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7)
2023(1555)
2022(1641)
2021(1517)
2020(1686)
2019(2867)
2018(3013)
2017(5578)
2016(3480)
2015(4031)
2014(4089)
2013(4077)
2012(3848)
2011(3626)
2010(3597)
2009(3437)
2008(3407)
2007(3061)
2006(2700)
2005(2381)
作者
(12033)
(10345)
(10082)
(9823)
(6481)
(5046)
(4757)
(4210)
(3964)
(3770)
(3488)
(3446)
(3427)
(3410)
(3384)
(3317)
(3017)
(3002)
(2975)
(2939)
(2691)
(2662)
(2578)
(2447)
(2401)
(2327)
(2303)
(2294)
(2262)
(2200)
学科
(12845)
经济(12833)
(9158)
管理(9077)
(7567)
企业(7567)
方法(6687)
数学(5796)
数学方法(5757)
(4104)
中国(3705)
(3617)
(3278)
地方(2807)
(2737)
贸易(2736)
(2615)
业经(2507)
理论(2434)
(2415)
教育(2295)
关系(2150)
农业(2146)
(2032)
(1962)
财务(1960)
财务管理(1956)
技术(1918)
企业财务(1890)
(1883)
机构
大学(52178)
学院(51647)
研究(19925)
(17380)
管理(17199)
经济(16861)
理学(15049)
理学院(14796)
(14679)
科学(14652)
管理学(14341)
管理学院(14271)
中国(14047)
(11965)
农业(11961)
(11696)
研究所(11129)
业大(11081)
中心(8609)
(8403)
(7782)
农业大学(7712)
(7701)
北京(7336)
(7253)
师范(7129)
(6922)
技术(6910)
(6607)
(6600)
基金
项目(35393)
科学(26670)
基金(24623)
(23009)
研究(22780)
国家(22752)
科学基金(18268)
(14709)
自然(13191)
社会(13115)
自然科(12922)
自然科学(12917)
基金项目(12880)
(12798)
自然科学基金(12723)
社会科(12283)
社会科学(12281)
教育(11215)
资助(10546)
编号(8993)
重点(8194)
计划(8064)
成果(7710)
科技(7572)
(7493)
(7484)
(7307)
课题(7050)
科研(7034)
(6988)
期刊
(19414)
经济(19414)
学报(13590)
(13394)
研究(13040)
中国(12605)
科学(10468)
大学(9396)
农业(9313)
学学(8915)
教育(7157)
管理(6388)
(5595)
(4951)
业大(4262)
技术(3936)
农业大学(3701)
(3643)
金融(3643)
(3452)
业经(3320)
财经(3003)
经济研究(2836)
科技(2802)
中国农业(2688)
图书(2618)
(2568)
问题(2460)
商业(2379)
世界(2363)
共检索到77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祥  朱宽佑  李婉涛  杨建平  
【目的】研究围产期母猪的免疫状态,并初步探讨免疫状态与应激的关系。【方法】在分娩前14d、分娩当天和分娩后14d,采集初产母猪血样,检测血清皮质醇、结合珠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嗜中性细胞吞噬能力,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外周血嗜中性细胞和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G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分娩当天母猪血清皮质醇和结合珠蛋白的质量浓度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产前14d和产后14d的水平。分娩当天母猪外周血嗜中性细胞吞噬率较产前14d减少40.56%(P<0.01),在产后14d仍未恢复到产前14d的水平(P<0.01)。分娩当天母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较产前14d减少40.00%(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红会   王勋伟   葛恒   王羽慧   李怡雯   李欣月   邹桂伟   梁宏伟   李莉  
高浓度氨氮始终被视为水产养殖中最具危害的环境因子,严重影响鱼类的免疫抗性,导致死亡率升高,因此氨氮对鱼类免疫功能影响的机理亟需阐明。高浓度氨氮引发鱼类应激反应,导致肾间组织中皮质醇(COR)分泌激增以及免疫指标的下降。高浓度COR通常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为了阐明COR在氨氮抑制鱼类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本实验设置对照、氨氮暴露、COR注射、米非司酮(RU486)注射以及RU486注射+氨氮暴露5个处理组,处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2.63±0.33) g]48 h。结果显示,氨氮暴露与注射COR对团头鲂作用效果类似,均导致团头鲂血清COR含量显著升高,表明急性氨氮暴露和注射COR均能导致团头鲂应激反应。氨氮暴露与注射COR均显著抑制了团头鲂血清溶菌酶和补体C3水平以及头肾免疫相关基因(tnf-α、il-1β、il-6、tlr1、tlr2、tlr3、tlr4、tlr5、myd88、traf6、nf-κb1和nf-κb2)表达水平。此外,RU486可以有效地阻断氨氮对免疫指标的抑制作用,表明急性氨氮暴露可通过COR/TLR/MyD88信号通路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综上所述,COR介导了氨氮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为开发降应激措施来管理与预防氨氮胁迫以及培育抗氨氮鱼类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小青  张凤鸣  陈英  涂志  
为了深入了解生理状态对荣昌猪母猪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哺乳期、妊娠初期、妊娠中期和妊娠后期共4种生理状态下母猪血液的13项生理指标、9项生化指标和2项免疫指标,以生理状态为固定因子,在一般线性模型下进行了单因素多因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荣昌猪母猪血液的白细胞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谷丙转氨酶活性、白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葡萄糖浓度、总胆固醇浓度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生理状态显著影响荣昌猪母猪部分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何杰  强俊  徐跑  朱志祥  
