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9)
- 2023(11364)
- 2022(9474)
- 2021(8849)
- 2020(7315)
- 2019(16808)
- 2018(16967)
- 2017(32919)
- 2016(18165)
- 2015(20479)
- 2014(20659)
- 2013(20218)
- 2012(18110)
- 2011(16109)
- 2010(15860)
- 2009(14357)
- 2008(13813)
- 2007(11966)
- 2006(10344)
- 2005(9094)
- 学科
- 济(70366)
- 经济(70287)
- 管理(50785)
- 业(48596)
- 企(40282)
- 企业(40282)
- 方法(32162)
- 数学(27559)
- 数学方法(27261)
- 农(19962)
- 中国(19633)
- 业经(17101)
- 财(16472)
- 学(16343)
- 地方(14959)
- 农业(13407)
- 理论(12308)
- 贸(11904)
- 贸易(11898)
- 制(11795)
- 和(11666)
- 易(11532)
- 技术(11217)
- 环境(10922)
- 务(10757)
- 财务(10690)
- 财务管理(10672)
- 企业财务(10132)
- 银(9973)
- 教育(9966)
- 机构
- 大学(254256)
- 学院(251919)
- 管理(101900)
- 济(95294)
- 经济(93100)
- 理学(89026)
- 理学院(88048)
- 管理学(86449)
- 管理学院(86016)
- 研究(83356)
- 中国(59905)
- 京(54522)
- 科学(54335)
- 农(42119)
- 财(42085)
- 所(41687)
- 业大(40177)
- 研究所(38397)
- 中心(37103)
- 江(35558)
- 财经(34469)
- 北京(34165)
- 范(33832)
- 师范(33499)
- 农业(33093)
- 经(31380)
- 院(30629)
- 州(29399)
- 经济学(27599)
- 技术(27187)
- 基金
- 项目(179562)
- 科学(140501)
- 研究(130662)
- 基金(129648)
- 家(113227)
- 国家(112281)
- 科学基金(96396)
- 社会(80485)
- 社会科(76140)
- 社会科学(76120)
- 省(70450)
- 基金项目(69631)
- 自然(63820)
- 自然科(62326)
- 自然科学(62306)
- 自然科学基金(61154)
- 教育(59442)
- 划(59226)
- 编号(53900)
- 资助(52809)
- 成果(43359)
- 重点(39876)
- 部(38700)
- 发(37946)
- 创(37106)
- 课题(36730)
- 创新(34545)
- 科研(34337)
- 项目编号(33341)
- 大学(33188)
- 期刊
- 济(102388)
- 经济(102388)
- 研究(72488)
- 中国(44697)
- 学报(42867)
- 农(38956)
- 科学(38716)
- 管理(36648)
- 大学(32057)
- 财(30338)
- 学学(30068)
- 教育(29130)
- 农业(27388)
- 技术(21469)
- 融(18808)
- 金融(18808)
- 业经(17471)
- 经济研究(16013)
- 财经(15880)
- 图书(15085)
- 问题(13862)
- 业(13577)
- 经(13360)
- 科技(13165)
- 理论(13015)
- 实践(12178)
- 践(12178)
- 版(12052)
- 技术经济(11742)
- 现代(11721)
共检索到355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桂转 张百良 刘会丽
【目的】本文以桐油为原料,研究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桐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工艺条件。【方法】Novo435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存在的情况下,利用响应面研究方法,对桐油酯交换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得到了桐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醇油比2.2﹕1、温度43℃、脂肪酶用量14%(与油脂的质量比)、搅拌转速200 r/min,反应18 h后,桐油的酯交换率达到了67.5%(理论为73.3%)。脂肪酶经有机溶剂洗涤后连续使用120 h,桐油酯交换率减小了6%。理论甲醇量不能一次加入,分两批加入,共反应36 h后,桐油的酯交换率达到85%(理论为100%)。【结论】影响桐油酯交换反应...
