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9)
- 2023(6898)
- 2022(5913)
- 2021(5368)
- 2020(4429)
- 2019(9915)
- 2018(9656)
- 2017(17786)
- 2016(9914)
- 2015(11351)
- 2014(11360)
- 2013(11144)
- 2012(10276)
- 2011(9411)
- 2010(9430)
- 2009(8627)
- 2008(8534)
- 2007(7919)
- 2006(7141)
- 2005(6411)
- 学科
- 济(39414)
- 经济(39371)
- 管理(31044)
- 业(30220)
- 企(26254)
- 企业(26254)
- 方法(14408)
- 农(11579)
- 数学(11495)
- 数学方法(11346)
- 业经(11145)
- 中国(10426)
- 学(10150)
- 产业(9613)
- 财(9587)
- 地方(8962)
- 制(8729)
- 理论(7342)
- 体(6964)
- 农业(6912)
- 技术(6904)
- 贸(6756)
- 贸易(6752)
- 易(6505)
- 销(6400)
- 供销(6395)
- 和(6340)
- 务(6290)
- 财务(6267)
- 财务管理(6236)
- 机构
- 学院(143089)
- 大学(139646)
- 济(54026)
- 经济(52759)
- 研究(50861)
- 管理(50239)
- 理学(42303)
- 理学院(41841)
- 管理学(40979)
- 管理学院(40749)
- 中国(37785)
- 科学(33587)
- 京(30888)
- 农(28708)
- 所(27049)
- 财(24759)
- 研究所(24353)
- 江(24069)
- 业大(23627)
- 中心(22971)
- 农业(22693)
- 北京(19582)
- 州(19080)
- 财经(18979)
- 院(18960)
- 技术(18413)
- 省(18237)
- 范(17814)
- 师范(17510)
- 经(17021)
- 基金
- 项目(93507)
- 科学(71564)
- 研究(66018)
- 基金(64764)
- 家(58440)
- 国家(57942)
- 科学基金(48123)
- 社会(39784)
- 省(39015)
- 社会科(37600)
- 社会科学(37589)
- 基金项目(33080)
- 划(32304)
- 自然(32090)
- 自然科(31257)
- 自然科学(31245)
- 自然科学基金(30725)
- 教育(30045)
- 资助(27347)
- 编号(26493)
- 重点(22020)
- 发(21579)
- 成果(21374)
- 课题(19951)
- 创(19685)
- 部(19188)
- 计划(18641)
- 创新(18454)
- 科研(17912)
- 科技(16881)
共检索到222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和平 胡诗诺
包装废弃物问题的治理,根本在于明晰包装产业链及生命周期与包装废弃物产生的关系,构建闭环的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与回收模式。为此,在揭示包装废弃物形成和产生的要素与环节的基础上,试图阐明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与便利回收处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包装废弃物治理必须秉承材料撷取是基础,包装设计是关键,制品生产工艺优化是重点,回收体系与模式是保障的思路和原则,绿色低碳是目标。在大力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绿色包装材料的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包装制品设计规范和审批制度,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能,着力打造由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区域协同、效益驱动、自主与约束相结合的回收体系与模式,建立从回收到分类再到加工处理的完整产业链,从而对包装废弃物实现标本兼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和平 胡诗诺
包装废弃物问题的治理,根本在于明晰包装产业链及生命周期与包装废弃物产生的关系,构建闭环的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与回收模式。为此,在揭示包装废弃物形成和产生的要素与环节的基础上,试图阐明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与便利回收处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包装废弃物治理必须秉承材料撷取是基础,包装设计是关键,制品生产工艺优化是重点,回收体系与模式是保障的思路和原则,绿色低碳是目标。在大力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绿色包装材料的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包装制品设计规范和审批制度,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能,着力打造由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区域协同、效益驱动、自主与约束相结合的回收体系与模式,建立从回收到分类再到加工处理的完整产业链,从而对包装废弃物实现标本兼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小龙 王景伟 杨建新 吕彬 沈燕军
我国正面临电子废弃物国内迅速产生与国外非法进口的双重压力。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过程复杂,回收处理活动涉及利益相关方多,环境管理工作也牵涉诸多政府部门。辨识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开展面向全过程的生命周期管理是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论文分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发展概况及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生命周期思想、生命周期过程、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工程四方面提出了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管理的整体策略,并对其发展前景和趋势作了展望,以期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升级发展和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阳 刘浩 赵奕
降低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固体废弃物排放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资源减量化和环境减压化的轨道,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借用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分析方法,构建了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资源环境压力计算模型,并以沈阳市图书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水泥排放引起的资源环境压力分别占施工阶段生态足迹的48.56%,占使用与维护阶段生态足迹的82.78%,占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生态足迹的56.73%;而废弃商品混凝土排放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在施工阶段生态足迹和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生态足迹中的比例分别为31.90%和37.26%;就生命周期各阶段而言,拆除及废弃建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毅林 郭汉丁 王星 陶凯
