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0)
- 2023(8097)
- 2022(6835)
- 2021(6116)
- 2020(5308)
- 2019(11691)
- 2018(11573)
- 2017(21317)
- 2016(11961)
- 2015(13216)
- 2014(13319)
- 2013(12883)
- 2012(11817)
- 2011(10466)
- 2010(10525)
- 2009(9835)
- 2008(9757)
- 2007(8900)
- 2006(7876)
- 2005(7215)
- 学科
- 济(43218)
- 经济(43146)
- 管理(40626)
- 业(39125)
- 企(33180)
- 企业(33180)
- 方法(18992)
- 数学(16549)
- 数学方法(16332)
- 技术(14046)
- 财(13658)
- 制(13248)
- 农(12403)
- 中国(11342)
- 业经(10825)
- 学(10133)
- 体(9303)
- 务(8344)
- 财务(8298)
- 财务管理(8276)
- 农业(8236)
- 技术管理(8075)
- 环境(7938)
- 企业财务(7877)
- 银(7776)
- 银行(7734)
- 体制(7729)
- 贸(7632)
- 贸易(7628)
- 易(7465)
- 机构
- 大学(173362)
- 学院(171743)
- 济(69875)
- 经济(68407)
- 管理(64058)
- 研究(59357)
- 理学(55341)
- 理学院(54715)
- 管理学(53690)
- 管理学院(53346)
- 中国(43548)
- 科学(37392)
- 京(36662)
- 财(33498)
- 农(33409)
- 所(30517)
- 业大(29398)
- 研究所(27697)
- 江(27475)
- 中心(26995)
- 农业(26362)
- 财经(26056)
- 经(23637)
- 北京(22379)
- 经济学(21897)
- 院(21512)
- 范(21148)
- 师范(20823)
- 技术(20550)
- 州(20457)
- 基金
- 项目(118666)
- 科学(93501)
- 基金(86884)
- 研究(83810)
- 家(77583)
- 国家(76990)
- 科学基金(65428)
- 社会(54174)
- 社会科(51541)
- 社会科学(51530)
- 省(47318)
- 基金项目(45969)
- 自然(42539)
- 自然科(41593)
- 自然科学(41575)
- 自然科学基金(40881)
- 划(39568)
- 教育(39261)
- 资助(34854)
- 编号(32281)
- 重点(27401)
- 制(26651)
- 成果(26491)
- 部(26491)
- 创(25975)
- 发(24965)
- 创新(24507)
- 国家社会(23369)
- 课题(23124)
- 科研(22811)
共检索到259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密 朱谱新 何超
通过固态热拉伸技术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微纤化纤维素复合材料,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结构变化、界面黏结以及晶体取向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由于加工过程中纤维表面形成界面结晶,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界面黏结。此外,由于拉伸过程促进了纤维素以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片晶的取向,从而促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此过程简单易操作,适用高分子种类多,有助于启发学生灵活运用各类高分子加工手段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晓娟 陈礼辉 敖日格勒 曹石林 黄六莲
以乙酸木素、二次纤维为原料添加异氰酸酯及聚乙二醇400,制备聚氨酯纸基复合材料.聚氨酯处理使纸张纤维间的氢键连接转变为共价键连接,从而使复合材料的抗张强度、环压强度、抗水性质均有很大程度提高;并且,随着预聚体中乙酸木素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指标均先上升后下降,吸水率先降低后提高.
