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6)
2023(10011)
2022(8354)
2021(7507)
2020(5932)
2019(13169)
2018(12740)
2017(23521)
2016(12862)
2015(13769)
2014(13428)
2013(13367)
2012(12619)
2011(11624)
2010(11573)
2009(10525)
2008(10228)
2007(9055)
2006(8124)
2005(7449)
作者
(41264)
(34381)
(34359)
(32197)
(21811)
(16784)
(15203)
(13484)
(13174)
(12169)
(11843)
(11414)
(11230)
(10867)
(10807)
(10604)
(10463)
(10225)
(9998)
(9757)
(9021)
(8457)
(8388)
(7960)
(7860)
(7709)
(7626)
(7554)
(7091)
(6844)
学科
(56762)
经济(56707)
(34266)
管理(32765)
(24140)
企业(24140)
中国(18980)
地方(18762)
(18598)
方法(17937)
数学(15644)
数学方法(15529)
业经(14054)
农业(13286)
(12134)
(11832)
贸易(11822)
(11592)
(11417)
地方经济(10578)
环境(10439)
(10398)
(10127)
银行(10076)
(10068)
金融(10067)
(9778)
技术(9481)
(9413)
产业(7984)
机构
学院(184641)
大学(181754)
(75993)
经济(74561)
研究(71705)
管理(65312)
理学(56241)
理学院(55468)
管理学(54412)
管理学院(54095)
中国(53107)
科学(47630)
(45438)
(39611)
(38724)
农业(36168)
研究所(35552)
业大(34539)
(32419)
中心(31757)
(28519)
(25523)
财经(25350)
北京(24894)
(24783)
(24481)
师范(24061)
科学院(23354)
农业大学(23127)
(23076)
基金
项目(127489)
科学(99234)
基金(91583)
研究(86006)
(83710)
国家(82957)
科学基金(69154)
社会(55479)
社会科(52628)
社会科学(52615)
(51967)
基金项目(48795)
自然(46141)
自然科(45104)
自然科学(45089)
自然科学基金(44279)
(43985)
教育(37755)
资助(35985)
(33917)
编号(32541)
重点(29417)
(27135)
计划(26294)
(26273)
发展(26175)
(25743)
创新(25463)
成果(24941)
科研(24878)
期刊
(87481)
经济(87481)
研究(52746)
(42772)
中国(41320)
学报(39104)
科学(33247)
农业(29300)
大学(28096)
学学(27092)
管理(24114)
(22972)
(18924)
金融(18924)
教育(17678)
业经(16661)
(15227)
经济研究(14683)
技术(14122)
财经(12117)
问题(11687)
业大(11497)
(10597)
(10438)
科技(10377)
农业大学(10001)
商业(9632)
资源(9029)
(8977)
技术经济(8726)
共检索到282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晓锋  李爱科  姚军虎  张晓琳  周乃继  郝淑红  潘雷  
【目的】研究采用假丝酵母(Candida spp.)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棉籽粕进行固态发酵后,棉籽粕中棉酚含量的变化及其中蛋白的降解规律。【方法】利用5株假丝酵母和2株黑曲霉,分别对棉籽粕进行单菌种及复合菌种固态发酵,试验设灭菌不接种组(灭菌组),灭菌分别接假丝酵母C1、C2、C3、C4、C5和黑曲霉A6、A7菌组,及灭菌接C1和A6复合菌组,共9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比较固态发酵前后棉籽粕底物中游离棉酚(FG)和结合棉酚(BG)的含量,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发酵前后棉籽粕底物中蛋白质和小分子肽分子质量的分布范围。【结果】(1)在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对棉籽粕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安平  吕云峰  张军民  赵青余  王加启  田科雄  
本试验旨在调查研究我国不同产地的棉粕和棉籽蛋白的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采集全国不同主产区的5个棉粕样品和5个棉籽蛋白样品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结果表明,棉粕的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39.28%,0.28%,21.60%,棉籽蛋白的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51.96%,0.75%,13.29%,其中,在棉粕和棉籽蛋白所有营养成分中粗脂肪和钙两项变异系数最大,粗蛋白变异系数最小。棉粕和棉籽蛋白的游离棉酚含量分别为1021.14mg/kg和687.75mg/kg。不同主产区棉粕和棉籽蛋白的粗蛋白含量稳定,而粗脂肪和钙含量差异较大;棉粕游离棉酚含量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琳  薛敏  吴秀峰  曹海宁  梁乙明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egossypolled cottonseed meal(DCM) on Japanese sea bass(Lateolabrax japonicus,(5.04?0.02) g initial body weight).Five experimental diets DCM 0,DCM 25,DCM 50,DCM 75A,DCM 75 were formulated to contain 0,15.2%,30.5%,46%,and 46% DCM to replace 0,2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萌  王远亮  
