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4)
- 2023(11544)
- 2022(9637)
- 2021(8957)
- 2020(7441)
- 2019(17077)
- 2018(17225)
- 2017(33199)
- 2016(18390)
- 2015(20726)
- 2014(20911)
- 2013(20467)
- 2012(18399)
- 2011(16350)
- 2010(16043)
- 2009(14553)
- 2008(13995)
- 2007(12116)
- 2006(10469)
- 2005(9215)
- 学科
- 济(70409)
- 经济(70330)
- 管理(50826)
- 业(48895)
- 企(40231)
- 企业(40231)
- 方法(32144)
- 数学(27526)
- 数学方法(27223)
- 农(20157)
- 中国(19658)
- 学(17406)
- 业经(17111)
- 财(16416)
- 地方(14995)
- 农业(13541)
- 理论(12349)
- 贸(11943)
- 贸易(11937)
- 制(11765)
- 和(11760)
- 易(11573)
- 技术(11294)
- 环境(11079)
- 务(10699)
- 财务(10631)
- 财务管理(10613)
- 企业财务(10057)
- 教育(9987)
- 银(9972)
- 机构
- 大学(257651)
- 学院(255405)
- 管理(102186)
- 济(95523)
- 经济(93307)
- 理学(89222)
- 理学院(88230)
- 管理学(86579)
- 管理学院(86142)
- 研究(85496)
- 中国(61154)
- 科学(56690)
- 京(55297)
- 农(44590)
- 所(43194)
- 财(42091)
- 业大(41825)
- 研究所(39866)
- 中心(37971)
- 江(36358)
- 农业(35150)
- 北京(34573)
- 财经(34462)
- 范(34198)
- 师范(33801)
- 院(31416)
- 经(31356)
- 州(29891)
- 技术(28228)
- 经济学(27643)
- 基金
- 项目(182679)
- 科学(142446)
- 研究(131787)
- 基金(131484)
- 家(115532)
- 国家(114569)
- 科学基金(97860)
- 社会(80701)
- 社会科(76334)
- 社会科学(76314)
- 省(71921)
- 基金项目(70616)
- 自然(65260)
- 自然科(63711)
- 自然科学(63690)
- 自然科学基金(62510)
- 划(60694)
- 教育(59832)
- 编号(54079)
- 资助(53585)
- 成果(43484)
- 重点(40841)
- 部(39103)
- 发(38772)
- 创(37822)
- 课题(37045)
- 创新(35243)
- 科研(35166)
- 计划(33621)
- 大学(33605)
- 期刊
- 济(102824)
- 经济(102824)
- 研究(72679)
- 中国(45617)
- 学报(45285)
- 农(41202)
- 科学(40237)
- 管理(36786)
- 大学(33582)
- 学学(31595)
- 财(30350)
- 教育(29211)
- 农业(29034)
- 技术(21669)
- 融(18777)
- 金融(18777)
- 业经(17560)
- 经济研究(15993)
- 财经(15860)
- 图书(15085)
- 业(14592)
- 问题(13928)
- 科技(13622)
- 经(13351)
- 理论(13026)
- 版(12510)
- 实践(12188)
- 践(12188)
- 业大(12172)
- 技术经济(11790)
共检索到360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春阳 岳喜庆
探讨了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与TLIM混合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了脂肪酶的用量与混合比例、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与温度、摇床速度、甲醇的添加方式对转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脂肪酶用量为废油质量的8%,Novozym435与TLIM混合比3∶1,醇油摩尔比1∶1,反应时间19h、反应温度45℃、摇床速度200r·min-1,甲醇采用两步法添加,甲酯转化率达到85.7%,脂肪酶在连续反应266h后,催化活性基本没有下降。
关键词:
固定化脂肪酶 餐饮废油 生物柴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志红 吴红 李昌珠 张爱华 刘汝宽 吴晓芙
通过TEM、比表面孔分布测定仪等对含环氧基团的聚合物载体(GHD)性能进行了表征。以GHD为载体,制备了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研究了光皮树油在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I-CRL)上的吸附行为,从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光皮树油在I-CRL上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iu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实验数据能很好的拟合二级动力学吸附方程,当采用聚合物GHD(40)为载体,初始光皮树油浓度(Ce)为210 mg/g,在温度为325 K,330 K,335 K时,由Arrhenius公式求得的表观活化能Ea为30.44 kJ/mol,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桂转 张百良 刘会丽
【目的】本文以桐油为原料,研究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桐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工艺条件。【方法】Novo435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存在的情况下,利用响应面研究方法,对桐油酯交换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得到了桐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醇油比2.2﹕1、温度43℃、脂肪酶用量14%(与油脂的质量比)、搅拌转速200 r/min,反应18 h后,桐油的酯交换率达到了67.5%(理论为73.3%)。脂肪酶经有机溶剂洗涤后连续使用120 h,桐油酯交换率减小了6%。理论甲醇量不能一次加入,分两批加入,共反应36 h后,桐油的酯交换率达到85%(理论为100%)。【结论】影响桐油酯交换反应...
