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3)
- 2023(10863)
- 2022(9683)
- 2021(9198)
- 2020(7656)
- 2019(17696)
- 2018(17614)
- 2017(33734)
- 2016(18649)
- 2015(20963)
- 2014(21053)
- 2013(20775)
- 2012(18829)
- 2011(16891)
- 2010(16661)
- 2009(15047)
- 2008(14412)
- 2007(12366)
- 2006(10670)
- 2005(9114)
- 学科
- 济(75966)
- 经济(75895)
- 管理(52956)
- 业(48788)
- 企(41525)
- 企业(41525)
- 方法(36741)
- 数学(32080)
- 数学方法(31660)
- 地方(18685)
- 农(18129)
- 中国(17822)
- 学(16933)
- 财(16693)
- 业经(16015)
- 理论(12855)
- 和(12837)
- 环境(12590)
- 农业(12412)
- 技术(12089)
- 贸(11479)
- 贸易(11475)
- 易(11062)
- 务(10926)
- 财务(10860)
- 财务管理(10840)
- 制(10819)
- 划(10656)
- 地方经济(10594)
- 企业财务(10262)
- 机构
- 大学(261126)
- 学院(259571)
- 管理(107402)
- 济(97535)
- 经济(95261)
- 理学(94268)
- 理学院(93208)
- 管理学(91404)
- 管理学院(90965)
- 研究(85133)
- 中国(60622)
- 科学(56398)
- 京(55739)
- 所(42631)
- 财(42296)
- 业大(40171)
- 农(40076)
- 研究所(39426)
- 中心(38292)
- 江(36120)
- 范(35906)
- 师范(35577)
- 北京(35128)
- 财经(34995)
- 院(31926)
- 经(31825)
- 农业(31445)
- 州(29983)
- 师范大学(28956)
- 技术(27848)
- 基金
- 项目(188630)
- 科学(148100)
- 研究(137192)
- 基金(135505)
- 家(118427)
- 国家(117466)
- 科学基金(100890)
- 社会(84429)
- 社会科(79910)
- 社会科学(79888)
- 省(74720)
- 基金项目(72895)
- 自然(67122)
- 自然科(65499)
- 自然科学(65484)
- 自然科学基金(64232)
- 划(63259)
- 教育(63004)
- 编号(56367)
- 资助(55921)
- 成果(44731)
- 重点(42290)
- 部(41023)
- 发(40329)
- 创(39017)
- 课题(38916)
- 创新(36351)
- 科研(36319)
- 教育部(34700)
- 大学(34514)
- 期刊
- 济(101255)
- 经济(101255)
- 研究(72333)
- 中国(45163)
- 学报(41407)
- 科学(38940)
- 管理(36901)
- 农(34549)
- 教育(30936)
- 大学(30754)
- 财(29904)
- 学学(28763)
- 农业(24988)
- 技术(23444)
- 业经(16972)
- 融(16700)
- 金融(16700)
- 经济研究(15593)
- 财经(15447)
- 图书(14801)
- 科技(13987)
- 资源(13834)
- 技术经济(13127)
- 经(12998)
- 理论(12951)
- 问题(12919)
- 业(12758)
- 实践(12168)
- 践(12168)
- 统计(11975)
共检索到359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丁平真 韦章良 陶燕东 王艺 张建恒 于克锋 何培民 霍元子
于2015年1—12月对杭州湾北部沿岸碧海金沙围隔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每月一次的跟踪监测,进行围隔海域水质分析评价,通过调查底栖浒苔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物量,评估其对围隔海域水质的修复能力。根据富营养化状态指数(E)表明,2015年该围隔海域1—9月份属于高富营养化状态,10—12月份属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溶解无机氮(DIN)全年平均为(0.91±0.11)mg/L,属劣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无机磷(DIP)全年平均为(0.031±0.005)mg/L,属Ⅲ类海水水质标准;根据有机污染指数(A)显示,20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吉红 梁朝军 高俊
2005-03-2005-05对■河杨凌区段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以漆水河为参照,应用Trent 生物指数、Chandler记分系统、颤蚓类与全部底栖动物相比的生物指数、Goodnight修正指数和水生昆虫与寡毛类湿重相比的生物指数,同时结合水理化指标对■河水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底栖动物共9属.其中环节动物3属,水生昆虫6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 728 ind/m2和11.56 g/m2,优势种属为水丝蚓属。■河水体已被污染为超V类水体,且造成漆水河的严重污染。
关键词:
■河 底栖动物 水质评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丽平 高欣 牛翠娟 何培民 刘其根 孙月娟 胡忠军
2010年春季对太湖流域14个湖泊、7座水库及8条河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底栖动物57种,隶属4门、8纲,其中水生昆虫(17种)和寡毛类(15种)物种数最多。霍甫水丝蚓为整个流域的绝对优势种。聚类分析表明,可将29个水体的底栖动物划分为10种群落类型,其中霍甫水丝蚓在15个水体中占绝对优势,铜锈环棱螺为5个水体的第一优势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 741.2个/m2和47.2 g/m2,寡毛纲在密度中占绝对优势(90.9%),双壳纲和腹足纲在生物量中占93.4%。密度河流最高、水库最低;生物量湖泊最高、水库最低,底栖动物类群数量组成水体类型间差异明显。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东浩 王备新 张咏 杨莲芳
介绍了基于底栖动物的3类广泛应用的水质生物评价参数:Saprobic指数、BI指数、群落多样性指数,并结合它们在水质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各指数的优缺点。Saprobic指数和BI指数已是欧盟成员国及美国等国重要的水质生物评价指数,中国的水质生物监测技术规范中尚缺乏类似的生物指数。分析了中国开展BI指数水质生物评价研究的现状,探讨了中国建立BI指数评价标准与规范的研究基础、不足、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建议。同时指出,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底栖动物耐污值计算和BI指数水质基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晶 谢志才 张君倩 蒋小明 方涛 敖鸿毅 过龙根 邓永良
