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7)
2023(6270)
2022(4481)
2021(3932)
2020(3064)
2019(6585)
2018(6459)
2017(11762)
2016(6680)
2015(7392)
2014(7474)
2013(6955)
2012(5796)
2011(5163)
2010(5230)
2009(4712)
2008(4828)
2007(4363)
2006(4038)
2005(3827)
作者
(21675)
(17857)
(17729)
(16926)
(11322)
(8560)
(8038)
(6944)
(6733)
(6307)
(6088)
(5964)
(5864)
(5819)
(5784)
(5580)
(5572)
(5265)
(5181)
(5124)
(4568)
(4568)
(4549)
(4167)
(4120)
(4062)
(3992)
(3943)
(3771)
(3568)
学科
(25930)
经济(25906)
管理(16112)
(15913)
(12102)
企业(12102)
中国(9829)
(9468)
业经(8259)
方法(7790)
地方(6775)
数学(6586)
(6534)
数学方法(6369)
农业(6368)
(5715)
(5676)
(5426)
产业(4906)
发展(4807)
(4797)
(4491)
理论(4481)
(4424)
银行(4409)
(4217)
(4154)
金融(4153)
(3979)
贸易(3975)
机构
学院(94580)
大学(93199)
研究(35710)
(33748)
经济(32898)
管理(30086)
中国(25735)
理学(25683)
理学院(25296)
科学(25154)
管理学(24459)
管理学院(24309)
(23270)
(20277)
(19344)
农业(18479)
业大(17887)
研究所(17777)
中心(15776)
(15626)
(15035)
(13050)
(12995)
(12686)
技术(12590)
师范(12467)
北京(12424)
(12211)
财经(12088)
农业大学(11894)
基金
项目(66467)
科学(50677)
基金(46559)
研究(44488)
(42922)
国家(42586)
科学基金(35257)
(27679)
社会(27279)
社会科(25792)
社会科学(25779)
基金项目(23716)
自然(23549)
自然科(23024)
自然科学(23007)
(22987)
自然科学基金(22565)
教育(20359)
资助(18780)
编号(17445)
重点(15909)
(15431)
成果(14194)
计划(13903)
(13432)
课题(13299)
(12961)
科研(12844)
科技(12817)
创新(12693)
期刊
(39891)
经济(39891)
研究(26009)
(23060)
学报(22476)
中国(21050)
科学(17396)
大学(16559)
学学(15911)
农业(15825)
管理(12652)
(12092)
教育(10987)
技术(8919)
(8340)
金融(8340)
(8185)
业经(7151)
业大(7035)
经济研究(6659)
(6566)
农业大学(6106)
财经(5852)
问题(5555)
科技(5301)
(5074)
自然(4378)
现代(4230)
资源(4214)
林业(4170)
共检索到143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启武  金红玉  舒倩  干兴利  杨海君  邢宏霖  
从海利(常德)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池污水中分离得到2株耐盐残杀威降解细菌CS1和CS2,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2菌株均属于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以处于对数生长期的CS1和CS2菌株菌悬液分别按照体积比为1∶1、1∶1.5、1∶2、1∶2.5、1∶3、1.5∶1、2∶1、2.5∶1、3∶1复配成混合菌剂,结果 CS1和CS2菌悬液体积比为1.5∶1(M6)时,对残杀威的降解率最高,达到72.68%。采用海藻酸钠(SA)–活性炭、聚乙二醇(PVA)–活性炭及PVA–SA–活性炭3种组合材料对M6进行包埋,PVA–SA–活性炭固定化M6对残杀威的降解率为73.22%。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残杀威降解效率的4个主要因素(残杀威质量浓度、培养基盐度、温度和pH值)进行优化,M6降解残杀威的最佳组合为残杀威质量浓度200 mg/L、盐度3%、pH 6.5、温度30℃,对残杀威的降解率达77.34%;对固定化混合菌M6降解残杀威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残杀威质量浓度、盐度、pH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炘  裴宇航  周晓飞  解玉红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对其进行组合培养获得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混合菌群,为微生物混合培养降解纤维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平板培养基从土样中初步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再以内切酶(CMC)、纤维素全酶(FPA)、外切酶(C1)和β-葡萄糖苷酶(β-Gase)4种酶活性为指标进行复筛,对复筛获得的高效菌株进行组合培养,筛选高效组合菌群。对复筛后的菌株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筛选获得了y3、yi-71、ye-9、er-72和se-93等5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对其进行组合培养,得到1个较好组合ye-9/er-72/se-93,其CMC、FPA、C1和β-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建军  陈少华  胡美英  陈慧婷  张芳  