关键词:
无溶剂 酯交换 生物柴油 脂肪酶 桐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春阳 岳喜庆
探讨了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与TLIM混合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了脂肪酶的用量与混合比例、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与温度、摇床速度、甲醇的添加方式对转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脂肪酶用量为废油质量的8%,Novozym435与TLIM混合比3∶1,醇油摩尔比1∶1,反应时间19h、反应温度45℃、摇床速度200r·min-1,甲醇采用两步法添加,甲酯转化率达到85.7%,脂肪酶在连续反应266h后,催化活性基本没有下降。
关键词:
固定化脂肪酶 餐饮废油 生物柴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如石 谢达平 王革生 邱义兰 王征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对单宁酶进行固定化 ,酶活力回收率高达 6 0 .6 % .对固定化单宁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以没食子酸丙酯为底物时 ,固定化单宁酶酶促反应的最适 p H为 6 .0 ,最适温度为 5 0℃ .在 p H5 .0 ,5 0℃ ,保温 1h或 p H6 .0 ,2 5℃时 1个月内保持稳定 ,或 p H4.0~ 7.0 ,2 5℃保温 6 h仍有 10 0 %的酶活 .固定化单宁酶处理没食子酸丙酯 2 0 m in,经 18个循环后 ,酶仍不失活 ,其稳定性优于单宁酶
关键词:
单宁酶 固定化单宁酶 性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亚光 纪威 符太军 张传龙 周庆辉
为确定酸催化餐饮业废弃油脂(地沟油)与醇类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以浓H2SO4为催化剂对其酯化反应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与甲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70℃,油醇摩尔比1∶40,浓H2SO4质量分数7%,反应时间6 h;级差分析表明影响产率的因素依次为,油醇摩尔比>反应时间>浓H2SO4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与乙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80℃,油醇摩尔比1∶30,浓H2SO4质量分数5%,反应时间6 h;影响产率的因素依次为,油醇摩尔比>反应温度>浓H2SO4质量分数>反应时间。浓H2SO4作催化剂时甲醇和乙醇均可作为反应醇。考虑到甲醇具有很强的极性和活性,且价格较乙醇便宜,在实际生产中可选用甲...
关键词:
地沟油 生物柴油 酯交换 正交试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超 胡蒋宁 范亚苇 李静 刘蓉 邓泽元
【目的】以紫苏籽油为原料,研究脂肪酶催化紫苏籽油与甘油合成甘油二酯的工艺条件。【方法】在无溶剂体系下,以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甘油解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得到甘油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摩尔比(甘油﹕紫苏籽油)=1﹕1.5,加酶量11.8 wt%,反应温度72℃,反应时间14.5 h。在此最优反应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中甘油二酯含量为54.33%,甘油三酯含量为26.20%,纯化后的甘油二酯油的理论纯度达到67.47%,α-亚麻酸的含量达到52.26%。【结论】影响甘油解反应的显著因素为底物摩尔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底物摩尔比与加酶量的交互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伟 刘拉平 杨健 马养民 周乐
为了考察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分析了桐油的脂肪酸成分,研究了桐油转化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桐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27.32,其主要成分为含有18个碳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桐酸是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75.033%)。酯交换法制备桐油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与桐油的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桐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0 min,平均转化率为82.8%。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除运动粘度、酸值较高外,基本符合0#矿物柴油标准。
关键词:
桐油 生物柴油 酯交换反应 脂肪酸 油脂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郑敏睿
聚氨酯(PU)材料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力学性能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家具、胶粘剂、皮革和各种生物医学产品。聚氨酯泡沫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佳的隔热保温材料,采用可再生的天然生物质资源替代化石资源制备聚氨酯泡沫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油桐是我国的林产特种资源,在我国的云南省、河南省、湖南省以及湖北省都有广泛种植,对桐油的深加工以及桐油副产品的再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采用桐油(TO)为原料,经过甲酯化、环氧化及开环反应制备桐油基阻燃多元醇(TOBP),并制备了桐油基阻燃型聚氨酯泡沫(TO-RPUF)。对催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学彬 吴栋 尹玉国 刘亚明 阮皓
核反应堆、乏燃料后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含氚轻水,其中的氚若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联合电解催化交换(combined electrolysis and catalytic exchange, CECE)技术能有效去除含氚轻水中的氚,减少环境中的氚排放。该技术主要由液相催化交换技术、水电解制氢技术和氢氧合成技术3大核心技术组成,具有除氚因子大、操作条件温和等优点,在国际上一直是研究热点。该文介绍了CECE 3个核心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同时针对含氚轻水除氚技术的工程应用难点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富新 张媛媛 党亚丽 于月英