关键词:
无溶剂 酯交换 生物柴油 脂肪酶 桐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方卫 付畅
开发生物柴油对缓解我国能源约束和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本文的测算,自2012年起我国城镇地区每年产生的餐饮废油具备生产生物柴油398万吨以上的潜力,将其用于能源转化的原料不仅能显著提高生物柴油的产量,而且可以消除餐饮废油的潜在危害。但是多种原因致使餐饮废油能源化陷入困境,要促进餐饮废油能源化、增强生物柴油补充我国石油消费的作用,必须采取有效举措阻断其回流餐桌的途径。
关键词:
餐饮废油 能源化 资源潜力 政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董君英 李浔 黄朋勉 李昌珠
以工业废油和甲醇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表明,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醇油摩尔比最佳取值范围为5.5~7.5,催化剂用量最佳取值为1.0%,反应时间最佳取值为65 m in,反应温度最佳取值为65℃.产品性能表明其可作为柴油的调和组分,调和出成本低、优质、低凝点的柴油满足特殊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工业废油 生物柴油 酯交换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邵平 姜绍通 李岩
目的菜籽油脱臭馏出物是天然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从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获得较高纯度的天然维生素E。方法采用分子蒸馏和脂肪酶催化浓缩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在分子蒸馏预处理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脂肪酶催化反应生成的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数学模型。结果当20g反应原料,反应温度37℃,初始加入水量11.77ml,加入酶量30.78U,水解时间16h,在后续反应中单次加入甲醇量1.32ml和脂肪酶15U,共加3次,总反应时间40h,多次分子蒸馏后维生素E的纯度达到25%。结论分子蒸馏耦合脂肪酶催化浓缩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其工业应用提供了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权 盛军 刘均忠 郑鸿飞 孙谧
采用壳聚糖为载体,优化了海洋微生物YS2071脂肪酶的壳聚糖固定化条件。结果显示,在壳聚糖浓度为2%(m/v)、氢氧化钠浓度为12%(m/v)、乙酸浓度为1%(v/v)、戊二醛浓度为0.25%(v/v)、与戊二醛交联的时间为12 h及添加2 ml(1120 U)的游离脂肪酶时,固定化脂肪酶的活力最高,其活力回收率达到69.4%。对游离脂肪酶与固定化脂肪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游离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而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固定化脂肪酶的温度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脂肪酶。最适反应p H均为8.0,脂肪酶经过固定化之后,酸碱耐受性增大。重复利用10次的固定化脂肪酶的酶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权 盛军 刘均忠 郑鸿飞 孙谧
采用壳聚糖为载体,优化了海洋微生物YS2071脂肪酶的壳聚糖固定化条件。结果显示,在壳聚糖浓度为2%(m/v)、氢氧化钠浓度为12%(m/v)、乙酸浓度为1%(v/v)、戊二醛浓度为0.25%(v/v)、与戊二醛交联的时间为12 h及添加2 ml(1120 U)的游离脂肪酶时,固定化脂肪酶的活力最高,其活力回收率达到69.4%。对游离脂肪酶与固定化脂肪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游离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而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固定化脂肪酶的温度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脂肪酶。最适反应p h均为8.0,脂肪酶经过固定化之后,酸碱耐受性增大。重复利用10次的固定化脂肪酶的酶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振春 孙慧娟 耿存花 韩宇
【目的】优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工艺条件。【方法】在水溶剂体系中以脂肪酶Pseudomonas为催化剂,研究了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合成工艺条件,并对产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与测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反应温度作为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以酯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构建相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5℃、酶添加量6.6%、反应时间41.2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到84.37%。【结论】脂肪酶催化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合成工艺的研究为甾醇酯安全、高效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亚光 纪威 符太军 张传龙 周庆辉