【目的】制备高效混合菌,为控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提供候选生物制剂。【方法】以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ZH-3和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us)HP-S-01混合菌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其生长和降解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降解能力。【结果】混合菌生长和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0.4g/L、28℃、pH 7.5、振荡速率150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72h后,混合菌对50mg/L氯氰菊酯的降解率达90%以上。混合菌高度耐受并降解氯氰菊酯,在氯氰菊酯初始质量浓度为100~500mg/L时,降解率达到80%以上。混合菌最佳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海明  
为明确2株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混合对毒死蜱的降解效果,以混合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率和菌株的生长量为依据,考察了混合菌不同配比和不同环境因素对混合菌降解毒死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菌株的比例为1∶1(V/V)时,对80 mg/L毒死蜱的降解率最高。混合菌的最适接种量为8%(V/V),添加葡萄糖有助于菌株的生长,但是不利于毒死蜱的降解,偏碱性环境对菌株的生长和毒死蜱的降解都有利。混合菌对毒死蜱的降解动力学研究发现,毒死蜱的残留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毒死蜱初始浓度较高时,呈现"双峰"降解曲线。两菌株混合时能够耐受20~70 g/L的NaCl浓度,且对80 mg/L毒死蜱的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骅  姜灿烂  丁大虎  杨倩  蔡天明  
[目的]采用联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降解菌Pseudomonas taiwanensis LH-3进行固定,以期为稳定高效降解2-羟基-1,4-萘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往20 g·L~(-1)海藻酸钠(sa)中添加2.5 g·L~(-1)生物炭(biocHar,马尾松树干700℃高温缺氧热解所得),同时以0.2%接种量接入2-羟基-1,4-萘醌降解菌LH-3,制成联合固定化菌(sa+biocHar+bacteria),并考察其结构性能;通过与不添加生物炭的海藻酸钠+菌(sa+bacteria)等4种对照处理进行比较,研究联合固定化菌对2-羟基-1,4-萘醌的降解特性;通过与海藻酸钠+菌处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海红  李红艳  王巧  袁月祥  闫志英  
采用从高温堆肥和枯枝落叶等混合样中筛选出的一组高温混合菌处理玉米秸秆基质,研究混合菌对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的木质素酶活和纤维素酶活,以及不同纤维素碳源和pH对其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30 d的降解周期内,第15天木质素酶活和纤维素酶活达到最高,对应的漆酶酶活为10.2 U/g、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为5.7 U/g、滤纸酶活(FPA)为3.2 U/g;当pH为7、微晶纤维素为碳源时纤维素酶活最高,CMCase酶活和FPA酶活分别达到690和360 U/L。该混合菌既能分泌木质素酶,又能分泌纤维素酶,有较强的木质纤维降解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倩  程国军  周围  石燕  杜冬云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某制酒企业污水样品中分离筛选到1株好氧降解高粱白酒废水的细菌LM1,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并研究了该菌株降解高粱白酒废水的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降解条件是pH 7.0,温度30℃,接种量5%。在最适条件下,24 h内,LM1菌株对白酒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TOC(总有机碳)、TN(总氮)去除率分别是(81.0±2.4)%、(81.2±4.1)%、(66.6±0.1)%;72 h内,对TP(总磷)的去除率可达(72.7±0.2)%。出水COD为(475.3±60.0)mg/L,接近白酒工业废水的间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可晓  陈双林  张小平  郭子武  
有机覆盖物林地大量存留是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人工促进有机覆盖物高效腐解,为有机覆盖物促腐制剂研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采用稀释涂平板法和富集培养法从雷竹林地覆盖有机材料(砻糠、稻草)和雷竹林土壤中,初选出具有较强纤维素酶活力的菌株7株,其中,真菌4株,放线菌3株,复选出有机覆盖物高效降解菌株1株(菌株2.1)。经菌落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分析,菌株2.1属青霉属Penicillium,最佳产酶条件为起始pH 5.0,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5 d,碳源为稻草秸秆粉25.00 g.L-1,氮源为牛肉膏2.50 g.L-1,无机盐为氯化铁(FeCl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杜胜男   徐佳楠   熊飞   蔡徐依   葛朋彪   张六六   李娟英  
