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68)
- 2023(4393)
- 2022(3002)
- 2021(2547)
- 2020(2027)
- 2019(4198)
- 2018(4389)
- 2017(8206)
- 2016(4841)
- 2015(5518)
- 2014(5516)
- 2013(5114)
- 2012(4419)
- 2011(3843)
- 2010(3846)
- 2009(3579)
- 2008(3575)
- 2007(3319)
- 2006(2996)
- 2005(2941)
- 学科
- 济(18032)
- 经济(18012)
- 业(10725)
- 管理(10346)
- 企(7744)
- 企业(7744)
- 中国(7656)
- 农(6985)
- 业经(5805)
- 学(5342)
- 农业(4723)
- 地方(4608)
- 发(4463)
- 方法(4451)
- 发展(4005)
- 展(4001)
- 产业(3661)
- 数学(3546)
- 制(3525)
- 数学方法(3501)
- 财(3451)
- 信息(3225)
- 体(3105)
- 银(3069)
- 总论(3057)
- 银行(3051)
- 信息产业(3023)
- 融(2970)
- 金融(2970)
- 化(2946)
- 机构
- 大学(67699)
- 学院(67330)
- 研究(27530)
- 济(23970)
- 经济(23406)
- 科学(20043)
- 管理(19924)
- 中国(19720)
- 农(18506)
- 理学(16880)
- 理学院(16642)
- 管理学(16071)
- 管理学院(15972)
- 所(15345)
- 京(15266)
- 农业(14534)
- 业大(14334)
- 研究所(14230)
- 中心(11667)
- 江(11394)
- 财(10767)
- 院(10603)
- 省(10038)
- 农业大学(9500)
- 北京(9406)
- 技术(9141)
- 范(9047)
- 师范(8839)
- 室(8811)
- 州(8790)
- 基金
- 项目(48063)
- 科学(36056)
- 基金(33651)
- 家(31935)
- 国家(31696)
- 研究(31075)
- 科学基金(25302)
- 省(19632)
- 社会(18852)
- 社会科(17767)
- 社会科学(17762)
- 基金项目(17393)
- 自然(17178)
- 自然科(16790)
- 自然科学(16776)
- 划(16495)
- 自然科学基金(16465)
- 教育(13728)
- 资助(13280)
- 编号(11852)
- 重点(11643)
- 发(11107)
- 计划(10458)
- 科技(10111)
- 成果(9904)
- 科研(9507)
- 创(9497)
- 部(9241)
- 课题(9142)
- 创新(9036)
共检索到104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志红 吴红 李昌珠 张爱华 刘汝宽 吴晓芙
通过TEM、比表面孔分布测定仪等对含环氧基团的聚合物载体(GHD)性能进行了表征。以GHD为载体,制备了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研究了光皮树油在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I-CRL)上的吸附行为,从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光皮树油在I-CRL上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iu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实验数据能很好的拟合二级动力学吸附方程,当采用聚合物GHD(40)为载体,初始光皮树油浓度(Ce)为210 mg/g,在温度为325 K,330 K,335 K时,由Arrhenius公式求得的表观活化能Ea为30.44 kJ/mol,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春阳 岳喜庆
探讨了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与TLIM混合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了脂肪酶的用量与混合比例、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与温度、摇床速度、甲醇的添加方式对转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脂肪酶用量为废油质量的8%,Novozym435与TLIM混合比3∶1,醇油摩尔比1∶1,反应时间19h、反应温度45℃、摇床速度200r·min-1,甲醇采用两步法添加,甲酯转化率达到85.7%,脂肪酶在连续反应266h后,催化活性基本没有下降。
关键词:
固定化脂肪酶 餐饮废油 生物柴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权 盛军 刘均忠 郑鸿飞 孙谧
采用壳聚糖为载体,优化了海洋微生物YS2071脂肪酶的壳聚糖固定化条件。结果显示,在壳聚糖浓度为2%(m/v)、氢氧化钠浓度为12%(m/v)、乙酸浓度为1%(v/v)、戊二醛浓度为0.25%(v/v)、与戊二醛交联的时间为12 h及添加2 ml(1120 U)的游离脂肪酶时,固定化脂肪酶的活力最高,其活力回收率达到69.4%。对游离脂肪酶与固定化脂肪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游离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而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固定化脂肪酶的温度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脂肪酶。最适反应p H均为8.0,脂肪酶经过固定化之后,酸碱耐受性增大。重复利用10次的固定化脂肪酶的酶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权 盛军 刘均忠 郑鸿飞 孙谧
采用壳聚糖为载体,优化了海洋微生物YS2071脂肪酶的壳聚糖固定化条件。结果显示,在壳聚糖浓度为2%(m/v)、氢氧化钠浓度为12%(m/v)、乙酸浓度为1%(v/v)、戊二醛浓度为0.25%(v/v)、与戊二醛交联的时间为12 h及添加2 ml(1120 U)的游离脂肪酶时,固定化脂肪酶的活力最高,其活力回收率达到69.4%。对游离脂肪酶与固定化脂肪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游离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而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固定化脂肪酶的温度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脂肪酶。最适反应p h均为8.0,脂肪酶经过固定化之后,酸碱耐受性增大。重复利用10次的固定化脂肪酶的酶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力平 黄贞 刘晓燕
