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2)
- 2023(13347)
- 2022(11686)
- 2021(10973)
- 2020(9213)
- 2019(21073)
- 2018(21097)
- 2017(40287)
- 2016(22404)
- 2015(24940)
- 2014(25193)
- 2013(24664)
- 2012(22696)
- 2011(20429)
- 2010(20283)
- 2009(18377)
- 2008(17729)
- 2007(15588)
- 2006(13543)
- 2005(11785)
- 学科
- 济(81783)
- 经济(81674)
- 管理(61856)
- 业(57397)
- 企(48090)
- 企业(48090)
- 方法(38217)
- 数学(32706)
- 数学方法(32287)
- 学(22714)
- 中国(21900)
- 农(21844)
- 财(21544)
- 业经(18066)
- 制(16910)
- 地方(16522)
- 理论(15757)
- 农业(14426)
- 贸(13844)
- 贸易(13839)
- 和(13814)
- 务(13581)
- 财务(13508)
- 技术(13486)
- 财务管理(13481)
- 易(13426)
- 银(13323)
- 银行(13259)
- 融(12872)
- 金融(12863)
- 机构
- 大学(313211)
- 学院(310269)
- 管理(119270)
- 济(114931)
- 经济(112202)
- 研究(109315)
- 理学(103415)
- 理学院(102159)
- 管理学(100115)
- 管理学院(99573)
- 中国(78780)
- 科学(72483)
- 京(68206)
- 农(58991)
- 所(56900)
- 财(53126)
- 研究所(52430)
- 业大(52047)
- 中心(48491)
- 农业(46866)
- 江(45566)
- 北京(42880)
- 财经(42557)
- 范(41565)
- 师范(40983)
- 院(40238)
- 经(38810)
- 州(36851)
- 技术(35785)
- 经济学(33562)
- 基金
- 项目(219678)
- 科学(170363)
- 基金(157815)
- 研究(155183)
- 家(140963)
- 国家(139831)
- 科学基金(117654)
- 社会(94202)
- 社会科(88993)
- 社会科学(88966)
- 省(86510)
- 基金项目(83828)
- 自然(79817)
- 自然科(77952)
- 自然科学(77927)
- 自然科学基金(76521)
- 划(74041)
- 教育(71351)
- 资助(65541)
- 编号(62616)
- 成果(51389)
- 重点(49770)
- 部(47466)
- 发(46343)
- 创(45413)
- 课题(44223)
- 科研(42743)
- 计划(42454)
- 创新(42378)
- 大学(40012)
- 期刊
- 济(124678)
- 经济(124678)
- 研究(89516)
- 中国(60988)
- 学报(59745)
- 农(53100)
- 科学(51918)
- 管理(43799)
- 大学(43711)
- 学学(41254)
- 财(39774)
- 教育(37794)
- 农业(36776)
- 技术(25975)
- 融(24539)
- 金融(24539)
- 财经(20339)
- 业经(20334)
- 经济研究(19977)
- 业(19008)
- 经(17295)
- 图书(17159)
- 科技(16322)
- 版(16296)
- 业大(16287)
- 问题(16013)
- 理论(14864)
- 林业(13851)
- 技术经济(13774)
- 实践(13725)
共检索到450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家红 王元 房文红 姚小娟 符贵红
研究了盐酸沙拉沙星(Sarafloxacin hydrochloride)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蟹和雌蟹体内药动学,检测了盐酸沙拉沙星对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建立了药动/药效(PK/PD)关系。盐酸沙拉沙星以30 mg.kg-1单剂量口灌给药中华绒螯蟹,雌蟹和雄蟹血浆沙拉沙星浓度-时间关系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雌蟹和雄蟹血药达峰时间(Tmax)为4 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5.619±1.192 mg.L-1和7.775±1.426 mg.L-1。沙拉沙星在雌蟹和雄蟹体内分布广泛,其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3.801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大菊 周诗其 孔科 范盛先 杨辉
将盐酸沙拉沙星以每千克体重218.8 mg、109.4 mg、21.8 mg(相当于每千克体重用沙拉沙星碱200mg、100 mg、20 mg)剂量连续给大鼠灌胃4周,停药恢复1周。结果:给药期和恢复期末,动物的一般体征正常,除大剂量组盲肠增重外,体重、饲料利用率、血液细胞学和血液生物化学主要指标及其它各重要脏器系数等测定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剖检及组织学观察均未见明显的病理性变化。结果表明,盐酸沙拉沙星毒性小、安全范围大,临床推荐剂量是安全的。
关键词:
盐酸沙拉沙星 大鼠 亚慢性毒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烈 胡琳琳 胡伟国 房文红 孙贝贝 黄伟 周帅