基于国内外一般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理论研究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视角梳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概括国内外建筑废弃物产业链管理实践经验,探析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各行为主体社会责任履行的内在规律和机理,以推动我国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的顺畅运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君 邓樱 钟海燕
对废弃物再利用与价值提升进行重新思考,融合设计创新思维,探寻废弃物再利用的可行性与途径。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再利用实践过程中,通过奇思妙想的创意探寻废弃物的再利用与价值提升的现实意义与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再利用 可持续发展 价值提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玉兰 李君华
通过引入第三方废弃物治理市场,产业集群可在多方面克服市场机制的不足,实现资源减量化、产品的再利用和资源再循环。为了进一步将废弃物"零排放"目标贯彻到生态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是明晰产权,制定和完善各种严厉的环保法规,通过市场的作用,推进生态产业集群的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珣 金书秦
中国是最大的农药消费国,2011年中国消费的农药超过178.7万吨。1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许多污染和健康问题,有丰富的研究集中在过度喷洒农药导致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上,却很少关注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也已经成为农村环境新问题(金书秦,2013)。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在全国棉区对近1500个农户的调查,约62%的农户在稀释完农药后直接将包装丢弃在田间或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汉丁 张印贤 王毅林
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各方主体共担履行社会责任。构建政府参与、责任明确、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和标准科学的产业链运行主体社会责任共担准则,推进"政府主导,多主体协同"的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共担模式,以界定主体职责来规范社会责任履行行为,以互利共赢理念来促进主体社会责任共担;以科学评价标准和完善法规体系来约束主体社会责任履行过程,完善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共担履行的设计架构,提高主体协同共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性,推动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铁军 肖庆丰
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塑料包装废弃物物质代谢的物质流分析框架,并对2011-2014年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的代谢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2011-2014年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量增长了45%,回收率增长了13%,再生塑料产品产量增长23%。"再生塑料行业环保整顿"对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果显示,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情况整体发展良好,填埋损失方面仍有较大的回收利用空间。
关键词:
塑料包装废弃物 物质代谢 框架 回收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静中
产品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使城市的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占用大量的耕地,使蚊蝇滋生,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产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必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地方政府职能缺位、法律体系不健全和有法不依、国民环境意识淡薄及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关键词:
产品包装废弃物 政府职能缺位 循环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铁军 肖庆丰
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塑料包装废弃物物质代谢的物质流分析框架,并对2011-2014年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的代谢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2011-2014年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量增长了45%,回收率增长了13%,再生塑料产品产量增长23%。"再生塑料行业环保整顿"对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果显示,我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情况整体发展良好,填埋损失方面仍有较大的回收利用空间。
关键词:
塑料包装废弃物 物质代谢 框架 回收利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坤 童昕 郭杰 张虹鸥
电子废弃物已成为全球增长最迅速的固体废弃物类型。论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电子废弃物地理学”国际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出三大相互关联的核心议题:电子废弃物跨国贸易、空间流动与全球环境正义;电子废弃物的“全球拆解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物质循环、价值流通及地理联系;电子废弃物跨国贸易的“政治生态学”研究。其次,基于国际研究梳理与实证总结,揭示中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实践由草根阶层主导的“全球拆解网络”到国家权力主导、市场协同作用的“循环经济”的制度演化过程。国际研究为剖析国家尺度的制度演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这包括深入理解中国参与构建全球拆解网络的过程与机制、国家政治经济与环境治理模式对于“拆解中心”污染景观的生成与重构、环境整治过程中环境正义的复杂争论。最后,对现行废弃物治理的政策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将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纳入政策考量的实操建议,通过保障社会—生态正义,实现更高质量的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群芳
如今,英国的个人、团体和组织都在努力达到零废物产生的目标,强烈反对一次性的社会消费理念。据英国媒体报道,所谓的"零废弃物行动"10年前兴起于新西兰,是一个简单但能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宝元 施凯健 孙波
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包装废弃物回收系统,系统在控制环境污染与发展本国循环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比较分析各国包装废弃物回收系统的运行机制,并结合中国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