笔者以廉价易得的落叶松树皮为原料 ,经环氧氯丙烷交联 ,研发了一种新的生物吸附剂 ,并探讨了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该改性树皮最适宜的处理条件为 :氢氧化钠浓度 0 8mol L ,环氧氯丙烷 2 0mL ,改性温度 5 0℃ ,树皮粒径 1~ 2mm .改性树皮对各种金属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为 :室温下pH值为 5时对Fe2 + 吸附 3h ;4 5℃ ,pH值为 5 5时对Cu2 + 吸附 3h ;室温下pH值为 6时对Zn2 + 吸附 2h .该改性树皮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 ,能有效处理 1~ 10 0mg L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旭 廖学品 石碧
以富含单宁的落叶松树皮为原料制备吸附材料,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Au(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以甲醛作为交联剂可以实现落叶松树皮中单宁的原位固化;当温度为303K,pH=4.0,Au(Ⅲ)的初始浓度为522.3mgL时,该吸附材料对Au(Ⅲ)的平衡吸附量达到Au(Ⅲ)1821.9mgg,而且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进一步增大.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较大,最佳pH为4.0.该吸附材料对Au(Ⅲ)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固定床吸附实验表明,当原料液的浓度为Au(Ⅲ)239.2mgL,流出液的体积约为117个床层体积时才达到穿透点.分析表明,原位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杨 王瑞君 江正强
以嗜热棉毛菌W205为出发菌株,研究其固体发酵产脂肪酶条件。结果表明:豆粕粉为固体基质底物,干基质量(g)与营养盐溶液体积(mL)1∶3时的含水量为初始含水量,酵母提取物为单一氮源且添加量为干基的0.06 g/g,初始pH 8.0时,最利于产酶。此条件下发酵第5天获得最高脂肪酶比活性190.1 U/g。酶谱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主要产一种分子质量约30 ku的脂肪酶。
关键词:
脂肪酶 嗜热棉毛菌 固体发酵 酶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峰 张旭婷 马艳红 李美娜 陈阜 李素萍 郭树春 张艳芳
为挖掘油用向日葵中的GDSL脂肪酶基因,本研究以油用向日葵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s为对象,筛选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序列结构等特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中筛选到7个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稳定存在的亲水性蛋白,由255~3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介于28.75~42.61ku,等电点分布在4.91~8.89;除unigene 60916外,编码的蛋白质都含有较多的跨膜区域和较高的磷酸化程度;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主要的二级结构;进化树分析表明,这7个基因聚为三类,保守性较高,其中unigene 58624与AT4G01130.1在同一分支上高度保守,unigene 60916与AT1G74460.1相似度最高,含有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推测与种子的油脂代谢有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林恒 李湘洲 刘艳新 张胜 王玲芝 栾芳菲
采用高锰酸钾与硫酸锰联合对竹炭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前后的竹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进行探讨。分析了甲醛溶液的初始浓度、改性前后竹炭的用量、温度、时间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和红外光谱表征了竹炭改性前后的表面构型、比表面积与官能团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甲醛溶液浓度42 mg/m L,改性竹炭用量17 mg/m L、温度313 K,吸附时间5 h的条件下,甲醛的吸附效果最好,达到了50.25 mg/g;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和红外光谱等手段的分析表明,竹炭经改性后微孔结构增多、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多,改性竹炭比未改性竹炭具有更为良好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
改性 竹炭 吸附 甲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汉民 沈莲清 桑卫国 董明敏 黄晓春 黄光荣
采用扩展青霉 (Penicilliumexpansum )PF868产生的碱性脂肪酶为酶源 ,酶解脱脂鲐碎肉 ,其最适条件为 :32~ 34℃ ,pH 9.3,酶活浓度 4 0u/ml,碎肉的质量与酶液体积比为 1g∶5ml,脱脂时间 5 0min。鲐碎肉的干基残脂率低于 4 .0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新文 杨毅 冷向军 吴江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3 g/kg的脂肪酶,饲喂平均体重(57.6±0.02)g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60 d,测定南方鲇的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添加0.1 g/kg和0.3 g/kg的脂肪酶,增重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0%和5.8%,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分别下降了5.0%和6.6%,差异显著(P<0.05),肥满度和粗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0.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衣杰荣 王允绍 张兆斌 李晓晖
