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2)
2023(9122)
2022(7737)
2021(7024)
2020(5766)
2019(12904)
2018(12410)
2017(23669)
2016(13101)
2015(14101)
2014(13575)
2013(13301)
2012(12437)
2011(11254)
2010(11406)
2009(10368)
2008(10402)
2007(9393)
2006(8495)
2005(7510)
作者
(39827)
(33287)
(33130)
(31341)
(21296)
(16188)
(14793)
(12950)
(12573)
(11876)
(11455)
(10821)
(10785)
(10615)
(10598)
(10276)
(10101)
(9978)
(9498)
(9468)
(8493)
(8201)
(8115)
(7661)
(7490)
(7366)
(7352)
(7322)
(6705)
(6689)
学科
(48626)
经济(48569)
(40168)
管理(38807)
(32023)
企业(32023)
方法(18999)
(16628)
数学(16350)
数学方法(16161)
(14815)
中国(13798)
(12544)
贸易(12540)
(12259)
业经(12073)
(11399)
农业(11269)
(10630)
(10557)
(10187)
地方(10160)
税收(9994)
(9935)
技术(9044)
(8542)
银行(8506)
(8353)
(8337)
财务(8334)
机构
学院(185572)
大学(183269)
(78129)
经济(76639)
管理(70918)
研究(68192)
理学(61445)
理学院(60762)
管理学(59813)
管理学院(59466)
中国(50548)
科学(42703)
(40269)
(38165)
(36763)
(35661)
研究所(32560)
农业(32101)
业大(31926)
中心(30359)
财经(28535)
(28402)
(25945)
(24484)
北京(23854)
经济学(22806)
(22328)
(22241)
(22139)
师范(21877)
基金
项目(125902)
科学(98470)
基金(92043)
研究(86694)
(83307)
国家(82610)
科学基金(69300)
社会(55625)
社会科(52883)
社会科学(52869)
(48868)
基金项目(48411)
自然(46676)
自然科(45596)
自然科学(45579)
自然科学基金(44830)
(42239)
教育(38603)
资助(37090)
编号(33476)
重点(28734)
(27918)
(27347)
(26750)
成果(26704)
创新(25012)
计划(24878)
科研(24416)
(23622)
课题(23613)
期刊
(85884)
经济(85884)
研究(54258)
(36056)
中国(34825)
学报(34678)
科学(30752)
管理(26548)
(26219)
大学(25116)
农业(24268)
学学(24209)
(18588)
金融(18588)
教育(15224)
业经(15043)
经济研究(14860)
(13482)
财经(13481)
技术(13382)
(11574)
问题(11249)
(10907)
国际(10743)
科技(9562)
(9544)
业大(9449)
商业(8989)
技术经济(8760)
世界(8642)
共检索到277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喻鳟善  索娜卓嘎  洪江涛  庞博  王小丹  
围栏封育是促进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和重建的重要工程措施。目前对围栏封育条件下高寒草地氮(N)营养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壤或植被独立的系统,仍缺乏土壤-植被N素传递和利用效率方面的报道。本研究以藏北高寒草原典型物种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和昆仑蒿(Artemisia nanscha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15)N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15)N-NH_4~+和~(15)N-NO_3~-),分析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草地典型物种对不同形态N吸收速率、偏好策略及及其土壤剖面差异。结果表明:1)与自由放牧相比,围栏封育显著提升了紫花针茅在不同土层中的平均N吸收效率,其中,NH_4~+和NO_3~-吸收速率分别提高了4.78和9.34μg·(g·h)~(-1)。围栏封育提升了昆仑蒿NO_3~-吸收速率,但对NH_4~+吸收速率影响较为微弱。2)两种草地管理方式下,紫花针茅和昆仑蒿均偏好吸收NO_3~-,表现出与土壤背景主导N形态相契合的特点。3)高寒草原典型物种表层根系N吸收速率高于深层根系,与根系生物量的土壤剖面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本研究揭示了草地生态工程对高寒典型物种N营养适应策略的影响,为后续退化高寒草地保护与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建勤  贾宏涛  
以中科院位于新疆天山中部巴音布鲁克的长期围栏封育样地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期围栏封育对亚高山草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围栏内0~20 cm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07.69和277.53 mg/kg,20~40 cm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75.22和127.52 mg/kg,围栏内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变异系数分别为23.88%、29.8%、22.43%、33.74%;围栏外0~20 cm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20.77和285.371 mg/kg,20~40 cm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83.08和137.36 mg/kg,围栏外土壤碱解氮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智勇  谢迎新  刘苗  
高寒草地退化日益严重,且限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析了围栏恢复措施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地上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退化草地植物恢复中的关键调控因子。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退化草地4、5、7、8和9年的围栏样地调查分析发现:1)退化草地生物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均随着围栏年限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围栏年限为7年时出现拐点;2)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全氮对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有显著正效应(P <0.05)。可知,保持或者提升土壤水分和养分是退化草地恢复关键过程,此外,藏北申扎地区退化地恢复的最优围栏年限为7年左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久富  周金星  赵文霞  董林水  郑景明  