2008年对昆山市傀儡湖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记录底栖动物17科66种。其中,寡毛纲2科18种,摇蚊科26种,软体动物8科14种,其它动物8种。采用聚类分析,将傀儡湖分为4个湖区。傀儡湖底栖动物密度在西南部较高(湖区Ⅲ、Ⅳ),中部和东北部(湖区Ⅰ、Ⅱ)较低,取水河道高于入水口样带。底栖动物生物量(湿重)中,软体动物均占绝对优势。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总磷和溶氧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BI生物指数对傀儡湖水质的评价最接近实际情况:傀儡湖区整体水质属于污染,各湖区的水质清洁度排序为湖区Ⅱ>湖区Ⅳ>湖区Ⅲ>湖区Ⅰ。取水河道(湖区Ⅴ)水质轻度污染,而入水口样带(湖区Ⅵ)的水质污染最为...
关键词:
傀儡湖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章海鑫 付辉云 张燕萍 余智杰 黄江峰 张爱芳 陈文静 李左宏 朱桂根
为揭示现阶段太泊湖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时空分布,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对太泊湖底栖动物进行为期1周年的季度调查。7个采样点共记录底栖动物10属11种,现阶段底栖动物优势种为羽摇蚊幼虫(Chironomus plumosus)、多鳃齿吻沙蚕(nephtys polybranChia)、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占83.53%以上。密度和物种数在四季差异较大,密度高值在春季,为1 019.64 ind/m~2;冬季和秋季为437.5ind/m~2和287.5 ind/m~2;夏季为264.29 ind/m~2。生物量最高为夏季和冬季,为87.53 g/...
关键词:
太泊湖 底栖动物 优势种 时空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文浩 张萌 门吉帅 敖雪夫 胡新艳 欧阳珊 吴小平
以典型的亚热带大型山地丘陵湖泊——江西省仙女湖研究为例,2014~2015年每月对仙女湖湖区及主要入湖河流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周年动态研究。经鉴定得底栖动物111种,隶属3门53科77属。其中软体动物40种,节肢动物61种,环节动物10种。优势种为中华颤蚓、梨形环棱螺、河蚬、锯齿新米虾、羽摇蚊、粗腹摇蚊属、前突摇蚊属、霍甫水丝蚓。仙女湖大型底栖动物年平息栖息密度为346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54.26 g/m2;不同区域和季节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与生物量有显著差异(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乔雪 刘其根 陈丽平 胡忠军
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崇明明珠湖设置5个采样点调查研究了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采集到25种底栖动物,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chinensis)和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是优势种,3者共占总密度和生物量的80.4%和72.8%。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在季节和空间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116.8 ind./m~(2)和3.53 g/m~(2)。密度在年份、季节和站点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生物量仅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仅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丰富度指数无显著的年际、季节和空间差异。生物量与亚硝态氮、高锰酸盐指数显著正相关,Shannon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高锰酸盐指数和水深显著负相关、优势度指数与它们显著正相关,均匀度指数与水深负相关、密度与水深正相关。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示明珠湖处于中污染状态,与10年前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萍萍 张瑞雷 赵风斌 张玮 王丽卿
2012年5月-2013年1月对上海市八区县共8条河道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对河道的水质进行了生物评价。共鉴定出底栖动物44种,隶属3门19科33属,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为主要的优势种。上海市河道底栖动物的年均密度为382 ind/m2,霍甫水丝蚓对其贡献率最大,其密度为214.1 ind/m2,占总密度的56.1%;年均生物量为24.62 g/m2,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对其贡献率最大,其年均生物量为21.17 g/m2,占总生物量的86.0%。各季度底栖动物...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占东 林钦 黄洪辉 杨美兰 甘居利 李纯厚 吕晓喻 王增焕
根据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对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6个航次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对养殖区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T(水温)、DO、SS(悬浮物)、CODMn、BOD5、NO2-N、NO3-N、NH3-N、TIN(总无机氮)、PO4-P等10个水质成分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9月和2002年3月海水出现轻度污染,前者主要是由NO3-N、CODMn和BOD5所引起,后者是由NH3-N、PO4-P引起的。(2)水质监测数据的总体方差主要来源于T、DO、SS、NO3-N及TIN等5个成分,其次是NO2-N、NH3-N、PO4-P,再次是CO...