从上海地区富含油性的土壤中,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以罗丹明B为指示剂的平板进行初筛,摇瓶复筛得到产脂肪酶菌株51-43。通过对51-43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18S rDNA特征片段比较分析,初步确定51-43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黑曲霉51-43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优发酵条件为:蛋白胨2.35%,小麦粉1%,K2HPO40.1%,MgSO4.7H2O 0.05%,CaCl20.01%,NH4Cl 1%,Tween-80 0.5%,橄榄油1%,pH 7.0。此培养基在28℃,160 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72 h...
关键词:
黑曲霉 脂肪酶 发酵条件 正交实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蕾 黎继烈 蒋丽娟
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rman设计及响应面法对芽孢杆菌T3—4的产脂肪酶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C、N源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硫酸铵,碳氮比为1∶3。其最适产酶条件为:七水硫酸镁0.05%,蓖麻油1.5%,蛋白胨0.75%,磷酸氢二钾0.1%,麦芽糖0.5%,硫酸铵0.3%,pH值6.5,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发酵脂肪酶活力可达805.836 U/mL。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脂肪酶 响应面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光前 孙新元 张齐生
介绍了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研究者运用不同氧化工艺改性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经过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在比表面积、孔容积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增加显著。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对于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提升十分明显,而对于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后,提出了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活性炭 改性技术 吸附 综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海洋 马千里
【目的】探究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剂对Cr~(3+)、Cu~(2+)、Pb~(2+)、Ni~(2+)的吸附性能,阐明马尾松树皮和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相关机理,以更好地利用农林废弃物马尾松树皮制备出成本低廉、便于产业化的生物质吸附材料,为其大规模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抽提后的马尾松树皮绝干样品在80℃水浴加热搅拌条件下使用对甲苯磺酸溶液处理1 h,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并透析滤渣。滤渣样品通过微射流均质机20次,得到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固含量2%的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样品-20℃冷冻120 min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研究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剂对Cr~(3+)、Cu~(2+)、Pb~(2+)、Ni~(2+)的最大吸附容量(q_e)以及其等温吸附特性、吸附热力学特性和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剂对Cr~(3+)、Cu~(2+)、Pb~(2+)和Ni~(2+)的最大吸附容量(q_e)分别为132.7、130.4、186.7和123.4 mg·g~(-1)。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Cr~(3+)符合Temkin等温吸附(R~2=0.990 1),且为不均匀的单层吸附。吸附热力学特性研究表明,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Cr~(3+)的过程符合热力学规律,R~2=0.992 9,且为非自发复合吸附过程,升高温度对吸附过程的促进作用与放热反应对吸附过程的抑制作用甚至会出现相互抵消的情况。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Cr~(3+)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1 0),其吸附Cr~(3+)的速率主要受化学作用而非物质传输步骤影响,特别是二者之间电子的化学分享或共价键交换等过程。【结论】基于廉价的生物质———马尾松树皮制备的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可作为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吸附剂,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吸附容量,静态吸附涉及的条件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可试验推广性,马尾松树皮基吸附剂的开发也可推动廉价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马尾松树皮和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2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稳定可靠,有望通过优化工艺提升性能;但是需要基于大规模甚至中试规模试验才能检验其有效性,进而指导工艺优化,得到性能更加出色的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