关键词:
二次纤维 乙酸木素 聚氨酯复合材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义强 李新功 秦志永 卿彦 罗莎
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了木纤维/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改性剂种类、用量以及纤维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8%碱和3%硅烷偶联剂对木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均可以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8%碱+3%硅烷偶联剂协同改性处理效果最好,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优;木纤维质量分数为30%,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最大。
关键词:
木纤维 聚乳酸 改性处理 力学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养伦 秦莉 于文吉
以酚醛树脂为胶黏剂,以毛竹和慈竹为原料,在不去竹青和竹黄的条件下,采用点裂和线裂纤维分离技术,将半圆竹筒疏解形成由竹纤维束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纤维化竹单板,经过热处理、浸胶、热压等工序制造本色和炭化色室外地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并与室外地板用重组竹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优于重组竹,慈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优于毛竹;热处理对吸水厚度膨胀率、防腐和防霉等性能具有改善作用,对水平剪切强度具有不利影响;采用纤维化单板,改变了传统重组竹的束状元结构,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可促进竹材产业升级尤其是丛生竹的工业化利用。
关键词:
纤维化竹单板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 室外地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力平 陈国伟 唐焕威
为改善普通聚砜超滤膜水通量低、亲水性差、不耐污染的缺点,该文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酸催化水解的方式制得纤维素微纳晶体,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将所得产品和聚砜共混,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工艺制备超滤膜材料,测定超滤膜的水通量、截留率、平均孔径、孔隙率、抗张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微纳晶体用量的增加,超滤膜的水通量逐渐增大;当纤维素添加量与聚砜质量分数达30%时,超滤膜水通量可达234.2L/(m2.h),牛血清蛋白溶液截留率为93.4%。纤维素微纳晶体的加入提高了膜的水通量,明显改善了聚砜超滤膜的性能。此外,通过红外及原子力显微镜对复合超滤膜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纤维素微纳晶体 超滤膜 水通量 聚砜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舒晶晶 陈剑 陈亚威 赵楚 汪谟贞 葛学武
中空微球/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导系数与中空微球的含量和结构密切相关.本文以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为牺牲模板,通过调控PS微球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相对含量,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包覆不同厚度SiO_2的PS@SiO_2核壳结构微球,用高温煅烧去除PS模板后,得到不同球壁内外径比(r/R)的中空SiO_2(H-SiO_2)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H-SiO_2微球的化学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测定了不同含量和r/R的H-SiO_2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后得到的H-SiO_2/PDMS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探究了H-SiO_2微球的含量和r/R对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通过与中空微球/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相比较,证实了只有当H-SiO_2具有完整结构且r/R高于0.963时,其添加到PDMS中才能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导系数,且下降程度随H-SiO_2含量增加而增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与此同时,当H-SiO_2添加量在质量分数5%以内时,H-SiO_2/PDM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随着H-SiO_2含量增加而有所增加.H-SiO_2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00%和360%.本工作为高性能中空微球填充聚合物基隔热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指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琪 梁英梅 田呈明 张长安
为获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降解真菌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对土壤中分离纯化的真菌菌株依次经PBS双层培养基初筛、PBS复筛,并利用相应培养基测定其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PBS降解真菌菌株为HJ03,并鉴定该菌株为链格孢属真菌;该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源物质,在不同碳源条件下,对PBS薄膜的降解能力依次为葡萄糖>PBS乳剂>甘油>大豆油;降解过程出现2次增速阶段;该菌株降解PBS薄膜的最适温度范围在25~30℃,最适pH值为4.0~6.0。培养基中碳源PBS乳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复明 王戈 李贤军 程海涛 田根林 张文福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以天然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为依据,建立材料制备工艺的多因素单层次隶属函数评判模型;并对热压3要素和铺装方式进行了综合模糊评价,得到了制备工艺最优排序。测试了不同层数的复合材料,从宏观层面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FESEM)对7.5 Nm和13.5 Nm纤维增强体的拉伸断面进行了表征,进一步从微观层面解释了评判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热压压力3 MPa,热压温度120℃,热压时间5 min,铺装方式[(0/90)]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明 燕冰宇 王春鹏 周建钟
