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593)
- 2022(1413)
- 2021(1492)
- 2020(1275)
- 2019(2966)
- 2018(2762)
- 2017(5473)
- 2016(3264)
- 2015(3709)
- 2014(3807)
- 2013(3751)
- 2012(3590)
- 2011(3175)
- 2010(3394)
- 2009(3265)
- 2008(3473)
- 2007(3305)
- 2006(3187)
- 2005(3163)
- 2004(2783)
- 学科
- 济(11589)
- 经济(11553)
- 业(10649)
- 管理(9387)
- 企(7428)
- 企业(7428)
- 农(6367)
- 财(5320)
- 农业(4454)
- 中国(4264)
- 制(4083)
- 务(3395)
- 财务(3382)
- 财务管理(3372)
- 企业财务(3170)
- 银(3037)
- 银行(3034)
- 业经(2867)
- 行(2818)
- 融(2722)
- 金融(2722)
- 贸(2695)
- 贸易(2693)
- 学(2671)
- 方法(2667)
- 收入(2653)
- 易(2631)
- 税(2545)
- 地方(2529)
- 体(2429)
- 机构
- 学院(46417)
- 大学(46414)
- 济(18256)
- 研究(17725)
- 经济(17707)
- 管理(15130)
- 中国(14900)
- 理学(11857)
- 理学院(11703)
- 管理学(11412)
- 管理学院(11336)
- 财(10833)
- 京(10107)
- 所(9898)
- 科学(9896)
- 研究所(8383)
- 中心(8374)
- 江(8239)
- 农(7785)
- 财经(7668)
- 范(7527)
- 师范(7497)
- 北京(7149)
- 州(7050)
- 经(6767)
- 省(6312)
- 院(6013)
- 师范大学(5948)
- 人民(5746)
- 农业(5713)
共检索到85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余国庆 陈瑶
2011年初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约旦迅速受到波及,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起初,约旦开放边境,允许难民进入,进而成为第三大叙利亚难民接收国。此后,约旦一度收紧边界,管控难民涌入。大量叙利亚难民滞留进一步加剧了约旦早已暴露出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并增加了约旦面临的潜在安全风险。由于国际社会对约旦治理难民问题的支持不足,以及难民安置与遣返的进展迟滞,导致约旦境内的叙利亚难民问题呈现出长期化趋势。中东变局和叙利亚危机爆发八年多来,虽然约旦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国内的经济状况仍然没有明显好转。叙利亚难民问题正在成为影响约旦政治稳定和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
关键词:
约旦 叙利亚难民 政治不稳定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喻珍
叙利亚难民危机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黎巴嫩政府对其境内的叙利亚难民治理发挥了最重要的主体作用。黎巴嫩政府的叙利亚难民治理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无限制准入政策阶段、有条件准入和居留政策阶段,以及难民政策再调整阶段。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治理受到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叙利亚难民危机对黎巴嫩经济与社会的影响,黎巴嫩国内政党对叙利亚难民的态度和黎巴嫩国内分散化的国内难民应对机制。黎巴嫩地方政府和政党是难民治理问题重要的次国家参与者。联合国难民署作为主要的非国家治理主体和黎巴嫩政府就叙利亚难民治理问题开展了广泛的协调合作。当前,各治理参与者仍在争议叙利亚难民危机的国际责任分担问题,并在叙利亚难民遣返问题上讨价还价,阻碍了难民危机的有效治理。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昊昙
近年来,难民主要收容国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难民安置地也逐渐从难民营转向收容国城市社区。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治理能力不足、政治生态脆弱,难民安置不仅是收容国面临的新问题,也给国际难民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作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黎巴嫩境内难民援助相关方和瑞士日内瓦难民援助人道主义组织总部总计54次的访谈内容以及相关文献分析,本文认为人道主义组织是黎巴嫩难民治理的主力,地方政府是难民治理的前线,中央政府仅发挥着确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治理体系在国际社会和难民所在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为难民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黎巴嫩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在内部协调、项目规划和难民参与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黎巴嫩难民治理的现状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收容和安置难民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娜 马帅