选取4种不同品系罗非鱼,分别为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尼罗非鱼(O.niloticus×O.aureus)、红罗非鱼(O.nilotica♂×O.mossambica♀)和奥利亚罗非鱼(O.aureaus)。在26℃水温下饲养3周后,选取规格基本一致的罗非鱼(体质量50.73 g±4.23 g)进行低温驯化实验。水温以3℃/d的速度从26℃降至8℃,分别于水温为26℃、20℃、14℃和8℃时进行采样,比较不同驯化阶段4种不同品系罗非鱼血清皮质醇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26℃时的免疫指标相比,水温降至8℃时,吉富与红罗非鱼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勇  华雪铭  周洪琪  张冬青  
为探讨壳聚糖和益生菌是否通过甲状腺激素、皮质醇对异育银鲫的非特异免疫功能的进行调控,试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壳聚糖A、0.50%壳聚糖B、0.20%益生菌以及0.50%壳聚糖A与0.05%益生菌的混合物制备试验饲料,饲养异育银鲫64d后,测定各组鱼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其分类、白细胞吞噬活性、脾脏溶菌酶活性、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异育银鲫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皮质醇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壳聚糖、益生菌或其混合物对异育银鲫白细胞总数无显著影响,但是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脾脏溶菌酶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庄  朱怀森  吕英军  刘红林  鲍恩东  
[目的]本文旨在确定应激对母猪排卵后黄体组织的正常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方式模拟应激状态,利用RT-q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新生黄体的类固醇合成能力和组织发育状况。[结果]ACTH组母猪血浆中皮质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母猪,新生黄体内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P450scc)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表达量比对照组母猪明显下调;ACTH组母猪基质金属蛋白(M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母猪;组织学检测结果也显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威  胡青  高宇  汤蓉  迟巍  李大鹏  
以购自武汉市白沙洲水产品批发市场的360尾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样本,测定了雌性、间性及雄性个体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阐述。结果显示:血清T3在不同性别的黄鳝中维持在同一水平,T4与T3的变化趋势一致;黄鳝从雌性过渡到间性时血清T显著下降,从间性过渡到雄性时则显著上升,而E2仅在黄鳝由间性过渡到雄性时才出现显著下降;雌性与间性黄鳝血清皮质醇处于同一水平,均显著高于雄性(P<0.05);血糖在不同性别的黄鳝中也维持在同一水平。结果表明:血清E2与T水平分别与黄鳝卵巢及精巢的发育保持一...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曲宪成  杨艳红  刘颖  周正峰  崔严慧  
运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方法和放射免疫方法(RIA)分析了外源性皮质醇(cortisol)对异育银鲫促甲状腺激素β亚基(TSH-β)mRNA表达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实验设计为10周,实验组每两周注射一次0.2 mg/kg体重的cortisol(用57%酒精溶解),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的57%酒精。实验期间没有投喂饲料。在本实验条件下,研究结果显示:注射3次外源性cortisol后,异育银鲫TSH-β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略有下降;注射5次后,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另一方面,RIA结果显示:注射3次外源性cortisol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英  胡德夫  金学林  张志翔  
野生动物新鲜粪便内激素的测定是探查动物生理状态的非损伤性方法,但新鲜粪便的保存时效因物种等而异。因此,掌握目标物种的新鲜粪便内激素的保存时效是应用该方法的前提。采取95%乙醇(以下简称乙醇)、低温((4±1)℃,以下简称低温)方法保存川金丝猴的新鲜粪样,设保存0(标准参照)、5、6、7、8、10、20、30d8个处理。在各处理的保存时间段到期时,运用RIA法测定粪样内皮质醇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低温条件下,雌性川金丝猴粪样内皮质醇含量在保存6d时的平均值显著低于标准参照值(P<0.05),因此可以稳定保存5d;雄性川金丝猴粪样内皮质醇含量在保存6d时的平均值显著高于标准参照值(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芹  邓丽蓉  刁晓明  
研究了禁食及再投喂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幼鱼(体质量平均为(3.12±0.16)g)皮质醇及糖代谢的影响。试验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G1)正常投喂、禁食1 d(G2)、禁食7 d(G3)、禁食14 d(G4)、禁食21 d(G5)后再恢复投喂。选取样品分析测定了瓦氏黄颡鱼幼鱼禁食和再投喂后皮质醇水平、肝指数、血糖浓度、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结果表明:G2组幼鱼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G3、G4、G5组则极显著升高(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春路  刘小玲  葛海燕  
