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0)
2023(8908)
2022(7781)
2021(7321)
2020(6564)
2019(15238)
2018(15044)
2017(29015)
2016(16184)
2015(18216)
2014(18784)
2013(18589)
2012(17650)
2011(15649)
2010(16205)
2009(15135)
2008(16079)
2007(14797)
2006(12542)
2005(11436)
作者
(49178)
(41096)
(40994)
(39463)
(26220)
(19958)
(19001)
(16055)
(15365)
(15051)
(13971)
(13877)
(13156)
(13115)
(13024)
(13002)
(12744)
(12223)
(12024)
(11758)
(10486)
(10399)
(10130)
(9452)
(9381)
(9346)
(9276)
(9220)
(8392)
(8375)
学科
(63499)
经济(63428)
管理(46867)
(45895)
(37497)
企业(37497)
方法(32942)
数学(28915)
数学方法(28482)
(21052)
(17293)
(16887)
中国(15744)
(14904)
财务(14872)
财务管理(14827)
企业财务(13879)
(13533)
(12351)
贸易(12345)
业经(12126)
(12017)
(11907)
银行(11878)
农业(11458)
理论(11023)
(10892)
地方(10891)
(10700)
金融(10697)
机构
大学(238012)
学院(236602)
(92030)
经济(89812)
管理(86665)
研究(79059)
理学(73963)
理学院(73064)
管理学(71471)
管理学院(71015)
中国(62145)
科学(50931)
(50816)
(48729)
(44778)
(42647)
研究所(38136)
中心(37527)
财经(37514)
业大(37331)
(37295)
农业(35644)
(33707)
北京(31968)
(30390)
师范(30019)
(29476)
经济学(28388)
(27892)
财经大学(27594)
基金
项目(150626)
科学(116047)
基金(107990)
研究(106454)
(95486)
国家(94685)
科学基金(79373)
社会(64772)
社会科(61312)
社会科学(61291)
(58817)
基金项目(56696)
自然(52987)
自然科(51716)
自然科学(51692)
自然科学基金(50778)
教育(50080)
(49895)
资助(46013)
编号(43368)
成果(36919)
重点(34564)
(33708)
(31121)
(30350)
课题(30234)
科研(29694)
(29298)
创新(28527)
计划(28490)
期刊
(99771)
经济(99771)
研究(67254)
中国(48250)
(43830)
学报(42856)
(39660)
科学(36297)
大学(31468)
管理(29856)
学学(29749)
农业(26368)
教育(25072)
(22594)
金融(22594)
技术(20344)
财经(19049)
会计(16427)
(16240)
经济研究(15977)
业经(15110)
(14565)
财会(14114)
(13960)
问题(13434)
统计(12421)
技术经济(12230)
理论(11402)
(11348)
图书(11169)
共检索到356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学义  
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固定资产处置收益涉及“资产处置损益”“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科目的使用,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准确把握。本文以一例有争议的固定资产投资业务为研究起点,论述了该业务的处置不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主要理由是: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应用时具有从属性,即它要服从于长期股权投资主体准则规定,作营业外收支处理。企业处理固定资产常态业务,要应用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体现该准则的独立性,这些常态业务包括:企业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毁损、盘亏、捐出等,文章分别阐述了这些常态业务的处理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瑞平  杨眉  
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减值和报表披露等方面都有新的规定 ,更突出了真实性原则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更彻底地贯彻了谨慎性原则和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明显地扩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 ,对会计人员的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邵瑞庆  巫珊玲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生产物质基础,对固定资产会计规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企业的资产与收益信息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新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和原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揭示新固定资产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实施将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旨在保证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质量。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折耗费用的税前扣除以及资产处置损益等作出规定,目的在于保证税基的确定性和可验证性。本文侧重于两者的新旧变化及差异事项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仲文  
关于国际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新旧比较●刘仲文国际会计准则IAS16,是规范财务报表中如何反映固定资产核算与报告的准则。该准则自1982年3月公布1983年1月1日开始实施,1993年重新修订,并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修订准则。从总体内容上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海林  
目的 本准则的目的在于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在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这些资产确认的时间、帐面价值和与应确认的相关折旧费用的确定以及帐面价值的其他减值的确定和相应的会计处理。 本准则认为,如果财产、厂房和设备项目满足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设定的资产定义和确认标准,就应该确认为资产。 本准则的基准处理方法是,固定资产以其购建成本减去折旧后的余额或以一个较低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贡勇  于怀清  李伟毅  
2008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历史成本和收入与成本相配比原则出发,制定了相应的税务处理方法;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从及时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稳健经营的谨慎性原则出发,制定了具体会计核算办法,两者存在较多的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青  
2016年7月6日,财政部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印发了《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本文将《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相比较,以期能够对政府会计人员的实务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光荣  刘霞玲  
本文将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涉及固定资产处理的规定进行了全面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由于税收必须依赖会计资料,税法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属性、计量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与会计协同的一面,由于税法与会计服务的对象不同,两者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具体操作方面又存在很多差异。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邵凌云  
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和税法产生差异的原因,而后从固定资产处置入手,详细分析了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流转税处理的差异。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会计准则和税法产生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一淮  吴要毛  
一、相关规定及其差异(一)固定资产定义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取消了"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晶  
会计准则赋予了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理财环境而选择会计政策的自主权,这给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的章节中,关于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方面存在允许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的地方;《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更加强了会计职业判断。在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是企业成为自主经营主体的一个标志,推进了我国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但是,也不能忽视由于制度因素可能导致的滥用职业判断、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崔海霞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期的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由于市价大幅度下跌,有证据表明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原因导致其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应当将资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帅振威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对固定资产置换业务置换损益的确认和计量未作明确说明,导致部分会计人员对资产置换损益的计量和经济业务实质缺乏准确把握,影响执行效果。本文对固定资产置换业务中置换损益展开分析,厘清其与换出资产评估值、账面价值和补价三重因素的互动关系,提出更简便准确的计量方法并举例说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