人工条件下高寒脆弱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变化是研究其生态功能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乌玛塘高寒草甸示范区为例,对研究区植被进行植物群落学调查,对植物群落功能群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了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在围栏4年和8年后,围栏内外群落的结构变化和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1)围栏内物种多样性大于围栏外;围栏4年后群落内一年生、二年生植物重要值明显高于围栏外;围栏8年后,群落优势种发生变化,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优势度降低,一年生、二年生植物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平安  方光新  李慧  贾宏涛  谭金芳  
为了了解围栏这一人为手段对山区草地植被下土壤动物的影响,在草原围栏措施下,对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地下根系、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实地监测,比较了草原围栏内外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个体数量及生态分布。结果表明,围栏内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标高于围栏外,如类群数围栏内为19种,围栏外为8种;个体数围栏内为234个,围栏外为125个;Shannon-Wiener指数围栏内为0.653,围栏外为0.498;即围栏有利于草原植被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保持和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理  
中国草原正在从"公地的悲剧"向"围栏的陷阱"发展,牧民一方面看到围栏造成的种种危害,而另一方面家家户户又身不由己地被迫围栏草原。本文分析了这种困境的根源,认为在目前不完善的管理制度环境下,草原退化是理性经济人抢占草原的饲草和水资源等无主租值行为的必然均衡结果,而其解决措施不是鼓励围栏到户,而是多样化的地方社区自主治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有超  马书琴  鲁旭阳  
凋落物分解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生态系统和温带草原生态系统,而对于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关注不足。本研究采用凋落物袋法,通过为期3年的野外分解试验,研究青藏高原北部高寒半干旱草原4种典型物种凋落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青藏苔草(Carex moocroftii)、火绒草(Leontopodium pusillum)、昆仑蒿(Artemisia nanschanica)]的分解动态。结果表明,4种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在不同物种和分解时间下存在显著差异,在试验结束时,各物种凋落物失重率大小顺序为昆仑蒿(46.69%)>紫花针茅(44.97%)>青藏苔草(33.55%)>火绒草(17.05%);凋落物的分解常数在0.07~0.22,分解的半衰期在3.14~10.50年,分解的周转期在13.59~45.37年;分解过程中氮(N)、磷(P)养分主要表现为累积–释放和直接释放两种模式,在试验结束时,4种凋落物N、P养分的残留量均表现为火绒草>青藏苔草>紫花针茅>昆仑蒿。本研究将丰富对高寒地区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认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晨睿  杨敬坡  李少伟  牛犇  马娇林  武建双  
围栏封育是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常见措施之一。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影响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功能演替。为评价围栏封育对高寒草原土壤矿质元素和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于2010–2013年夏季对班戈县北拉镇和普保镇2块样地(围栏内外)进行植物和土壤采样,测定群落水平植物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以及表层土壤Ca、Cu、Fe、Mg、Mn和Zn含量。结果显示:1) 5~8年围栏封育只显著降低了北拉镇样地土壤Ca、Mg和Cu含量(P 0.05)。2)围栏封育只显著提高了普保镇样地地上生物量(P 0.05)。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仅土壤Mg含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P 0.05)。综上所述,短期围栏封育对高寒草原土壤矿质元素和植物群落的恢复的影响有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鹤   叶彦辉   李文成   赵宁宁   吕思敏   王向涛   张志新  
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是藏北草地重要的草地类型,围栏封育是高寒草地重要恢复方式,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藏北草地恢复中,而长期围封会导致凋落物堆积,影响植被更新。为探究该两类草地凋落物对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本研究使用不同浓度的凋落物水浸提液模拟雨水淋溶,探究了其对当地优势种及伴生种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凋落物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更明显,其中高寒草原凋落物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率、萌发势、平均萌发时间与发芽指数的抑制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75%、75%、79%、64%,而高寒草甸凋落物处理中种子萌发率则达到对照组的52%、53%、66%、64%;就物种而言,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钉柱委陵菜(Potentilla saundersiana)在各处理下萌发率都有促进效果。因此,在使用围栏封育作为退化草地修复方式时进行凋落物清理可以有效提高种子萌发,从而提高群落密度,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小源  鲁旭阳  