关键词:
网箱养殖 水质评价 因子分析 大鹏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备新 杨莲芳
概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快速评价技术在取样方法、评价指数、参照系列和参照性状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快速评价技术中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多度量评价法和多变量分析法作了扼要介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丹丹 陶敏 李斌 陶鑫 王志坚
为了探究藻渡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时空分布及水质现状,本研究于2016年8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和2017年4月(平水期)对藻渡河流域的7个河段、24个采样点进行了生态调查。结果显示:共鉴定出32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4门7纲,以水生昆虫为绝对优势类群,其优势分类单元相对丰度累计值达到69.26%。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One-way ANOVA),藻渡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组成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其平均值分别为69.523 2 ind/m~2和0.835 5 g/m~2。藻渡河流域7个河段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Margaler和Pielou指数)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空间尺度上,自然河段[藻渡河上游(ZZS)、藻渡河中游(ZZZ)和藻渡河下游(ZZX)]>库坝区(ZDG),ZZS>ZZZ>ZZX,支流河段[马桑坎河(MSK)、鲤鱼河(LYH)和白台河(BTH)]>干流。RDA分析表明水温、溶氧和pH值等是影响藻渡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关键环境因子。三种水质评价方法中,BI和BPI生物指数适合藻渡河流域水质评价,调查区域内水质总体较好,并呈现出平水期和枯水期优于丰水期,支流优于干流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佳春 吴青 张建恒 吴海龙 何青 施定基 马家海 何培民
研究了黄海青岛海区漂浮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的光合生理特性并进行状态等级评价,为今后黄海绿潮暴发趋势预警预测和生长潜力评估奠定基础。首先根据藻体状态对应其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的差异,初步将藻体分为4个等级:Ⅰ级健康藻体,藻体呈绿色(G),Fv/Fm为0.70~0.75;Ⅱ级亚健康藻体,藻体呈黄绿色(GY),Fv/Fm为0.60~0.69;Ⅲ级半健康藻体,藻体呈黄色(Y),Fv/Fm为0.41~0.59;Ⅳ级衰老藻体,藻体呈白色(W),Fv/Fm为0~0.40。对2011年青岛近岸海域的漂浮浒苔藻体状态等级进行测定和评价,发现各采样点藻体处于以下3个不同等级:Ⅱ级亚健...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磊 平仙隐 王鲁民 黄艇 王磊 刘永利 蒋玫 宋炜
为了评价铜合金围栏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海域的水质状况,通过大黄鱼养殖期与非养殖期的4次调查,分析评价了调查海域海水中的p H、溶解氧、铜、锌、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指标的区域分布、季节变化及污染水平,并利用内梅罗指数对调查海域水体进行了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黄鱼非养殖时间段的海水综合质量整体上属于清洁或者较清洁状态,大黄鱼养殖时间段的海水综合质量下降,分布趋势是以养殖网箱为高值中心,向外缘逐渐下降。
关键词:
铜合金围栏 大黄鱼养殖 水质评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少香 于克锋 霍元子 张建恒 吴海龙 吴青 崔建军 张林慧 何培民
测定了江苏滨海县海域漂浮浒苔(Ulva prolifera)的光合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光合速率)和组织含碳量,并分析了浒苔暴发海区水体溶解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浓度及pH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浒苔漂到滨海海域时藻体状态良好,藻体Fv/Fm达到0.67,Yield为0.57,总光合速率为66.99μmol(C)·g-1(FW)·h-1,叶绿素a和b的含量分别为0.91 mg·g-1和0.65mg·g-1,Rubisco活性达到11.39μmol(CO2)·g-1(FW)·min-1;2)覆盖区域不同位点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