高速摄像仪的Phantom控制软件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获得树枝能量传递的一般规律。【结果】果实距离树枝分叉近的地方先脱落;各采样点以距离激振源远近依次达到能量的最大值且峰值依次降低,能量峰值大约损失了15%;树枝Ⅰ与主枝的夹角为42°时获得的峰值动能较树枝Ⅱ与主枝的夹角为80°的峰值动能大40%,且角度小果实也先脱落。【结论】能量以能量波的模式在树枝中传递,在传递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彬  王德明  何伟敏  
该文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振动对手指和手背皮肤温以及手皮肤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手指皮肤温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而下降,在正常操作握力和27℃环境气温条件下,握持10min后,中指指尖温度平均下降约2.5℃.手背皮肤温随振动暴露时间的变化不明显,但是振动频率和加速度对手背皮肤温的影响非常显著.无振动的静态情况下,手背皮肤温比有振动时低,80Hz时手背皮肤温最高,并且加速度越大皮肤温越高.手指皮肤电阻在握持过程中都呈上升趋势,无振动静态握持时的皮肤电阻值比有振动时的大,27Hz时的皮肤电阻值相对较小.总体来看,当频率大于80Hz时,加速度较大时皮肤电阻变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彬  王德明  何伟敏  
该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油锯振动对操作者手臂掌长肌收缩强度和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加速度大小和振动频率对掌长肌收缩强度的影响都很显著,加速度幅值越大收缩越强烈,27~120Hz条件下的掌长肌收缩都比静态握持时要大,并且27~80Hz范围内掌长肌收缩最强烈,超过120Hz时,与静态握持时基本相同.肌电图频谱中与激振频率相对应的成分占主导地位,随着激振频率增大,与之对应的肌电成分变小,但也有明显的峰波值.振动频率和暴露时间对掌长肌收缩慢波化的影响很显著.与静态负荷比较,80Hz附近的振动易引起掌长肌疲劳,而27Hz附近的振动则有减轻掌长肌疲劳的效果.握持开始后3min内,掌长肌收缩的慢波化进展最快,...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成颖  郑烽  王立平  
主轴的振动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且包含大量机床的工况信息。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为实现主轴振动加速度能够在机壳外部测量,建立了主轴与机壳之间的振动传递力学模型。针对力学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基于Hertz理论和最小二乘法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出轴承的线性刚度;基于Hooke定律,利用Ansys软件求解出电主轴固定基座的刚度。以170XDS20Z11型电主轴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验证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机壳上测量振动信号,通过该模型可以高效、准确地推导出主轴真实振动。此理论可以运用到主轴振动间接测量方法中,提高测量精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桦  高双林  安静贤  
本文对油锯橡胶把套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把套对于高频振动(100~200Hz)有较明显的隔振作用。橡胶把套的使用性能除硬度以HA45±5为宜外,还应包括扯断强度、冲击弹性、耐油性等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正  蒋希时  
应用振动理论,对经过适张处理后的木工带锯条进行研究,确定张紧力与系统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提出将带锯条的振动简化为弦的振动与受拉伸的梁振动。用电测法测应变换算张紧力,用频谱分析法测量系统的固有频率,理论解得到试验支持,同时计算张紧力和张紧应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二东  李黎  杨永福  习宝田  
该文应用模拟加热和高速回转激振测量锯片变形的方法 ,定量分析了径向槽对锯片性能的综合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 ,对各种不同结构、数量的开槽木工锯片的热压曲变形量和振动性质进行了详尽地测量和分析 .结果表明 :径向槽的槽数和长度对锯片热压曲变形量和振动性质影响最为明显 .在本实验条件下 ,槽数量多、长度大锯片的热压曲变形量小 .5个槽和槽长度 35mm锯片的振幅最小 .锯片转速在 2 0 0 0~ 30 0 0r min范围之内 ,锯片的振幅最小 ,转速超过 35 0 0r min或 4 0 0 0r min后 ,部分锯片的振幅骤增 ,发生共振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正  蒋希时  
将带锯条的振动简化成弦的振动,用弦振动的行波理论研究带锯条的振动,再考虑带锯条的转动,得到转动带锯条的固有频率计算公式,将一个复杂的带锯条的振动简化成经典的弦振动问题。建立带锯条动态力学计算模型,由于行波作用,从理论上解释转动的带锯条出现抖动或晃动现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琪涵  李文彬  王林杰  陈净莲  张嘉月  
便携式风力灭火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为了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并给出合理使用建议,对国产林海6MF-30和日本小松HB2302风力灭火机的振动频谱和人体手臂振动传递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MF-30与HB2302风力灭火机的振动基频分别为58.5和121.5 Hz,试验测试频谱范围内分别存在5个和2个支配性频率,且基频越大,对操作者影响越小,故应优化6MF-30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其振动的基频;根据ISO5349—2001标准,在最大功率转速下,操作者使用6MF-30和HB2302风力灭火机的允许受振时间分别为2.29和3.27 a;风力灭火机振动对操作者手臂和肩颈的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厚江  王朝志  苏娟  
基于横向振动原理的锯材弹性模量测量方法具有快速、无损、足尺测量等特点。该文讨论了两端刚性简支支撑和一端刚性、一端弹性支撑两种支撑形式下,锯材弹性模量检测的理论依据。在以实际生产应用为目标的检测仪器开发中,一端支撑要包含测力传感器,用于传感锯材的重量和振动信号。结果表明:测力传感器端的支撑相当于一种弹性支撑,它会造成试件固有频率测量值比实际值低,进而给试件弹性模量测量值带来误差。这一固有频率测量值减小幅度与试件-支撑刚度比有关:试件-支撑刚度比越小,减小幅度越小。一般情况下,如果将试件-支撑刚度比控制在0~0.005范围内,则会测得足够精确的弹性模量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华滨  陈守谦  耿绍辉  
本文对杠杆压铊张紧系统带锯产生振动的原因,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用2034型频谱分析仪试验表明,带锯条振动属于复杂周期信号的离散型频谱,是由多个简谐振动叠加而成;同时理论考察分析表明,带锯条杠杆压铊张紧系统不同于秤量重物的“平衡秤”,不可能达到“静平衡”,而是在锯轮参数激振作用下形成周期性受迫振动。锯轮参数激振和杠杆压铊张紧系统位移激振之间交互作用,是使带锯条产生周期振动并引起张紧力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乐平  温芝元  
为提高振动磨生产能力 ,进行了振动磨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 ,物料充填量与研磨体充填量分别为 32 .6 6 %和6 7.34%时 ,振动磨功率较大、效率较高 ;两个量分别为 17.4 3%和 4 5 .12 %时 ,不仅有极高的磨粉速度、短的磨粉时间 ,同时又有较高的效率 ;物料充填量介于 17.4 3%与 32 .6 6 %之间 ,研磨体充填量介于 4 5 .12 %与 6 7.34%之间时 ,振动磨功率、效率、磨粉速度都较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