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8)
- 2023(9424)
- 2022(7846)
- 2021(7235)
- 2020(6002)
- 2019(13820)
- 2018(13342)
- 2017(25057)
- 2016(13140)
- 2015(15109)
- 2014(15045)
- 2013(15344)
- 2012(14980)
- 2011(14091)
- 2010(14185)
- 2009(13428)
- 2008(13391)
- 2007(12144)
- 2006(11099)
- 2005(10595)
- 学科
- 济(82980)
- 经济(82904)
- 管理(35476)
- 业(30300)
- 方法(28236)
- 数学(24673)
- 数学方法(24372)
- 企(23928)
- 企业(23928)
- 中国(22362)
- 地方(18493)
- 农(15506)
- 学(15077)
- 贸(14491)
- 贸易(14481)
- 易(14079)
- 业经(14027)
- 财(13717)
- 地方经济(13172)
- 制(13011)
- 融(11988)
- 金融(11988)
- 银(11177)
- 银行(11167)
- 行(10908)
- 环境(10504)
- 关系(10430)
- 体(10212)
- 农业(10180)
- 发(9894)
- 机构
- 大学(209103)
- 学院(202259)
- 济(102564)
- 经济(100836)
- 研究(81369)
- 管理(71951)
- 中国(63907)
- 理学(60762)
- 理学院(59993)
- 管理学(58964)
- 管理学院(58573)
- 京(46028)
- 财(45786)
- 科学(44497)
- 所(41302)
- 研究所(36937)
- 财经(35562)
- 中心(34849)
- 经济学(34450)
- 经(32522)
- 经济学院(30696)
- 北京(30581)
- 江(29861)
- 农(29121)
- 院(28682)
- 范(27314)
- 师范(27093)
- 财经大学(26349)
- 科学院(24428)
- 业大(24011)
- 基金
- 项目(123956)
- 科学(98496)
- 基金(93764)
- 研究(91318)
- 家(81685)
- 国家(81104)
- 科学基金(68489)
- 社会(62520)
- 社会科(59430)
- 社会科学(59412)
- 基金项目(47330)
- 省(42711)
- 教育(41153)
- 自然(40940)
- 自然科(40042)
- 自然科学(40030)
- 资助(39967)
- 自然科学基金(39331)
- 划(37200)
- 编号(33562)
- 部(29726)
- 成果(29421)
- 重点(28388)
- 国家社会(28034)
- 发(27852)
- 中国(27229)
- 教育部(26123)
- 创(24424)
- 人文(24395)
- 大学(24323)
- 期刊
- 济(122269)
- 经济(122269)
- 研究(72236)
- 中国(46225)
- 财(33960)
- 管理(31360)
- 学报(29905)
- 科学(28944)
- 农(27116)
- 大学(23802)
- 学学(22008)
- 经济研究(21457)
- 融(21255)
- 金融(21255)
- 教育(20910)
- 财经(19439)
- 农业(18564)
- 技术(17833)
- 经(17154)
- 贸(16312)
- 问题(15846)
- 国际(15232)
- 世界(14724)
- 业经(14158)
- 技术经济(12249)
- 统计(11855)
- 业(10921)
- 策(9862)
- 经济问题(9576)
- 经济管理(9288)
共检索到336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谈俊
2016年12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在开幕式和主题论坛阶段,与会专家指出,2016年我国经济整体缓中趋稳、稳中向好。2017年经济工作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此,一要准确把握需求侧与供给侧、"稳"与"进"、"进"与"好"的关系;二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四项工作;三要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四要准确认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五要正确认识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谈俊
2016年12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在开幕式和主题论坛阶段,与会专家指出,2016年我国经济整体缓中趋稳、稳中向好。2017年经济工作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此,一要准确把握需求侧与供给侧、"稳"与"进"、"进"与"好"的关系;二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四项工作;三要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四要准确认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五要正确认识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成仁
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平行论坛一以"深化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攻坚重点和主要举措"为主题。与会专家认为,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妥善化解钢铁等行业过剩产能,科学合理降低杠杆水平。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去产能 去库存 降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平行论坛二以"深化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攻坚重点和主要举措"为主题。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农业方面,存在粮食供应仍然高度依赖进口的突出短板。制造业方面,存在高端供给、创新能力、质量品牌、节能环保、行业冠军、适用人才不足等短板。服务业方面,主要有公共服务、高端服务和基础设施三方面短板,社保制度方面,最为突出的一个短板就是养老金制度不健全。专家建议,今后要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补上以上领域中的短板,特别是制度短板。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补短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2012年1月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围绕"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议题,与会专家认为,2011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通胀压力明显缓解,三大需求均有增长潜力。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经济结构调整压力较大,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存款负利率等问题。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调控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推进银行业改革,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促进经济实现"稳中求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福刚
2012年,天津财政收入预算安排综合考虑了经济增长预期、税收政策调整和加强收入征管等因素,符合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的原则;支出预算安排进一步调整优化,体现了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重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倾斜的原则,符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要求。各级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成仁
