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3)
2023(3682)
2022(2960)
2021(3085)
2020(2356)
2019(5503)
2018(5363)
2017(8380)
2016(5922)
2015(6912)
2014(6906)
2013(5605)
2012(5149)
2011(4751)
2010(4863)
2009(3901)
2008(3834)
2007(3580)
2006(3192)
2005(2986)
作者
(11648)
(9483)
(9396)
(9042)
(6086)
(4579)
(4554)
(3861)
(3598)
(3555)
(3257)
(3220)
(3144)
(3037)
(3035)
(2903)
(2896)
(2787)
(2772)
(2653)
(2640)
(2442)
(2388)
(2233)
(2210)
(2171)
(2147)
(2028)
(2022)
(1969)
学科
教育(20180)
中国(11215)
理论(8152)
(7848)
经济(7835)
教学(6785)
管理(6343)
(5984)
(5023)
(4381)
企业(4381)
(4200)
思想(4167)
政治(4048)
研究(4034)
思想政治(3892)
政治教育(3892)
治教(3892)
德育(3850)
(3827)
文化(3709)
发展(3682)
学校(3666)
高等(3568)
(3559)
农业(3521)
学法(3445)
教学法(3445)
(3378)
改革(3264)
机构
大学(65433)
学院(63197)
教育(28552)
研究(24364)
(22199)
师范(22146)
师范大学(18238)
(15576)
职业(15550)
管理(14676)
(13472)
技术(13350)
科学(13347)
经济(12740)
理学(12358)
理学院(12030)
管理学(11544)
(11535)
(11379)
管理学院(11368)
教育学(11021)
北京(10890)
中国(10761)
职业技术(10651)
研究所(10260)
中心(9818)
(9173)
技术学院(9101)
(8849)
教育学院(8149)
基金
研究(38896)
项目(37518)
科学(30911)
教育(28072)
基金(21569)
社会(20972)
编号(20361)
成果(19766)
社会科(19407)
社会科学(19406)
课题(18198)
(17200)
(16941)
(16597)
(16522)
国家(16514)
科学基金(13354)
规划(13061)
(11845)
项目编号(11711)
(11136)
研究成果(10863)
年度(10509)
基金项目(10347)
重点(10231)
(10196)
(10172)
阶段(10133)
(10040)
(9916)
期刊
教育(51435)
研究(29963)
中国(25686)
(17046)
经济(17046)
职业(14340)
技术(11273)
技术教育(9600)
职业技术(9600)
职业技术教育(9600)
大学(7220)
学报(7042)
(6405)
论坛(6405)
科学(6217)
(6109)
高等(5981)
成人(5634)
成人教育(5634)
(5353)
高等教育(5186)
(5168)
管理(4891)
职教(4845)
学学(4745)
图书(4470)
发展(4304)
(4304)
农业(4297)
书馆(3640)
共检索到108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艳芳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面临功利化、趋同化、浅表化等文化困境;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要走出困境,应当从坚守文化传统的信念、融合异质文化的态度、萌发文化创新的担当三个维度树立文化自信;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自塑,应该厘清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一体两翼"的属性,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进行系统构建。在构建过程中,应重视传承创新的构建语境;参照双向多层的构建维度;依靠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主体;遵循五大发展理念的构建原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来永宝  
针对当下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文中提出了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五点建议:完善法律体系,为高职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加大投入力度,为高职发展提供财政保障;推进中高职的贯通,构建完备的体系;切实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发挥高职的基本功;推行现代学徒制,校企深度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晓萌  周志刚  闫智勇  
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但是,由于专业建设理念落后、专业建设标准缺失以及专业建设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情况并不理想。鉴于高等教育领域中专业认证的优点,建议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引入专业认证,加快专业认证的顶层机制设计和组织机构建设,并尽快开展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顺利实现其内涵发展的战略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弛  张磊  徐莉  
在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观背景之下,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和理论界的热点。在分析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基础上,文章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解读发展的困境,提出多元发展路径的初步设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范秀仁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现实运行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高等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是形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主体,此三方在"工学交替"的实施过程中各有其责,理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链,实现"工学交替"的顺利运行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宁在《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本身对人本性的关注,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单纯的技能本位观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应当从人的内在性出发,以综合职业能力重构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童世华   崔延强  
科教融汇既是科技创新的新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以三大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双重维度上实现与科学技术创新和使用的融会贯通。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落实科教融汇理念的过程中,却在制度层面存在缺乏针对科教融汇的制度供给、在主体层面存在行动主体科教融汇意识及科研能力薄弱、在场域层面存在校内校外融汇性教育资源缺乏、在结构层面存在科教融汇目标与过程机制不畅等问题。因此,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完善科教融汇的制度、打造科教融汇的队伍、丰富科教融汇的资源、健全科教融汇的机制出发,推动科教融汇理念的有效落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雪儿  陶红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是实现区域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适应性的必要行动,具备“共生特征”。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分析框架,分析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存在共生单元协作不足、共生关系及理念不确定、共生环境建设薄弱、共生界面传递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提高共生单元内部协作能力、植入共生理念、建设共生环境、畅通共生界面等方面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走向共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云  
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其发展需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相适应。苏锡常都市圈是现代化都市圈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地,是江苏职业教育高地,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区域专业集群建设,有利于打造现代职教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但是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面临政府合作不同步、产教融合不畅通、人才培养同质化等现实问题。因此,新时代推动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需强化政府主导,探索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深化产业对接,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协同校校合作,打造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苏锡常样板”;优化专业布局,实施专业集群与特色发展并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占营  童卫军  
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对政府履行法定职责、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推动省级政府发挥统筹作用、督促举办方履职尽责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各地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中主要存在制度建设弱和主体责任落实难等问题。要通过推进制度创新、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绩效问责等对策来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真正发挥实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新生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新征程的基本目标。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复杂及体系化特征,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目标指向是和谐、协同、引领,产教关系在现代化建设新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挑战,表现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和体系结构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契合性困境,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和谐性困境,人才素质结构与现代产业革命及科技创新的协和性困境,产业企业参与职教办学与高等职业院校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困境。构建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应推进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着力建设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资源供给体系、专业建设运行体系、产教协同育人体系、多元办学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虞希铅  
高职教育的文化自觉,体现在通过对高职教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认知,在高职教育的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通过对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文化的认知,在遵循教育规律上高度自觉;通过对高职教育文化发展趋向的认知,在担当文化使命上高度自觉。高职教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需要通过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育高职教育特色文化,注重文化服务社会,提升文化影响力,从而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蕙芳   奚康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教融汇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科教融汇的历史进程、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分析,从理论逻辑、社会逻辑和技术逻辑三个层面阐述了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科教融汇本质上是通过合理的科教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但面临治理环境缺乏支撑、科教赋能建设不足、创新融合深度缺乏等现实困境。因此,可从实践出发,从以下方面探索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形塑科教文化生态;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增强人才培养供需耦合,提供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完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数字技术运用场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书霞  冀涛  
以校企合作为代表的多主体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突破传统单一主体格局向开放和多元发展。多主体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其功能实现和属性发展因多元化导致功能转向及属性发展,典型表现为育人、融合、传承等功能随产教融合而逐步强化。多主体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和属性的基本理念,通过健全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多主体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解除影响多主体参与的不当限制,强化教育行政的服务管理和监督,进而实现功能强化,推动其属性持续和正向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陈潇在《职教论坛》2015年第9期中撰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的基本取向,反思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并重构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途径。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人根据自身需求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专业教育取向、职业培训取向及职业教育取向是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三个基本价值取向。专业教育取向倾向于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