炎症是免疫系统对感染的重要应答。以皮质醇混饲投喂的方法,模拟自然发生的应急反应,研究了应激激素皮质醇对黄颡鱼腹腔渗出炎症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腹腔注射液体石蜡后诱导的黄颡鱼腹腔渗出炎症细胞主要包括嗜中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颗粒细胞(EGC)。注射后2 d,腹腔渗出细胞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占嗜中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总数的61.5%±1.1%);注射后6 d、10 d则以巨噬细胞为主(在嗜中粒细胞、巨噬细胞和EGC分类计数中分别占77.8%±2.8%和82.3%±1.1%);注射后6 d出现EGC,随后数量逐渐增加。炎症过程中腹腔渗出嗜中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福尔马林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F-SA)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洪龙  杨杰  李健  潘孝青  秦枫  周忠凯  冯国兴  顾洪如  
【目的】在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行为特征和唾液皮质醇激素水平作对比分析,以期说明发酵床饲养可提高仔猪动物福利。【方法】按照密度一致原则(0.67 m~2/头),将88头体重相近(10.42±0.36 kg)的35日龄断奶苏钟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两组,即漏缝地板饲养组(slatted-floor house,sfh)和发酵床饲养组(deep-litter house,dlh)。每组设4个重复,sfh和dlh组中每个重复分别为6和16头。适应14 d后,进入试验期,试验期为21 d。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间记录仔猪日采食量,分别于仔猪49日龄和70日龄时进行个体称重,按重复计...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雨曦   孙亦如   王思进   马思思   喻伟峰   尹绍武   王涛  
应激反应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养殖业危害极大,而皮质醇(Cortisol)是判断鱼类应激反应的重要标志物。肠道是鱼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媒介,肠道生理状态能反应鱼体的应激水平,但目前肠道在鱼类响应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不详。本研究以暗纹东方鲀肠上皮细胞为对象,分别采用胰蛋白酶和DMEM培养基、胰蛋白酶和1640培养基、Ⅰ型胶原酶和DMEM培养基、Ⅰ型胶原酶和1640培养基4种方法对其进行原代培养,旨在建立暗纹东方鲀原代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皮质醇对暗纹东方鲀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脂代谢的影响。利用CCK-8法检测肠上皮细胞活力,透射电镜观察皮质醇处理后细胞内线粒体的形态结构,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脂代谢相关基因在肠上皮细胞内的表达模式,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等。结果显示,在4种培养方法中,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和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的肠上皮细胞增殖率最高,贴壁情况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当皮质醇浓度高于2 000 nmol/L时,肠上皮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透射电镜显示,所有皮质醇处理组肠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结构发生改变,线粒体数量增加;随皮质醇处理浓度的升高,肠上皮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基因(sod、cat和gsh-px)及促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7、caspase-9、bax和p53)表达量和凋亡指数均显著上升,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脂肪合成相关基因(g6pd、6gpd、pparγ、fas和acc)表达量显著下降,脂肪分解相关基因(hsl、pparα、lpl和cpt-1)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TG和TC含量显著下降,NEFA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果表明,皮质醇能够促进暗纹东方鲀肠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同时促进脂肪的分解并抑制脂肪的合成。本研究以期为暗纹东方鲀抗应激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伟  王有基  李伟明  吕为群  
为了确定大黄鱼运输的适宜条件,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为(0.12±0.03)g的大黄鱼幼鱼为实验对象,采取析因设计,设3个运输密度(2、4和8 g/L)和5个运输盐度(5、10、15、20和25),共计15个处理组研究了不同密度和盐度运输条件下,大黄鱼幼鱼皮质醇、糖元及乳酸含量的变化。经过水温16.5℃、10 h的运输,统计各组的死亡率,测定各组水中总氨氮含量。结果显示,在运输结束后,4和8 g/L密度组死亡率(1.33%、2.63%)显著高于2 g/L密度组(0.77%),盐度25组死亡率(0.44%)显著低于盐度10、15组(1.94%、1.67%),盐度10、15组死亡率显著低于盐度5组(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冬梅  刘文华  王毅花  唐勇清  何岚  刘树强  胡德夫  
于2010年4月底至9月中旬采集了陕西凤县圈养林麝的新鲜粪样,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林麝非孕期的粪样皮质醇含量,探查林麝的应激生理状态。结果表明:圈养雌性林麝非孕期应激生理状态可以分为4个阶段(幼仔卧巢哺乳期、幼仔出巢哺乳期、幼仔单独饲养期、雌麝进入发情期),其中,雌麝于产后的幼仔卧巢哺乳期处于较高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2~4周),而雌麝与幼麝分离期处于较低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13~15周);与此对应,单独饲养且与育幼无关的雄麝仅于饲料更换阶段(5月份)表现出一定的应激生理水平增高。分析得出,非孕期圈养林麝粪样皮质醇水平变化与重要的时间相联系,是导致应激生理状态变化的主导因素。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