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7)
2023(4430)
2022(3577)
2021(3589)
2020(2923)
2019(6812)
2018(7068)
2017(13586)
2016(7679)
2015(8175)
2014(8145)
2013(8050)
2012(7227)
2011(6715)
2010(7009)
2009(6586)
2008(6666)
2007(6019)
2006(5770)
2005(5190)
作者
(19088)
(16943)
(16177)
(15754)
(10267)
(8008)
(7358)
(6339)
(6253)
(5726)
(5677)
(5407)
(5320)
(5161)
(5104)
(4890)
(4833)
(4782)
(4572)
(4417)
(4376)
(4163)
(4159)
(4039)
(3850)
(3766)
(3762)
(3601)
(3404)
(3332)
学科
(43661)
(33329)
经济(33289)
(29222)
农业(29002)
管理(13899)
业经(13221)
(11655)
(9988)
企业(9988)
中国(9782)
农业经济(9704)
(9327)
(8922)
农村(8918)
(8138)
方法(7994)
(7729)
地方(7353)
数学(7318)
数学方法(7277)
发展(7207)
(7197)
(7081)
劳动(7080)
土地(7046)
体制(6599)
(6577)
收入(6558)
农业劳动(6296)
机构
学院(101803)
大学(96210)
(48210)
经济(47385)
(39466)
管理(38898)
研究(37129)
理学(33195)
理学院(32942)
管理学(32560)
管理学院(32380)
中国(31379)
农业(29454)
(21929)
业大(21493)
科学(20321)
(19761)
(18939)
中心(17790)
农业大学(17643)
(16944)
研究所(16741)
财经(15614)
经济管理(14613)
(14318)
(14258)
(14188)
(13677)
经济学(13535)
(13308)
基金
项目(62784)
研究(51543)
科学(49625)
基金(44645)
(37952)
国家(37446)
社会(33626)
科学基金(31864)
社会科(31245)
社会科学(31238)
(26028)
(24800)
基金项目(23937)
编号(23341)
教育(22303)
(20068)
成果(18921)
自然(17685)
自然科(17196)
自然科学(17194)
自然科学基金(16899)
资助(16833)
(15328)
课题(15122)
(14858)
(14492)
(14346)
(13972)
国家社会(13909)
重点(13626)
期刊
(64846)
经济(64846)
(47080)
研究(33200)
农业(31587)
中国(28282)
业经(17368)
(15830)
金融(15830)
(15568)
学报(14401)
科学(14155)
(13866)
农业经济(13214)
农村(13200)
(13200)
教育(12861)
大学(12545)
学学(11958)
管理(10081)
问题(9686)
农村经济(8768)
世界(8464)
技术(8396)
经济问题(7902)
财经(7754)
经济研究(7516)
(7085)
社会(6825)
(6634)
共检索到168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雷曜  
下一步农信社改革没有必要再出台全国性的资金救助措施,可考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设计差别化的政策措施,围绕"资本"这一核心环节推进改革2003年以来,深化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下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抓住"资本"这一核心环节,不断提高资本质量,增强资本实力,用5年左右时间,再上台阶,使之成为资本充足、运营稳健的社区性现代金融企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宏绣   成飞   汪伯衡   李志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朝瑞  
农民收入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鉴于政策自身的特殊作用 ,应当全方位深化农村改革 ,选择可行的政策措施 ,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 ,把确保农民增收放在核心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昭奎  
从桥本内阁至小泉内阁 ,日本政府在“改革优先”路线和“景气优先”路线之间摇摆不定 ,争论十分激烈。当前日本改革的政策论争基本上是围绕“结构改革—经济景气—抵抗势力”这个三角关系而展开的。在改革与景气的关系方面 ,呈现为“景气优先派”与“改革优先派”的论争 ;在景气对策方面 ,人们围绕扩大财政支出、减税、缓和金融、日元贬值等对策争得不可开交 ;在改革政策方面 ,围绕处理不良债权、税制改革、设立特区等的论争也十分激烈。通过剖析上述论争 ,可以看到影响和阻碍日本改革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红  涂点萍  
劳动力是生产发展中首要的决定性因素,有效配置和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劳动部门深化改革和转变职能需要着重考虑的改革问题.当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新的时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便对宏观劳动管理职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有加快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为导向的改革进程,切实把劳动部门的管理职能从计划行政体制的基点上转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上来,劳动工作才能在挑战中出现转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农信社改组、改造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农信社转型时期必然面临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廷凯  赵建国  阴喜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森  
一、当前形势下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深化改革对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为切实推进科学发展,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深化改革与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较好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韧  魏杰  
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不能局限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规范上市公司及投资主体行为。而应更多关注投资者保护、上市和交易制度、微观市场结构等足以影响资产定价的"第三极"力量。其中,完善面向投资者保护的证券立法和执法体系,约束破坏性成长行为,是规范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基石;打破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以市场化的注册制逐步替代行政化的审批制则是防止不平等竞争和制度寻租的源头保障;填补交易环节的技术性漏洞,保证期货与现货、杠杆制度和远期交割、涨跌停和停牌等具体制度和规则的内在契合则是保证市场平稳运行并防范潜在金融风险的制度防火墙;发展壮大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优化微观市场结构则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治久安之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为强化基础农业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由于长时期的传统观念影响,农民只思温饱的产品经济思想又充分暴露出来,短期化行为和土地抛荒现象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田贵  陈连生  张保生  
要使建筑业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既抓自身经营机制转换,又抓上层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上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在于逐步使建筑产品商品化,建筑商品价格市场化。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建筑产品价格市场化的目标呢?我们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高晓红  
近年来,人们对由中央政府承诺注资而启动的新一轮农信社体制的改革充满期待。可以说,这种期待不无道理,因为中央政府针对此次改革所彰显的态度和所推行的举措是如此果敢。当下,此项果敢的改革行动仍在持续。伴随着决策层对改革积极成果浓墨重彩的正面宣传,有关方面对改革目标、战略、方法和成效的质疑也从未停止。最终绩效如何,社会各界正拭目以待。本文的研究发现,此次中央政府的注资行动引发的仅仅是又一轮政府间的金融博弈。具体而言,以政府间利益博弈为主线而展开的农信社改革行动无一例外地将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者始终置于事外,从而使每一次改革行动都将注定沦为各方参与者对改革收益的瓜分游戏。本文的分析结论是,对于中国农村信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红漫  
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中,存款由非试点社流向试点社的迹象明显,而对农信社系统以外的金融机构影响不大。存款利率的上浮对试点农信社吸收存款、增强资金实力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农信社的贷款营销存在困难以及某些农信社受到的贷款约束,贷款利率的上浮对农信社发放贷款影响甚微。本文通过对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的成效进行分析,对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商庆军  
改革的核心是重塑利益机制,对于农信社改革,凝聚共识更为重要目前,农信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受到多重制约,亟待各方对许多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合作制是农信社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吗理论上分析,合作制与农村金融结合应当是有效的,社员之间在融资合作时可以降低信息成本和担保费用,小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