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4)
- 2023(10451)
- 2022(8970)
- 2021(8030)
- 2020(6937)
- 2019(15685)
- 2018(15459)
- 2017(29446)
- 2016(16326)
- 2015(17984)
- 2014(17829)
- 2013(17546)
- 2012(16265)
- 2011(14802)
- 2010(14781)
- 2009(13853)
- 2008(13786)
- 2007(12439)
- 2006(10724)
- 2005(9313)
- 学科
- 济(66077)
- 经济(66010)
- 管理(49176)
- 业(44586)
- 企(35418)
- 企业(35418)
- 方法(32365)
- 数学(28660)
- 数学方法(28435)
- 农(18871)
- 环境(18037)
- 学(17459)
- 财(17109)
- 中国(15161)
- 贸(14176)
- 贸易(14176)
- 业经(13896)
- 易(13799)
- 地方(13006)
- 农业(12594)
- 划(11915)
- 和(11044)
- 务(10990)
- 财务(10976)
- 财务管理(10950)
- 制(10633)
- 企业财务(10369)
- 技术(10140)
- 资源(9109)
- 银(9031)
- 机构
- 大学(239846)
- 学院(239675)
- 济(96872)
- 经济(94995)
- 管理(91639)
- 研究(82299)
- 理学(80381)
- 理学院(79437)
- 管理学(78079)
- 管理学院(77673)
- 中国(59870)
- 科学(55833)
- 农(52079)
- 京(49899)
- 业大(43947)
- 所(43646)
- 农业(41751)
- 财(41253)
- 研究所(40541)
- 中心(37804)
- 江(35243)
- 财经(34010)
- 经(30838)
- 北京(30558)
- 范(30092)
- 经济学(29821)
- 师范(29639)
- 院(29528)
- 农业大学(28021)
- 州(27568)
- 基金
- 项目(169998)
- 科学(132390)
- 基金(124207)
- 研究(114743)
- 家(112341)
- 国家(111457)
- 科学基金(93666)
- 社会(73998)
- 社会科(70192)
- 社会科学(70166)
- 省(67426)
- 基金项目(67283)
- 自然(63523)
- 自然科(61941)
- 自然科学(61916)
- 自然科学基金(60819)
- 划(57475)
- 教育(51225)
- 资助(49350)
- 编号(43956)
- 重点(39165)
- 发(37027)
- 部(36767)
- 创(35602)
- 计划(34593)
- 科研(33907)
- 创新(33381)
- 成果(33342)
- 国家社会(31065)
- 业(31014)
共检索到330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格 张军岩 鲁春霞 谢高地 于潇萌
为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围海造地所导致的不良影响,需要对其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评价,综合判断,以便为寻找合理解决途径打下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国家围海造地经验教训,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对围海造地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总结,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围海造地对生态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选取9个指标,初步建立围海造地生态环境影响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胶州湾为案例,初步估算围海造地对胶州湾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度。
关键词:
围海造地 生态环境 影响效应 胶州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新
围海造地是沿海城开发利用海洋、拓展海岸带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的空间资源属性,正面效应显著。然而,盲目围海造地的负面效应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沿海城市围海造地的效应分析入手,综合考虑围海造地的利与弊,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抽取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统计的方法构建一套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体系,并对海岸带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思考。
关键词:
围海造地 综合损益评价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满荣,韩晓非,刘水芹
本文简要总结了上海市围海造地的历史及其正负面效应。 1950- 1995年围海造地给上海市带来约 100万多亩的土地资源,为发展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废物处理等提供了条件,同时,围海造地对于潮滩及河口地区中华绒螯蟹、日本鳗鲡、缢蛏、河蚬、芦苇和海三棱镳草等生物资源及整个河口生态系统有负面影响。本文认为:为了上海市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潮滩湿地数量上的动态平衡是完全必要的。
关键词:
上海 潮滩 围海造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毕佳港 诸培新 张明斗 林树高
精准识别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本地—邻地”研究视角,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地城市化对本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邻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效应。(2)城市间吸收能力差距会弱化土地城市化对邻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间的吸收能力差距越小,土地城市化对邻地生态环境质量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越小。(3)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在时间维度上,长期的负向影响效果大于短期;在空间维度上,中西部地区的负向影响效果大于东部地区。因此,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扩张,更新盘活城市中闲置或者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进一步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等多元主体在环境治理领域的作用,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以改善土地城市化推进过程的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金平 鲁峰
本文以石灰石矿开发建设为例 ,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基础上 ,构建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并应用特尔菲法确定了自然和社会各生态因子的权重值 ,对石矿开发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评价 ,论证石矿开发建设的可行性。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影响 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勇智 马林娜 谷东起 陈敏国
罗源湾因其重要的区域位置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被列为福州港的外港和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主要功能定位为港口航运、临港工业和水产养殖。由于土地资源紧缺,罗源湾围填海活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湾内大量截弯取直和顺岸平推式的围填海工程导致湾内海洋环境质量和海域空间资源日趋衰退,纳潮量减小、环境容量降低、水交换时间延长、海水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渔业资源萎缩等使罗源湾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而且,按照罗源湾港区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未来10年还要开展围填海工程,届时罗源湾的资源环境将面临更大压力。因此,建议改变罗源湾现有的围填海方式,优化港区的平面布置,同...