【目的】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对双低菜籽粕进行混菌固态发酵,优化发酵条件,提高双低菜籽粕的饲用品质。【方法】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双低菜籽粕进行固态发酵(先接入纳豆芽孢杆菌再接入短乳杆菌),以发酵产物中的纳豆激酶活力常用对数值与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含量构成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接种量、温度及料(g)水(mL)比对发酵效果的影响。选择接种量、温度及料水比为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筛选双低菜籽粕的最优发酵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优接种量为每100g 1.5mL,最优的发酵温度为37℃,最优的料(g)水(m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正可  刘国华  李阳  郑爱娟  常文环  陈志敏  蔡辉益  
【目的】通过优化菜籽粕混菌固态发酵工艺以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为发酵菜籽粕在我国畜牧养殖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采用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3种菌株,以硫甙降解率(X%)、总酸增加率(Y%)、多肽增加率(Z%)为评价指标,并采用加权法以M为综合评价指标(其中M=0.7×X+0.15×Y+0.15×Z)评价发酵效果。其中,试验一以3株菌的不同添加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9(34)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各菌株添加量及不同的菌株组合方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在试验一的基础上配置混菌发酵液,以发酵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接种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16(45)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探究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的最佳工艺,并结合最佳工艺进行中试验证。【结果】(1)试验一对以总变化率M为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显示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最佳混菌组合为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为=1﹕3﹕2,在该条件下,硫甙降解率为23.5%,总酸增加率为179.2%,多肽增加率为375.0%。(2)在试验一的基础上设计试验二并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料水比:1﹕1、时间:84h、接种量:6%,在该工艺条件下进行中试验证测得硫甙降解率为48.8%,总酸增加率为499.7%,多肽增加率为148.4%,总变化率为131.4%,符合试验预期;对各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水平温度(31℃)总变化率显著低于其他水平(P 0.05);2水平(1﹕1)的料水比总变化率高于其他水平,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水平(84 h)的发酵时间总变化率高于其他水平,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接种量各水平之间对总变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 0.05)。(3)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微生物固态发酵增加了菜籽粕粗蛋白含量(从37.05%到40.90%)并降低了粗纤维浓度(从17.47%到16.72%);发酵菜籽粕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发酵增加了菜籽粕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尤其是Asp,Thr,Ser,Glu,Pro,Ala和Lys;发酵后菜籽粕硫甙含量从36.08μmol·g~(-1)降至18.48μmol·g~(-1);发酵增加了菜籽粕中多肽含量(从0.84%到2.09%)和总酸含量(从1.01%到6.05%);菜籽粕发酵前后粗脂肪含量相似(4.31%和4.39%)。【结论】通过本发酵工艺对菜籽粕进行混菌固态发酵可有效降解菜籽粕中的硫甙,并提高菜籽粕中多肽和总酸的含量,菜籽粕营养价值得到有效改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杰琼  陈力力  杨伊磊  青文哲  康汝罄  