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平行论坛一以"深化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攻坚重点和主要举措"为主题。与会专家认为,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妥善化解钢铁等行业过剩产能,科学合理降低杠杆水平。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去产能 去库存 降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平行论坛二以"深化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攻坚重点和主要举措"为主题。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农业方面,存在粮食供应仍然高度依赖进口的突出短板。制造业方面,存在高端供给、创新能力、质量品牌、节能环保、行业冠军、适用人才不足等短板。服务业方面,主要有公共服务、高端服务和基础设施三方面短板,社保制度方面,最为突出的一个短板就是养老金制度不健全。专家建议,今后要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补上以上领域中的短板,特别是制度短板。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补短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影强
在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主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低迷,投资和贸易增长乏力,传统全球化动能不足。近期,中国外贸形势趋稳向好,"一带一路"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面对新的挑战,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深化中美合作,推动新的全球化规则,继续加强"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强刺激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孰优孰劣?!泱泱大国正在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动力逶迤而至的仲夏晨光,并未驱散中国经济接踵而来的挑战。但决策层寻求的最大公约数,已不期而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实现"三平稳",即速度、物价和就业的平稳。GDP同比增长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同比增长7.5%。相较于世界主要经济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工业经济增长减速趋稳的态势基本形成,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趋势性因素,仍然需要并支撑着中国工业将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稳中求进新时代已经到来。因而,工业经济增长的走势、工业经济体制机制、工业经济政策的理念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复原工业本性,实现健康发展,是这个时代工业升级的实质。"稳"的含义应是:稳心态、稳政策、稳预期。"进"方向应是:更高素质、更平衡协调、更绿色环保。而推进改革则是实现稳中求进的根本保证。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从容、稳健、慎重、适度的政府调控才是保证中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道路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行和可靠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
工业发展 稳中求进 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 李稻葵 厉克奥博 李冰 郭美新 陆琳 吴舒钰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宏观治理新思路,为中国经济政策调整指明了新方向。中国经济增速近些年持续低于潜在增速,在疫情前就已经形成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态势。逆转这一态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仍然巨大,为了充分释放这些潜力,宏观经济政策应当积极对冲规范治理政策带来的收缩效应,2024年需重点着力于房地产、地方债、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消费信心、城镇化、国际环境七大方面。2024年要关注房地产风险扩大、民营企业信心不足、西方大国选举引致的不确定性上升三方面的风险。若这三大风险能妥善应对,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 经济增速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贾康
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决策管理当局要特别重视对局势的通盘把握与政策组合的审慎权衡,稳中求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东京
中国经济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必须将稳就业作为优先目标。经济学理论逻辑证明,只有就业稳,人们的收入预期才能稳;而人们的收入预期稳,消费需求才能稳,由此才能有效地稳投资、稳金融、稳外资、稳外贸。实现优先稳就业的目标同时需要政府宏观政策的配合:一方面,积极财政政策应该加力提效,并立足于供给侧重点推行结构性减税;另一方面,稳健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中性,确保货币供应松紧适度。
关键词:
稳中求进 稳就业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稳中求进"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且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中国经济步入了2017年。这既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将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在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背景下,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且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它不仅包含了经济发展中的应对之策要"稳定"、各项经济改革举措的推进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围绕改革主线 凸显攻坚信心和智慧
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年会观点综述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中国经济年会观点综述之一
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双赢的政策选择——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年会综述
中国外贸形势和“一带一路”战略给全球经济带来新动能——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综述之二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经济发展——2007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年会综述
筑梦、攻坚、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国经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三届“北大经济国富论坛”综述
2022年:中国将在稳中求进中迎来经济全面复苏
2013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15届年会综述
着力推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年会观点综述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