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7)
2023(6329)
2022(5564)
2021(4956)
2020(4454)
2019(10406)
2018(10146)
2017(19913)
2016(11077)
2015(12647)
2014(12875)
2013(13020)
2012(12368)
2011(11230)
2010(11411)
2009(10726)
2008(10756)
2007(9915)
2006(8399)
2005(7507)
作者
(34739)
(29461)
(29194)
(28182)
(18696)
(14213)
(13275)
(11480)
(10942)
(10444)
(9981)
(9790)
(9342)
(9327)
(9317)
(9304)
(9222)
(8610)
(8593)
(8501)
(7456)
(7243)
(7233)
(6650)
(6646)
(6619)
(6558)
(6543)
(6002)
(5938)
学科
(51359)
经济(51312)
管理(30045)
(29444)
方法(26198)
数学(23775)
数学方法(23597)
(22552)
企业(22552)
(14134)
(12672)
中国(11841)
地方(11443)
(11416)
(9901)
贸易(9901)
(9579)
农业(9359)
业经(9351)
(8372)
环境(7886)
(7458)
(7449)
财务(7445)
财务管理(7423)
(7212)
银行(7182)
(7114)
金融(7112)
企业财务(6993)
机构
大学(169326)
学院(168204)
(71201)
经济(69780)
管理(63682)
研究(57646)
理学(55366)
理学院(54706)
管理学(53722)
管理学院(53417)
中国(42616)
科学(37495)
(34779)
(33841)
(31833)
(30665)
研究所(28205)
业大(28123)
农业(27308)
中心(27003)
财经(25873)
(25779)
(23474)
经济学(22883)
(21814)
师范(21495)
北京(21401)
经济学院(21102)
(20431)
(19629)
基金
项目(113888)
科学(88673)
基金(82850)
研究(79542)
(73249)
国家(72686)
科学基金(61215)
社会(50530)
社会科(47934)
社会科学(47914)
(45115)
基金项目(44338)
自然(40242)
自然科(39280)
自然科学(39265)
自然科学基金(38579)
(37924)
教育(36680)
资助(34374)
编号(31643)
重点(26241)
(25668)
成果(25287)
(24884)
(23278)
科研(22612)
创新(21891)
计划(21890)
课题(21785)
教育部(21487)
期刊
(73136)
经济(73136)
研究(45794)
学报(30142)
(29290)
中国(28889)
科学(25933)
(25021)
大学(21931)
学学(20914)
农业(19783)
管理(19754)
(14043)
金融(14043)
技术(13694)
教育(13537)
财经(12860)
经济研究(12180)
业经(11969)
(11003)
(10803)
问题(10400)
统计(9177)
技术经济(9038)
(8827)
理论(8346)
(8332)
资源(8325)
(8322)
商业(8278)
共检索到238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卫斌  刘章勇  
计算了长湖、洪湖在围垦前后湖泊容量在水位变化时的容量增长率和四个涝灾年份降雨条件下汛期湖泊水位逐日增加值,对四湖流域尚存的18个湖泊的围垦强度与容量损失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围垦后的长湖容量平均增长率、相对增长率、最大增长率分别从1.8436、0.1834、2.4979(108m3/m)减少到了1.4321,0.1802,1.7569(108m3/m),洪湖容量平均增长率、相对增长率、最大增长率分别从5.8506、0.3000、6.5095(108m3/m)减少到了3.3970、0.2900、3.4440(108m3/m),围垦导致的湖泊容量损失随着水位上升呈加速增加趋势,随着围垦强度的增...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姜加虎  窦鸿身  黄群  
在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化学和生物等各种内外营力长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湖泊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类型,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同时,湖泊自身系统结构是通过赋存其中的各种资源而显现的,并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也就由此而衍生出湖泊具有多种功能。因此,湖泊的资源是其功能的载体,资源具有直观性,而功能则具有抽象性,往往容易被忽略,这也是人们认识湖泊是经历资源型到功能型逐步发展过程的原因所在。人类是自然之骄子,具有择水而居的习性,对自然的认识是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和对自然现象充满神秘感开始的。湖泊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和鲜明的特点,在塑就人类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崔峰  肖明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建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驰  安德胜  
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城市湖泊被污染的原因。从城市湖泊公共资源的性质入手,构造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各方互相合作、互相制约的规律,探讨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导致的不同的博弈均衡结果,进而提出了减少城市湖泊污染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在加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保护湖泊水环境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汪东冬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条件:试验共设2~3个点,分竹簖和网簖,每只176~200米~2。 (二)围网工艺与下围方法 1.竹簖: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竹簖,制作方法是把毛竹劈成宽1厘米、高1.5米的竹片,用6~8道棕绳编织成竹排,竹片与竹片间隙为1~1.5厘米(1根2~3级毛竹可编2~2.5米长度的竹挂,需0.25~0.5公斤棕绳)。上层用3×2网线编结的2.2厘米网目的聚乙烯网,网高1.5米,装上、下网纲钢绳4.5毫米,上纲处装1米防逃网,用5×12聚乙烯绳为纲。下网方法先把竹排插入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志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湖泊环境保护滞后,导致湖泊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城市湖泊几乎都受到污染。湖泊污染治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工作重点。湖泊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解决湖泊环境问题的各个环节都包含着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经济学的办法是治理湖泊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湖泊污染的特点,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层面对湖泊污染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湖泊污染治理的经济学手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伯强  张运林  高光  朱广伟  龚志军  董百丽  