采用响应面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Plackett–Burman法确定产纳豆激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发酵温度、初始物料比和发酵时间,再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方法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6℃,初始物料比90.24 g/(100 g),发酵时间92.82 h,在优化后的条件下,纳豆激酶活力可达6 031.33 IU/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晓燕  包郁明  辛凤姣  孔志强  Christophe Blecker  戴小枫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动物胃肠道消化环境,对两种棉籽蛋白的酶解产物抗菌活性进行研究,为棉籽蛋白精深加工、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籽粕为原料,用OsbOrne法和传统的碱溶酸沉法分别制备棉籽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和棉籽分离蛋白(cOttOnseed prOtein isOlate,cpi),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所得棉籽蛋白的蛋白含量,tricine-sds-paGe测定蛋白亚基组成,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蛋白的表面微观结构,选取蛋白含量较高的球蛋白(cOttOnseed GlObulin,cpG)和cpi进行研究。通过体外模拟动物胃肠道消化环境,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依次对cpG...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秦丹  黎光杨  汪成  马健  胡瑞  李翔  姚小鹤  邹华围  王之盛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为鉴定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纤维降解菌,并优化其发酵白酒糟的条件,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并结合菌株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方法进行菌株鉴定,随后利用该菌进行白酒糟发酵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然后根据发酵后白酒糟营养成分变化,确定用于正交试验的各因素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适发酵条件,最后比较发酵前后营养成分、酒糟结构以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菌株T5鉴定为Cohnella xylanilytica,其发酵白酒糟的最适条件为: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5d,种子液添加量25%,料水比1∶1.50。2)最适条件下,对照组和T5发酵组的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T5发酵组粗蛋白质和真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19.68%和30.38%,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降解了31.68%和27.69%。T5发酵组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酒糟结构松散,表面出现大量孔洞。3)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结果表明,T5发酵组的氨态氮质量浓度、各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以及干物质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分离获得的纤维降解菌可用于降解糟粕类饲料纤维,有利于改善低质粗饲料营养价值,该菌可以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候选菌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兴梅  何光伦  许志城  陈拥军  谭北平  林仕梅  
为评价棉籽蛋白在大口黑鲈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用4种不同质量的棉籽蛋白替代30%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CPC_0为对照组,CPC_1, CPC_2, CPC_3,CPC_4),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饲喂大口黑鲈[平均体质量(12.20±0.11) g] 8周。结果显示,4种棉籽蛋白的营养组成、棉酚、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不同,以CPC_3棉籽蛋白质量最优。CPC_3组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而各实验组全鱼常规营养成分和肌肉氨基酸组成没有显著差异。CPC_3组肝脏SOD、GSH-Px活性以及CAT和SOD mRNA表达水平最高,MDA含量最低。CPC_3组肝脏抗炎因子IL-10、TGF-β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而促炎因子IL-1β、IL-8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最低。此外,棉籽蛋白源会显著影响大口黑鲈肝脏蛋白质代谢,CPC_3组ALT、AST活性以及基因P13K、AKT、m-TOR、S6K1、4E-BP表达水平最高。同时发现,CPC_3组大口黑鲈肠道SOD酶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且肠道通透性指标(二胺氧化酶活性、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也最低。棉籽蛋白源也影响了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研究表明,棉籽蛋白质量对大口黑鲈生长和健康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棉籽蛋白CPC_3效果最佳,显著改善大口黑鲈的肝脏和肠道健康,进而促进其生长。因此,棉籽蛋白CPC_3可以作为大口黑鲈饲料的优质蛋白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小玲  李吕木  许发芝  王勇  景志远  殷宗俊  
