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
2023(1610)
2022(1496)
2021(1341)
2020(1111)
2019(2501)
2018(2467)
2017(4953)
2016(2518)
2015(2758)
2014(2644)
2013(2766)
2012(2431)
2011(2124)
2010(2221)
2009(1972)
2008(2049)
2007(1898)
2006(1623)
2005(1598)
作者
(7475)
(6259)
(6035)
(6010)
(3972)
(2929)
(2800)
(2359)
(2342)
(2132)
(2120)
(2114)
(2093)
(2032)
(2026)
(2001)
(1893)
(1809)
(1804)
(1706)
(1608)
(1605)
(1502)
(1488)
(1460)
(1446)
(1421)
(1302)
(1245)
(1237)
学科
(11232)
经济(11225)
管理(7737)
方法(6953)
(6829)
数学(6613)
数学方法(6536)
(5786)
企业(5786)
(3876)
(2952)
财务(2947)
财务管理(2940)
企业财务(2841)
(2572)
银行(2568)
中国(2538)
(2466)
(2361)
金融(2361)
税收(2331)
(2323)
(2305)
(2182)
(1985)
(1876)
贸易(1876)
(1849)
(1825)
环境(1713)
机构
大学(36326)
学院(35156)
(16472)
经济(16176)
管理(13237)
研究(12980)
中国(11292)
理学(11080)
理学院(10953)
管理学(10584)
管理学院(10504)
(9060)
(7825)
科学(7591)
财经(7068)
(6848)
(6416)
研究所(6094)
中心(5974)
经济学(5848)
(5496)
经济学院(5420)
财经大学(5358)
(5192)
(5155)
北京(5137)
业大(4806)
(4394)
农业(4310)
金融(4250)
基金
项目(24028)
科学(18910)
基金(18472)
(16769)
国家(16674)
研究(16335)
科学基金(14074)
社会(10564)
社会科(10127)
社会科学(10126)
自然(9652)
自然科(9367)
自然科学(9361)
自然科学基金(9180)
基金项目(8856)
资助(8718)
(8172)
(7469)
教育(7175)
重点(5718)
(5673)
编号(5546)
国家社会(4981)
科研(4907)
(4846)
教育部(4817)
(4643)
中国(4591)
计划(4552)
创新(4458)
期刊
(14911)
经济(14911)
研究(11667)
(7799)
中国(6497)
学报(5682)
科学(5202)
(5198)
金融(5198)
管理(4721)
大学(4348)
学学(4145)
(3846)
统计(3668)
财经(3329)
经济研究(3087)
(2874)
(2847)
技术(2785)
决策(2774)
财会(2593)
农业(2475)
技术经济(2205)
会计(2159)
国际(2051)
(1961)
(1938)
问题(1857)
教育(1797)
资源(1713)
共检索到54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固定资产净值率是指固定资产净值对固定资产原值之比。当净值和原值都按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时的价格进行计算时,我们称二者之比为名义净值率;当净值和原值都按可比价格进行计算时,我们称二者之比为实际净值率。在现行统计中,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原值都是按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时的价格计算的。因此,根据现有统计资料,只能得到名义净值率,不能得到实际净值率。本文目的在于找出实际净值率的估算方法。本文提出了依据固定资产平均使用年限和新增固定资产平均增长率来推算固定资产净值率的公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如国  黄本笑  
本文用分形理论来研究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变化的特点,得到了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结论,揭示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变化的复杂程度,就造成这一复杂程度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姚浩  
开放式基金交易模式最重要的一环是交易价格的确定。当投资组合中权重较大的某项资产的市场价格较长时间缺失时,如果估值不准,这一交易模式的不合理性就可能会凸显出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莉萍  杜石磊  张淑霞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暴露了其固定资产的估值难题。本文利用经改造的永续盘存法,估出各省20002015各年末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发现固定资产存量最高的省份是广东,长期偿债能力最强的省份是浙江。研究认为,中国只有将《固定资产投资报表制度》统计范围与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准则》对接,才能降低对地方政府固定资产估值的成本,解决评价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与长期偿债能力等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长虹  
随着经济改革深入发展,资产评估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普遍。股份制改革、企业兼并、租赁经营、倒闭拍卖、保险、贷款抵押等需要以现有资产价值为依据;在与国外合资经营中,为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也需要评估双方投入的资金价值。资产评估这一行业在蓬勃的经济发展中应运而生。在我国,资产评估主要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某一特定时刻的价值作出估计。目前在西方常用的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哪种方法更适合我国国情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寇日明  
一、引言我国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提取办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始价仇作为计提折旧的基础,原始价值是指最初形成固定资产时实际支出的累计货币额,其中包括建设期的贷款利息。为了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经国务院同意,1991年12月召开的全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要求企业在清产核资以后按重估价值计提折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少辉  余泳泽  杨晓章  
固定资本存量是经济分析的基础变量,对于宏观经济分析有着重要意义。不同于以往文献,本文的创新在于从固定资本投资序列、基期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和折旧率4个参数的处理进行了创新。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88—2015年中国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市和市辖区层面两套固定资本存量序列,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为后续城市空间尺度的经济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为下一步提高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率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新荣  
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减值测试过程中需要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涉及到估值技术的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的选择问题。本文基于实务案例视角认为,如果不存在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活跃市场的,且不能可靠地以收益法对该固定资产进行估值的,企业应选择成本法作为其固定资产减值测试中的估值技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顺莉  
在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新设备在生产能力上可能更优于旧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常用的平均年成本法可能不再满足决策的需要,年均净现值法更适合性能不完全相同的更新项目投资分析。但现有教材对年均净现值法介绍较少,为了分析的需要,文章从两个角度介绍了年均净现值法的计算并对其进行投资决策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学文  
文章界定了公共投资的内涵,明确了我国公共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口径,估算了我国固定资本形成元年的公共投资与社会投资固定资本存量,并在确定平减指数的基础上,对我国1952~2007年的公共投资与社会投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二华  原鹏飞  
受固定资产基础统计资料严重缺失所限,现有对我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文献很多未遵循SNA中先微观估算后宏观加总的核算流程,估算结果不能反映我国不同部门资产积累的重要信息。目前基于核算视角的资本存量估算研究还比较缺乏,随着部门资产负债表在经济分析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分部门固定资本存量的估算变得更加迫切。鉴于此,本文充分挖掘了企业财务资料中可用的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论述了基于固定资产原价指标估算企业部门固定资本形成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工业35个行业为例,运用PIM对工业企业部门设备和建筑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并对估算细节作了尽可能的改进。本研究不但解决了企业部门固定资本存量的估算难题,同时也为除家庭之外其他部门固定资本存量的估算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莉  
达到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暂估转固是企业日常工作中发生较少的一项事项,但如果在用友NC系统中对该事项的处理操作不当,会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利润的反映。本文就达到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固定资产在按时转固与延期转固两种情况下,该事项在用友NC系统中的操作程序进行说明,以期为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惠琴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通过反映固定资产减值情况,使固定资产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然而,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较为复杂,在减值金额的计量和时间确认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有必要对固定资产减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企业合理运用减值会计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建新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避免因科技进步等原因给企业固定资产带来的贬值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本文对如何核算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燕婷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类科目计提减值,且计提减值后的折旧基础为资产的净额。资产的价值形态会随生产经营过程逐步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形式得到补偿。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通常是采用折旧的形式进行。在实际账务处理中,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在固定资产报废时,企业需要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纳税调整,导致企业产生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关键词: 减值准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