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8)
- 2023(5072)
- 2022(4174)
- 2021(4391)
- 2020(3405)
- 2019(7853)
- 2018(7713)
- 2017(11897)
- 2016(8448)
- 2015(9994)
- 2014(10163)
- 2013(8790)
- 2012(8442)
- 2011(7759)
- 2010(8199)
- 2009(7010)
- 2008(7147)
- 2007(6776)
- 2006(6217)
- 2005(5672)
- 学科
- 教育(22475)
- 济(15447)
- 经济(15420)
- 管理(15023)
- 中国(13587)
- 业(13098)
- 理论(11045)
- 教学(10746)
- 企(9724)
- 企业(9724)
- 学(8110)
- 农(7592)
- 学法(6157)
- 教学法(6157)
- 方法(5494)
- 研究(5420)
- 学理(5362)
- 学理论(5362)
- 农业(5039)
- 发(4752)
- 财(4721)
- 技术(4431)
- 思想(4402)
- 发展(4362)
- 政治(4282)
- 学校(4271)
- 展(4235)
- 高等(4128)
- 数学(4086)
- 制(4068)
- 机构
- 大学(106222)
- 学院(103702)
- 研究(40059)
- 教育(32673)
- 范(27294)
- 师范(27093)
- 管理(26330)
- 京(25242)
- 科学(25155)
- 济(25072)
- 经济(23892)
- 中国(22775)
- 师范大学(21946)
- 理学(21695)
- 理学院(21250)
- 所(20973)
- 技术(20771)
- 管理学(20329)
- 管理学院(20114)
- 职业(20003)
- 江(19243)
- 研究所(18905)
- 农(17401)
- 中心(17016)
- 北京(17012)
- 州(15145)
- 院(14499)
- 业大(14487)
- 职业技术(13793)
- 农业(13644)
- 基金
- 项目(61107)
- 研究(54014)
- 科学(47318)
- 教育(36697)
- 基金(36366)
- 家(31221)
- 国家(30644)
- 社会(27633)
- 省(27521)
- 编号(26817)
- 成果(25611)
- 社会科(25493)
- 社会科学(25488)
- 划(25097)
- 科学基金(24275)
- 课题(23747)
- 年(21030)
- 基金项目(17604)
- 规划(16306)
- 重点(16000)
- 资助(15457)
- 项目编号(15375)
- 性(15060)
- 度(14757)
- 部(14750)
- 发(14336)
- 研究成果(13917)
- 自然(13780)
- 自然科(13475)
- 自然科学(13470)
共检索到178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颖 郭雅洁
工匠精神是工匠在实践的过程中,基于尚巧、求精、求合、尚实完美追求而形成的一种思想境界。全面解读工匠精神的意蕴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对工匠精神的新定义,对于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在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面临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职业院校自身定位不清,工匠培育激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培育工匠精神不仅需要融入当今社会的文化氛围中,更要从制度政策和职业院校自身做起,为培育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文勇 孙婵婵
乡村工匠是乡村技艺的传承者,是美丽乡村的助力者,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职业教育作为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类型教育,承担着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培育乡村工匠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存在培育对象离农意识强和培训意愿低、培育内容和方式不合理、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影响着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数量和质量。为此,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工作:唤醒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感,提升其对乡村文化和传统的认同感,激发其参与乡村工匠培育的意愿;对培育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培育方式进行充分的调整,确保培训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紧密贴合乡村工匠的实际需求,使培养更富有成效;完善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确保培育乡村工匠所需的师资、设施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建立起严密有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乡村工匠 现实困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志玲 聂伟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严峻挑战,正在努力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大跨越。工匠精神涵盖的高超技艺、精湛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等诸多要素在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主体和主要阵地的职业院校应多措并举突破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种种困境,将其融入到职校在校生的职业观之中,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学生 职业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 李丽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于职业教育,体现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不仅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新常态下推进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培育通道;以专业实训为手段,强化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以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文俊
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何推动工匠精神的发展,培育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培育出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成为职业院校的重大历史使命。文章在明晰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以学校为主、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叶华
在探讨工匠精神的哲学思想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应体现的精神传授、精神特质、精神境界3个层次,指出要以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灵魂,树立学生成长的精神标杆。通过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教育的价值认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探索工匠精神"广谱式"培育保障机制,将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助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与超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娟娟
"工匠精神"是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职业追求,勤奋踏实、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然而,有关"工匠精神"塑造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均未写入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匠精神"培育在职业教育中严重缺失。在高职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创建职业教育品牌。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重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倩 王子成
工匠型人才是具有现代一流技艺、工匠精神与重大技术创新发明的高技能尖兵,发挥着承载工业记忆,传承工业技术文化的重要作用,是全面实施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主力军。作为工匠人才的典型代表,芙蓉工匠是具有湖南人特质,有工匠精神,有精湛技艺,有创新本领的高技能人才。目前芙蓉工匠教育发展仍然面临教育内容不清晰、教育能力不适应、教育政策不完善以及教育体制不健全等内外源困境。由此提出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实现培养内容突破;以强化质量为内核,实现培养能力突破;以提升绩效为目标,实现培养政策突破及以协同治理为路径,实现培养体制突破等策略来破除现有发展困境。
关键词:
芙蓉工匠 工匠教育 人才培养 现实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卉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企业、学校等方面对工匠身份、工匠文化及"工匠精神"的认识偏差,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此,文章从开展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现实困境 培育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文辉 马桂香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培养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关键期。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工匠精神不只是人的感性生发与表达,更是人的"理性"选择和实践。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构成了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其中技术理性是根本基础,审美理性是灵魂升华、伦理理性是责任担当、创新理性是永续动力。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包括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涵育工匠精神;塑造"工匠之师",传承工匠精神;完善培养过程,革新工匠精神;实施整体评价,导引工匠精神四个方面。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理性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进
2016年12月13日下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分会举办了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与有百余名代表围绕"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共同研讨交流,深化了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影响因素、价值和实施路径的认识。"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而且居于核心地位,需要上升到哲学层面认识,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需要全体职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樊超
在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进程中,需要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融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作为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职业教育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构建制度培育、文化培育、课程培育和实践培育四个方面的路径,为中国制造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中国制造 精益求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云飞 徐涵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工匠精神"是匠人们基于高技能水平,在工作过程中所渗透出的"德、研、新、艺"的职业精神。社会对"工匠精神"的不当使用有时出现以偏概全或肆意滥用的现象。"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了教学盲点。通过围绕职业教育内外部环境,正读"工匠精神"、分析"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缺失缘由,重塑"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切召唤。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缺失缘由 路径重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玉剑 刘燕
促进劳动者执着追求产品质量的极致,回应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跨越是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的逻辑起点。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既是对劳动者"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更是对劳动者"德"(职业道德与素养)的考验。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传承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面临着三大现实的困境:一是文化困境,即历史文化传统的偏见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异化;二是制度困境,即工匠培养制度的缺失与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三是模式困境,即培养模式的"技术主义"偏差与教学模式"说"和"做"的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传承 培育 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