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采用新型水热氧化合成方法,制备纤维素基质固定化漆酶载体材料———双醛纤维素(DAC)。红外光谱(IR)、固体核磁共振(CP/MAS13C NM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产物结构。测试制备的纤维素基质固载漆酶的酶学性能,并与交联壳聚糖、双醛淀粉固载漆酶的酶学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构建酶学性能理论方程。结果表明:新型水热氧化反应成功制备了高醛基含量的氧化纤维素,所得氧化纤维素载体材料固定化漆酶与交联壳聚糖和双醛淀粉固定化漆酶相比,稳定性好,重复使用率高,可在较宽温度和pH范围内保持酶活性,建立的理论方程较好表征了固载酶酶学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鹏 郭明辉
以木质纤维为基体,Fenton试剂化学改性后的工业木质素为黏结相,采用"高速混合-平板热压"的工艺技术路线制备环保型木质基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极差分析,探索性能优良的环保型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环境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化学组分、聚集态结构、动态热机械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在氧化改性工业木质素填加量25%、板坯含水率20%、热压时间7min、热压温度170℃的工艺条件下,木质基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能够满足GB/T11718—2009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MDF-...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勍 陈文帅 于海鹏 刘一星
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本文缩写为CNF)因其独特的网状结构和性能特点,在增强聚合物制备复合材料方面发展迅速。简述CNF的制备及特征;然后从改善团聚、提高界面相容性的角度,介绍对CNF进行表面衍生化、表面接枝和添加偶联剂等表面化学改性研究及改性后CNF的性能特点;简述利用CNF增强聚乙烯醇、聚乳酸、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聚合物的研究进展;最后对CNF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聚合物 复合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成 刘志明 吴鹏 王海英 孟围
以木材为骨架,聚乙二醇-10000为相变基元,通过木材的毛细管吸收效应,物理吸附聚乙二醇-10000,制备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谱图分析官能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微观形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晶度,可知木材与聚乙二醇能很好的相互结合,并且随着聚乙二醇-10000含量的增加,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结晶度逐渐增加;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以及热重(TG)分析可知,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焓先增加后减少,最大相变焓值为43.22J·g-1,热稳定性明显增加;聚乙二醇的无水乙醇溶液对木材渗透性的研究表明,木材吸附聚乙二醇主要为抛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蒋玉湘 李再峰
将材料化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了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其热致衰减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实验。通过FTIR、SEM对碳纳米管(CNTs)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借助适量1.4二氧六环溶剂得到CNTs分散体系,经原位聚合法制备了CNTs/聚氨酯复合弹性体。利用TEM、SEM分析了CNTs对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复合效果,结合“原位”变温红外分析技术和变温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对聚氨酯弹性体进行了热致衰减分析研究。该实验内容涵盖了原料分析、配方设计、制备方案设计和实施,以及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等诸多环节和诸多操作,可增加实验内容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致衰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静 鲍甫成 王正
为研究不同受热与剪切作用程度的复合方式对木纤维-聚乳酸(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常规混合、高速混合、熔融挤出法制备了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并用DSC、TGA、GPC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复合方式对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有显著影响。②受热与剪切作用时间最长的熔融挤出法制备的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低(25.39 MPa),密度最大(1.34 g/cm3),耐水性最好,熔点和热分解温度明显降低,聚乳酸相-Mw和-Mn分别只有聚乳酸原料的13.5%和14.6%。③受热与剪切作用时间最短的常规混合法制备的WF-PLA生物质复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少一 傅峰 王思群 黄景达 胡拉
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资源,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在国民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利用化学、物理、酶催化等方法得到一维纳米尺度的纳米纤维素应运而生。由于纳米纤维素具有高强度、高表面积、低热膨胀系数、易交织成网状结构等特点,其作为基体材料在柔性屏幕、透明传感器及储能器件方面发展迅速。按照制备方法(机械法、氧化法、水解法)的不同,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物理微观形态和化学修饰基团的2类纳米纤维素:纳米纤维素纤丝和纳米纤维素晶体。按照储能机制的不同,导电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导电高分子(聚吡咯、聚苯胺等)、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锰、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和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由于纳米材料形态特征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