在水温为(29.0±1.0)℃、盐度为3.3%条件下,以30mg/kg的剂量单次药饵投喂凡纳滨对虾盐酸沙拉沙星后,分别取凡纳滨对虾血淋巴、肝胰腺和肌肉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盐酸沙拉沙星在肝胰腺中的药物残留浓度远高于血淋巴和肌肉,后两者的药物残留浓度比较低而且血淋巴中的残留浓度高于肌肉;给药后盐酸沙拉沙星在血淋巴、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消除速率快慢不一,在肌肉中消除速度最快,肝胰腺中的消除速度快于血淋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枝 石德时 毕丁仁 李自力 许清荣 杜松枝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国产盐酸沙拉沙星对9种118株畜禽常见病原微生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该药物对被检7株支原体的作用较差,MIC为3μg/ml,而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强,MIC小于或等于0.5μg/ml,其中: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更强,除绿脓杆菌外,MIC小于等于0.125μg/ml。盐酸沙拉沙星的MIC(最低抑菌浓度)曲线与MBC(最低杀菌浓度)曲线比较接近,表明该药物为一杀菌剂,其杀菌效果与恩诺沙星相当,比盐酸洛美沙星高出许多,可望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杀菌药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盐酸沙拉沙星 体外抑菌活性 微量稀释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操继跃 邱银生 王大菊 周利娟 周诗其 徐群英 严汉池 江美安
伊利莎蛋鸡8只单次快速静脉注射盐酸沙拉星10mg/kg(以沙拉沙星计)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沙拉星的浓度。房室模型分析表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适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其消除半衰期(tβ)、表观分布容积(Vd)、总体清除率(CLB)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47±0.87Oh、(5.10±2.25)L/kg、(1.42±0.24)L/kg·h和(7.27±1.37)μg/ml·h。伊利莎蛋鸡8只口服盐酸沙拉沙星溶液10mg/kg(以沙拉沙星计)后,药物在体内呈现有吸收单室模型,其吸收半衰期(tka)、消除半衰期(tke)、血药达峰时间(Tmax)、药峰浓度(Cmax)和药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宗乾坤 徐丽娟 吕利群
【目的】研究盐酸沙拉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代学、药效动力学联合参数,确定盐酸沙拉沙星治疗鲫鱼细菌性疾病的防耐药突变用药方案。【方法】测定盐酸沙拉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抗菌后效应(PAE)、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和防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给鲫经口灌服不同剂量(20,30,40Mg/kg)的盐酸沙拉沙星,于给药后0.5,1,2,4,6,8,10,12,16,24,48h取血清及肌肉样品,研究盐酸沙拉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然后结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结果,确定盐酸沙拉沙星防治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合理给药方案。【结果】盐酸沙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儒彪 胡骁飞 张改平 王慧 王方雨 刘璐 刘玺 邓瑞广 宋照军
为制备敏感性好、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的抗沙拉沙星(Sarafloxacin,Sara)单克隆抗体,采用碳二亚胺法合成Sara人工抗原,通过免疫BalB/c小鼠,选择血清效价高且敏感性好的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Sar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Sara MaB,通过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对Sara MaB的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小鼠经免疫原免疫后,小鼠多抗血清效价均达到1∶128 000。选择敏感性较好的2号小鼠进行细胞融合,经多次亚克隆后,筛选出1G3、3H3两株杂交瘤细胞株,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梁俊平 王芸 李健 李吉涛 聂国兴 孔祥会 李学军
为了解维拉帕米对恩诺沙星在脊尾白虾体内代谢及消除的影响,在水温(18.1±0.5)℃条件下,对照组每天以10mg/kg体重剂量连续7天投喂脊尾白虾恩诺沙星,维拉帕米组在投喂恩诺沙星的同时以4 mg/L剂量药浴脊尾白虾维拉帕米,比较了维拉帕米组和对照组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的浓度变化与消除动力学统计矩参数。结果显示,肝胰腺、肌肉、和鳃3种组织中的恩诺沙星浓度均随时间呈规律性递减,维拉帕米组3种组织中的恩诺沙星浓度、AUC和t1/2β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维拉帕米组各组织中的环丙沙星的浓度和AUC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维拉帕米组3种组织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β、CL均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雨辉 佟恒敏 卢彤岩 赵吉伟
为评价环丙沙星在水生动物疾病防治上的应用,按10mg·kg~(-1)的剂量分别给鲤静注乳酸环丙沙星水溶液、口服乳酸环丙沙星水溶液、口服乳酸环丙沙星饲料糊。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用MCPKP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药时数据,口服乳酸环丙沙星水溶液和口服乳酸环丙沙星饲料糊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25%和6.22%。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三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参数如下:t_(1/2α)=0.16h、t_(1/2)π=0.86h、t_(1/2β)=16.47h、V_1=0.10 L·kg~(-1)、Vb=3.03 L·kg~(-1)、Cl_B=0.12 L·kg~(-1)·h~...
