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1)
- 2023(6460)
- 2022(5380)
- 2021(4663)
- 2020(3913)
- 2019(8723)
- 2018(8428)
- 2017(16627)
- 2016(8626)
- 2015(9500)
- 2014(9330)
- 2013(9586)
- 2012(9129)
- 2011(8410)
- 2010(8556)
- 2009(7956)
- 2008(7635)
- 2007(6902)
- 2006(6468)
- 2005(6049)
- 学科
- 济(62371)
- 经济(62334)
- 管理(23520)
- 业(21672)
- 方法(19260)
- 数学(17392)
- 数学方法(17305)
- 企(16375)
- 企业(16375)
- 地方(16360)
- 中国(12500)
- 地方经济(12240)
- 学(12173)
- 财(11094)
- 农(10648)
- 业经(9870)
- 农业(8123)
- 融(7549)
- 金融(7548)
- 经济学(7465)
- 制(7361)
- 和(7317)
- 环境(7144)
- 税(6916)
- 税收(6556)
- 收(6505)
- 银(6477)
- 银行(6466)
- 务(6312)
- 财务(6310)
- 机构
- 大学(132831)
- 学院(131350)
- 济(69534)
- 经济(68415)
- 研究(51461)
- 管理(47030)
- 理学(40053)
- 理学院(39555)
- 中国(39347)
- 管理学(38966)
- 管理学院(38701)
- 财(30802)
- 科学(29188)
- 京(27033)
- 所(26225)
- 财经(24237)
- 经济学(23842)
- 研究所(23696)
- 中心(22498)
- 经(22025)
- 经济学院(21206)
- 江(20056)
- 农(19827)
- 院(18372)
- 财经大学(17860)
- 北京(17102)
- 业大(16585)
- 范(16446)
- 师范(16296)
- 科学院(15779)
- 基金
- 项目(84068)
- 科学(67400)
- 基金(64099)
- 研究(59601)
- 家(56254)
- 国家(55883)
- 科学基金(47675)
- 社会(42084)
- 社会科(40049)
- 社会科学(40042)
- 基金项目(33461)
- 省(30881)
- 自然(29318)
- 自然科(28646)
- 自然科学(28637)
- 自然科学基金(28133)
- 资助(26166)
- 划(26072)
- 教育(25775)
- 编号(21492)
- 发(19775)
- 重点(19572)
- 部(19093)
- 国家社会(18937)
- 成果(17528)
- 创(16715)
- 教育部(16627)
- 济(16328)
- 经济(16182)
- 人文(16152)
共检索到209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田泽永 江可申 谢忠秋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仍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民营经济由于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在东部民营经济已经开始寻求质的提高的同时,中西部民营经济还放在量的扩张的初始阶段,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也开始出现过剩迹象;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加大国有投资力度不可避免。
关键词:
面板数据 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亮 李正辉
文章建立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利用1989~2008年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通过对变参数的发展变化分析近20年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动特征,发现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可变参数意义下的协整关系,且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1994~2004年之间相对较低,在近20年中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经历了从高到低,然后从低到高的变动特征。最后结合变动特征分析了其中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定胜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来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本文运用经济模型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证明了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能够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而经济的不断增长能带动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科教兴国战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易辰 肖新平
基于科技带动经济发展产生的时滞效应与G7国家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知识外溢效应,对目前的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改进,研究了2004~2009年中国与G7国家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关系。首先运用灰色时滞关联分析确定科技投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滞后期,然后在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基础上,引入考虑时滞的技术知识存量代替研究与实验发展(R&D)投资额进行计算,得到中国科技投入与G7国家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超 杨素芳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测算国民收入在劳动和资本之间分配的最优方法,很多学者估计了中国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实践表明是不正确的,当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劳动者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其报酬仅占国民收入的48%。因此,应发挥政府在提高劳动者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变目前劳动力价格低的局面,让民众分享到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贡献 劳动报酬 资本报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安印 王贯杰
本文利用甘肃省1979—2008年的时序数据,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分析框架,考察了教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度量了三个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教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其弹性系数大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GDP增长率的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向均衡收敛。教育投入的误差修正系数有正确的符号,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且二者贡献程度上的差异较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明喜
利用1978年-2008年相关数据,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在该时间跨度内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212,长期弹性为0.658;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短期内GDP对财政科技投入新息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响应处于很低的水平,但从长期来看,财政科技投入对GDP的正向拉动影响时限更长,而且其对GDP的方差贡献率非常突出。目前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仍然偏低,应该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构建科研项目评价、后续跟踪和持续支持制度,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焦青霞
笔者利用我国1981年~2010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时变的长期均衡关系,由于受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经费支出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较大的变动趋势。
关键词:
教育财政投入 经济增长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杰 杨建龙
由于劳动力的质量变化,单纯从业人数及其变化无法准确地反映劳动投入水平及其变化,因此需要编制包括劳动质量变化的劳动投入指数。然而由于相关统计数据的缺乏,既有研究只编制了2000年之前的劳动投入指数。因此,本文在对劳动者按受教育年限分组的基础上,利用行业教育程度矩阵和行业劳动者报酬矩阵构造出2000年之后的劳动者报酬向量,然后运用tornqvist指数编制了反映劳动质量变化的劳动投入指数,最后计算了各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劳动投入指数的分析表明,劳动力质量的改善是目前我国劳动投入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劳动质量改善在劳动投入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通过对要素投入贡献的分析表明,目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卫民
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政府的科技投入是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一个共同举措是不断提高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的科技投入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9·11%。科技投入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科技投入的最终效果体现在经济增长上。因此,必须不断提高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让科技投入步入法制化轨道,国家立法规定政府每年将一定比例的GDP或财政收入投入到科技领域,建立和完善适应科学研究规律和科技工作特点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
关键词: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科进
本文选取资本(K)、劳动力(L)、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投入变量,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GDP)作为产出变量,采用面板回归和DEA分析FDI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绩效。结果表明,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呈正向相关,弹性系数明显小于资本与劳动力。我国的经济系统中,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总体技术效率不高。近年来FDI利用率越来越高,东中西部地区FDI利用率差异不显著。FDI、资本、劳动力的利用率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FDI经济增长 绩效 面板回归 效率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远 刘智勇
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应进一步“因地制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鼎权
为了明确教育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文章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性影响。采用高效率的数据包络模型建立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地区差异的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数据模型的应用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教育造成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