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现代叙利亚演变进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自20世纪40年代成立以来,该党经历了合并、分裂、重组、内斗和换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60年代,党内老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力下降,以"军事委员会"为首的少壮派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获取了地方主义者支持并重建思想体系。少壮派领导人哈菲兹·阿萨德夺取党的最高领导权后,随着其个人权威的上升,复兴党作为执政党的作用和地位相应地下降。在叙利亚内战中,复兴党演变过程中的遗留问题进一步被放大,如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未能与时俱进,军人管党、党内精英阶层分化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等。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任重道远,复兴党亟需加强政党建设,重新握紧国家治理大权。
关键词: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阿萨德家族 叙利亚内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德东
同时,业主和咨询公司采取了反索赔措施,双方论战信件达几千封,在伊斯兰堡、拉合尔、马尔代夫就索赔召开专题讨论会达百余次。项目组在争取索赔的过程中始终以合同为依据,通过艰苦努力,一项项的索赔问题终获解决,取得了较好的索赔收益。归纳起来,索赔成功必须首先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夏恒 马天山
作为发达经济体,澳大利亚的电子商务发展日趋成熟,网络购物已成为澳大利亚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的跨境电子商务备受关注,它所面临的障碍既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有澳大利亚自身的问题。前者包括跨境物流、网络风险、支付风险、专业人才缺乏以及语言文化障碍等,而澳大利亚独有的繁冗法律体系、严密的税收监管、地理位置决定的特殊物流运输方式以及用户消费习惯等则构成了后者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岳汉景
在叙利亚冲突中,反阿萨德政府的外部力量为了更有效地对叙利亚进行干涉,声称阿萨德政府由于对平民使用暴力,因而失去了合法性,应该下台。这种话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规范性假设:如果一国政府对其平民使用暴力,则该政府就失去了合法性;如果一国政府失去合法性,则应该下台。该理论为本属于一国内政的"政府合法性"设定了新的"国际标准",并为在他国实施政权更迭提供了"依据"。对此,俄罗斯、中国等国表示坚决反对。于是大国围绕叙利亚冲突进行的博弈过程中就产生了"何谓合法政府"这一国际规范问题。该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国际斗争事件表现出来:对叙利亚反对派的国际承认;对叙利亚冲突中内部各方的军事援助;美俄为军事介入叙利亚冲突分别提出不同的法律依据。各国在叙利亚的斗争实践表明: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或者国际规范层面的博弈状况,最终取决于博弈相关方的利益以及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相关方所能够和所愿意付出的代价。
关键词:
叙利亚冲突 大国博弈 国际规范 合法政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永红
2011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依据保护责任①决定对利比亚实施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干预措施,被认为是保护责任发展的里程碑,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保护责任的激烈争议。但是对于情形类似的叙利亚,国际社会在如何保护叙利亚人民免遭暴行的问题上分歧明显,无法达成一致,未能继续依利比亚模式适用保护责任,显示了保护责任的发展遭遇严重危机。利比亚与叙利亚的情势表明了保护责任不能成为推动一国政权更迭的工具,显示了国际社会能够接受保护责任挑战主权的底线。保护责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是否恪守该限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8月7日,科威特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加强伙伴关系,以帮助叙利亚农牧民恢复生产和改善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科威特为此提供了300万美元捐款,这将使大约2万名高度脆弱人口及其大家庭受益。"科威特政府致力于支持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人们。恢复和加强叙利亚人民的农业生计和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科威特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处代表Jamal Al-Ghunaim说。"我们欢迎科威特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之间加强合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近东及北非区域代表Abdessalam Ould Ahmed表示。"这一慷慨捐助将大有裨益,且来得非常及时。它将帮
关键词:
科威特 联合国粮农组织 叙利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岳汉景
叙利亚去化武充满波折:各国在叙政治发展方面远未达成一致意见,叙内战将持续;西方国家对叙政府缺乏信任,将导致核查,但核查因其固有的非否证性而无法打消西方对叙化武的疑虑;叙去化武的开启过程存在盲区,即未查明谁是化武袭击实施者;安理会决议关于销毁叙化武的相关规定有些理想化。叙去化武将对地区国际关系和地区安全产生影响:叙对俄的安全依赖将加强,美沙关系中的裂痕将加深;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变小,以色列在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美国的"双重标准"将遭受更大挑战,但美国不会在不扩散问题上向以色列施加太大的压力。
