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6)
2023(4223)
2022(3432)
2021(2899)
2019(5167)
2018(5015)
2017(9727)
2016(4931)
2015(5626)
2014(5932)
2013(5881)
2012(5735)
2011(5642)
2010(5911)
2009(5802)
2008(5330)
2007(4937)
2006(4816)
2005(4555)
2004(4124)
作者
(15421)
(13214)
(13158)
(12621)
(8378)
(6066)
(5929)
(5016)
(4997)
(4780)
(4679)
(4418)
(4308)
(4184)
(4137)
(3973)
(3796)
(3783)
(3723)
(3529)
(3334)
(3186)
(3164)
(3141)
(3072)
(3072)
(2763)
(2746)
(2601)
(2555)
学科
(50794)
经济(50758)
地方(14910)
管理(13048)
(12554)
地方经济(11397)
方法(11216)
(10558)
数学(10216)
数学方法(10198)
中国(8768)
业经(8701)
农业(7809)
(7587)
(7399)
(6818)
经济学(6476)
(6025)
企业(6025)
(5727)
金融(5727)
(5674)
环境(5446)
(4856)
银行(4856)
(4822)
(4783)
产业(4627)
问题(4568)
及其(4439)
机构
学院(85457)
大学(84029)
(51256)
经济(50464)
研究(34749)
管理(29798)
中国(26436)
理学(24864)
理学院(24594)
管理学(24355)
管理学院(24181)
(21063)
经济学(17578)
(17401)
科学(17232)
(16639)
财经(16205)
经济学院(15403)
研究所(15361)
(14564)
中心(14554)
(14098)
(13276)
(11650)
财经大学(11623)
社会(11343)
科学院(11014)
北京(10852)
经济研究(10333)
(10303)
基金
项目(48575)
科学(38608)
研究(37810)
基金(35792)
(30009)
国家(29766)
社会(27536)
社会科(26091)
社会科学(26085)
科学基金(25406)
(18396)
基金项目(18201)
教育(15517)
资助(14509)
编号(14440)
(14375)
自然(13006)
(12652)
自然科(12644)
自然科学(12641)
(12459)
自然科学基金(12391)
经济(12364)
国家社会(12186)
成果(12091)
发展(11207)
(11074)
(11010)
重点(10870)
(10389)
期刊
(69821)
经济(69821)
研究(32908)
中国(17031)
(16051)
(15114)
管理(12228)
经济研究(11996)
农业(10287)
科学(10171)
业经(10118)
(10110)
金融(10110)
学报(9520)
财经(9457)
问题(9057)
(8386)
大学(8095)
学学(7944)
技术(7618)
世界(6566)
技术经济(6381)
经济问题(6302)
改革(5564)
(5564)
(5526)
统计(5323)
农业经济(5073)
农村(5006)
(5006)
共检索到144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介民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深化上海农村经济改革,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与深度,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把农村经济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加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使九十年代的上海农村经济步入“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新阶段(GNP年均增长,全国为8—9%,上海为12%,上海农村为20%以上),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从“小康”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向第三步即向中等国家水平“富裕”目标奋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田贵  陈连生  张保生  
要使建筑业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既抓自身经营机制转换,又抓上层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上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在于逐步使建筑产品商品化,建筑商品价格市场化。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建筑产品价格市场化的目标呢?我们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经勇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新构造与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本质转换,为的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环境条件。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因势利导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以及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只有把农业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迅速增强我国衣业发展的后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吉元  
(一) 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工作中也有失误。问题主要发生在1985年以后至1988年期间。1985年粮食陡降2820万吨,是仅次于1959年减产最多的一年。1984年棉花达到625.8万吨,1985年油料达到1578.4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也陷于停滞的境地。直到1989年以后,粮、棉、油的生产状况才开始出现转机。为什么1985年以后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连续几年徘徊不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各位理事、各位同志:我受中国审计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委托,把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成立后二年多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的设想,向理事会汇报,请审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1993年即将过去。一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引起全国人民的欣悦和世界上的普遍赞赏。在今年上半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也曾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高、通货膨胀幅度过大、金融秩序混乱、金融纪律松驰、大量资金流向沿海若干地区炒股票炒房地产、各种开发区过多过滥、企业资金普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宋永生  
入世在即 ,我国保险业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加速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的改革创新 ,在选人上宁缺勿滥 ,用人各尽其才 ,做好精确的岗位描述和职位预测 ,组建招募人才快速反应小组 ,建立任前公示制 ,设立后备人才库 ,重用“顶尖”人才 ,优待专业骨干 ,发展员工职业生涯 ,稳定人才队伍 ,建立累积性福利待遇制 ,使公司员工尽其所能为公司作出最大贡献 ,从而发展壮大我国保险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蓉  
新税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刘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按照统一、公平、简化、规范的原则,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税制。本文拟就新税制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及意义作一些分析。一、新税制与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仕元  
本文系国家体改委秘书长王仕元同志在北京经济学院的报告,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道广  何淑媛  
我国改革之前的农业管理体制集中地反映了传统计划经济的要求。它以排斥市场,否定商品,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基本持征。而经过改革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体制,则不仅要承认商品,要全面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而且在资源配置上要以市场为基础。两种体制的重大差异客观上决定了政府管理农业再生产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一、关贸总协定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经济二次大战以后,许多国家为了尽快恢复战争的创伤和加速经济的发展,纷纷致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协调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当时,在美、英等国的积极倡导之下,先后有23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了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关磋商和谈判,并于1947年10月23日在日内瓦签订了一项关于调整缔约国各方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减让关税而逐步实现贸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中一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推进体制转换和加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如何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农业部门,必须强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观点来看待农村经济形势,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来指导农村工作,这是当前和今后搞好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盛洲  
一、深化经营体制改革 进一步培育经营主体 使我国农户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不仅需要大力培育市场,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和有关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运用经济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完善经营体制,使之更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比如需要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在承包期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以保持农户承包耕地的稳定性,避免土地经营规模不断细化。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使耕地逐步向专业承包队组和种田能手集中,以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培韬  
论加快建立我国县级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叶培韬(湖北省洪湖市农委433200)县级(含县级市)农村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经济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完整性。发展农村经济,县级是重点,研究建立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其着力点应放在县级。县级包含三个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