休牧是西藏主要放牧管理和草地保护的措施之一,目的是通过自然力的作用使退化草地的植被与土壤得到恢复,维持较高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本研究以西藏中部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研究自由放牧和休牧对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总生物量、地上地下生物量权衡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比自由放牧和休牧对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与土壤特征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高寒草原与高寒草甸,休牧6~8年虽一定程度降低了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增加了植被总生物量,但变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 0.05)。休牧6~8年提高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权衡值,并促使植物更多地向地上部分生长,且在高寒草甸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另外,休牧和自由放牧对高寒草甸以及高寒草原草地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微团聚体、土壤营养元素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发现,休牧对西藏高寒草地的植被恢复尚未产生明显的效果,表现为休牧对群落生物多样性、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对西藏休牧的实施效果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爱宁  安沙舟  张蕊思  夏小伟  卡斯达尔·努尔旦别克  董磊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BL_i)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Q_(ik)),测定不同退化梯度下巴音布鲁克大尤尔都斯高寒草原17种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未退化阶段,优势种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的生态位宽度较高,轻度退化与中度退化阶段其生态位宽度减小,重度退化阶段又上升,其它物种根据群落结构变化生态位宽度发生变化。在不同退化梯度下均出现生态位较窄的种群生态位重叠较大的现象,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的变化是由种间生态学特性差异与草地退化对种间关系影响共同造成的。研究显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玲  施建军  尚占环  史惠兰  陈伟元  更尕陈林  更求巴毛  
为探讨环青海湖地区高寒草原适宜的磷肥施用量,2017年在海晏县西海镇轻度退化高寒草原上,选用磷酸二铵,设置0(CK)、120(P_1)、240(P_2)、360(P_3)、480 kg·hm~(–2)(P_4) 5个施肥梯度,以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变化为指标,筛选区域磷肥增施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增施磷酸二铵后草原植物群落中禾本科、莎草科和豆科植物的重要值显著增加(P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宗刚  樊毅斌  
本文提出适合高寒草原区草场可持续利用的仿真理论及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高寒草原区草场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普兰县为例,确定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参数和主要方程。在对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后,本文通过对牧草地面积、牧草地承载量和承载力以及实现草场可持续利用的产业等变量进行模拟仿真,提出加强水能等能源投入、加快旅游产业替代传统产业、改善旅游和朝拜人员数量调控机制、建立处理垃圾污染的机制以及建立生态食物链保护机制等草场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贤刚  唐宽昊  卢熠蕾  
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模型说明在产权不明晰时,个人使用公共资源付出的成本就会小于社会为其付出的总成本,从而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科斯定理认为,通过有效的产权界定,经济系统最终就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科斯定理的理论基础上,各国对于草原牧区的管理都注重产权的界定。为了对牧区草场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我国也相应的建立了以"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的草原牧区管理体系,在各大牧区推行"双权一制"的产权模式,鼓励牧民设立围栏来明确自己对所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这一产权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地的悲剧"问题,但是围栏的设立却忽视了生态外部性问题,其对于生态系统内部平衡的扰动以及破碎化等一系列负的外部性完全交...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静  董世魁  赵珍珍  李帅  韩雨晖  沙威  沈豪  刘世梁  董全民  周华坤  土旦加  祁星民  王浩善  
本研究通过施加NH_4NO_3设置氮倍增试验[0、8、24、40、56、72 kg·(hm~2·a)~(-1)],探究氮沉降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经过连续两年施氮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功能群的重要值对氮添加的响应不同,禾本科和杂类草的响应较为显著,莎草科和豆科无明显变化,在添加72 kg·(hm~2·a)~(-1)的植物群落中,禾本科的重要值显著高于低氮[8 kg·(hm~2·a)~(-1)]植物群落,杂类草重要值则显著降低(P <0.05)。因此,短期氮添加会改变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其中高倍氮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进而影响高寒草原群落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