为确定酸催化餐饮业废弃油脂(地沟油)与醇类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以浓H2SO4为催化剂对其酯化反应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与甲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70℃,油醇摩尔比1∶40,浓H2SO4质量分数7%,反应时间6 h;级差分析表明影响产率的因素依次为,油醇摩尔比>反应时间>浓H2SO4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与乙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80℃,油醇摩尔比1∶30,浓H2SO4质量分数5%,反应时间6 h;影响产率的因素依次为,油醇摩尔比>反应温度>浓H2SO4质量分数>反应时间。浓H2SO4作催化剂时甲醇和乙醇均可作为反应醇。考虑到甲醇具有很强的极性和活性,且价格较乙醇便宜,在实际生产中可选用甲...
关键词:
地沟油 生物柴油 酯交换 正交试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杰博 苏金为 祁建民 王湘平 余万龙
以纳米γ-Al2O3粉体为载体,应用等体积浸渍CH3COOCs制备Cs2O/γ-Al2O3催化剂,并通过TPD-CO2、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碱性、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红麻籽油制生物柴油反应.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分析了纳米固体超强碱制备过程及酯交换反应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粒径为10-25 nm,负载量为2mmol.g-1时,催化剂具有强碱性,其活性最好.甲醇与红麻籽油的摩尔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油料的2.5%,反应时间3 h,转化率可达到90.7%.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骏 陈东梁 张东胜 吕庭玮 吴飞阳 王玉丰
针对传统化工安全实践教学中培训内容枯燥、安全性差、学生参与度低,以及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屡发等问题,该文以柴油催化加氢小型实验装置为仿真对象,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和Unity3D引擎设计了虚拟孪生模型、仿真交互组件和工艺机理算法,开发了一套催化加氢实验场景的仿真培训系统,实现了动态交互操作、实验模拟和风险辨识信息展示等功能。该系统为安全系统工程、工业流程仿真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融合提供支撑,并为实验培训人员提供了高保真度、强沉浸感、高安全性和可动态模拟的培训手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桂转 张百良
介绍了生物柴油的发展历史、燃烧及排放性能,综述了生物柴油在国内外的研究及使用现状,分析了生物柴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势及不足,展望了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可再生能源 代用燃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峰 张旭婷 马艳红 李美娜 陈阜 李素萍 郭树春 张艳芳
为挖掘油用向日葵中的GDSL脂肪酶基因,本研究以油用向日葵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s为对象,筛选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序列结构等特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中筛选到7个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稳定存在的亲水性蛋白,由255~3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介于28.75~42.61ku,等电点分布在4.91~8.89;除unigene 60916外,编码的蛋白质都含有较多的跨膜区域和较高的磷酸化程度;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主要的二级结构;进化树分析表明,这7个基因聚为三类,保守性较高,其中unigene 58624与AT4G01130.1在同一分支上高度保守,unigene 60916与AT1G74460.1相似度最高,含有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推测与种子的油脂代谢有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伟 刘拉平 杨健 马养民 周乐
为了考察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分析了桐油的脂肪酸成分,研究了桐油转化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桐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27.32,其主要成分为含有18个碳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桐酸是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75.033%)。酯交换法制备桐油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与桐油的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桐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0 min,平均转化率为82.8%。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除运动粘度、酸值较高外,基本符合0#矿物柴油标准。
关键词:
桐油 生物柴油 酯交换反应 脂肪酸 油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