中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及湖泊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中国湖泊的污染问题和生态系统退化相当普遍。特别是由于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富集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频繁发生,甚至出现了饮用水危机事件。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中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曾经走过弯路。在没有实现控源截污的条件下,片面强调生态恢复来净化湖泊水环境,一度成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主流思想。实际上,湖泊生态恢复是有条件的,而对这些条件的诊断和分析是开展湖泊生态恢复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太湖水生植物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确定沉水植物恢复的核心条件是水下光照条件。水下光照条件受富营养水平、悬浮物浓度与水深等因子的影响。只有当一个水域的真光层深度接近水深的情况(比值>0.8),恢复水生植物才有可能。改善水下光照条件,包括降低水深,提高透明度,消除风浪等措施,实际上,都是增加真光层深度与水深的比值。在上述生态恢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湖泊治理与恢复的工作更多地应该聚焦在控源截污方面。这对中国湖泊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具有普遍的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小琳  张奇  王晓龙  
湖泊的水位-流量关系是湖泊水文特性的重要表征。该关系与湖盆形态、湖泊与周围水系的水力联系等因素有关。鄱阳湖是长江中游的大型通江湖泊,洪泛特征显著。本文以鄱阳湖为例,研究洪泛湖泊入湖流量-湖泊水位关系及非线性特征。基于1960~2010年实测湖泊日水位和流域日径流数据,采用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方法分析多时间尺度上水位对入湖流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入湖流量-湖泊水位关系存在3个特征阶段:阶段1中,入湖流量与湖泊水位相位差从0°过渡到45°~90°,水位上升初期与流量同步上升,后期水位对流量的响应产生迟滞效应,滞后时间为2~9d;阶段2中,入湖流量与湖泊水位相位差在90°左右波动,入湖流量率先下降,湖泊水位却保持缓慢上升;阶段3中,入湖流量与湖泊水位的相位变化与阶段1相反,从45°~90°过渡到0°,湖泊水位与入湖流量下降逐渐变为同步。本文提出鄱阳湖入湖流量-湖泊水位关系的3个阶段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概化其水文特征,对通江洪泛湖泊的水文特征有新的认识,为下一步湖泊水文过程的刻画与模拟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均力  方晖  包安明  杨辽  
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是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变化客观地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充分认识高山地区湖泊变化的特征及驱动性因素,有利于正确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变化的影响。本文针对高山地区缺乏观测资料的特点,利用遥感资料重建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的水位及面积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位和面积对湖泊变化描述的敏感程度,分别从湖泊类型、区域分布和影响因素讨论了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的时空特征。水位可以更好地描述高山湖泊变化的时空过程,10月份是中亚高山地区湖泊相对稳定的时期。对于封闭性湖泊而言,近期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湖泊扩张明显,而天山中部的湖泊水位微弱上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龙梅  王学雷  朱明勇  
江汉湖群中的许多通江湖泊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失去了与长江及其支流的天然联系,对湖泊生态和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重建江湖联系对湖泊生态环境改善和湖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根据4项选择标准,选取江汉湖群中13个典型湖泊作为研究对象,以有关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汉湖群中的13个阻隔湖泊进行分类。根据所挑选的16个指标将这些湖泊划分为4大类,并对各类湖泊特点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这些湖泊的通江顺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武燕  吴映梅  陈云娟  李琛  高彬嫔  郑可君  李婵  
【目的】综合研究高原湖泊流域三生空间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滇池流域1990、2000、2010、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模型,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ESDA)、热点分析(Getis-OrdGi*)以及地理探测器等对其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90—2018年,滇池流域三生空间变化剧烈,城镇生活空间共增长了272.88 km~(2),生活空间的增加挤占了大量生态、生产用地,造成流域三生空间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威胁。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但下降明显。城镇生活空间的快速增加使得生态环境低质量区在空间上呈现围绕滇池沿岸逐渐形成团块状分布状态。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冷热点区差异明显,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以城镇生活空间为主的主城区,热点区域则多分布与流域四周林、草地生活空间密集区。人口密度成为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主导因子,过度的人类活动使得滇池流域三生空间变化剧烈,多因子共同作用导致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差异。【结论】协调好三生空间转化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减轻人类活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成为构建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双喜  
1986年以来,荆州地区长湖水产管理处在长湖进行湖泊围拦蟹鱼混养试验。经过几年的摸索,已取得了一套比较可行的养殖生产工艺。现将1992年围拦蟹鱼混养试验报告如下: 一、试验条件 1.湖泊环境:长湖现有水面21万亩,属大型跨界湖泊。湖泊围拦点在长湖上游吴家洼处,东南西三面是围堤,北临大湖。平均水深2.5米,水质理化性状良好,透明度0.97m,pH7.4,DO9.83mg/L,COD2.8mg/L,水生植物丰富,主要类型是沉水植物,常见的优势种群有轮叶黑藻,菹草和苦草。水草覆盖达95.8%,每亩产草量约900kg。 2.围拦规模与结构:围拦面积47亩,拦网长340m,形状近梯形的单层网箔,...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勤福  顾志华  
湖泊围栏蟹鱼混养技术李勤福,顾志华(江苏省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近年来江河由于围提筑闸,阻隔了河蟹洄游的通道,加之河蟹的捕捞强度过大等原因,使河蟹资源日趋贫乏。为此,1990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太湖围栏蟹鱼混养试验。现将1992年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