探讨了中性蛋白酶在海藻酸钠中的固定化技术,并对影响固定化酶的固定化率和固定化酶活性的 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质量受海藻酸钠浓度、固定化酶量、固定化时间以及CaCl2浓度的影响,其 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0%,固定化酶液量与海藻酸钠体积比1:2,固定化时间2.5 h,CaCl2浓度 3.0%,由此制得的固定化酶的固定化率可达97.5%,固定化酶活性为3 600 U/g,其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均极显 著高于游离酶。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固定化 中性蛋白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麻文杰 夏勇 杨晶 李妮 周尽花 孙汉洲
桐油酸丙烯酸甘油酯是一种新型的丙烯酸类单体,可以将含有共轭三键的桐油酸基团引入到丙烯酸树脂的高分子链段中,提高丙烯酸树脂涂膜的性能。研究了桐油酸缩水甘油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应制备桐油酸丙烯酸甘油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于0.11 mol桐油酸缩水甘油酯,以1.4%(wt,以桐油酸缩水甘油酯计)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物料比n(桐油酸缩水甘油酯):n(丙烯酸)为1:1.1,在110℃下反应2h,桐油酸丙烯酸甘油酯的收率为97%。产品的结构经IR、1h nmR表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艳 郑媛 王海英 孙谧
分别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明胶包埋交联法、壳聚糖吸附交联法制备固定化海洋芽孢杆菌酯酶ETM-b,并对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壳聚糖制备的固定化酶效果最好,壳聚糖2%、戊二醛浓度1%、小球与酶液4∶3(g/ml)时制备的固定化酶的活性回收最高,达到66%。壳聚糖制备的固定化酶使用10次,相对活性保留70%,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固定化酶在非水介质中具有转化α-乙酸萘酯(α-Naphthyl acetate)的能力,在异辛烷、正辛烷、正己烷中活性表现最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盼 马惠玲 罗耀红 王江浪
【目的】研究白腐菌漆酶对苹果多酚类物质的催化特征,为开发新型具有生物活性的色素物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组合试验确定白腐菌漆酶对苹果多酚酶促氧化的最佳条件,并对氧化产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然后对酚类氧化产物进行HPLC分析,初步确定产物组分,最后分析了苹果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①漆酶对苹果多酚的最佳酶促氧化条件为:反应温度55℃,pH 5.5,苹果多酚质量浓度2.5 mg/mL,漆酶浓度3.5 U/mL。②氧化产物在363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对温度和光照不敏感,随着pH增大颜色加深。③HPLC分析表明,模式底物儿茶酚、表儿茶素、儿茶素分别能产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志红 吴红 李昌珠 张爱华 刘汝宽 吴晓芙
通过TEM、比表面孔分布测定仪等对含环氧基团的聚合物载体(GHD)性能进行了表征。以GHD为载体,制备了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研究了光皮树油在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I-CRL)上的吸附行为,从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光皮树油在I-CRL上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iu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实验数据能很好的拟合二级动力学吸附方程,当采用聚合物GHD(40)为载体,初始光皮树油浓度(Ce)为210 mg/g,在温度为325 K,330 K,335 K时,由Arrhenius公式求得的表观活化能Ea为30.44 kJ/mol,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莉 贾志宽
【目的】研究白腐菌T.pubescens MB89漆酶固定化处理的最佳条件及其酶学性质。【方法】采用壳聚糖、壳聚糖铜、海藻酸钠/壳聚糖和TEOS/PEG 4种载体对漆酶进行固定,测定固定化漆酶酶活性在不同温度、pH值和固定化条件处理下的变化。【结果】白腐菌漆酶的固定化方法和最佳固定条件为: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IE1)。戊二醛最佳浓度为0.4 mol/L,最适交联时间8 h,最佳给酶量1.5 mg/g;②壳聚糖铜固定化漆酶(IE2)。CuSO4.5 H2O最佳添加量为0.6 mg/g,最适络合时间10 h,最佳给酶量0.25 mg/g;③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IE3)。0.2mol/L海藻...
关键词:
白腐菌漆酶 酶固定化 酶学性质 酶稳定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伍周玲 梁东军 郭明 王晓萌 范文翔
以双醛纤维素(dialdehyde cellulose,DAC)为固载酶基质材料,通过固定化酶化学键联技术制备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DAC-AChE),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多层壳聚糖/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功能化碳纳米管生物传感器(Chi/DAC-AChE/F-CNTs/GCE),利用交流阻抗法(AC impedance,ACI),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及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考察新型传感器对农残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新型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对氨基甲酸酯杀虫剂1-萘基-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