关键词:
罗源湾 围填海 环境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保山 杨志峰
该文基于生态学的方法 ,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确定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 5个等级 ,即最大、最优、优等、中等和最小需水量。在此基础上 ,对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各类型级别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分析 ,特别是对湿地植物需水量、湿地土壤需水量、野生生物栖息地需水量、补水需水量、防止岸线侵蚀需水量、净化污染物需水量等进行了重点探讨 ,提出了相关的指标标准和相应级别。同时在相应计算公式的基础上 ,列出了各类型级别的需水量。以黄淮海地区作为案例 ,计算了该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 ,强调了保证和维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重要性。同时以相关规划为依据 ,对该区未来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展示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解学梅 臧志彭
文章分析表明,制造业生态环境安全治理主体之间形成合作联盟的必要条件是合作各方治理利益最大化,充分条件是合作各方在考虑各自利益的基础上达成有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博弈分析结果还显示,制造业生态环境安全治理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联盟是能够产生超额合作收益的,这是通过多元主体合作进行制造业生态环境安全公共治理的理论前提,而为了使合作治理意愿能够最终达成,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如建立政策机制,构建长期合作机制和信任监督约束机制等,引导各治理主体加强合作,最终实现制造业生态环境安全治理整体收益最大化。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治理 合作博弈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梅生 张春花
围填海造地作为一种彻底改变海域属性的人类行为,一直饱受质疑和争论。然而,随着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各沿海地区纷纷开始转向海洋要地,加快了围填海造地的步伐。笔者在对围填海造地的传统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模式,探讨围填海造地需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围填海造地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彬 王琴 张海燕
以博斯腾湖芦苇湿地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博斯腾湖三大苇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水质特征及影响湿地芦苇生物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苇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土壤有效氮含量平均为142.59mg/kg,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0.11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为7.81%,能够满足芦苇生长要求。⑵黄水苇区湿地土壤总盐含量及水中全盐含量分别为0.93%和3.04mg/L,其与芦苇生物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三苇区水中COD量和pH值对芦苇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⑶芦苇的株高、茎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林奇 杨新荣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可以从5个方面分析:气候、水文、水质、血吸虫病感染和生物多样性。尽管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但由于气温上升、水位落差较大、水质状况下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严密监控和有效防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持湖区水位相对平稳,改善湖区水质,继续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湿地生态环境 农业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京梅 王颖梅
构建生态补偿制度是目前规范我国围填海造地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围填海造地生态损害对象的多样性以及范围的不确定性等原因,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公认的生态补偿指标体系。文章在总结分析已有成果的前提下,构建围填海造地生态补偿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围填海造地生态补偿指标的权重,针对青岛西海岸海洋世界项目围填海造地规模,计算生态补偿金的征收标准。
关键词:
围填海造地 生态补偿 补偿指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蔡志雄
司法环境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部分县城地区仍然存在司法不公和司法干预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亟待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司法环境 金融生态 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京梅 刘铁鹰
针对填海造地的生态环境损失,文章探讨了生态成本补偿问题的几个关键点。文章认为,由于填海造地行为彻底改变了海洋资源的自然属性,并造成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失,需要一种补偿来弥补填海造地的负外部性,补偿的主体是填海造地的开发者,补偿对象是海域的所有权方,补偿的标准应以被填海域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失成本为依据,补偿的手段应为征收生态补偿金。文章以福建某填海造地工程为例,对补偿标准的计算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该项填海造地工程的外部生态成本为377.70元/m2,计算结果可为国家征收填海造地的生态补偿金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填海造地的有偿化和有序化。
关键词:
填海造地 外部生态成本 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蓉 赵敏 常玉苗
跨流域调水在缓解受水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同时,也会对经济社会尤其是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首先就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经济影响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空间和时间上的界定,然后分别对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建设期及运营期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生态环境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