选取3种载体(凹凸棒土、卡拉胶以及硅藻土)进行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制备,并对不同颗粒性能、污染物去除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颗粒性能研究表明:凹凸棒土与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卡拉胶机械强度低;在有营养补充的前提下,凹凸棒土和卡拉胶可以稳定释放1.50×10~(6)CFU/mL和2.60×10~(5)CFU/mL的微生物,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缓释性能较差;利用Monod方程拟合可得,对于COD_(Mn),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具有最大的比降解速率(μ_(max)),卡拉胶与之相当,凹凸棒土最低,同时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K_(s)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颗粒;同时,氨氮降解动力学也呈现了相似的规律。环境条件对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污染物的影响分析表明:中性(pH=7)条件下,凹凸棒土、卡拉胶、硅藻土固定化颗粒降解COD_(Mn)的一级速率常数最高;凹凸棒土与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降解氨氮速率更高,卡拉胶在中性条件下降解氨氮速率最高。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COD_(Mn)、氨氮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凹凸棒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除了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 颗粒以外,随着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增加,其余两种降解COD_(Mn)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_(1)值显著上升(P<0.05)。不同曝气强度下3种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COD_(Mn)一级反应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更高的曝气强度对氨氮降解有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曼  杨蕾蕾  周宇光  
为获得可用于石油、农药污染生物修复的高效烃降解菌,以高黏度的超稠油为唯一碳源,从大庆油井采出液中分离和筛选烃降解菌,并通过残油族组分及全烃组分的分析,拟阐明这些菌株的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H11和W14对黏度为普通稠油30倍的超稠油有良好的乳化分散能力,经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这2菌株均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接种这2菌株后,培养液中稠油的饱和烃相对含量均降低20%以上,其中接种菌株H11后,沥青质的相对含量也降低5%;同时,H11和W14对长链烃类的降解范围较广,分别最高可作用至C26和C28碳链长度的化合物,并对烃组分有代谢利用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彦辉  杜良伟  李红红  封国君  罗韬  
以功夫菊酯为目标,从生产拟除虫菊酯农药厂污水处理口的淤泥里筛选高效降解真菌,并对降解菌进行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经形态学和18S rDNA测序鉴定,该高效降解真菌为青霉菌(PeNicillium SP.)。采用色谱法对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温度30℃,底物浓度50 mg/l时降解效果最好,7 D时对功夫菊酯降解率达到83.90%;该菌株还可降解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敏  刘庆玉  来世鹏  陈志丽  张文基  
为使秸秆更好的降解和利用,提高其生物降解效果,采用菌株S和菌株SN混合发酵处理玉米秸秆,结果表明:菌株S和菌株SN混合在同一个PDA平板上相互融合生长,菌落间无明显对峙状态,说明二者无拮抗现象。通过采用混合菌种对玉米秸秆在最优降解条件下的降解试验表明:混合菌种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在25d时,达到53.2%,比出发菌株S木质素的降解率(50.73%)提高了4.87%,比出发菌株SN木质素降解率(47.6%)提高了11.76%,研究结果证明混合菌种的发酵效果要明显优于单一菌种的发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青兰  洪玉枝  刘子铎  
以稻秆作为唯一碳源,研究了氮源、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等对丝状真菌菌株Gibberella fujikuroi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丝状真菌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适氮源为CO(NH2)2,接种量为5%,培养时间为120 h,培养温度为28~37℃,培养基初始pH为5~6。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液中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天然纤维素酶活力和滤纸酶活力分别可达到1.723 IU/mL0、.368 IU/mL和0.344 IU/m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荆新堂  李勤凡  张丽慧  孔祥雅  
呋喃丹是一种高残留、高毒性、难降解的有机杀虫剂,目前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常造成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采用富集分离的方法从常年使用呋喃丹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呋喃丹降解菌CF-14,根据其生理生化特征及16 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属于无色杆菌属。CF-14降解呋喃丹的初选培养条件为温度30℃,pH 7.0,接种量为10%,转速达到200 r/min时,3 d对浓度为100 mg/L的呋喃丹降解率为9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建云  李芳  林开春  
以豆油作为唯一碳源,经过2个月驯化后筛选获得具有高效油脂降解能力的细菌1株,编号为S16,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对影响S16降解能力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7.0,初始含油量为400 mg/mL,摇床转速为200 r/min,培养温度30℃条件下,该菌株生长旺盛,发酵72 h后对豆油的降解率可以达到73.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