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1)
- 2023(3264)
- 2022(2921)
- 2021(2653)
- 2020(2409)
- 2019(5519)
- 2018(5228)
- 2017(10193)
- 2016(5553)
- 2015(5961)
- 2014(5965)
- 2013(6097)
- 2012(5502)
- 2011(4262)
- 2010(4358)
- 2009(4261)
- 2008(5273)
- 2007(4557)
- 2006(3971)
- 2005(3682)
- 学科
- 管理(24104)
- 税(21645)
- 业(21639)
- 财(20574)
- 税收(20199)
- 收(20029)
- 企(19549)
- 企业(19549)
- 务(15633)
- 财务(15621)
- 财务管理(15585)
- 企业财务(14718)
- 济(12777)
- 经济(12758)
- 方法(5979)
- 数学(5090)
- 数学方法(5024)
- 会计(4907)
- 财政(4642)
- 收入(4072)
- 政(3982)
- 学(3945)
- 银(3854)
- 银行(3848)
- 制(3830)
- 农(3665)
- 中国(3402)
- 家(3391)
- 环境(3274)
- 国家(3226)
- 机构
- 学院(69292)
- 大学(67080)
- 财(28585)
- 济(25815)
- 经济(25211)
- 管理(24530)
- 理学(20285)
- 理学院(20131)
- 管理学(19809)
- 管理学院(19699)
- 研究(19149)
- 中国(18876)
- 财经(18637)
- 经(16531)
- 京(13567)
- 会计(13537)
- 财经大学(13365)
- 江(12195)
- 务(11523)
- 税(11453)
- 科学(10887)
- 所(10417)
- 省(9509)
- 中心(9075)
- 州(9062)
- 北京(8845)
- 税务(8824)
- 局(8524)
- 财政(8494)
- 农(8129)
- 基金
- 项目(37196)
- 科学(28017)
- 研究(27894)
- 基金(26897)
- 家(23219)
- 国家(23022)
- 科学基金(19802)
- 社会(16962)
- 社会科(16252)
- 社会科学(16246)
- 基金项目(13812)
- 省(13690)
- 自然(12546)
- 自然科(12193)
- 自然科学(12186)
- 编号(12014)
- 自然科学基金(11982)
- 教育(11834)
- 资助(11610)
- 成果(11202)
- 划(11181)
- 性(10157)
- 项目编号(8791)
- 阶(8450)
- 段(8427)
- 阶段(8420)
- 部(8177)
- 重点(8123)
- 阶段性(8027)
- 制(7951)
共检索到120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崔海霞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期的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由于市价大幅度下跌,有证据表明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原因导致其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应当将资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一、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额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按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年限(含预计净残值等的变更)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转回、冲销等环节,基本上都涉及到对会计损益的影响,同时,它使得资产的计价基础发生重大改变,直接关系到资产的计税基础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此,税法作出了相关规定。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讨论其中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一、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减值准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果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企业因滥用会计估计而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的当期,应当遵循原渠道冲回的原则(如原追溯调整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追溯调整至以前各期;原从上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的情形主要有出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减值资产用于债务重组、报废等,在此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本文分别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燕婷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类科目计提减值,且计提减值后的折旧基础为资产的净额。资产的价值形态会随生产经营过程逐步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形式得到补偿。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通常是采用折旧的形式进行。在实际账务处理中,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在固定资产报废时,企业需要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纳税调整,导致企业产生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关键词:
减值准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珍珍
根据销售企业销售的是存货还是固定资产,可以将企业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一方生产的产品另一方购进后作固定资产;二是一方使用的固定资产另一方购进后仍作固定资产。通常第一种类型比较多见,即母公司将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子公司作固定资产。本文主要介绍这种类型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合并抵销处理,相关的暂时性差异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也应进行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阮中飞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左桂云 张瑞芳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内部未实现销售损益应当抵销;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应当抵销"。此规定没有规范由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合并抵销。笔者就此问题分析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进鹏
一、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一)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首先,企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谨慎性原则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资产存在减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秦文娇 杨婧涵
1.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和判断方法一要明确"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二要明确"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即资产只有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要求估计其可收回金额。2.关于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绮子 黄申
会计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在其价值回升后转回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该规定使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并抵销较特殊而值得探讨。文章采用案例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固定资产减值金额较小、较大两个案例,分析获得减值准备的不同合并抵销金额。然后,对比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额、个别报表已计提减值准备额、合并应抵销减值准备额之大小,形成了文章的创新性结论:当个别报表所计提减值准备大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时,则不需要编制减值准备之合并抵销分录,除非为附注而重复上期分录;当个别报表减值准备小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时,该差额即为减值准备之合并抵销金额。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减值准备 抵销规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余和明
2004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向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发出《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确定了东北地区增值税抵扣范围和执行时间。与国际上通行的普遍征收的增值税不同,我国目前是增值税与营业税并行征收,大量的第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榜江
自2009年1月1日起进行的增值税转型税制改革从税收的角度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政策支持,促进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解读与增值税转型相关的税收政策,分析与固定资产相关会计处理,探讨企业会计实务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解析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所得税政策和税收优惠改革,以利于企业的税收筹划。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固定资产 会计 税务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