关键词:
环丙沙星 鲤 生物利用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文银 印春华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华鳖(Rrionyxsinensis)口服诺氟沙星后体内的血液浓度,结果显示,其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单室模型一级吸收。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为2.30h,时滞为0.14h,达峰时间为4.58h,峰浓度为3.27μ/mL,消除半衰期为4.24h,统计矩分析其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0.66h。研究表明,口服诺氟沙星在甲鱼体内能维持较长的有效时间。
关键词:
中华鳖 诺氟沙星 药代动力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海燕 马跃岗 陈元坤 张其中 毛秀立 孙力华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和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鲫(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在(25.4±0.3)℃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单次给鲫肌肉注射诺氟沙星后,药物几乎在瞬间吸收,0.0333 h时血液中达到6.6708μg/mL,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描述较为合适,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t1/2β、AUC和C l(s)分别为:0.4231 h、9.1613 h、17.8619μg.h/mL和0.5727 L/(kg.h)。在(23±1)℃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多次连续5 d混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慧宇 陈君义 王云飞 顾开朗
通过研究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在泥鳅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为水产养殖业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和休药期。试验前,从养殖场购买的泥鳅在试验水质条件下暂养7 d后,分成3组投放入不同水温的养殖系统中。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作为目标化合物,以拌料给药的方式,按20 mg/kg鱼体重的剂量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7 d后,对15、20、25℃3种水温条件下,目标化合物在泥鳅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均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泥鳅体内消除,且水温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谢衰减消除速率有很大影响,在25、20、15℃水温条件下,泥鳅体内的恩诺沙星代谢至10.0μg/kg以下分别需要25、32、...
关键词: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泥鳅 残留 消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董军 张思雨 房迪 苏泽辉 舒锐 雷小婷 胡鲲
为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分布,明确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及休药期。本实验进行牛蛙单次口灌10%恩诺沙星粉混悬液(20 mg/kg·bw),在0.5、1、2、4、8、12、24、48、96、192、336、480 h分组织取样检测实验。研究显示: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在牛蛙血液中的达峰时间(T_(max))相同为1 h,峰浓度(C_(max))分别为26.592μg/mL、2.256μg/mL;恩诺沙星在牛蛙肌肉、肝脏、肾脏、脑中的T_(max)均为8 h,C_(max)分别为10.21、13.84、17.52、3.95 mg/kg;环丙沙星在牛蛙肌肉、肝脏、肾脏的T_(max)分别为12、8、12 h,C_(max)分别为1.362、20.46、4.07 mg/kg,在脑中未检测出环丙沙星。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吸收迅速,21.90%~40.35%恩诺沙星转化为环丙沙星,与鱼类和甲壳类生物相比,环丙沙星在牛蛙体内更易消除;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108.22μg/kg;单剂量10%恩诺沙星粉(20 mg/kg bw)适用于治疗由于嗜水气单胞菌(MIC:0.1μg/mL)患病牛蛙;牛蛙在室温为25℃左右的饲养环境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514.24 h(22 d)。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冰醒 曹海鹏 阮记明 马荣荣 胡鲲 杨先乐
以15 mg/kg的剂量分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单次肌注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中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分别阐明了它们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内的药物-曲线时间关系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t=21.31e-0.497t+9.779e-0.035t和Ct=74.938e-1.822t+20.811e-0.038t。氧氟沙星在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8.89、65.02、83.26、11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