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4)
2023(2574)
2022(2289)
2021(2178)
2020(1863)
2019(4401)
2018(4264)
2017(8602)
2016(4613)
2015(5029)
2014(5211)
2013(5317)
2012(5185)
2011(4329)
2010(4615)
2009(4376)
2008(4808)
2007(4430)
2006(4088)
2005(4048)
作者
(13422)
(11039)
(10846)
(10788)
(6946)
(5231)
(5051)
(4184)
(4184)
(4065)
(3805)
(3775)
(3579)
(3564)
(3514)
(3467)
(3285)
(3223)
(3210)
(3097)
(2794)
(2747)
(2697)
(2596)
(2580)
(2547)
(2467)
(2463)
(2253)
(2158)
学科
管理(15632)
(15569)
经济(15537)
(14538)
(11006)
企业(11006)
(7813)
(6945)
中国(5624)
(5597)
(5383)
(5257)
银行(5255)
(5154)
财务(5129)
财务管理(5111)
方法(5018)
税收(4988)
(4951)
农业(4895)
企业财务(4838)
(4822)
(4282)
金融(4280)
数学(4163)
数学方法(4002)
业经(3772)
(3620)
(3455)
贸易(3453)
机构
学院(63254)
大学(62906)
(26669)
经济(25941)
研究(23394)
管理(22780)
中国(21750)
理学(17780)
理学院(17582)
(17428)
管理学(17160)
管理学院(17040)
(14051)
科学(12887)
(12506)
财经(12028)
中心(11548)
(11433)
(10692)
(10500)
研究所(10372)
北京(9852)
(9162)
(9030)
财经大学(8715)
(8541)
(8508)
(8212)
银行(8212)
师范(8154)
基金
项目(33733)
研究(26300)
科学(25861)
基金(23673)
(20511)
国家(20313)
科学基金(16810)
社会(15525)
社会科(14677)
社会科学(14673)
(12704)
教育(11768)
基金项目(11697)
编号(11152)
(10893)
成果(10507)
自然(10492)
资助(10422)
自然科(10153)
自然科学(10147)
自然科学基金(9957)
课题(8182)
重点(7748)
(7676)
(7545)
(7227)
(6861)
项目编号(6739)
(6596)
(6471)
期刊
(34781)
经济(34781)
研究(24204)
(15959)
中国(15887)
(11977)
金融(11977)
(10293)
管理(9536)
学报(8511)
科学(7685)
教育(7601)
大学(6668)
农业(6391)
学学(6193)
财经(5970)
会计(5649)
(5380)
业经(5340)
经济研究(5296)
技术(5146)
(5101)
问题(4723)
财会(4696)
(4402)
国际(4214)
(3868)
理论(3847)
(3469)
税务(3447)
共检索到116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燕婷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类科目计提减值,且计提减值后的折旧基础为资产的净额。资产的价值形态会随生产经营过程逐步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形式得到补偿。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通常是采用折旧的形式进行。在实际账务处理中,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在固定资产报废时,企业需要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纳税调整,导致企业产生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关键词: 减值准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绮子  黄申  
会计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在其价值回升后转回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该规定使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并抵销较特殊而值得探讨。文章采用案例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固定资产减值金额较小、较大两个案例,分析获得减值准备的不同合并抵销金额。然后,对比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额、个别报表已计提减值准备额、合并应抵销减值准备额之大小,形成了文章的创新性结论:当个别报表所计提减值准备大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时,则不需要编制减值准备之合并抵销分录,除非为附注而重复上期分录;当个别报表减值准备小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时,该差额即为减值准备之合并抵销金额。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海鹰  
用友软件是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但其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范围及计提公式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对此做一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浩  
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为避免由于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提供依据。在我国,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规范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因此,加强资产减值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分析资产减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靖宇  郜林平  张秋喜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对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内涵作出重新界定。由此可知,累计折旧与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崔海霞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期的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由于市价大幅度下跌,有证据表明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原因导致其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应当将资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珍珍  
根据销售企业销售的是存货还是固定资产,可以将企业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一方生产的产品另一方购进后作固定资产;二是一方使用的固定资产另一方购进后仍作固定资产。通常第一种类型比较多见,即母公司将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子公司作固定资产。本文主要介绍这种类型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合并抵销处理,相关的暂时性差异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也应进行调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左桂云  张瑞芳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内部未实现销售损益应当抵销;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应当抵销"。此规定没有规范由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合并抵销。笔者就此问题分析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亦文  周松涛  
本文探究了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在发生减值情况下,以后各期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有关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减值准备抵消分录的编制问题,旨在帮助广大财会人员正确地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万宇洵  杨翊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中对资产定义的重大调整,资产的“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本质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伴随着资产定义的调整,新会计制度中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出了更加严格和细化的要求,但同时又并未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的具体方法做出明文规定。本文在对国际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做了具体的说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惠琴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通过反映固定资产减值情况,使固定资产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然而,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较为复杂,在减值金额的计量和时间确认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有必要对固定资产减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企业合理运用减值会计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建新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避免因科技进步等原因给企业固定资产带来的贬值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本文对如何核算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淘  
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与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是一项比较复杂且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还会影响到折旧的计提,企业要合理使用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必须拥有优秀的会计师、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控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