关键词:
叙利亚 去化武 防扩散 美俄协议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宝龙
在近十年来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欧俄能源关系出现变化的背景下,中东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和宗派地缘政治矛盾突出是导致叙利亚国内危机最终升级为地区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俄罗斯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加大支持力度,是基于能源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及其一贯的地缘政治思维做出的战略选择,体现了俄在中东的战略布局中对叙能源地缘政治地位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欧俄能源关系和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变化的背景出发,通过对俄罗斯、欧盟、中东三方能源地缘政治互动的分析,揭示俄介入叙利亚冲突的能源地缘政治逻辑。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汪波 穆春唤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叙利亚库尔德人利用内战和反恐战争的机遇,控制了叙利亚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大片土地,建立了罗贾瓦自治实体。罗贾瓦自治的理论源于奥贾兰的“民主邦联主义”。它强调以直接民主、性别平等和永续发展为原则,主张政治上实行直接选举,经济上实施自救计划和建立“民主—生态”社会。根据这一理论,罗贾瓦自治区建立后实行了民主选举,成立了旨在代表各群体利益的权力机构和社会组织,并在积极维持经济秩序的同时探索出合作社发展道路。然而,罗贾瓦自治始终面临着挑战:从外部看,它不仅受到土耳其的军事威胁,而且由于巴沙尔政府的坚决反对,罗贾瓦无法获得合法的自治地位,只能维持事实上的自治;从内部看,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与政治分歧严重,库尔德人民保卫军与库尔德全国委员会难以达成和解,阻碍了罗贾瓦自治的发展进程并令其前途难卜。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梅华龙
地中海东岸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交汇之处,历来是不同文化和族群交融的地区。公元前三千纪中期,叙利亚北部的埃勃拉城邦蓬勃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虽然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一直被视作西北闪米特人的聚居地,但埃勃拉在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明显的东闪米特特征。与此同时,埃勃拉文化也包含诸多西北闪米特乃至非闪米特元素。埃勃拉的文化和族群归属问题是分析早期文明传播与族群迁移间关系的一个经典案例。通过分析埃勃拉的语言、众神、人名、艺术等古代族群身份特征的体现,本文认为埃勃拉在整体上应被视作一个长期受到周边西北闪米特文化影响的东闪米特族群。这种以东闪米特元素为基础的混合性是理解埃勃拉文化和族群归属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埃勃拉 族群归属 古代西亚 地中海东岸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马晓霖
叙利亚危机是"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一场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是集内战和反恐于一体、大国干涉和地区力量介入相交织的冲突,也是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背景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成为观察美国中东战略和外交调整的重要视角。在"奥巴马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坚持采用"以压促谈"的方式参与叙利亚危机进程,避免因军事卷入而重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覆辙,并注重发挥多边作用,试图通过力量制衡和利益置换来实现稳定叙利亚局势的目的,进而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核心利益及中东政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新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使"奥巴马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琼
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以"叙利亚民主力量"的身份,积极反抗"伊斯兰国"组织的暴行,实际上其构成仍然是以库尔德人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力量,它在国内与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政府都保持距离,在国际上受到美俄等域外大国的财政援助和军事支持。虽然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了丰硕战果,然而,国际社会的同情并不能改变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本身既抑制了"伊斯兰国"组织的扩张,又破坏了中东地区现有力量平衡的双重性质。更严重的是,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甚至会引发地区其他国家库尔德民族的连锁反应,其所奉行的"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极端化趋势渐显,有
关键词:
叙利亚 库尔德武装 民族主义 恐怖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