以固态发酵菜籽粕按不同比例等氮替代膨化豆粕,研究固态发酵菜籽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92头35日龄左右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采用单因素4水平4重复设计,断奶仔猪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公母比例为4∶8。对照组是未替代豆粕组,日粮中膨化豆粕的比例为20%;试验1、2和3组以固态发酵菜籽粕等氮分别替代20%、40%和60%的膨化豆粕。试验期31 d。结果表明:固态发酵菜籽粕替代膨化豆粕对断奶仔猪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和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断奶仔猪血清总蛋白、尿素氮、T3、T4、碱性磷酸酶和血钙等也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顺  陈刚  房卫平  马宗斌  谢德意  李伶俐  朱伟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高氮450 kg/hm2、中氮225 kg/hm2和CK 0 kg/hm2)对抗虫杂交棉Bt蛋白表达和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叶片和棉铃中Bt蛋白的表达与降解以及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叶片展开期、功能期和衰老期,Bt蛋白表达量表现为中氮处理>高氮处理>CK,至脱落期,其残留量也表现为相同的趋势。其中,在展开期、功能期、衰老期和脱落期,CK叶片中的Bt蛋白含量分别比中氮处理下降了71.22%,79.26%,72.49%,59.08%。在棉铃膨大期和充实期,铃壳、棉纤维和棉籽中Bt蛋白表达量均呈现高氮处理>中氮处理>CK的趋势,至开裂期,棉铃各器官中残留的Bt蛋白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亮亮  张苗  施娟娟  李荣  沈其荣  
以膨化羽毛粉和菜粕为生物有机肥添加原料,研究了其对根际促生拮抗功能菌(PGPR)固态发酵以及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植株生长的影响及效果。结果表明:2种蛋白原料均能显著增加生物有机肥中PGPR菌株的数量,最适添加量(以干质量计)均为100 g·kg-1。添加蛋白原料制成的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促进香蕉植株的生长,40 d时,施用添加菜粕或膨化羽毛粉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分别是化肥对照的1.26倍和1.16倍与1.18倍和1.12倍,与未添加外源蛋白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28.7%和31.2%与20.6%和26.9%;70 d时,与施用不添加蛋白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处理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向辉  刘婵娟  刘烨  李朝云  姚军虎  
【目的】探讨瘤胃降解蛋白(rumen degradable protein,RDP)水平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on-fibrecarbohydrates,NFC)类型对人工瘤胃发酵、微生物合成和纤维分解菌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2×4双因素试验设计,即2种RDP水平和4种NFC类型(玉米淀粉、蔗糖、柑橘果胶和菊粉)。RDP水平通过向4种日粮中分别添加0(低RDP)或1.56 g(高RDP)酪蛋白酸钠调节。【结果】①主效应上,蔗糖和果胶组的干物质和有机物质表观消失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日粮RDP水平和NFC来源在影响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失率上存在交互作用(P<0.01),低RD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夏薇  刘文斌  乔秋实  李贵锋  张永静  
以2%棉粕酶解蛋白肽(以下简称蛋白肽)分别等质量替代基础日粮中2%鱼粉和2%植物蛋白原料(1.0%豆粕+0.5%菜粕+0.5%棉粕),考察蛋白肽对(48.56±1.39)g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性能、血清及肠道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肽替代鱼粉或植物蛋白后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蛋白肽可降低脏体比和肝体比,并显著性提高鱼体粗蛋白含量(P<0.05);同时可提高试验组建鲤血清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斐斐  陈再忠  高建忠  王磊  黄志坚  
在混菌发酵条件下,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不同添加比例对豆粕营养价值的影响,观察发酵前后豆粕蛋白和水溶性总肽含量、氨基酸和蛋白质结构组成以及植酸含量的变化。试验按照菌种配比不同设为4组,分别是:V(枯草芽孢杆菌)∶V(啤酒酵母)=1∶1(Ⅰ组),2∶1(Ⅱ组),1∶2(Ⅲ组)和未发酵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1)与未发酵试验组相比,3个发酵试验组的蛋白含量出现显著增加(P0.05);(2)发酵后豆粕蛋白质分子量变小,水溶性总肽含量随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比例的增加而显著上升,而植酸含量则显著下降(P<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